第224章 天道无双榜第四十七名——鸠摩智!
大唐官道,烟尘飞扬。
李世民骤然勒马,袁天罡上前询问:“陛下为何停步?”
“袁卿先遣人入京。”李世民眉宇间隐现寒意,“若泰儿与承乾胆敢骨肉相残——”
“朕便亲手废了这两个逆子。”
袁天罡躬身领命:“臣即刻安排。”
李世民翻身下马,对袁天罡道:“袁爱卿,陪朕走走。”
袁天罡轻轻点头,命几名不良人先行回京打探,随后跟随李世民步入官道旁的芦苇丛中。
李世民缓步前行,语气沉重:“袁爱卿,你说卿鸟与承乾这两个孩子究竟是何缘故?”
“一个是太子,一个是魏王。”
“趁朕不在长安,竟闹到水火不容之地步。”
“真是没一个让朕省心。”
袁天罡抬眼望向李世民略显臃肿的身形,又见他两鬓斑白,心中不禁暗叹。
昔日驰骋沙场、意气风发的大唐秦王,如今已然苍老。
此番皇帝御驾西征,将监国之权交予太子李承乾。
京城动向,他始终密切关注。
不良人早已渗透各处府邸。
魏王李泰结党营私,近年愈发不将太子放在眼中,倚仗圣宠肆意妄为。
此次趁皇帝离京,竟纵容家奴与太子府仆当街厮杀。
眼看双方冲突愈演愈烈,李泰甚至欲对李承乾直接出手。
察觉局势危急,他火速将长安乱象呈报皇帝。
李世民闻讯,再无闲情逸致,当即自蜀地疾驰返京。
然而临近长安,皇帝却忽然放缓了脚步。
袁天罡明白帝王心思——英雄迟暮,有些惨剧,终究不忍目睹。
李世民未得回应,亦不责怪,只是继续低语:“这些年,朕总以为卿鸟尚算懂事。”
“如今看来,他所行之事,也太过火了。”
“但愿他莫要冲动,酿成无法挽回之局。”
就在此刻,天穹陡然金光大盛,璀璨光华直冲九霄。
李世民与袁天罡同时仰首。
望着天道卷轴横贯苍穹,皇帝眼中掠过一丝惊异。
“光阴……当真迅疾啊。”
1524年
"转眼间,又是一个月了。"
"天道金榜再次更新无双榜名单。"
"不知这次,又会有什么新变化。"
袁天罡上前说道:"陛下。"
"自天道降下金榜以来,就数这无双榜变动最为频繁。"
李世民点头道:"袁爱卿所言极是。"
此时,金榜上已陆续浮现新的名字。
"峨眉派周芷若?"
"日月神教前教主任我行?"
"古墓派小龙女?"
"这些名字,朕倒是头一次听说。"
袁天罡道:"看来无双榜要大换血了。"
李世民道:"确实如此。不知下一位会是谁。"
"如今朕对这些江湖人物,倒是颇有兴趣。"
忽然,金光再闪。
【天道无双榜第四十七名——鸠摩智!】
【身份:吐蕃国明王、国师、大轮寺住持,人称"大轮明王"。】
【天资卓绝,过目不忘。醉心武学,痴迷至高武功。】
【吐蕃太后李沧海最宠爱的面首。】
【曾与慕容博相交,以"火焰刀"心法换取少林绝学。】
【偶得《易筋经》后内力大涨,但因急功近利,反伤经脉。】
【奖励:天级下品丹药——阴阳五行调和丹】
李世民笑道:"这位吐蕃国师倒是出人意料。"
"那李太后前次登榜,据说风华绝代。"
"鸠摩智能成为她的首席面首,想必获益良多。"
"逍遥子引四国灭宋,堪称当世枭雄。"
"不知他看到女婿上榜,会作何感想。"
提及鸠摩智时,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李世民注视着天道无双榜上鸠摩智的名字,心情稍显宽慰。
袁天罡立于一旁,嘴角含笑,未发一言。
……
大唐境内。
晋阳城内。
晋王府邸。
僻静的房间里,武明空与婠婠低声商议。
武明空轻声道:“师父,我们潜伏晋王府多日,却始终未见李治踪影,如此等待恐非良策。”
婠婠微微点头:“为师已知晓,今日李治必将回府。按原定计划行事,必能成功。”
武明空略一沉吟:“近日城中暗流涌动,不知太子与魏王谁会先出手。”
婠婠淡然一笑:“为师已暗中助力李承乾,此刻他应当已经行动。李泰此次在劫难逃,待李世民归来,李承乾亦难逃责罚。”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武明空闻言,眸中掠过一丝笑意。
忽然,天际金光骤现,璀璨光华笼罩苍穹。
二人抬头望去,武明空神色一凝:“师父,天道无双榜再度现世了!”
婠婠颔首:“短短数月,天道金榜已令天下与江湖天翻地覆。此番再现,不知又将掀起何等波澜。”
天榜之上,一个个名字逐渐浮现。
师徒二人神色如常,直至鸠摩智之名出现,嘴角不由泛起笑意。
武明空低声笑道:“这鸠摩智能成为吐蕃太后李沧海的面首,想必容貌不凡。”
婠婠闻言,亦忍俊不禁。
……
天山之巅。
缥缈云雾间,灵鹫宫静立其中。
1526年。
天山童姥、李秋水、李沧海与无崖子再度相聚。
几人 ,各自心绪万千。
天山童姥展开手中信笺,缓缓开口:“师父托人送来的信。”
“他老人家说,赵宋已亡。”
“他要去追寻更高的境界了。”
“我们的任务,皆已完成。”
“自此以后,皆是自由之身。”
“天下广阔,可随心而行。”
“师父还说,人生短暂,勿忘逍遥派弟子之名。”
无崖子听后,神色怅然。
“师父……不回来了?”
天山童姥淡淡道:“会回来,只是时日未定。”
李秋水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自由了?”
李沧海轻叹一声。
“匆匆数十载,余生何往?”
她的声音在众人心头回荡。
几人默然,心中各自翻涌过往风雨。
忽然,天穹之上金光漫天。
四人抬头望去,心下了然。
“天道无双榜,再现!”
……
榜单之上,一个个名字逐渐浮现。
起初,四人并不在意。
直到鸠摩智的名字出现。
看完天道评述,几人齐齐看向李沧海。
李秋水轻笑:“小妹,那鸠摩智相貌如何?”
李沧海神色平静:“年轻时尚可,如今衰朽了。”
李秋水闻言,笑得肆意。
……
大明东海,渔村之畔。
逍遥子白衣临风,远望浩瀚海波。
无垠沧海,激起他胸中豪情。
逍遥子远眺大海尽头,那里便是与世隔绝的乱星州。
古往今来,无数人踏上通往乱星州的路,却再无归期。
这片神秘之地,始终令中土八州之人充满好奇。
而今,他决意启程,一探乱星州真貌!
突然,天穹金光大盛,璀璨光芒笼罩九州。
逍遥子负手望天,神情淡然。
“天道无双榜再现……”
“天地规则,正在改变。”
榜单上的名字逐一浮现,他始终平静。
直到鸠摩智之名映入眼帘,他眼中才闪过一丝波动。
但很快,那抹情绪便消散无踪。
对小女儿李沧海,他并非无动于衷。
只是雏鹰终须离巢,何况如今的她,早已不是当年绕膝嬉笑的孩童。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
红尘纷扰,便随她去吧。
……
大元皇朝,京城皇宫。
忽必烈正伏案批阅奏章,忽听近侍匆匆来报。
“陛下!国师与圣佛已回京,正在殿外求见!”
他闻言大喜,立刻起身。
“快!带朕去见他们!”
殿外,庞斑与达摩并肩而立。
忽必烈快步上前,满面欣喜。
“老师!圣佛!二位终于归来,朕日夜牵挂!”
庞斑微微一笑:“劳陛下挂念,所幸一切顺遂。”
天光微亮,山间云雾缭绕。达摩双手合十,含笑说道:"陛下神色清明,似有吉兆。"
"想是近来颇有喜事。"
忽必烈轻轻挥手:"不过些许小事。"
"大元疆域近日略有拓展。"
"诸事顺遂。"
"朕心甚慰。"
"不知圣佛此行可有收获?"
庞斑眉梢微动:"略有所得。"
达摩缓声道:"尚可。"
骤然间,天际金光大盛。
璀璨光华倾泻而下,照亮群山。
三人不约而同举目望天。
见此异象。
皆是心下了然。
忽必烈叹道:"天道金榜将现。"
庞斑淡淡道:"纵使榜单更迭,卿云仙人之位,当无人可撼。"
达摩颔首:"确然。"
只见金榜之上,名讳渐次显现。
三人静观不语。
待见得鸠摩智之名。
又见其习得《易筋经》之事。
忽必烈略显诧异。
转向达摩问道:"圣佛。"
"此经乃少林至宝。"
"如何落入吐蕃僧人之手?"
达摩神色平和:"机缘所至,便是明王造化。"
"老衲创此经书,本为弘扬佛法。"
"既是吐蕃高僧修习,倒也相宜。"
庞斑在侧言道:"圣佛胸襟。"
"令人钦佩。"
......
少室山上。
古刹门前。
方证与中年僧侣望着金榜。
二人神色微变。
中年僧人急道:"住持!"
"那鸠摩智竟盗走《易筋经》!"
"此事断不能轻纵!"
方证沉声道:"确需计较。"
1529年。
“《易筋经》乃本寺镇寺之宝,不容有失。”
“即刻召集诸位首座,前往大雄宝殿商议。”
“务必选派人手,向鸠摩智讨回此经。”
中年僧人闻言,躬身退下。
……
大隋皇朝,洛阳。
城中某间酒楼的雅间内。
一名黄袍僧人端坐桌前,年约五旬,面容俊朗,双眸炯炯有神,周身似有光华流转,气质非凡。
他一边享用素斋,一边抬眼望向窗外高悬的天道无双榜。
忽地,他神色一怔。
榜上赫然浮现了他的名字——鸠摩智。
见此,他心中略有欣喜。
他向来以武艺超群自傲,可天道金榜现世以来,却迟迟未能上榜,令他颇为失落。
正因如此,他才会夺取少林寺的《易筋经》,潜心苦修,方有今日成就。
然而,近来他察觉体内隐伤渐重,难以压制。
此伤因急于求成所致,若要根治,唯有散功。
可多年苦修,岂能轻易舍弃?
此次前来洛阳,一是为在英雄大会上一展身手,二是想碰碰运气,看能否遇见天道神医榜上的高人,替他疗伤。
此刻,榜上竟称其为西夏太后李沧海的第一面首,令他心中不悦。
幸好身处雅间,无人得见,否则颜面何存?
忽然,一道金光凭空闪现,落于桌前。
光华散去,一颗丹药静静悬浮。
鸠摩智目光一凝。
“阴阳五行调和丹?”
“此丹……可否助我化解体内之患?”
鸠摩智一把捏住丹药,毫不犹豫地吞入口中
……
大隋王朝。
洛阳城。
天风楼内。
叶卿云望着最新公布的榜单,嘴角微微上扬。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64/4416703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