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大明:万倍返还,一天1万兵! > 第159章 胜利返回京城,六部尚书总结汇报!

第159章 胜利返回京城,六部尚书总结汇报!


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

20万的部队撒出去,平复大明帝国的隐患已经足够了。

兵部尚书满脸笑容的,禀报着两支部队的情况,  以及取得的战绩。

知道了第二、第三集团军的动向,朱由检脸上带着笑容  ,继续交代起来:“不够,远远不够。”

“第一集团军的部队,已经拿下了皇太极一群人,彻底统治整个辽东地区了。”

“现在他们的部队,进攻朝鲜王朝和蒙古部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这会儿想必已经拿下了。”

“可第二第三集团军的军队,这才清理了大明的半壁江山,还有那么多的省份,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和奸商等待被处决。”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必须得让他们加快速度才行。”

“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反贼  ,越快杀了的话,我大明帝国的百姓,也能少一点被祸害。”

“各地的贪官污吏和奸商,通通被抄家灭族以后,也能少压榨一些百姓。”

“加快速度,必须加快速度。”

“让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人,执行大杀四方的战略,否则他们的功劳远远比不过第一集团军。”

“至于那什么狗屁的千年世家,圣人的后代,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客气,通通一律杀掉。”

“什么读书人的圣地,满嘴的仁义道德,背后干的却是吃人的事情,这样的家族没有存在的必要。”

“锦衣卫东厂调查清楚罪证,直接杀了就完事儿了。”

朱由检有条不紊的安排,催促第二第三集团军行动。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必死无疑,孔家一群人照样也得死。

他这个大明帝国的皇帝,对孔家没有太大的好感。

由于千年世家的名声,再加上顶着圣人后代的名头,历朝历代的人员,对孔家都尊敬有加。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朱由检会像其他的历任皇帝一样,忌惮于孔家的名头,不敢把对方杀光。

别人不清楚,朱由检却非常的明白。

孔家这样的圣人后代、千年世家,早就已经烂臭了,对大明帝国没有任何的贡献,只会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跟那些贪官污吏一样都是蛀虫。

再说了,现在的孔家人血脉不纯,已经不是当初的孔家,完全没有任何的文人风骨了。

在宋朝的时候,金人和蒙古人实力强大,孔家的人要么被杀,要么就直接投降臣服,丢尽圣人的脸面。

指不定现在的孔家人,还有后金人和蒙古人的血脉,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这还没完,孔家的人背刺大明帝国,投靠金人和蒙古人也就算了。

大明覆灭了蒙古建立的元朝,随后又果断的背叛蒙古人,老老实实的投靠大明帝国。

这些孔家的人,几乎可以说是投降投习惯了,完全就是当之无愧的墙头草。

不管是以前,现在,甚至是未来。

孔家的人都是投降的领导者,可以说是相当的丝滑了。

当汉奸当习惯了,  啥也不是。

未来还干过更恶心的事情,朱由检都懒得说对方,像这样的家族留着干啥,还不如养条狗来的忠诚。

“遵命!”

“皇上所交代的各种事情,都将派人快马加鞭,通知第二第三集团军,让他们加快相应的速度。”

兵部尚书默默的记下以后,恭恭敬敬的退到了一边,交给其他人汇报相关的情况。

随后其他几个部门的人,也把各部门所做的工作,一一的安排起来。

其中工部尚书最兴奋,禀报的声音也最大:“启禀皇上,各地的学校已经陆陆续续的修建。”

“咱们大明帝国的水泥路,目前已经修通了上百里,  有10万修路工人,投入到修路的工作之中。”

“同时还源源不断的招人,皇上叮嘱修铁路的事情,稍后回去以后就会拿出计划来,争取早日动工。”

“我大明帝国有了铁路和水泥路  ,交通运输更加的便利,将会刺激各个行业的繁荣。”

“那些来往京城的人员,都在夸赞这利民工程,都在高呼皇上万岁……”

工部尚书乐呵呵的说着,不管是水泥路还是铁路,都给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他旁边的户部尚书  ,以及负责管理商业部门的李万山,也都紧跟着汇报:“启禀皇上,工部尚书说的都是事实。”

“有了水泥路以后,来往的商人络绎不绝,话里话外之间都是称赞。”

“运输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同时还方便了众多的百姓往来,商业贸易都更加的繁荣。”

“如果在修通铁路,对我大明帝国的商业发展和运输,将会带来新的格局,那场面光是想想就繁荣。”

李万山和户部尚书两人,说话的同时眼冒金光,大明帝国的商业越繁荣  ,到时候收的税就越多。

如此一来,整个国库将会越发的富裕。

手中有钱,才能建设更好的大明。

听完了工部尚书几人的汇报,朱由检笑着点了点头,一副欣慰的模样。

“工部干的不错,不过还得加快速度。”

“尽快的把水泥路连通各个省份,同时也要把铁路开通起来。”

“人员不够就招人,凭借着开出来的各种待遇,想必会有众多的百姓们踊跃加入。”

“这些可关乎到我大明的基建,越快把路修起来,大明帝国才会更加的富裕。”

“从京城通往辽东地区,开设我大明帝国的第一条铁路。”

“随后铁路线要连通贯穿各省,确保从京城出发,都有铁路直达,铺设我大明的水泥路和铁路网……”

大明的基建工程,关乎到工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朱由检对着眼前的工部尚书,同样又是好一阵交代。

工部尚书听了以后,脸上全都充满了众多的兴奋,热血沸腾的他气色通红,信心十足的拍着胸脯承诺:“遵旨,遵旨。”

“有皇上的命令,微臣和手底下的人员,一定会拼了命的招收工人,全力修建水泥路和铁路。”

“正如皇上所说的那样,有大量的百姓们,渴望着加入到朝廷的工程之中,成为修路工人。”

“劳动力相当的充足,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耽误我大明帝国的基建。”

在工部尚书承诺完了以后,其他的众多官员们,包括梁明安在内,都对自己各自要做的事情信心满满。

朱由检交代下来的任务,完全不会有人拖延,都渴望着跟随大明帝国成长,迈入新时代。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54/4393122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