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成立策划部
丁学明不慌不忙地说:“我说的金山银山就在我们局本部。”
柳万锋立即来了兴趣:“你详细说说。”
“据我所知,我们局及各公司闲置的土地有几万亩,而这些地方都处于市里的黄金地段,现在沙林市居民住房需求旺盛,如果我们进行房地产开发,建工局的钱不就滚滚来了吗?”
柳万锋犹如电击一般,立即清醒过来。
这就不是金山银山么?
当年自己赚的第一桶金也是搞房地产开发赚来的,建工局为什么不可以呢?!
不过,他很快想到了另一问题。
“据我了解,当年这些土地是地方政府无偿拨付的,如果我们搞房地产,他们会不会有意见?”
“他们的意见无非就是钱嘛。我们只要按照市场价交纳土地补偿费就可以,他们应该无话可说。”
这倒是。
从无偿到有偿。地方政府有了一笔财政收入,应该会同意。
如果局里真的从事房地产开发,不仅可以安排大量下岗工人上岗,而且局里的钱袋子也会鼓起来。
这个办法可以一试。
柳万锋心里格外地高兴。
他今天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可以使用的栋梁之材。
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局里成立一个企划部,专门策划局里未来发展规划,丁学明任部长行不行?
他觉得可以。
当然,他只是心里暗想,没有明说。
他还跟丁学明交流了其它一些事项,就结束了这次谈话。
丁学明走的时候,柳万锋还是提醒了他一下,要他注意搞好家庭关系。
其实,柳万锋心里想的不是这些。
他只想尽快把这企划部搞起来,于是,丁学明走后,立即找了康东风、陈首明等人开了一个碰头会,把成立企划部的事说了一下。
为了避免麻烦,他没有把搞房地产的事说出来,只是强调建工局以后的发展,需要好好策划。
大家见柳万锋说得在理,当即表示支持。
取得班子共识后,柳万锋立即要求办公室向总部打报告,要求增设机构。
局里的人员和机构都是受总部控制的,需要经过他们审批,才合理合法。
这次总部办事效率也快,两天之后,同意的批复就下来了。
企划部编制五人。
丁学明从妇联部抽调出来,担任临时负责人。
其他人员都是从各公司抽调,主要是后勤管理人员,因为他们对各公司的土地情况最熟悉。
柳万锋对丁学明的要求是尽快查清局和各公司的土地情况,然后研究房地产开发的可行性。
丁学明的动作也非常快,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把全局土地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据他反映,全局现有土地共有六万四千亩,适合开发房地的土地有三万二千亩,可以建成十个居民小区。
如果这些小区全部建成的话,按现在的房价水平,大约盈利五十亿。
柳万锋听了异常兴奋。
这些目标按期实现,整个建工局就活了。
无论是产值还是职工就业率就可以名列总部前茅。
这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绩。
丁学明根据柳万锋的要求,撰写了一份建工局开发房地产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一次班子会上,柳万锋把这份报告拿了出来,供大家讨论。
陈首明看了,十分诧异地说:“我们建工局的主业是承接工程项目,搞这个房地产开发,人家会不会说我们不务正业哦?”
谢书华也说道:“我们局里营业执照就根本没有这一项,如果搞房地产开发,肯定是违规,政策不允许,据我所知,超范围经营,有可能吊销营业执照。如果我们执照都没有了,只好关门了。”
他对着正在做记录的秦俊倩说:“秦主任,你去把局营业执照拿来。”
不久,秦俊倩拿来了。
柳万锋接过营业执照,认真看了一下营业内容,果然没有这一项。
他把营业执照给了其他班子成员。
大家都看了一遍,结果都保持了沉默。
作为柳万锋的铁杆支持者,康东风、康熙年两人,面对明显的违规,只好不吱声。
他们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能毫无原则,毫无底线。
柳万锋见大家都不表态,只好把这个报告收回了。
散会后,柳万锋垂头丧气地回到办公室。
秦俊倩跟了进来。
她笑着说:“怎么样?柳万锋同志,遭受了打击吧?”
柳万锋望着她,淡淡一笑:“是的,你是不是在看笑话?”
秦俊倩不高兴了:“如果看笑话,我就不会进来了。”
柳万锋转忧为喜:“你难道有什么办法?”
秦俊倩嘻嘻一笑:“当然有呀,不然,人家来干什么呢。”
“说说看?”
秦俊倩故意卖了一下关子:“其实,我不说,你也知道。只是你现在已经被气糊涂,没想到而已。”
“我没气糊涂,但我真想不出来。”
“我问你,当年你成立风华房地产公司的时候,你是如何办的?”
“我自己去办的呀,怎么不对吗?”
“不是不对。我是说,我现在也可以用我的名义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你相信不?”
“我相信。我⋯⋯”
柳万锋激动得站了起来。
他忽然明白了。
他问道:“你的意思是,建工局可以自己注册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个可以吗?”
“切!私人都可以注册,一个堂堂的央企为什么不可以!?没这个道理吧。”
秦俊倩说得非常有道理。
建工局另行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完全可行。
看来,自己真的是被气糊涂了。
自己走过的路,为什么不能再走一遍?
柳万锋马上把丁学明叫到办公室,叫他去打听一下,建工局成立房地产公司的可行性。
不到半天,柳万锋就得到了可靠消息,到工商部门注册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建工局跟私人还是有一定区别。
就是成立分支机构需要向总部报批。
考虑时间紧迫,他没有专门开班子会,而是私下与众领导通气,陈首明表示反对外,其他领导都同意了。
因为他是履行正常的报批手续,同不同意总部说了算。
陈首明以为总部不会同意,谁料几天之后,总部竟然批准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38/503458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