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陆明文要回来了
说话的,正是三婶王氏。
她正端着一盆淘米水准备泼到院角的菜地里。
看到陆明渊从屋里出来,立刻就停下了脚步。
王氏心里正不痛快。
自家儿子陆明文读书的时候,天不亮就被他爹从被窝里揪起来,逼着去书房念书。
一直到晌午吃饭才能出来!
可这个陆明渊倒好,装模作样地读了一个时辰,就出来闲逛了?
果然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还想跟她家明文比?
简直是笑话!
“还真以为自己是读书的料了?”
王氏心中暗啐一口,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院子里的人都听见。
“我们家明文,每日晨读,雷打不动,至少三个时辰,不读完《论语》二十篇是绝不肯出房门的。”
“有些人啊,就是嘴上说得好听,没那个耐性,也没那个命!”
陆明渊只是淡淡地瞥了她一眼,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跟一个眼界只在这一方庭院的妇人计较,平白拉低了自己的格局。
陆明渊没有理会王氏的挑衅,径直走到院子中央。
迎着初升的朝阳,缓缓地打了一套前世为了强身健体而学的太极拳。
动作舒缓,气息绵长,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奇妙的宁静之中。
他的无视,在王氏看来,却是被说中了心事后的心虚和逃避。
“哼,装神弄鬼!”
王氏重重地哼了一声,将盆里的淘米水“哗啦”一下全泼了出去,转身扭着腰回了东厢房。
陆明渊对这一切充耳不闻,他的心神,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对自己身体和能力的探索之中。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拳架的展开和呼吸的吐纳,脑海中那股疲惫感正在一丝一缕地慢慢消散。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缓缓发热,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陆明渊收拳而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时。
那股虚弱与疲惫,消散了七七八八。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轻盈。
这套在前世被公园大爷们当做广播体操的太极拳,在这个世界,似乎展现出了某种不可思议的效用。
或许,这就是他安身立命的第一个“理”。
陆明渊转身,脚步轻快地走回了自家的西厢房。
屋内的光线有些昏暗,床上,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着,正是他三岁的弟弟,陆明泽。
陆明渊放轻脚步走过去,本想将他叫醒,却发现小家伙的眼睛已经睁开了。
“醒了?”
他放柔了声音。
陆明泽点了点头,小小的身子从破旧的被子里钻出来,张开双臂。
陆明渊笑了笑,俯身将他抱了起来。
小家伙的身体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却紧紧地搂住了他的脖子,然后在他的脸颊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哥。”
声音软糯,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沙哑,却像是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陆明渊心中最后那一丝属于异世的隔阂。
这是他的弟弟,是他这一世需要守护的人。
“欸,哥在。”
他熟练地帮弟弟穿上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衣服。
陆明泽乖巧地配合着,直到穿戴整齐,小手还一直紧紧抓着陆明渊的衣角,仿佛一松手,哥哥就会不见一样。
……
日头西斜,炊烟袅袅。
陆从文从田里回来时,路过村口的老槐树,几个乘凉的庄稼汉正摇着蒲扇闲聊。
“哟,从文,这是捡到金元宝了?看把你给乐的。”
一个老汉打趣道。
陆从文咧开嘴,只是憨厚地笑着,摆了摆手。
“哪有啥喜事,瞎乐呵。”
“不对啊,你这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另一个邻居凑过来,好奇地问。
“快说说,是不是你家明文又得先生夸奖了?”
在他们看来,陆家二房的陆明文,才是陆家的希望。
陆从文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但随即又绽放开来,那是一种更加质朴,也更加真挚的喜悦。
他摇了摇头,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骄傲。
“不是明文。”
他顿了顿,然后才一字一句地说道:“是我家明渊,也开始读书了。我心里……高兴!”
这话落在老槐树下几个庄稼汉的耳朵里,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短暂的寂静后,是一阵哄堂大笑。
“从文,你没发烧吧?”一个汉子用蒲扇指了指他。
“你家明渊?那个从小跟着你在田里打滚,晒得跟个黑炭似的小子?他读书?”
“就是啊,读书那玩意儿,是咱们这种泥腿子能碰的吗?那得是明文那样的文曲星下凡才行。”
“明渊都下地这么多年了,筋骨都定了型,现在捡起书本,还能读出个名堂?”
这些话里,没有太多恶意,更多的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认知。
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深知命运的轮廓有多么坚硬,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
读书科举,那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与他们无关,也与他们身边的人无关。
陆从文的脸涨红了,不是羞愧,而是急切。
他笨拙地挥着手,想为儿子辩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汇成一句最朴实的话。
“我儿子想读,我就让他读!”
“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也得让他试试!万一……万一就成了呢?”
回应他的,是更大声的,善意的笑声。
“行行行,你家要出两个状元郎了,我们可等着喝喜酒啊!”
“从文,快回家吃饭吧,你婆娘该等急了。”
笑声中,陆从文不再解释,只是咧着嘴笑了笑,向家里走去。
……
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
“父亲回来了?”陆明渊抬起头,看见了门口的父亲。
“欸,回来了。”
陆从文放下锄头,憨厚地笑着,走过去摸了摸小儿子的头。
“明泽乖,没给你哥添乱吧?”
陆明泽仰起小脸,骄傲地挺了挺胸膛。
“我帮哥哥烧火了!”
“好,好,我们明泽长大了。”
这时,西厢房的门帘一挑,一个身形同样清瘦的妇人走了出来,正是王氏。
她手里捧着一叠东西,用一块干净的蓝布包着。
“当家的,你回来了。”
她走到陆从文面前,将手里的布包递过去。
“这是我这个月攒下的绣活,一共二十匹帕子,你明日抽空去趟县里,把它们卖了。”
陆从文接过布包,入手微沉,说道:“卖了给你换身衣裳吧,这身上的再补也不合适。”
王氏却摇了摇头:“不换了,明渊要读书,总不能连像样的纸笔都没有。”
“我问过村里的吴秀才,一套笔墨纸砚,最便宜的也要大半两银子。”
“这些帕子我用了心的,应该能换回一两银子。”
“给明渊买些笔墨纸砚,剩下的,就给他买几本旧书。”
他一个字都没反驳,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将那布包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贴着胸口放好。
一家人,围着一张破旧的方桌,喝着寡淡的稀粥,配着一碟咸菜,却吃得格外香甜。
就在这份静谧的温馨中,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吆喝声。
“从智家的!从智!在不在家?”
是村里专靠赶牛车帮人捎带东西去县城的赵老头。
话音未落,东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陆从智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堆着热切的笑。
“赵大爷,在这儿呢!是不是我家明文有信捎回来了?”
赵老头喘了口气,从牛车上跳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
“可不是嘛!明文少爷让我给家里带个话,说他明日就从县学回来了!”
“让你们提前把屋子拾掇拾掇,再备些好吃的,他在县里念书,可清苦着呢!”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07/441833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