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 第117章 白银五千两,以资你上京赶考!

第117章 白银五千两,以资你上京赶考!


高台之上,那名赞礼官深吸了一口气。

他再次敲响铜锣,高声喝道。

“戊辰科,杭州府院试,案首——”

“江陵县,陆明渊!”

人群中短暂寂静后,立刻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陆明渊!真的是陆明渊!”

“天哪!我杭州府,要出一位少年阁老了吗?”

“三元魁首!我竟然亲眼见证了一位三元魁首的诞生!”

就在这片狂热的氛围中,贡院那厚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

在主考官徐渭之的示意下,几名吏员牵出了一匹神骏非凡的五花马。

那马儿头戴红绸,身披锦缎,鞍鞯华美,一看便知是为极尊贵之人准备的。

紧接着,一名官员手捧着托盘,上面放着一朵用上好绸缎扎成的大红花,以及一件用金线绣着“魁星点斗”的千金裘。

“为案首披红挂彩!”

随着赞礼官一声高喝,几名官员在官兵的护卫下,穿过人群,径直走到了陆明渊面前。

这突如其来的阵仗,让陆明渊也微微一怔。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林天元,眼中带着一丝询问。

林天元此刻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压低声音。

“明渊,这是我杭州府的规矩。凡院试夺魁者,皆可骑马游街,夸官杭州道!”

“这是天大的荣耀,也是府台大人对所有读书人的激励,让他们有个奔头儿!快去吧!”

陆明渊了然。

他对着几位官员微微躬身,任由他们将那沉甸甸的千金裘披在自己肩上,又将那朵硕大的红花端端正正地戴在了胸前。

十岁的少年,身着华服,胸佩红花,看起来竟真有几分像是去迎亲的新郎官,只是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却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深邃。

“案首,请上马!”

陆明渊也不推辞,在一个小吏的搀扶下,动作利落地翻身上马。

他身形虽小,但稳稳地坐在高大的马背上,腰杆挺得笔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

“开道——!”

随着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仪仗队立刻行动起来。

前方,八匹同样神骏的高头大马开路,马上骑士皆身着崭新的官服。

在他身后,同样是八匹高头大马跟随。

几十名身披甲胄的官兵分列两侧,手持长戟,将围观的人群隔开。

他们护卫着游街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杭州府最繁华的街道行去。

“三元魁首,陆明渊,夸官游街——!”

赞礼官的唱喏声,响彻长街。

意气风发,莫过于此!

凡仪仗所经之地,街道两侧的商铺、茶楼、民居,无论男女老少,尽皆探出头来,争相一睹这位少年魁首的风采。

那目光中,有震惊,有好奇,但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羡慕与敬佩。

“快看!那就是连中三元的陆案首!看起来还是个孩子啊!”

“啧啧,十岁的案首,这可是文曲星下凡啊!能亲眼看上一眼,回去都能跟孙子吹一辈子!”

无数的欢呼声与庆祝声,如同潮水般将陆明渊包裹。

一些富户商家,更是主动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不绝于耳,将气氛烘托到了极致。

人群中,一个五六岁的小童被这热闹的景象所吸引,他扯着父亲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道。

“爹爹,那个大哥哥是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看他?”

他的父亲,一个面容憨厚的布衣汉子,将儿子高高地举过头顶,让他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汉子的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

“儿子,你记住了!那个大哥哥,是咱们杭州府读书最厉害的人!”

“中了院试的魁首,才能有这样的风光!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小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他看着马背上那个与自己年龄相差仿佛不大的身影,攥紧了小拳头,大声喊道。

“爹!我以后也要当魁首!我也要骑大马!”

父亲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开怀大笑,眼角却有些湿润。

陆明渊端坐在马背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感受着那一道道羡慕、崇敬、狂热的目光,第一次明白为何这世间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会对科举二字,有着那般近乎于执念的追求。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无数人穷尽一生去追逐的梦想。

今日这般风光,这份荣耀,足以让任何一个男人热血沸腾,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游街庆典,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

从贡院出发,绕行杭州府最主要的几条街道,直到半个杭州府的人,都知晓了陆明渊这个名字。

他们都见识了这位十岁三元魁首的风采,这场盛大的夸官仪式才缓缓落下帷幕。

仪仗队将陆明渊一路送至杭州府衙门前,方才散去。

府衙之内,早已不复往日的森严肃穆,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一名衙役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陆明渊,立刻恭敬地躬身行礼。

“陆案首,府台大人已在书房等候多时,请随小的来。”

在衙役的引领下,陆明渊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了一处清幽雅致的书房前。

他抬眼望去,只见林博文与赵辰早已等候在门外。

林博文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上前一步拱手道:“明渊兄,恭喜了。”

陆明渊亦是还了一礼:“博文兄客气,同喜。”

而一旁的赵辰,脸色依旧难看,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打过招呼,便将头扭到了一边。

陆明渊也不在意,三人静立片刻,书房的门从内打开,一名长随走了出来,躬身道。

“府台大人有请三位公子入内。”

三人整理了一下衣冠,鱼贯而入。

书房内,陈设古朴,四壁皆是书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檀香。

杭州知府周泰,正坐于一张紫檀木大案之后,手持一卷书,看得出神。

见到三人进来,他才缓缓放下书卷,抬起头来。

他先是在林博文和赵辰脸上一扫而过,最后,目光落在了陆明渊身上,停留了许久。

“都坐吧。”

周泰的声音温和而沉稳。

三人依言落座,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懈怠。

周泰的目光再次从三人脸上划过,缓缓开口道。

“今日将你们三人叫来,想必你们心中也清楚为何。院试前三甲,按照惯例,都要由本官亲自接见。”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但是,从今天起,你们要记住,你们的身份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名秀才。”

“你们是戊辰科杭州府院试的前三甲,是整个杭州府数十万学子中的翘楚。”

“从你们走出这个衙门开始,你们的身上,就刻上了‘杭州府’这三个字的烙印。”

“将来,你们要去京城参加会试,继而殿试。”

“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无论你们取得何等成就,别人提起你们,都会说,这是从我们杭州府走出去的士子。”

“你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杭州府的颜面。”

周泰的话语不疾不徐,却字字敲在三人的心上。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嘉奖,而是一种责任的赋予。

“本官希望,你们日后无论是在科场,还是在官场,都能够记住今日之言,记住你们皆出身杭州。”

“同乡之谊,当守望相助,互为援引。”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这个道理,你们要懂。”

这番话,已经带上了几分官场教诲的意味。

林博文和赵辰皆是官宦子弟,自然明白其中深意,皆是神色一凛,躬身应道。

“学生谨遵府台大人教诲。”

陆明渊同样起身行礼,他知道,周泰这是在提前布局,为杭州府的士子在朝堂上编织一张未来的关系网。

周泰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些许,露出一丝笑意。

“当然,今日叫你们来,除了说这些,主要还有两件事。”

“其一,是给你们的赏赐。”他拍了拍手,门外的长随立刻端着三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盖着红布。

“博文,赵辰,你们二人,各赏白银三千两,上等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一套。”

长随将其中两个托盘分别放到了林博文和赵辰面前。

“谢府台大人赏赐!”

二人连忙起身谢恩。

最后,周泰的目光落在了陆明渊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欣赏与期许。

“陆明渊。”

“学生在。”

“你以十岁之龄,连中三元,创我杭州府六十七年未有之伟业,其功甚伟,其才惊世。”

“寻常的赏赐,已不足以彰显你的荣耀。”

周泰站起身,亲自从长随手中接过最后一个托盘,走到陆明渊面前,亲手揭开了上面的红布。

只见托盘之上,静静地躺着一方通体碧绿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精美的“连中三元”字样,在灯光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

除此之外,还有一叠厚厚的银票。

“此玉佩,乃是本官私人所赠,望你日后能不忘初心,前程似锦。”

“另,杭州府衙,特赏你白银五千两,以资你上京赶考之用。”

周泰将托盘交到陆明渊手中,话锋一转,声音再次变得严肃。

“便是安排你们接下来的会试事宜。秋闱在即,时间紧迫。”

“从明日起,你们可入府学藏书阁,任意阅览其中典籍。”

“本官也会亲自为你们讲解历年会试的要点与关节。”

“你们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好生准备。”

“本官希望,明年的金殿之上,能同时看到你们三人的名字!”

“杭州府的未来,就看你们的了!”

说完后,周泰看向陆明渊,沉声道!

“瀚文兄会亲自教导你,我便不再献丑!”

“我会安排亲随三百,送你去江苏省衙门!”

“你回去和父母商议一二,何时出发,来府衙见我便是!”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07/4418324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