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 第124章 这便是人间烟火,真实而温暖!

第124章 这便是人间烟火,真实而温暖!


越是靠近,陆明渊便越能感受到万宝斋那扑面而来的富贵之气。

门口的两尊石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门前车水马龙,进出之人非富即贵,衣着光鲜,气度不凡。

还未踏入,便有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各种珍奇货品的味道飘散出来,闻之令人心神一清。

陆明渊拾级而上,阿大阿二则是不动声色地落后半步,一左一右,将他护在中间。

这般阵仗,加上陆明渊自身那份远超年龄的沉稳气度,立刻便引来了一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的注意。

那管事眼睛毒辣,一眼便看出这两个护卫绝非寻常家丁。

而中间这个看似年幼的少年,更是气度从容,绝非池中之物。

他不敢怠慢,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这位少爷,里面请。不知小的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我想置办几身换洗的衣物,再采买些日用品。”

陆明渊淡淡开口,声音清朗。

“好嘞!少爷您算是来对地方了!”

管事笑容愈发灿烂,亲自引路。

“咱们万宝斋的成衣,无论是款式还是料子,在整个江宁府都是首屈一指的。二楼请,那里清净,方便您慢慢挑选。”

说着,他便将陆明渊引向一旁的红木楼梯。

万宝斋的一楼大堂,人声鼎沸,摆放的都是些寻常的布匹、南北杂货、金银首饰。

虽然也都是精品,但终究落了俗套。

而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则有专人看守,显然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

踏上二楼,周遭的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

地面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空气中弥漫着更为清雅的熏香,三三两两的客人在伙计的陪同下低声交谈,一派雍容雅致的景象。

“少爷,这边请。”

管事将陆明渊引到一处靠窗的雅间,早有伶俐的伙计奉上了清香扑鼻的雨前龙井。

“不知少爷偏爱什么料子?苏杭的丝绸,湖州的湖绉,还是松江的棉布,我们这儿都备着最好的。”

陆明渊呷了一口茶,说道。

“先不必看料子,我想先看看款式。”

“好嘞!”

管事会心一笑,拍了拍手。

很快,两个伙计抬着一个巨大的樟木箱子走了进来。

箱子打开,里面却不是成衣,而是一卷卷整齐码放的画轴。

管事亲自取出一卷,在宽大的桌案上缓缓展开。

画卷之上,赫然是一位身着天青色直裰的书生,衣袂飘飘,神态潇洒。

画工精湛,连衣物的褶皱、纹理都描绘得纤毫毕现。

旁边还用小楷标注着衣物的尺寸、用料建议以及不同场合的搭配。

陆明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看着伙计们一卷接一卷地展开画轴,上百幅画卷铺陈开来,简直就是一场古代的时装展览。

画中人物各异,有身着锦袍的富家公子,有穿着短打劲装的江湖侠客,有头戴儒巾的文人雅士,甚至还有不同节令、不同场合的礼服。

士农工商,婚丧嫁娶,几乎囊括了世间百态。

这……便是这个时代最高效的“商品目录”了。

陆明渊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

在没有网络,没有摄影的时代,古人想的这种法子,在这个时代是领先性的。

这些画卷,不仅是商品,更是艺术品,是这个时代风貌最直观的记录。

“少爷,您看可有中意的?”

管事在一旁适时地问道。

陆明渊收回思绪,目光在画卷上扫过。

他如今的身份是巡抚弟子,穿着上既不能太奢华张扬,也不能太寒酸失了林瀚文的体面。

他指着其中几幅画说道。

“就要这几套吧。一套月白色的常服,一套藏青色的外袍,再来一套方便活动些的短衫。”

“少爷好眼光!”

管事立刻命人取来对应的布料样品,皆是质地上乘,手感温润的料子。

随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走了进来。

他手持一把骨尺,为陆明渊量了身高、肩宽、臂长等尺寸,动作娴熟,一丝不苟。

“都记下了?”

管事问道。

“回掌柜的,都记下了。”

“少爷,”

管事转向陆明渊,恭敬道。

“您选的这几套衣物,咱们这儿的绣娘赶工,七日后便可取。您先付一半定金即可。”

“五套服饰,算上料子和纺织,一共八十三两银子,您第一次来,三两银子就免了!”

“您支付四十两定金即可!”

陆明渊想了想,问道。

“可否加急?”

“自然可以。”

管事笑道。

“若是您着急,咱们可以给您办加急,让最好的师傅连夜赶工,三天后就能取。只是这价钱嘛,要再多加三成。”

“就办加急。”

陆明渊毫不犹豫地说道。他初来乍到,总不能一直穿着那身半旧的衣服。

“好嘞!”

管事大喜,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他立刻提笔,在一张特制的票据上写下陆明渊的需求、尺寸和取货时间,然后盖上万宝斋的印章,撕下副联递给陆明渊。

“少爷,这是凭证,三日后您凭此牌前来取衣即可。”

陆明渊接过那块制作精美的黄杨木牌子,点了点头,收入怀中。

定下了衣物,他又在管事的陪同下,在万宝斋里逛了起来。

这里果然如沈文龙所说,应有尽有。

陆明渊为自己挑选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徽墨如漆,宣纸如玉,湖笔挺拔,端砚温润,打算用来平日里练字,以及继续写他的话本稿件。

随后,他又采买了被褥、枕头、铜盆、毛巾等一应日用品。

东西不多,但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不少。

采买完毕,陆明渊将所有东西都交给了阿大和阿二。

“两位大哥,辛苦你们将这些东西先送回府中,交予沈先生即可。”

“陆公子客气了,这是我们分内之事。”

阿大阿二躬身应道,随即一人拎着大包小包,先行离去。

陆明渊则对管事拱了拱手,独自一人走出了万宝斋。

处理完所有琐事,他只觉得浑身一轻。

此刻,他不再是那个背负着家族期望、连中三元的少年神童,也不是江苏巡抚的亲传弟子。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十岁少年,怀着满心的好奇,打量着这座陌生的、繁华得令人目眩的城市。

他信步走在江宁府的街头,感受着江南独有的风土人情。

与江陵县的质朴粗犷不同,这里的气息是温润的,是细腻的,是浸透在骨子里的风雅。

街上的行人,穿搭也与江陵县大相径庭。

女子们多着水墨淡彩的襦裙,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起路来步步生莲,如同一幅幅流动的仕女图,那份温婉柔美,是北地女子所没有的。

而男子们,即便是寻常百姓,也多穿着天青色或月白色的长衫,头戴方巾,显得文质彬彬。

偶尔有几个佩刀的武人走过,也少了几分江湖的煞气,多了几分儒将的风采。

这里,无疑是一片文风极盛之地。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浸染着千年的书卷气。

除了穿着,最让陆明渊感到新奇的,便是这里的方言。

吴侬软语,听在耳中,与江陵县硬朗的官话截然不同。

很多话他都听不懂,却并不觉得烦躁。

反而觉得那语调软糯,抑扬顿挫,别有一番风味。

这种奇特而新鲜的感觉,让陆明渊颇为欢喜。

他买了一串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漫无目的地闲逛。

他走过秦淮河畔,看画舫在碧波上穿行,听船娘用软糯的歌声唱着江南的小调。

他穿过夫子庙前的牌坊,看无数士子在贡院前进进出出,脸上带着或期盼或失落的神情。

他还钻进了一条不知名的小巷,看孩子们在巷口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门前摇着蒲扇,悠闲地聊着家常。

这便是人间烟火,真实而温暖。

不知不觉,逛了足足三个时辰。

天边的太阳渐渐西沉,晚霞如火,烧遍了半个天空,也映红了秦淮河的水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陆明渊心满意足,辨明了方向,朝着巡抚衙门的方向返回。

当他回到林府那座雅致的私人院落时,天色已经擦黑。

阿大和阿二早已等候在院门口,见他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陆公子,您回来了。”

“嗯。”

陆明渊点了点头,问道。

“我买的东西都放好了?”

“回少爷,都已按照沈先生的吩咐,安放在您的房间里了。”

阿大恭敬的回答。

阿二随即又补充了一句,神色间带着几分郑重。

“陆公子,抚台大人已经回来了,就在书房等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07/4417204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