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进击的化肥厂!
老霍家这回是出尽了风头。
儿媳妇全县模拟考试第一,小女儿第三十八!
按照去年南沙县考上48个大学生的数字,霍云霞妥妥的也是预备大学生了!
之前嘲讽过沈凤娇的几个女生,看着南沙一中张贴的大榜。
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围所有人的表情都是惊讶和不可思议。
“抱着孩子还能考第一?”
“她小姑子成绩也好啊!”
“听说她公公婆婆都是科学家...难怪......”
沈凤娇自然没有时间去看模拟考试大榜。
时间进入三月,也进入到化肥厂最后的攻关时刻。
化肥厂的班子主体就两个人,厂长彭秀英,办公室主任刘美丽。
沈凤娇前世的记忆,只能给婆婆提供化肥是氮磷钾......
这些高中课本就能学到的知识,化学教授彭秀英同志怎么能不知道。
化肥厂的进度不尽如人意,一个多月过去,还没有投产。
不少人听说现在化肥还在‘研发阶段’,就起了打’退堂鼓’的心思。
当第一个军嫂上门打听能否退股时,沈凤娇做主同意。
有了这个先河,后面陆陆续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军嫂选择退股。
一时间整个家属院风声鹤唳。
好几个军嫂找到刘红梅探口风。
刘红梅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她相信沈凤娇,所以劝退了好几拨人。
倒是在【凤川制药厂】当时没有入股的军嫂们,显得格外坚定。
陈家嫂子前脚送走一波客人,后脚就在自家院里吐槽:
“傻子才去退股......”
即便如此,每周去退股的军嫂还是不断。
沈凤娇照单全收。
至此家属院军嫂的股份下降到7%,彭秀英的股份在20%不变,而沈凤娇的股份从0%提升到了3%。
霍家婆媳俩合计持股23%,成为【丰年化肥厂】第一大股东!
婆婆彭秀英承受着巨大压力!
她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管理一个工厂,还是头一遭。
好在刘美丽临危受命,雷厉风行,把化肥厂管理得井井有条。
这倒是让沈凤娇刮目相看。
作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彭秀英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满意!
但是,形势逼人!
在沈凤娇的决断下。
只比常见氮肥效果提升20%的“残次品”作为首个【丰年化肥厂】的产品,正式投产。
退股的消息从家属院,传到南沙县,徐副县长耳朵里。
他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反对南沙县掺和军区和沈凤娇的这滩浑水!
现在听说沈凤娇还忙着准备高考。
哪哪都有她!
这南沙县缺了她沈凤娇,还不转了是怎么的!?
这天,徐副县长再一次看到【丰年化肥厂】的修路申请,气得他一拍桌子:
“乱弹琴嘛!”
他拿着手里的申请表,用力的摇晃:
“哪有一个县为他一个厂免费修路的道理!”
周围的工作人员噤若寒蝉。
心里忍不住嘀咕:“那天去沈凤娇家签合同的时候,看你挺开心的......”
徐副县长越想越生气,带着手下众人,呼呼啦啦去找【丰年化肥厂】说理。
刚到厂门口,就被排队运化肥的长龙惊呆了。
厂门口保卫科的人带着红袖标,朝他们挥手:
“你们不要挡路,这里过大车很危险。买化肥先去采购部,办手续交钱,然后到后勤处排队。”
看他们不动,于是又补充道:
“估计你们今天排不到了。排不到就找我开条子,去附近的招待所住一晚。”
徐副县长身边的工作人员干巴巴的说:
“我们是南沙县......”
保卫科的人抬手打断:
“你们就是羊城的,到我这,也得排队!”
说完头也不回的去协调车队,留下徐副县长几人在风中凌乱。
“县长,咱们还去化肥厂吗?”
“去个屁!”
徐副县长带着一肚子火,转头钻进小汽车......
别说徐副县长摸不着头脑。
彭秀英也是一头雾水。
原本觉得没脸面对当时胯下的海口。
没成想,自己觉得效能一般的化肥,竟然成了整个华南地区的抢手货。
听着财务科长报告的数据,她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媳妇给她变的戏法。
“岭东供销社采购1号化肥5吨......”
“武清地区采购1号化肥12吨......”
“羊城第二供销社采购20吨......”
彭秀英疑惑的打断:
“羊城不是有自己的化肥厂吗?”
财务科长小声说:
“听羊城那边的同志说,咱们这边的1号化肥,至少比那边肥力高20%,而且供货还快。”
晚上,沈凤娇给婆婆彭秀英解答了疑惑。
1981年,正是开放初期,百废待兴。
物资极度紧缺。
就算化肥的肥力没有丝毫提升,只要保证质量和供应。
就能杀出重围。
现在客观情况是:
“上面配额有限,目前还处于凭票购买的时期。
农民求购无门,化肥厂可以说是产多少,卖多少。
此时【丰年化肥厂】关键的是质量、管理和声誉。
并非效能提高多少的‘秘方’......”
沈凤娇的解释,给彭秀英打开了一扇大门。
并不是长久之计。
按照儿媳妇的说法。【丰年化肥厂】有先知先觉的优势,占尽了天时。
但后面的发展,就必须要靠实打实的真功夫了!
这段时间,彭秀英干劲更足了!
她穿着崭新的工作服,带着眼镜,一丝不苟的投入到新一代化肥的研制中。
她对标的“试验田”,就是自家小院。
沈凤娇听完之后,暗暗替婆婆捏了一把汗。
自家小院,被灵泉改造过,再加上里面还有部分空间黑土地。
这种开挂的对照组,相当于婆婆开局就选择了“地狱模式”!
果然,彭秀英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小院的“逆天水平”!
虽然化肥的肥力有进一步提升(30-40%)。
但那种失望的情绪,还是在化肥厂的科研小组内部蔓延......
彭秀英这段时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看着车水马龙,红红火火的【丰年化肥厂】。
再看看迟迟不能达到预期的2号化肥。
她似乎提前看到了未来化肥厂的困境。
“没道理啊,数据和流程都对,怎么就达不到呢?”
就在彭秀英不断反问自己的时候。
一个意外发生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03/4418194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