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惊人的利润
两人走到一家店停了下来。
门口摆着的都是夏天穿的连衣裙,样式很好看。
陈钰琪面带微笑,语气轻松地对店家说道:“朱伯伯,我今天带朋友过来啦,您看能不能给我们便宜点?”
朱伯伯闻声抬起头,看到是陈钰琪,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回应道:
“哎呀,原来是小钰琪呀。既然是你带来的朋友,那我肯定给你最优惠的价格啦!这条连衣裙呢,就收你23块吧。”
一旁的沈凤娇听了,不禁有些诧异。
她记得类似的连衣裙,在国营商场里一般都不会超过20块。
于是,她疑惑地问道:“朱伯伯,国营商场里的连衣裙才20块呢,您这儿怎么会贵这么多呀?”
朱伯伯不紧不慢地拿起那条连衣裙,展示给沈凤娇看:“你看这连衣裙的样式和花纹,多精致呀!国营商店里可没有这么好看的。
而且,20块钱的价格,你还得用工业券呢。你算一算,一张工业券得多少钱?”
陈钰琪在旁边看着沈凤娇,悄悄地对她点了点头。
表示这个价格其实挺划算的,并没有吃亏。
沈凤娇想了想,觉得朱伯伯说得也有道理,毕竟这条连衣裙的款式确实很特别。
她还在店里挑选了几件适合三小只穿的衣服,准备给他们一个惊喜。
陈钰琪挎着沈凤娇的胳膊小声说:“凤娇,我和你说,这边利润是大。不过除了这,别的地方,你还真买不到。”
她指着四周的摊位:“而且人家主要是批发,单独一两件,人家也不愿意卖。”
沈凤娇算是港岛苏家核心子弟,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见过。
不过陈钰琪说得没错,她也惊叹于羊城经济如此活跃。
穿过稠密的人群,俩人走到路边,买了两杯凉茶解暑。
沈凤接有些喝不惯凉茶的味道,陈钰琪贴心的带她到外面买了一瓶汽水。
喝了几口,感觉舒服了些,这才开口:“钰琪,这高第街这么热闹,一天的流水不小吧。”
陈钰琪思索了一下,也不隐瞒:“我听陈叔说,去年就听过有人一天流水超过300元了,到今年超过500元应该没问题。”
听到这,沈凤娇都吓一跳。
要知道500元的流水,一些小规模的工厂虽然可以轻松超过。
可房租、人工成本不少。
这一个摊位,一年下来恐怕比不少国营小厂都赚钱。
500元一天的流水,一个月就是1.5万。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羊城的国营百货售货员的月工资,才30元。
要是在稍微偏远一些的地方,大部分工人的工资是20到25元。
人家高第街一个摊位,每个月的流水,都够一个小工厂发工资了。
放眼望去。高第街密密麻麻的摊位,这相当于多少个工厂。
终于凉快了,两人很快就肚子饿了。
忙过了早上的那一波,陈叔也终于有时间吃饭。
他找来在高第街挑着担子卖饭的小贩。
给陈钰琪和沈凤娇要了两盒叉烧饭。
沈凤娇吃在嘴里,感觉出乎意料的好吃。
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鲜香微甜,配上青菜和米饭,吃起来很舒服。
“好吃吧,”陈钰琪高兴的说:“都说食在羊城,要是味道不好。高第街的这些商户,那是不会买账的。”
饭吃过了,再喝汤,解暑消汗。
陈钰琪再次去找陈叔。
沈凤娇也不好去打听人家的隐私。
自己在高第街逛了起来。
高第街是服装批发为主,还有一些小商品。
这里进货以成衣和布料为主。
每家都有好几个工人。
用布料做成衣,这样就能保证出手的衣服,总是最时髦,最好卖的货。
港岛走私来的的确良布料,一米3元,虽然国营商店是0.8元一米。
但是需要布票,就算你有,也总是没货。
说到这,沈凤娇想起刚刚那个摊主气愤的话:“总说我们走私,国营商店的便宜货给谁了,那不是明摆着的事吗?怎么不说他们呢?”
沈凤娇默然,这种巨大利润的产业,一定有人插手,而且还必须是大人物。
羊城这地方很繁华。
繁华背后,也开始滋生不少乱象。
重要的是,羊城问题有,但成绩更大。
沈凤娇来到一个人稍微少点的摊位。
摊主是个小姑娘,年纪不大,却很健谈。
“姐姐你真有气质,也好看!”
小姑娘笑吟吟的看着沈凤娇。
“小妹妹,你也很好看,你卖的衣服也好看。”沈凤娇觉得高第街虽然拥挤,但处处彰显着一股子朝气。
小姑娘得知沈凤娇在读大学,有点落寞的说:“衣服好看有什么用,肯定不比读大学。我爸妈总是嫌弃我。”
沈凤娇笑着说:“读大学又怎么样,到头来,不还是要找工作。你现在就有一份工作了,收入还高,这不挺好吗。”
她顿了顿,微笑着看向小姑娘:“再说,我家也是做生意的,要说个体户也行。”
小姑娘更高兴了,要知道个体户在这个时代名声并不算好。
她一听到沈凤娇也是个体户,就把眼前这个漂亮姐姐当成自家人了。
小姑娘叫黄安琪,三两句话就把自己的情况都告诉了沈凤娇。
沈凤娇也没有再多说,就是温和的听着。
话题又转到了沈凤娇关心的高第街发展问题上。
“这个你问我,还真问对人了。”黄安琪喝了一口凉茶继续说道:“前几天市里的好些干部来考察,后来我问的街道的人。”
她神秘的说:“你们猜,咱们高第街登记在册的商贩有多少?”
“500?”
黄安琪一脸得意:“是2000。”
“2000?”
“对啊,人家是来统计,什么待,待业青年的。光是咱高第街在册的待业青年就2000人。我还问人家了,人家说我这么大岁数的不算在内。”
沈凤娇的嘴张得老大:“那这高第街恐怕是3000户,都挡不住啊!”
黄安琪抱着肩膀一脸骄傲的说:“3000?前两天路口的阿青告诉我,算是没登记的,至少5000人!”
难以想象,在这小小的高第街,沈凤娇感受到了时代的脚步。
就算她是穿越而来,居然还有不少人比她行动还早。
和他们这些人比起来,如果说自己是赚钱,那这些人就该算得上是抢钱了。
什么东西不用出,成本也没有。
左手买,右手卖,就能赚到撑!
沈凤娇突然问:“那羊城的国营服装厂怎么办?”
黄安琪不满的插话:“他们国营服装厂还找我们代工呢!”
沈凤娇的脑袋如同打过一道闪电。
不是个体冲击了国企,是僵化的国企正在自我瓦解。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603/441818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