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 章 秦始皇陵博物馆
【清晨七点的西安,暑气已开始在地面蒸腾。
车驶离繁华市区,窗外景色逐渐被关中平原的辽阔麦田和远处青灰色骊山的轮廓取代。
车停在了秦始皇陵博物院入口广场。
尽管才早上八点,广场已是人声鼎沸,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于此,喧嚣声扑面而来。
“好……多人!”小嬴政被嬴政抱着,望着眼前无边无际的人潮,小嘴微张。
嬴稷捋须远眺,目光扫过嘈杂人群与远处的仿古建筑群,沉稳道:“后世之人,对你这‘手办’,趋之若鹜啊,政儿。” 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嬴政沉默不语,他深邃的目光带着审视与复杂,扫视这片通往他地下帝国的入口。
然而,当视线定格在广场中央那尊巨大的雕像上时,所有的情绪瞬间冻结,化作实质性的寒冰!
那是他——秦始皇嬴政!?
雕像头戴冠,身着宽大冕服,左手前指似指点江山,右手紧按腰间的太阿剑,面容威严,目视远方,力图展现一统天下的帝王气概。然而……
嬴政猛地转头,看向嬴子慕,指向雕像,“这是朕?!”
嬴子慕心里哀嚎。
她知道阿父审美要求高,但没想到反应如此剧烈。
那雕像气势雄浑,但艺术手法偏向象征性,细节经不起本尊挑剔,尤其那张脸,为了“帝王威仪”而过分方正刚硬,眉骨突兀,嘴唇紧抿得近乎呆板,与嬴政本人深邃锐利、天生贵胄又历经铁血的气质天差地别,甚至……透着一股憨气。
“呃……阿父,”嬴子慕赶紧赔笑,“这是后世艺术家根据史料……嗯……艺术化再创作!重在展现您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不是写实肖像!您看这身形,多魁梧!这姿态,多霸气!”
她试图转移焦点。
嬴政脸色更沉,后槽牙咯咯作响:“魁梧?霸气?”
嬴稷看着曾孙气急,又瞧瞧那在他眼中也显“匠气”的雕像,捋须失笑:“呵呵,政儿莫怒。后世之人未睹天颜,仅凭文字揣摩,偏差难免。此物虽形神不足,然立于此,足见后世对你功业之推崇。权当……一趣物观之。
小嬴政仰头看看巨大雕像,又看看身边冒烟的大政,小眉头紧锁,实在忍不住丢出一个字:“丑。”
“您好!请问是嬴女士一行吗?”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女声响起,穿着博物院制服、举着小旗的年轻女子快步走来,笑容热情,
“我是您的专属讲解员,姓陈,负责今天的全程导览!”
她目光扫过这气质非凡的一家四口,尤其在嬴政和小嬴政身上多停留了一瞬,长得真像啊。
嬴子慕如蒙大赦:“对对,陈导您好!麻烦您了,咱们这就开始吧!”
她急需转移阿父的注意力。
陈导笑着引路:“欢迎来到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所在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我们主要参观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遗址展厅和秦陵文物陈列厅。最佳路线是先看文物陈列厅了解背景,再依次参观一号坑、三号坑、二号坑,最后看铜车马。请跟紧我!”
穿过检票口,一条宽阔的林荫神道延伸向前。
陈导边走边说:“这条神道通往陵区。请看远处,”
她指向骊山脚下葱郁林木环绕中醒目的覆斗形土丘,“那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标志——封土堆!探测表明,神秘的地宫就在其下一百多米深处,至今未发掘。”
嬴政的目光瞬间被那巨大的封土堆吸引住。
耗费数十万人力打造的永恒归宿,隔着时空向他传递着无声的召唤,骄傲、审视与一丝悲凉交织翻涌。
......
第一站是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刚踏入展厅,清凉空气瞬间被鼎沸人声和汗味淹没。每个展柜前都围着数层游客,各种语言的喧哗、相机快门声混成一片。
“哇!好多人!”小嬴政惊呼,小手抓紧嬴政衣襟。
嬴稷也被这纯粹由“看客”组成的洪流给震撼到了。
嬴政眉头紧锁,周身气场让周围游客下意识退避。
陈导提高音量:“请看左手边展柜!这里陈列的是陵区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展现了秦代高超工艺与独特审美……”
她引着众人艰难穿行于人缝中讲解。
嬴稷听得认真,对后世收集、研究、展示零散遗物的能力表示赞许。
嬴政则显得心不在焉,目光扫过器物,带着“此乃朕之物”的审视。
“那是什么?”小嬴政指着一堆黑乎乎的东西。
“小朋友,那是秦代的瓦当和砖块!”陈导笑道,“别小看它们!尤其是这种铺地的秦砖,”她指着完整的青灰色方砖,“质地坚硬细腻,两千年不腐,是重要文物,价值连城呢!”
“价值连城?”小嬴政不解。
嬴稷细看青砖:“秦砖坚密,名不虚传。”
嬴政不置可否。
好不容易挤出人海,众人长舒一口气。
陈导擦汗:“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最核心、最壮观的部分,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展厅!请做好准备,里面人更多!”
巨大的拱形建筑矗立眼前。检票入内,一股混合着古老泥土、封闭空气与人体气息的“历史味道”扑面而来,声浪震耳欲聋!
高大空旷的展厅闷热,只有巨型风扇转动。中央是一个长230米、宽62米、深约5米的超级大坑。
当嬴政的目光越过攒动人头,真正触及坑底景象的刹那,时间凝固了。
灰褐色的陶俑!密密麻麻,无边无际,在光线下沉默伫立!前排清晰,姿态各异;深处渐小,化作灰点。磅礴、苍凉、死寂却又蕴含毁天灭地力量的气息!
他身形微晃,脚下生根!
他想起为他征战的虎狼之师,眼前陶俑,完美复刻了形态气韵!千人千面!年轻坚毅,虬髯沧桑,握兵待发,肃立警戒……即使蒙尘,凛然军威犹存!
陈导的声音穿透嘈杂:“各位!这就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一号坑!1974年由农民杨志发打井时意外发现!总面积超14000平米!预计埋藏陶俑陶马约6000件,战车数十乘!规模最大!”
她指向东面:“请看最前方,三排面向东方的武士俑,每排68人,共204人!他们是前锋,轻装不穿甲,手持弓弩,是冲锋陷阵的敢死队!姿态像在奔跑冲锋!”
嬴稷站在栏杆最前,目光如炬扫视军阵,手指轻敲栏杆推演:“前锋锐利,轻装疾进,善。其后重甲持盾,稳如磐石,中军主力。两翼护卫严密。弩兵压后……此阵进可攻,退可守,深合兵法!此阵布局,颇见章法。”
小嬴政趴在栏杆上,小嘴张圆,被无边无际的“陶土大军”彻底惊呆。
陈导继续:“坑内夯土隔墙上的椽木印痕清晰可见。这些墙和棚木当初是为承托封土,保护俑坑。我们现在踩的地面,铺设的都是两千多年前的秦砖!”
嬴政目光随指引移动,看着着自己的造物。然而,当视线触及坑内大片坍塌、破碎、仅存半身的陶俑,散落的残肢断臂,颈上空缺的头颅,以及隔墙上明显的烈火焚烧焦痕时,冲天的怒火瞬间吞噬一切!
他想起了项羽!刻骨恨意与痛惜涌上,拳头咯咯作响!
陈导被气势所慑,周围游客退避。嬴子慕急拉他袖子:“爸。”示意嬴政冷静一下!
嬴政胸膛剧烈起伏,死死盯着破碎陶俑,……愤怒、悲怆、无力的苍凉感重重压下。
陈导手一指:“大家请看西北角玻璃围起的现场修复区!”她指向坑内有顶棚、摆满工作台和碎片的地方,
“兵马俑埋藏两千多年,绝大多数破碎。大家看到的完整俑,都是考古工作者像拼图一样,从成千上万碎片中识别、拼接、修复的!修复一俑常需数月甚至数年!工作人员正在工作!”
转移成功。嬴稷、小嬴政、嬴政都被吸引。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粘合碎片,用支架支撑未完成的俑身。堆积如山的碎片诉说着艰辛。
嬴政看着工作人员近乎虔诚的专注,怒火悲凉稍平。
至少,这些后世之人是在拼凑历史碎片。尽管这“拼凑”本身令他心情复杂。
离开压抑的一号坑,空气清新。陈导带他们走向三号坑遗址。
三号坑展厅清静些。
坑呈“凹”字形,约500平米,俑仅68尊。
“各位请看,”陈导指点布局,“三号坑由南厢房、北厢房和中间车马房组成。车马房有一辆驷马战车,周围四名武士俑。南北厢房内,陶俑沿墙相向而立,手持象征礼仪的‘殳’(shū)。气氛与一号坑战场冲杀截然不同。”
嬴稷锐目扫过中心华盖驷马车及两厢肃立仪仗俑,笃定道:“此非战阵,乃中枢!舆车居中,甲士环卫,持殳而立,军令所出之地,指挥幕府!”
“老先生慧眼!”陈导赞道,“这正是秦军指挥部!俑等级较高,象征参谋、护卫、仪仗。注意坑道地面,”
她指向坑底,“铺设完整秦砖!三号坑是唯一未被大火焚烧的坑,发掘时许多俑身残存鲜艳彩绘,可惜因保护技术,出土后颜色很快氧化脱落,现仅见陶土本色及少量痕迹。”
嬴政俯视这微缩“指挥部”。庄重神秘取代了战场肃杀。
小嬴政对四匹陶马拉车更感兴趣:“车,不一样!”
嬴政脸色稍缓:“此乃安车,皇帝出行所用。”
陈导补充:“小朋友说得对,这是按秦始皇御用安车形制制作。这辆车和武士俑封堵坑道出口,或象征守卫指挥部的最后防线,或有特殊仪式意义。”
一手牵马状,一手似持兵器,身姿挺拔,秦军骑兵代表!”】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590/441898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