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 > 第233 章 大山的女儿

第233 章 大山的女儿


【小嬴政敏锐地抓住了嬴子慕话语中的一个新词,他仰着小脸,带着求知欲问道:“十七,你刚才说……‘扶贫’?那是什么?是让贫穷的人变得富有吗?”

“小阿父真聪明,理解得很快嘛!”嬴子慕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开始详细解释这个对古代社会而言几乎是天方夜谭的宏大工程,

“‘扶贫’简单说,就是帮助贫困的人口和地区摆脱贫困。但这在后世,不是随意的施舍,而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国家行动。”

嬴子慕坐直身体,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

“我们国家这种系统性的扶贫工作,正式开始于1986年。

你可以想象成,从那一年的某个时刻起,国家向所有贫困的地方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嬴子慕用了更形象的比喻:“在最为关键的‘脱贫攻坚’阶段,以及之后的‘乡村振兴’衔接期,为了帮助最偏远的山村、最困难的群众,全国累计选派了超过18.3万名‘驻村第一书记’  和  56.3万名驻村干部。

他们就像……嗯,就像古时候的能吏干臣,但他们是主动请缨,离开城市舒适的家,长期驻扎在最艰苦的农村第一线,和当地的百姓同吃同住,一起想办法摆脱贫困。”

嬴政不得不承认,在他当初第一次知道这些数字的时候,也为这庞大的阵容动容了。

十八万、五十六万……这几乎是调动了一个庞大官僚体系中极具行动力的一部分,深入基层,其决心和力度,远超古代任何一次赈灾或安抚流民的行动。

嬴子慕继续说出那个最具震撼力的成果,

“经过几十年,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底,按照我们设定的标准,全国有9899万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贫困!

这意味着,接近一亿人,再也不用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而发愁了。”

“近……近一亿人?!”小嬴政惊得直接从地毯上站了起来,小手指头掰着,似乎想数清这个数字有多大,这远远超出了他目前的认知极限,“这么多人……都变得不用挨饿受冻了吗?”

“是的,近一亿人。”嬴子慕肯定地回答,眼神坚定,“而且,这还不是终点。为了防止这些人再次返贫,国家还在持续努力。

比如,确保脱贫的人口里,有超过3000万人能够有稳定的工作机会,光是这一项,就能保住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来源,确保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返贫现象。”

嬴子慕总结道:“总的来说,国家的扶贫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派遣数以十万计的干部扎根基层,

像绣花一样精细地帮助每一个贫困家庭,历经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让接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个伟大的目标。

并且,直到现在,这项工作还在继续,是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让所有人都能稳稳地走向更好的生活。”

小嬴政已经被这宏大的叙事和惊人的数字深深震撼了,他小小的胸膛起伏着,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光芒。

“十七,”小嬴政的声音带着渴望,“这些……这些驻村的‘第一书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有什么故事吗?”

嬴子慕微微一笑,有了主意:“有啊!后世有很多反映这段历史的文艺作品。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大山的女儿》,就是根据一位真实的,在扶贫岗位上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事迹拍摄的。

她从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回到家乡的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最后……她的故事非常感人,也很有代表性。要看看吗?”

“要!要看!”小嬴政立刻用力点头,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具体的影像了解这群被称为“第一书记”的人。

嬴政虽然没有说话,但他默默地将手中那本关于后世历史的书籍合拢,放在身旁的沙发上,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投向客厅那面巨大的电视。

这个动作清晰地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也要看。

“好!”嬴子慕拿起智能遥控器,对全屋智能系统下达指令:“小亿小亿,打开电视,播放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第一集。”

“好的,主人。”机械的电子音回应道。

『电视屏幕亮起,雄浑而略带悲怆的主题旋律中,画面切入的是层峦叠嶂的广西百色大山。

夜色深沉,瓢泼的暴雨如注般倾泻,能见度极低。

一辆小车正艰难地行驶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车灯在密集的雨幕中划出微弱的光束。

车内,正是黄文秀。

她紧握方向盘,神情专注而凝重,雨刷器疯狂地摆动,却依然难以看清前方的路。

紧接着,她的手机屏幕不断亮起,一条接一条的语音信息弹出,伴随着“叮咚”的提示音,在紧张的车厢内显得格外清晰。那是百坭村的同事和乡亲们发来的。

镜头切换到百坭村的同事和乡亲们给黄文秀发信息,语气焦急万分:

“文秀书记,雨太大了!”

“山洪可能要来了,太危险了!”

“你别回来了!等雨停了再说!”

这些充满关怀和预警的声音,与车外隆隆的雷声、哗啦的雨声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危急万分的气氛。

然而,一切都似乎来不及了。

就在这个时刻,画面中的黄文秀忽然转过头,目光平静而直接地望向镜头,仿佛穿透屏幕,在与每一位观众对话。

她开始了自我介绍,语气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

“认识一下吧,我叫黄文秀,三十岁,壮族……”』

这个开场以黄文秀直面观众的独白,不仅交代了身份,更是一场已知结局的壮丽旅程的起点。

『剧情回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前夕。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即将硕士毕业的黄文秀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同乡韦明杰认为留在北京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极力劝说黄文秀去国家电网面试。

然而,黄文秀内心早已做出决定:“我要回家乡。”

“你自己就是贫困生,你回去能干什么?”韦明杰不解地问。

黄文秀的回答简单却有力:“我就是从山里走出来的,我知道那里需要什么。”』】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590/441897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