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芝加哥南区拳王录 > 第177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

第177章 磨刀霍霍向猪羊


曼哈顿中城,TLP大厦的顶层办公室里,唐纳德·TLP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蚂蚁般的行人和车流。

曾几何时,这种俯视众生的视角带给他无与伦比的掌控感。

但如今,玻璃上反射出的却是他紧锁的眉头和难以掩饰的焦躁。

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但他充耳不闻。

那些曾经热情似火的银行家们,此刻打来的电话只会带来更多的坏消息和苛刻到近乎羞辱的条件。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却日益沉重的压力,仿佛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厦本身也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他们不能这样对我!”

他猛地转身,对着空荡荡的办公室低吼,声音在奢华却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有些空洞:“I  am  Donald  Trump!!!!”

然而,市场不相信口号,只认现金流。

而现金流,正是TLP集团目前最稀缺的东西。

而促使着一切提前发生的始作俑者,维克托,此刻正坐在大西洋城外一家不起眼的私人俱乐部里。

与TLP的焦躁形成鲜明对比,他脸上是一种冰冷的平静。

协议达成后的这两个星期内,他的行动像精密钟表般准确而高效,每一击都精准地打在对手的痛处。

他对面的黑板上,显示着不断在更新的财经新闻和数据流数据,一张贴着一张,半小时更新一次。

这里有六名华裔的操作者,来自于破产的华尔街,十分专业。

一条关于“TLP集团旗下某地产项目再遭质疑,预售收入恐无法覆盖到期债务”的报道被悄然顶起。

虽然用语谨慎,但暗示性极强。

“我看不懂,力度不够,”

维克托轻声对身边的布莱尔助理说,声音没有丝毫起伏,“告诉我们的‘朋友们’,是时候把‘流动性枯竭’和‘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点得更明一些了。那些债券持有人和银行信贷委员会需要更强烈的刺激。”

布莱尔点头记下,无声地退了出去,然后拨通电话。

维克托端起桌上的伏特加,轻轻呷了一口。

媒体的风暴只是他多线作战中的第一波攻势,目的并非直接摧毁,而是制造恐慌,拉高融资成本,拖垮本就紧绷的神经,为其他行动创造空间和时机。

当媒体的噪音吸引了大西洋两岸所有目光时,维克托真正的杀招正在水下悄然进行。

通过一系列注册在开曼群岛、卢森堡和塞浦路斯的空壳公司,以及几位绝对忠诚、背景干净的代理人,维克托的资本开始像幽灵般潜入二级市场。

TLP集团发行的各类债券,尤其是那些由部分优质资产(如一些核心地产项目的租金收益权)担保的高级债券,因其高收益曾备受追捧。

如今,在连绵负面消息的轰炸下,价格已大幅跳水,交易量萎靡,持有者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砸在手里。

维克托的代理人们正是在这片恐慌的泥沼中悄然狩猎。

他们从不大量买入,以免惊动市场引起价格反弹,而是化整为零,通过数十个不同的交易席位,耐心地、一点点地以七折、六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吸纳这些“不良资产”。

每收购一笔债务,维克托对TLP集团的债权地位就巩固一分。

这些分散的、被打折出售的债权,如同散落的筹码,正被一只看不见的手默默收集、整合。

维克托甚至特意收购了一些由TLP个人担保的债务,这将是他未来“逼宫”时最致命的武器之一——不仅针对企业,更针对TLP本人。

这项工作极其考验耐心和隐蔽性。

交易员们只知有神秘买家在底部吸筹,却难以追踪其最终来源。

市场将其解读为某些秃鹫基金在赌TLP集团能侥幸存活,准备赚取高额差价,却不知这正是在为TLP帝国的棺材板钉上钉子。

与此同时,维克托的第三战线也在同步推进——目标直指TLP帝国王冠上的明珠:

大西洋城的赌场酒店资产。

大西洋城广场酒店和城堡赌场酒店,曾是TLP在博彩业辉煌时代的象征,如今虽已光芒黯淡,负债累累,但其战略位置、品牌认知度(无论好坏)以及潜在的改造价值,依然使其成为有价值的资产。

更重要的是,它们对TLP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夺取它们,无异于公开扇其耳光,能极大打击其士气声望。

维克托的策略非常清晰:

先外围,后核心。

他指派另一组人马,专门联系那些持有这两家酒店少量股份的小股东、散戶、以及一些早期投资者。

这些人早已对TLP的管理和酒店不断下滑的业绩感到失望,在集团整体危机的阴影下,更是急于套现离场。

收购报价通常略高于当前惨淡的市价,但又远低于其内在价值。

对于看不到未来的小股东而言,这无疑是脱手的良机。

交易一份份达成,股份通过不同的控股公司悄然易主,汇集到维克托手中。

这个过程缓慢却坚定,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渗透。

TLP集团并非没有察觉资产被觊觎,但在汹涌的债务到期的浪潮前,应对这种零星的股权收购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只能加强监控,却无法阻止。

维克托的收购行动,就像是在帝国战线的侧翼进行小规模的频繁骚扰,让本已捉襟见肘的防御力量更加分散和疲惫。

真正让TLP感到彻骨寒意,并让维克托的进攻具有致命精确性的,是来自堡垒内部的信息。

伊万娜,这位曾与唐纳德共同打造帝国早期版图的女人,如今成了最了解其弱点的告密者。

她的背叛,并非出于一时冲动或情感报复那么简单。

根源在于TLP集团战略重心的转移,以及随之而来的权力格局变化。

随着TLP将更多精力投向更大的舞台,以及集团试图开拓东欧市场的新机遇,TLP逐渐认为伊万娜的“东欧名流”光环和早期的人脉在新的、更“高级”的资本游戏中作用有限。

他引入了新的、更符合华尔街口味的经理人团队,无形中边缘化了伊万娜。

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TLP甚至试图在一些涉及她早年引入的东欧资源和项目的利益分配上重新划线。

“他不再需要我了,甚至觉得我是绊脚石。”

伊万娜在一次与维克托的秘密会面中,语气冰冷地说道:“那他就要付出代价。”

维克托抚摸着她光滑的脊背:“我就没有这么多的想法,我只想姐姐的身体。”

她提供的不再是泛泛的质疑,而是精确到文件编号、银行账户、贷款合同细节的“手术刀”式情报:

重复抵押清单:

列明了哪些核心资产(如纽约某处黄金地段的地皮、某栋大厦的未来收益权)被同时或先后抵押给了两家甚至更多的银行以获取贷款,而后续的抵押往往并未完全告知前序债权人。

这是巨大的法律和财务风险。

财务造假证据:

指出了集团财务报表中哪些关键条目被做了手脚。

例如,如何将延期支付的工程款伪装成收入,如何将大幅贬值的资产仍以历史成本计价,如何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亏损。

这些是引爆审计危机的炸弹。

债务到期时间表与还款来源漏洞:

详细列出了未来几个月内最迫在眉睫的几笔大额贷款和债券到期日,并明确指出,根据内部现金流预测,对应的还款资金来源几乎不存在,所谓的“再融资计划”还完全停留在纸面上。

这是最直接的催命符。

这些信息通过加密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维克托的战术分析团队。

他们据此调整媒体攻击的焦点,选择市场上最脆弱的债券进行精准做空和打压,并优先收购那些基于问题资产、且即将到期的债务。

每一份情报都像一枚精确制导的导弹,穿越TLP集团混乱的防御,直接命中其运营中最脆弱、最致命的节点。

帝国的基础,在内部蛀虫和外部锤击的双重作用下,开始发出清晰的断裂声。

TLP集团内部,已然乱成一锅粥。

高管会议充斥着互相指责和悲观情绪。

CFO(首席财务官)无法解释现金流为何恶化得如此之快,也无法给出可靠的融资方案。

律师们疲于应对突然增多的债权人质询和潜在的法律诉讼。

公关部门则彻底失灵,以往无往不利的媒体关系在维克托编织的负面新闻网络前显得苍白无力。

TLP惯用的“夸大其词、混淆视听”的公关策略,在确凿的财务数据和恐慌的市场情绪前,第一次完全失效。

唐纳德·TLP本人成了救火队长,但火势早已蔓延成一片火海,他手中的水杯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四处奔走,约见一家又一家银行和基金的代表。

但会谈气氛早已不同往日。以往对他毕恭毕敬的银行家们,现在脸上带着礼貌却疏远的微笑,提出的条件苛刻至极:

要么是近乎高利贷的利率,要求他个人提供无限担保,要么就直接拒绝。

“市场环境不好”、“风险太高了”,他们这样说着,眼神却飘向别处,仿佛在躲避一个瘟神。

他甚至动用了所有的媒体关系,试图反击,声称这是“政治迫害”或“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但每当有一篇稍微积极的报道出现,立刻会有更多、更详细的负面消息被“知情人士”泄露出来,瞬间淹没那一点点微弱的声音。

维克托策划的负面新闻如同附骨之疽,紧紧缠绕着TLP集团,难以摆脱。

资产甩卖计划进行得极不顺利。

市场都知道TLP急需现金,买家纷纷压价。

原本寄予厚望的几笔优质资产出售交易,要么因为产权复杂(有些正涉及重复抵押的调查)而拖延,要么报价远低于预期,即使成交,所得资金对于庞大的债务窟窿而言也是入不敷出。

帝国的估值像自由落体般下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589/441911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