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金榜题名
严惜停下来,蹙眉望着陆屹川,“非亲非故的怎好麻烦人家。虽说江大人跟外祖父是同年,可咱们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不好就那么送安儿过去吧?”
非亲非故,也非通家之好,单单只是外祖父的同年。
不妥。
惜儿不乐意那就不去,过后寻个举子回来给安儿开蒙就是。
“安儿跟着小四比跟哪个夫子都强,先不急着说这事。”
陆屹川弯腰将严惜叠好的小衣裳塞到衣柜里,回来将她揽进怀里。
过了满月,奶娘便抱着宁儿挪去了东厢房,终于将这屋子跟娘子还给了他。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久违的仙乐飘飘令人魂萦梦绕。
四月初,杏花芬芳。
“夫人,昨日出告示了,朝廷今日放榜嘞。”晨起春红给严惜梳妆的时候,心里难掩激动。
十几年苦读,终于要迈进仕途的门槛了,严惜心里也激动,拿过春红手里的玉簪子,自己簪了上去。
昨日大爷下值跟她说了这事,她昨晚上激动的一直都合不上眼睛。翻来覆去吵得大爷也睡不好,被拉着忙活了一通才沉沉睡去。
严惜将脑子里羞人的记忆甩开,问春红:“四爷呢,出门了吗?”
“四爷好像在院里读书呢,没有出门。”春红跟在严惜身后,絮絮叨叨:“大爷卯时上值去了,吩咐了秋生出去看榜。”
难为四爷那么淡定。
“春碧呢,让春碧去灶房吩咐一声,蒸些红枣糕、定胜糕。咱们还要准备赏银。”
在严惜的心里,四爷定然能金榜题名,毕竟他曾是云州的解元啊。来了京城之后,他也从来都没有懈怠过,日日在家苦读。
严惜正吩咐着,春碧提着食盒走进来,还没有往桌子上摆饭,严惜见了她便又重新吩咐了一边。
春碧领命出去,春红拿过食盒开始摆饭。
严惜在餐桌前坐下,今天这样的日子,大爷还去上值了。刚才春红说秋生过去看榜了。
她想起什么来,忙又吩咐道:“你别在这里伺候我用饭了,去找海棠,让她吩咐人去采买爆竹,还有红绸布提前准备上,秋生回来报了信儿,咱们就挂上。”
“好嘞。”
春红刚跑出去,安儿喊着“阿娘”就跑了过来。
严惜伸手拉他坐下:“今儿没去你四叔的院子?用过饭没有?跟娘一起再吃点儿吧。”
她一连几问,便是在这时,桂娘跟了进来,“大少爷在院里用过饭了,得知今儿要放榜,吵着要出去帮他四叔看榜呢。奴婢做不了主,让他来请示夫人来了。”
严惜虽然没有去看过榜,料想今日礼部的南墙外面定然人头攒动。
看榜的什么人都有,他们妇人、孩子过去不方便。
“礼部外头定然有许多人,娘可没法带你过去。”严惜帮安儿舀了一小碗粥放到他跟前。
“安儿不让阿娘带着,你只要说让安儿出去,我喊四叔一起过去。”
严惜手中的筷子一顿,嗔了安儿一眼,“你四叔才不能去呢?”
“为何?”安儿仰着头,眼睛清澈懵懂。
“我听你爹说,榜下有捉婿的嘞。你四叔长得这么出挑,万一被哪个商户人家拉走了怎么办?”
严惜听陆屹川说过榜下捉婿的事,她半真半假地拿出来吓唬安儿。
他的四叔才不能被别人捉去呢。安儿撅着小嘴儿,扒拉着碗里的粥。
辰时刚过,出去看榜的秋生就跑了回来。
“回禀夫人,咱家四爷上榜了。小的看了好几遍,在第七位上。”
严惜听闻此言,心下一喜,虽可惜没能考个会元。不过小四爷才不过十七岁,能考到第七名已经很不错了。
她忙吩咐春碧:“春碧,快去让海棠管事招呼人挂上红绸。秋生,你再跑一趟,去军营给大爷说一声。”
“四叔考中了。”
“中了中了。桂娘,看好大少爷。”
陆家这边忙着披红挂彩,陆玉芙随着第一波报喜的来到了陆家。
海棠在门口安排了小厮发赏钱,一时间,陆家门口比前几日孩子做满月还要热闹。
主院这边,严惜跟陆玉芙两个坐在一起串钱串子,放到笸箩里让人拿出去赏人。
陆玉芙串着钱串子无不欢喜地说:“就知道小四能考中,再过了殿试,以后就步入仕途了。”
“姑奶奶说的是,眨眼之间,咱们四爷就做官了。”
想想都高兴。
没过半个时辰,陆屹川回来了。
秋生跑过去军营报喜,知道家中有人考中贡士,上官就让他回家来了。
陆家门口报喜的人络绎不绝,陆屹川带着陆屹舟在外院致谢。
“陆家的贡士老爷可真年轻啊。”
“长得也好看。”
“若是贫家出身,怕是要被人家捉去做女婿。”
……
因着陆四爷金榜题名,陆家实实在在热闹了好几日。
该过来道贺的都来过了。
陆四爷是云州举子里面考得最好的,云州的举子们也过来道了贺,陆家设宴款待。
曾经他们得过这些进京举子们的帮助,因而凡是来道贺的举子,无不盛情款待一番。
热闹几日之后,陆四爷又闭门不出了,他又将自己关在院子里,读书做文章去了。
会试张榜没有多久,陆家这边收到了端王府的请柬。
四月底,端王要迎娶侧妃。
严惜听陆屹川说,殿试差不多应该也在四月底举办。礼部也是厉害,连着操持了那么多事。
之前端王府迎娶王妃,她因着坐月子没能去赴宴。这次,端王府迎娶侧妃,她倒是没有借口推辞。
日子近了,严惜准备了一份贺礼。
哪知,殿试排在了端王迎娶侧妃之前。
四月二十二,圣上在皇宫正殿举行殿试,这日一早,长顺早早地就将陆四爷送去了皇城外。
家中待着的严惜坐立难安,她期望着四爷能考进二甲。
前几日,她去苏府,听她娘说,殿试结果分三甲,二甲以上的才有机会留在京城。
四爷年岁小,中了进士之后,最好能进翰林院。在翰林院学个几年,年岁大些在官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严惜想着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她便祈祷着四爷能进二甲。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587/44190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