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黑鱼


之前觉得奇怪的一幕幕在彤彤脑海里翻滚。

麦格洛莉、玉兰纹身、遗憾的眼神、海角的合照……

一瞬间全部串成线围成圈,仿佛戏剧的幕布被揭开。

舞台上上演着,年少相识相许、争吵背叛分隔两地、再次重逢物是人非的剧情。

于彩平听到可怡和彤彤的聊天,走过来责怪可怡:“怎么能跟小孩子说这些?”

然后摸了摸彤彤的头安慰道:“没事的,估计是个疯子。”

彤彤拉着妈妈的手走到刚刚挂上的照片前,指着照片问:“妈妈,你看万老板手上的花。”

于彩平刚刚看照片只注意到彤彤灿烂的笑容,现在定睛一看,才注意到万老板手臂上的一朵花纹身。

“想不到万老板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搞纹身啊。”

彤彤看着妈妈的眼睛告诉她:“这是玉兰,麦格洛莉的意思就是玉兰。”

“玉兰……”

于彩平陡然想起在羊城大学,万老板带她去看的那颗玉兰树,还有树上刻的名字:阿菁玉兰一辈子。

于彩平深吸一口气手撑在柜台上,谜底揭开的瞬间,她并没有感到惊喜,而是被震惊还有另一种复杂的感情占据身体。

彤彤知道妈妈也明白了这一切,想继续说下什么,却被妈妈制止。

于彩平很快恢复神情,对着一脸茫然的可怡说道:“下次那个安娜再来,你告诉她我也在找她,我要和她好好谈谈。”

可怡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

于彩平早早离开服装店带着两个孩子去菜市场。

今天姐姐于彩凤要来交第一批货,于彩平顺便请她吃个饭。

菜市场鱼摊前,于彩平看中一条黑鱼,爽快地买下。

永兴高兴地说今天又有好吃的了,于彩平摸着永兴的头说这条鱼是给姨妈炖鱼汤喝的,姨妈最喜欢喝鱼汤了。

于彩平也没忘了两个小孩,买了玉米和海带,准备做两个小孩菜。

回到家,于彩平杀鱼,彤彤洗菜,永兴也帮帮倒忙。

饭菜差不多的时候,楼下传来于彩凤的呼喊。

“平平——彤彤——来帮忙搬箱子”

于彩平和彤彤朝窗外望去,于彩凤叉着腰喘气脸上挂着汗珠,前面放着一个大箱子。

于彩平匆匆跑下楼去。

看到姐姐累得不行,于彩平赶忙搭手搬箱子。

于彩凤边喘气边说:“我一个人把箱子搬过来,可累死我了。”

于彩平略带责怪地问:“怎么姐夫不帮帮忙?”

于彩凤叹了口气没说话。

两姐妹终于把箱子搬到家门,彤彤和永兴赶忙去帮忙。

两个小孩搬也搬不动,一个在后面推一个在前面拖硬是把箱子拖进了屋。

箱子比彤彤还高,就像蚂蚁在搬豆子。

于彩平和于彩凤被逗得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于彩凤落寞地说了句:“还是你这里好啊,我在家里总感觉比外面还冷。”

于彩平心疼地望着姐姐说道:“姐姐,喝点黑鱼汤吧,暖暖心。”

伴随着欢声笑语,饭菜上桌了,虽然简单但是温馨无比。

于彩凤对于彩平说:“这批货是吴姐交来的,做得又快又好。”

于彩平笑着给姐姐倒饮料:“那阿梅呢?”

于彩凤轻笑着说:“她啊?没人理她咯。你还是有两把刷子,一餐饭就把她们都解决了。”

于彩平笑着说:“那还要感谢姐姐给我说她们的关系。”

于彩凤扬起脸,骄傲地说“嗨,就她们之间那些小九九,我还能不清楚?那我不是白做组长这么多年了!”

于彩平赶紧奉承:“是是是,姐姐最厉害了。”

姐妹笑闹过后,于彩平小心翼翼地问姐姐:“姐姐,你和姐夫怎么样了?姐夫还是不爱理人吗?”

于彩凤摇了摇头,眼眶微红着说:“他还不是和以前一样,总说我太强势,不愿意和我讲话。你不知道,院子里的那些人都可同情他,觉得他和我在一起受大委屈了。”

彤彤想起上一世姨妈和姨父的失败婚姻,姨妈拼命存钱给姨父盖了房子后,姨父说姨妈太强势硬要和姨妈离婚,儿子也带不走。姨妈就这么被渣男算计得人才两空。

虚伪的男人都擅长表演,把自己扮演成受害者然后吸着身边人的血。

彤彤给姨妈夹了快鱼肉,嘴甜地哄她:“姨妈,以后多来我们家,我们都爱和你说话。”

姨妈被感动得边笑边哭,连忙说好。

夹起鱼肉细细咀嚼,嚼着嚼着,眼泪竟然顺着脸颊滑落。

永兴不解地问:“姨妈你怎么哭鼻子了?饭饭不好吃吗?”

于彩平赶紧帮姐姐擦泪,于彩凤哽咽着说:“平平,在外打工这么多年,只有你记得我爱吃黑鱼汤。我跟阿贵做夫妻这么多年,就连坐月子,他都不愿意买黑鱼偏要买草鱼。他说黑鱼比草鱼贵那么多不划算……”

于彩平红了眼眶,心疼地抱住了姐姐。

于彩凤的眼泪夺眶而出,止不住倾诉:“我为他们周家操持这么多年,连个黑鱼都不配吃吗?”

悲伤弥漫在空气里,薰红了彤彤的眼睛,她同样感到心痛,为姨妈也为女人。

发泄完情绪,饭也差不多吃完了,于彩凤起身帮忙收拾碗筷。

于彩平让姐姐坐着休息,永兴也奶声奶气地说:“姨妈是客人,不能做事。”

收拾完碗筷,于彩凤不好意思地说:“看我来你们家,让你们这么麻烦。”

于彩平故作生气:“姐姐你帮了我这么多都不嫌麻烦,我怎么会嫌你麻烦呢。”

于彩凤拉着于彩平的手,换了语气说道:“平平,我不是在帮你,我想,和你一起做生意可以吗?”

于彩平一时愣神,在她印象里姐姐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是厂里同工龄工人里最早提拔的,怎么也需要下海经商?

于彩凤叹了口气说道:“厂子要改革,我打听了,我和你姐夫只有一个能留。你姐夫那人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不是做生意的料,我想把这个名额给他。”

90年代的国企工厂在陆续进行改革,下岗浪潮袭来,人人自危,生活在时代中的人们看不清前路,只能抓住每一根芦苇枝条,祈祷能顺利到达彼岸。

于彩平握紧了姐姐的手,安慰道:“姐妹同心,其利断金,我们一起把生意做好,不比在厂子里差。”

于彩凤含着泪点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437/111110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