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面见太后
"陛下驾到!"随着内侍总管一声洪亮的高喊,整个慈宁宫顿时鸦雀无声。殿内侍立的宫女太监们立即垂首肃立,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殿外廊下的侍卫们更是挺直腰板,右手按在刀柄上,神情肃穆。
太后端坐在正堂的紫檀木凤椅上,手中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她身着绛紫色凤纹常服,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素雅的玉凤钗,虽已年过五旬,却仍保持着端庄优雅的仪态。听到通传声,她缓缓抬起眼帘,目光如炬地望向殿门方向。
只见赵胜身着明黄色龙纹常服,腰间系着九龙玉带,步履沉稳地跨过门槛。他身后跟着两名捧着奏折的内侍,在殿门外便止步候命。阳光从雕花窗棂间斜射,进来,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吾儿此时不该在御书房批阅奏章,怎么得空来慈宁宫了?"太后放下手中的佛珠,声音温和中带着几分威严。她的目光在皇帝略显疲惫的面容上停留片刻,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赵胜快步走到太后跟前,双手交叠于胸前,深深一揖:"儿臣给母后请安。今日政务已毕,特来向母后问安。"他的声音清朗有力,却掩不住一丝倦意。
太后微微颔首,示意身旁的嬷嬷扶皇帝起身,而后轻抚着案几上的茶盏道:"哀家听闻,你今天在朝堂上做了件很大的事情啊。"她的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殿外盛开的牡丹,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连后宫都传得沸沸扬扬了。"
赵胜心中一紧,他知道太后指的是什么,但还是故作镇定地回答道:“母后,儿臣也不瞒你,儿臣确实打算把朝堂清理一遍。朝中大臣皆是陈嵩的爪牙,如果继续放任他们,大周江山迟早不保啊。”
太后看着赵胜,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她知道赵胜说的是事实,但这件事情牵扯太大,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朝局动荡。
“母后,儿臣有一事相求。”
沉默片刻后,赵胜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只见他略显尴尬地挠了挠头,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开口道:“说来实在惭愧,如今国库里的银两已经所剩无几了。”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儿臣这个皇帝,平日里的吃穿用度都十分节俭,并未有过多的挥霍。只是眼下,儿臣派曹康和张谦二人去抄李良的家,但这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有结果。”
“皇儿!所需钱款,可有急用?”太后的声音沉稳而严肃,其中蕴含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关切。
赵胜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地迎上太后的视线。他棱角分明的面庞上浮现出一丝局促,眉宇间隐约透露出几分踌躇。殿内烛火摇曳,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太后见状,微微颔首,沉声道:"哀家此处,尚有些许积蓄。"她的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罢,她抬起手来,轻轻击掌三下,清脆的掌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伴着太后的传唤,一名身着淡青色宫装的侍女疾步迈入殿内。她步履轻盈,却又不失端庄,手中端着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精致木盒。木盒通体泛着温润的光泽,四角包着鎏金铜饰,正面雕刻着精美的云纹图案。
侍女将木匣小心翼翼地放置在赵胜面前的案几上,随后恭敬地退至一旁。赵胜的目光落在木盒上,只见盒盖中央镶嵌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白玉,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些许,手指微微颤动,却强自按捺住内心的波动。
太后凝视着赵胜,眼中闪过一丝慈爱之色。她缓缓抬起手,示意赵胜打开木匣,声音温和却不失威严:"皇儿,你且看看这些是否够用?"
她的目光中既有长辈的关怀,又带着上位者的审视,仿佛要看透赵胜内心的每一个念头。
赵胜深吸一口气,双手微微颤抖着,缓缓地打开了面前那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檀木箱。随着箱盖的徐徐开启,一道耀眼的金色光芒瞬间喷薄而出,映照得整个殿堂都熠熠生辉。
定睛望去,只见箱内整齐地码放着各式各样的金银珠宝:有晶莹剔透的翡翠玉佩,有镶嵌着硕大夜明珠的金冠,有成串的东海明珠,还有数不清的金锭银锭,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目眩的光彩。
赵胜不由自主地瞪大了双眼,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收缩。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几乎不敢相信眼前所见。
这些珍宝的价值简直难以估量,粗略估算至少价值百万两白银,足以解决他眼下资金短缺的问题。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中几件稀世珍宝,如那对通体碧绿的翡翠如意,乃是前朝贡品,其价值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
"母后!"赵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他深深一揖到地,"您简直就是儿臣的大恩人啊!有了这些珍宝,儿臣定能渡过眼前难关。"
太后慈爱地望着他,轻轻摆了摆手:"皇儿不必如此。这些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哀家留着也无甚用处。能帮到你,才是最重要的。"她顿了顿,又语重心长地补充道:"只是你要记住,财物终究是死物,如何善加利用才是关键。"
赵胜闻言,眼眶不禁湿润。他深知太后一向节俭,这些珍藏想必是她多年积攒下来的体己。
如今国事艰难,太后却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这份恩情令他感激涕零。
待情绪稍平,赵胜已在心中盘算好了这些珍宝的用途:其中三成可以兑换成军饷,解燃眉之急;五成用来充作积分,召唤更多神将助阵;剩余两成则留作日后封赏之用,既可激励将士,又能笼络人心。他暗下决心,定不负太后所托,将这些珍宝用在刀刃上,以解国难。
"皇儿!既已决意扳倒陈嵩,那皇后处当如何处置?此事关系重大,需得从长计议。陈乐身为皇后,又与陈嵩血脉相连,若处置不当,恐生变故。"
"儿臣意,废黜皇后。"赵胜言辞笃定,目光如炬。"陈氏一族把持朝政多年,结党营私,祸乱朝纲。今既决意铲除陈嵩,其女陈乐亦不可姑息。"
"陈乐此女,委实跋扈无度!"赵胜愤然道,"自册立为后以来,屡屡干预朝政,结纳外戚,更在宫中肆意妄为。待扳倒陈嵩后,断不可留她!此女心机深沉,若留其性命,必成祸端。"
"儿啊!"太后轻叹一声,面露忧色,"终归夫妻一场,将她贬入冷宫即可,切莫赶尽杀绝!况且废后一事非同小可,需顾及朝野议论。若处置过重,恐有损皇家威仪。"
"母后!"赵胜正色道,"您过于心慈手软了。陈乐自封后以来,对您多有不敬之举,莫非您皆忘却了?去岁冬至大典,她竟敢僭越礼制;上月您寿辰,她又故意称病不至。此等大不敬之罪,岂能轻饶?除恶务尽,若不斩草除根,恐会后患无穷!儿臣以为,当以谋逆同罪论处,以儆效尤。"
太后闻言沉吟良久,终是缓缓点头:"既如此,便依皇儿之意。只是需得谨慎行事,待陈嵩伏诛后,再行处置,以免打草惊蛇。"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386/5036121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