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 第596章 飞速成长

第596章 飞速成长


身毒,骄阳之下,田安身披玄色战甲,站在萨塔瓦哈纳王朝的城墙上,俯视着城中的繁华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一年前,他初来此地时,还只是个带着些书卷气的少年。

    而如今,望着不远处连绵的营帐与操练的士卒,他的眼神已染上了几分历经沙场的锐利。

    一年来,他跟随刘备的大军转战身毒各地,可谓是感触颇多。

    虽然以往没少学习兵法、推演战棋,但真正参与战场之中,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纸上谈兵时,面对的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总觉得所有士卒都是提线木偶,都会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

    但是,真的参与战事之中,他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每个士卒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拥有害怕、愤怒、敬畏等各种情绪。

    作为领兵之人,能够管理好士卒,正常的行军已是极为不易了。

    要想如臂指使,太难太难了。

    跟在刘备身边,他学会了很多东西,也见识和感悟到了很多。

    在军事方面,刘备的用兵可谓是沉稳无比。

    激励士气,临机应变,随后横推。

    来回便是这三部曲。

    但是精妙之处,也在其中。

    无论身处何境,刘备总能恰到好处的激发士气,看穿士卒所想,调动士卒情绪。

    很多时候,仅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令田安高山仰止。

    在那时,他深切的明白,天赋这种东西,就是不讲道理的。

    你看得懂、模仿得了,但就是达不到人家那种效果,甚至还会东施效颦。

    而在临机应变方面,刘备麾下的谋士和武将同样精妙无比。

    寻常兵种也就罢了,身毒军中看似强大的象兵、车兵,刘备军对付起来,确实如同庖丁解牛一般,轻巧无比,甚至比普通的步卒还好对付。

    所谓的强大、所谓的兵种克制,在高超的统帅能力和应变能力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

    只是简单的火矢,就解决了象兵的难题。

    但是,这其中蕴含的兵法之道却远非那么简单。

    回想起初临战场时的震撼。

    那是在攻打羯陵伽国的战役中,他亲眼目睹一名汉军百夫长为掩护伤兵,被象兵的长矛贯穿胸膛,临终前仍死死拽住敌人战象的缰绳。

    那一刻兵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字句突然变得滚烫,他深切感受到,真正的战争从来不是沙盘上的棋子挪移,而是无数鲜活生命的碰撞。

    他跟随着刘备在每次战前巡视营地、激励士卒,在战后论功行赏、抚恤伤者,时不时在夜晚与将士们围炉夜话,听听他们的心声。

    有时也会跟着一些老兵一起较量较量,比试箭术、痛快饮酒。

    慢慢的,原本仿佛一个局外人被孤立于将士之外的他,也逐渐有了“兵味”,融入了其中。

    从刘备身上,他学会了很多东西。

    无论胜败都不骄不躁的泰然,无论贵贱都始终亲切以待的随和。

    在日复一日的浸染中,他看到了刘备与田泽和诸葛亮的不同,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三人的过人之处。

    在政务方面,亲身经历了身毒的破碎与重塑。

    田安也见到了人性的善恶与参差,将三人所授的诸多知识融会贯通,付诸于实践。

    陪同刘备在闷热潮湿的雨季,于泥泞的田埂上,与几名汉人农夫试验着新式农具,比划着水车的用法。

    在身毒妇女一次次的抵触中破除婆罗门的“迷信”,引导她们归于王化。

    为年纪尚幼的汉人孩童授课。

    一件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本以为可以轻易摆弄的政务,显得那般艰难。

    自幼接受着最好的教育,与各种名师为伴的田安,虽然表面上如田泽一般的谦逊,实际上内心同样的孤傲无比。

    时常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自身之才足以涤荡天下。

    但是真正参与到实际的政务之中,却发现他连一个小小的主簿都难当好,刘备麾下的能人比比皆是。

    所谓的满腹才华,事后看来,是如此的可笑。

    一年时间,收获良多,从原本的骄傲少年,田安身上已经有了几分沉稳之色。

    跟随田安的周泰对此感触最深。

    作为贴身护卫,他亲眼见证了田安的蜕变。

    那个曾因营帐简陋而皱眉的储君,如今能在瘴气弥漫的山林中急行军三日不卸甲。

    曾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公子哥,如今已然能够和贫农百姓同甘共苦。

    即便在刘备等人眼中,田安的成长也同样是飞速的。

    在其身上,刘备甚至隐隐看到了田泽的影子。

    说实话,对于田泽,刘备虽然服气,但却并不觉得自己比他差。

    当然,是抛开天赋而言。

    若是自己有田泽一样的天赋和底气,天下英雄同样不足为虑。

    非但刘备有这种想法,袁绍和曹操等人也都是如此。

    我上我也行!

    这种错觉的形成,源于他们只看到了田泽站在权力巅峰的风光,却忽略了那些不被人所重视的细节。

    田泽长于大略和革新,但是在意志及个人魅力方面,却不如刘备。

    将大齐的太子交到自己手中,刘备心中是颇为感动的。

    他明白田泽这么做的深意。

    但与此同时,他也在憋着一股劲。

    一股想要改变田安的劲。

    他想教导出一个超越田泽的明君,哪怕日后会成为潜在的对手。

    因为这不仅是他与田泽之间的君子协约,也是他对自己的证明。

    若是自己教授出来的学生,日后的成就能够超过田泽,那同样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这一年来,见识到了田安的飞速成长,刘备在欣慰之余,却也发现,他似乎还是低估了田泽。

    超越这个时代两千年的见识,已然不仅仅是见识。

    还有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等。

    田安的成长,是以他的经验作为肥料,滋长田泽和诸葛亮所教授的那些。

    最后成长起来,竟然还是田泽的模样。

    而且这种成长,已经到了令刘备正视的地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370/111105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