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一心科研,你却想骗我谈恋爱? > 第664章 你又搞出了点新的东西?

第664章 你又搞出了点新的东西?


办公室内。

    青年和老头两个人喝着茶,手里拿着一份份资料。

    “量子点复合材料”

    赵升文望着许青舟递过来的资料,陷入沉思。

    他们目前的实验还真就进入死胡同,几乎寸步难行,只能一点点推进,尝试不同的实验。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用这种材料来抑制锂枝晶。”

    赵升文说。

    眼前这个年轻人总是能搞出点新东西来,出人意料,不走寻常路,但无数次实验证明,许青舟的选择是对的。

    许青舟沉声说:“我也是偶然从我们目前正在做的掺杂石墨烯隔膜里获得灵感,理论上来说,通过N掺杂电子重构与量子点限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枝晶抑制的物理-化学双重阈值。”

    “值得尝试。”

    对面,赵升文低头,仔细把许青舟的推算和方案看了一遍。

    许青舟也不打扰他,自己看郑旭那边传过来的数据。

    20分钟过去。

    “从你的推算结果上看,很有搞头。”

    赵升文望着手里边的模型推测数据,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叹:“也许,解决锂枝晶的关键真在这个全新的材料里边。”

    瞧着对面的年轻面孔,这位老教授心里感慨不已,实验开始到现在,几乎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推着往前走,多次力挽狂澜,带领他们找到正确的路。

    他们做了四五年电池实验,但加起来的成果还没这半年多。

    许青舟笑了笑,说:“嗯,我们现在已经有很成熟的石墨烯基材料工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实验,你们先试试FeCo-N@石墨烯量子点,做一个负极表面修饰层,看效果怎么样。”

    无非就是把新材料塞到电池的里边,比如用在隔膜上,电解质里边或者正负极上。

    工程量当然不小。

    先不谈这种能抑制锂枝晶的量子点复合材料是不是真的存在,即便耗费了大功夫找到,用在电池的哪个部位又是问题。

    一山更比一山难。

    许青舟从数学的角度上看,量子点复合材料是目前已知的最佳选择,但毕竟没有真正实验过。

    “好,我有预感,这次也许会不一样。”

    赵升文语气笃定,在许青舟的方案里边,他看到了希望。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这边现在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框架,还需要点时间把这些东西确定下来。当然,前提是你们的实验证明FeCo-N@石墨烯量子点有效果。”

    许青舟笑着递过去另外一份资料,继续说:“这是我写的FeCo-N@石墨烯量子点实验方案。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可以先看看怎么样,有不合适的我们再修改。”

    “好。”

    赵升文没浪费时间,重新戴上眼镜看方案,做几十年凝聚态领域的研究,也算是站在夏国物理界顶端的那批人,经验老到。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量子点复合材料用到电池上,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会儿把方案看完,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指着第二部分说道:“这个地方,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定Mn掺杂石墨烯制备工艺,将N的电子调控效应移植至TiO量子点上。”

    “嗯,是可以加入新的东西。”

    两人花了一天,把实验方案确定好。

    许青舟这两天一直闷在研究所,不是去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14号下午6点。

    许青舟和郑旭俩人从实验室出来,今天的实验还算顺利,这不,才五点半,实验室的大部分人已经下班了。

    郑旭一边脱着白大褂,一边说道:“听说老赵那边正在验证新材料,量子点复合材料?”

    “对,对锂枝晶的抑制效果不错。”

    许青舟点头。

    “现在看起来,我们组也得快点了。”郑旭叹道。

    同事归同事,两个小组暗地里其实都憋着一股气,都想比对方先一步出成果,这几天锂枝晶小组干劲儿十足,走到哪都精神抖擞,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许青舟笑着:“你们也不慢,说不定能在碳材料中找到彻底解决穿梭效应的东西。”

    “希望吧。”

    郑旭耸了耸肩,他们的进展确实不错,就单单从锂硫电池的性能上讲,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今天下班挺早。”

    见郑旭已经换衣服,许青舟意外。

    这位郑组长可是有名的肝帝,都快住在实验室了,早早就下班可不常见。

    “家里来人了,得早些回去。”郑旭脸上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替我向嫂子问好。”

    “好。”

    郑旭点点头,没有多留,出门了。

    许青舟也整理文件准备下班。

    据他所知,郑旭一个月会飞回去一两次,但两个人分居两地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等后续研究所的制度体系建立起来,还是得考虑到骨干的安家问题”

    许青舟收起思绪,正准备出穿梭效应小组的实验室,倒是注意到,左侧靠窗的位置上,一个青年正苦思冥想。

    他倒是想起来,这些天,即便晚上10点了也经常看到这人低头计算东西。

    “教授。”

    注意到许青舟走到自己的桌前,青年站起来。

    许青舟笑着问:“我经常看你加班,发现啥有趣的东西了?”

    “您看看这个。”

    丁道勇递过来几张电镜图纸。

    “在二丁醚基电解液废液中发现的硫-醚络合物和自组装纳米。”

    许青舟望着测试图纸。

    电化学阻抗谱异常,EIS相位角数据低频区相位角明显负移,并且循环伏安曲线特征峰的峰位也发生了偏移。

    “有点意思,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也是因为实验废液的颜色异常引发兴趣,就尝试研究了看看,但发现颜色异常的原因和我们所熟知的不同。”

    丁道勇沉声说道。

    “所里应该有不少成熟的课题能选吧,你怎么想到研究这个?”

    许青舟好奇。

    他已经把几份手稿都看完,心里对这东西有了大概了解,和当前郑旭组主流的实验不匹配,并且还有明显的痛点。

    找研究所发下来的成熟课题来做,出结果势必要简单很多。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丁道勇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说:“发现了,不弄清楚心里不舒服。”

    这份求知让人佩服。

    许青舟心中说,想了想之后,他道:“这样吧,你今天整理出一个申请,把它作为课题,好好研究一下。”

    “好,谢谢教授!”

    丁道勇有些惊喜地说。

    课题和他独立研究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只能偶尔蹭一蹭设备,一旦课题成立,经费,设备申请等等都会方便很多。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79/111104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