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七仙女11
实习期倏忽而过,那座曾见证她们跌撞成长的仙府,如今已飘起告别的云气。当七位公主再次齐聚凌霄宝殿时,眉宇间早已褪去昔日青涩——红儿手中玉圭凝着肃杀之气,橙儿甲胄上的寒光比初见时更凛冽,黄儿腰间金钺映着天门晨曦,绿儿裙摆带着四大部洲的风尘,青儿鬓边青鸾羽簪轻颤,藏着未说尽的隐秘,蓝儿袖中藏着新校的典籍残页,紫儿指尖还沾着淡淡的丹砂香。
王母端坐于瑶池侧殿的琉璃座上,凤冠霞帔映得满殿生辉,因玉帝闭关修行,今日便由她亲主册封大典。太白金星展开鎏金诰书,苍老却洪亮的声音穿透殿宇:
“红儿公主听封——”
红儿上前时,殿中气氛忽的一肃。在杨戬麾下的日子,她看遍了天条案例,亲手稽查过违律的山神,连杨戬那“先斩后奏”的规矩都悟得透彻,此刻闻言,步履沉稳地趋步丹陛前,指尖竟无半分颤抖。
“汝执律公正,察事清明,连杨戬都赞你‘有司法心’。今敕封朱曦刑律公主,领‘纠察司’!”王母的声音带着威严,抬手示意太白金星递过尚方斩仙剑,“执掌天条律令、稽查诸神违律之事,协助司法天神,持此剑,凡大奸大恶,可先斩后奏。天庭的规矩,便由你立,由你守。”
红儿接剑拱手,剑身映出她沉静的脸:“红儿知律法是天庭的纲,纲不可松。若有诸神违律,便是至亲,此剑也绝不偏斜。”话音落时,斩仙剑似有感应,微微嗡鸣。
“橙儿公主听封——”
橙儿上前时,甲胄碰撞发出清脆声响,震得殿中香炉烟气微晃。雷部前锋营的三个月,她跟着武曲星君清剿过阴山魔巢,单枪匹马挑了妖星余孽,身上的伤好了又添,却让那柄长枪愈发趁手,此刻抱拳立在阶前,满眼皆是锐光。
“汝勇冠三军,临阵决断无人能及,三万天兵尽服。今敕封丹霞伏魔元帅,领‘雷部前锋营’!”武曲星君在殿侧扬声大笑,抢在太白金星念完前接口,“统三万天兵,专司突发魔灾、妖星犯界,五方雷将任你调遣——天庭的尖刀,终于磨亮了!”
橙儿按在腰间长枪上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从公主到元帅,是她刻在骨里的战意终得其所。她屈膝叩首,声音铿锵如雷:“橙儿定让前锋营成为三界魔障的催命符!有魔灾处,必有丹霞旗!”
“黄儿公主听封——”
黄儿站在丹陛中央,目光不自觉望向殿外的南天门。守天关的日子,她把天门阵图背得滚瓜烂熟,连门卒换岗的时辰都掐得分毫不差,曾为护一只误闯天门的灵雀,在阵前站了三个时辰,此刻听见传唤,指尖轻轻抚过腰间金钺。
“汝谨守天关,阵图烂熟于心,门禁仪仗无半分错漏。今敕封金钺镇军公主,掌‘天关戍’!”王母看着她腰间那柄象征镇守的金钺,沉声道,“南天门与四大天门阵图皆归你管,门禁、仪仗、阅兵,天庭的门户,便交予你了。”
黄儿抬手抚过金钺上的纹路,那是她日夜擦拭留下的温度。她屈膝时,声音里带着对天门的珍重:“黄儿在一日,天关便一日无虞。便是一只飞鸟要过,也得合了规矩才行。”
“绿儿公主听封——”
绿儿刚从西牛贺洲赶回来,靴底还沾着些微沙尘,听见传唤,笑着拍了拍裙摆快步上前。这半年她率云篆使跑遍四大部洲,见过极北之地的冰历,记过南瞻部洲的稻熟,连海外仙岛的潮汐都刻在了随身的木简上,脸上还带着奔波后的明快。
“汝踏遍四洲,采民风、校历书、订节气,让天庭历法与人间农时丝毫不差。今敕封翠华巡风公主,兼‘文渊阁’右史!”王母看着她眼底的光,温声补充,“率云篆使续巡三界,莫让一处民风被遮,莫让一节时令有误。你跑过的路,便是天庭连着人间的线。”
绿儿接过那枚刻着“巡风”二字的铜符,符上还留着云篆使传递消息时的暖意。她仰头笑时,眼角弯成月牙:“绿儿最爱跑啦!往后四洲的风会告诉女儿每处变化,定让历书比星辰还准,民风比春水还真!”
“青儿公主听封——”
青儿上前时脚步很轻,仿佛怕惊了殿中气流。这半年她跟着杨戬布暗线,学潜伏,麾下“青鸾十三影”已能悄无声息探遍三界,连她自己都曾扮作凡人,在妖窟里蹲守过半月,鬓边青鸾羽簪随着步履轻颤,藏着数不清的隐秘。
“汝布暗线于三界,侦妖谍报从无失误,‘青鸾十三影’已成天庭耳目。今敕封青冥巡影公主,领‘影密司’!”杨戬在殿柱旁微微颔首,声音低沉却清晰,“你的事,不必宣之于口,只需让三界暗处的邪祟知道——影密司在,便无处可藏。”
青儿低头接过那枚刻着鸾鸟的墨玉符,符身冰凉,却让她想起十三影传回消息时,那一闪而逝的青光。她轻声应道:“青儿明白。影密司在暗处,便护着明处的安宁。”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蓝儿公主听封——”
蓝儿款步上前,脊背挺得笔直。在星官府的日子,她埋首于如山典籍,跟着文曲星君谈到修订律法时,曾为一个字的增减与老星君辩到深夜,如今接过诰书的手稳如磐石,袖中露出的典籍残页还带着墨香。
“汝精研文籍,于律法脉络、星宿考核了如指掌,大朝会拟诏无一字错漏。今敕封碧文秘文公主,领‘文渊阁’左史!”诰书声落,王母亲递过一支嵌着夜明珠的笔,“掌三界典籍修撰、律法增删、星宿考核档案,每逢大朝会,代拟诏书呈朕过目。文渊阁藏着天庭的根,你便是守根之人。”
蓝儿执笔的手微微一顿,这笔比她日夜校勘用的狼毫重了百倍——那是天庭的文柄,是三界神职的注脚。她屈膝时鬓角玉簪轻响,声音清润却坚定:“蓝儿谨记‘文以载道,笔定乾坤’,定让文渊阁典籍无讹,诏书无偏。”
“紫儿公主听封——”
紫儿连忙敛衽上前,指尖不自觉绞着衣袖。自入八景宫,她跟着太上老君守了三百个丹炉夜,辨过三界奇草,连炼废的药渣都能堆成小山,此刻听见自己的名字,心跳竟比第一次试炼“九转还魂丹”时还快,指尖的丹砂印在袖上,洇出浅淡的红痕。
“汝随太上老君研学丹道,于阴阳二炁调和之术悟得真髓,炼造法器灵符无一差池。今敕封紫霄丹元公主,领‘天丹院’院正!”太白金星顿了顿,念出职责时,殿中诸神都暗露惊色,“总领天庭丹药、法器、灵符炼造与质量稽核,兼管三界阴阳二炁平衡——凡丹药过你手方准入天庭,凡法器违了阴阳律你可封停,此职,便是天庭的药石根本,亦是三界的能源衡器!”
紫儿猛地抬头,眼中闪着不敢信的光。她原以为能守着丹炉已是幸事,竟得如此重责?随即想起老君临行时说的“丹者,不止医病,更要医天地偏颇”,忙屈膝叩首,声音带着笑颤:“紫儿谢王母恩典!定不负天丹院,不负三界生灵!”指尖的丹砂仿佛也亮了几分,映得她眼底一片澄澈。
七道诰书落定,殿中祥云缭绕,映得七位公主的新封号熠熠生辉。王母看着她们——有的举着斩仙剑,有的按着重兵长枪,有的握着镇关金钺,有的带着巡风铜符,有的藏着影密符,有的执着文笔直书,有的捧着丹炉符印——忽然笑了:“昔日承华宫的小丫头,如今都成了天庭的梁柱。往后三界事,便多靠你们了。”
七人齐声道:“臣等定不负所托!”声音交织在一起,有刑律的肃然,有伏魔的铿锵,有镇军的沉稳,有巡风的明快,有巡影的轻捷,有文秘的清润,有丹元的温润,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承华宫,她们终于真正明白属于公主的职责,终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真正封号。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37/442360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