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快穿:带着二手空间去流浪 > 第104章 古代小农女4

第104章 古代小农女4


等院子里的争吵声弱了些,夏天才抱着洗衣盆慢悠悠地往里走。

刚踏进院门,夏奶奶的吼声就像惊雷似的炸在耳边:“三春!你胆子越来越大了!竟敢合起伙来吃独食,眼里还有没有老夏家的规矩?行,你和二春今晚都别吃饭了!”

夏天立刻低下头,装作唯唯诺诺的样子,小声应了句“知道了,奶奶”,便快步走到晾衣绳旁,将湿衣服一件件挂好。

下午在山里吃了满肚子的仙果野莓,此刻胃里还撑着,别说晚饭,就算再让她吃肉都咽不下。

刚回房间坐下,就听见院外传来四河、五河的号啕大哭,俩孩子扯着嗓子喊:“我要吃甜甜的果子!我要吃果子!”

夏奶奶的声音又响起来,带着几分不耐烦:“哭什么哭!要吃找二春要去,果子都在她那儿!”

夏天忍不住勾了勾嘴角,奶奶之所以不找她要,无非是没在她手上、嘴上看到桑葚的紫黑色痕迹。

再加上原主向来胆小,奶奶笃定她不敢吃独食,定是把果子带回来时被二春撞见,全给抢了去。

这倒是个美丽的误会,正好帮她撇清了干系。

没过多久,夏二春红着眼圈、带着哭腔走进房间。

夏天抬眼瞪了她一眼,恶狠狠地说道:“你以后别找我帮忙了。”

二春的哭声猛地一顿,嘴唇嗫嚅了几下,似乎想辩解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敢开口,只是缩在自己的铺位上,小声抽噎着。

夏天没再理她,躺在床上闭起眼睛假寐。

表面上看似在休息,实则将精神力探入了空间。

她凝出一道精神力化作细刀,小心翼翼地撬开之前收进来的河蚌。

这样做既能锻炼精神力的精准度,说不定还能开出蚌珠,算是一举两得。

精神力一刀刀划过蚌壳,河蚌肉被仔细剥离,一颗颗泛着微光的小珍珠渐渐显露出来。

可随着时间推移,困意慢慢袭来,她的精神力越来越弱,不知不觉间就睡了过去,连空间里还没处理完的河蚌都忘了收。

第二天清晨,轮到大伯母李氏和二春做饭。

二春昨晚没吃饭,又哭了大半夜,精神萎靡得很,连带着做饭的速度也慢了许多。

等饭菜端上桌时,比夏天刚穿越过来那天还晚了近半个时辰。

奇怪的是,家里竟没一个人抱怨。

毕竟农家人白天干活累,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晚点开饭反倒合了众人的心意。

夏天随便吃了半块干饼、喝了碗稀粥,便背起背篓往后山走。

说是去打猪草,其实对她而言更像是“溜达”。

反正以她的速度,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把一天的活干完,剩下的时间,尽可以在山里慢悠悠地逛。

夏天这次没在熟悉的后山打转,而是往隔壁山头探索。

行至一处隐蔽的山坳时,精神力突然触到一股微弱的金属气息。

拨开半人高的杂草,一个被藤蔓掩盖的山洞入口赫然出现,洞口石壁上还刻着模糊的机关纹路。

她没贸然进去,而是将精神力化作无形的手,径直探入洞内,将里面堆叠的宝箱一个个收进玉珠空间。

等在空间里清点时,夏天彻底被震撼了。

光是密封的木箱就有五千多个,而山洞中央,竟直接堆着两米多高、堪比半个院子大小的金锭与银锭,连周围的山壁都用金砖砌成,闪得人睁不开眼。

她打开几个箱子,里面的景象更是让她惊叹。

一箱箱玉石摆件整齐码放,璧、环、瑗、玦、珏等器型齐全,每一件都莹润通透;

另一箱里满是珠宝首饰,笄、簪、钗、钿精致玲珑,步摇上的珠玉轻轻晃动,仿佛能听见清脆声响;

还有的箱子装着金块、碎银、金瓜子、银花生,沉甸甸的压得箱子微微变形。

虽说是古代物件,可论起工艺与审美,丝毫不输现代。

簪头的缠枝莲纹细如发丝,玉珏的边缘打磨得光滑如玉,连耳珰上的錾刻都透着巧思。

唯一遗憾的是,没见到书籍、字画、瓷器之类的物件,想来是原主人更偏爱金银玉石。

她拿起一块银锭,上面刻着看不懂的古朴印记,却也不在意。

反正“大力出奇迹”,回头用力磨掉就行,丝毫不影响使用。

收获满满,夏天却只在背篓里装了半篓猪草和野菜,装作一无所获的样子往家走。

若不是想到中午家里还有一群等着吃饭的人,她真想直接在山里待上一天,好好整理这满空间的宝贝。

下午,她照旧去山里采蘑菇、收野物,远远看见夏五妮蹲在田埂边打猪草。

五妮一见她,立刻笑着挥手:“三春,咱们一起去摘野果啊!”

夏天头也没抬,只是摇了摇头,手上拔猪草的动作却故意加快,装作一副赶工的模样。

五妮总想着从原主这里蹭吃的,却从没想过回报,这种只懂索取的人不可深交,倒不如趁现在慢慢疏远。

五妮见她不搭理,又看她“埋头干活”的样子,只好悻悻地转身,自己去找野果充饥了。

傍晚回去前,夏天绕去了村尾的废弃茅草屋。

掀开盖在蘑菇上的干草,看着底下晒得半干的蘑菇攒了满满一背篓,她满意地点点头。

前一晚算好时间,第二天清晨,夏天比平时早起了半个时辰。

她悄悄溜进灶房,先把火生起来,等王氏和其他家人起床时,锅里的水已经冒了热气。

早饭过后,男人们扛着锄头下地,女人们也忙着收拾家务,夏天刷完碗,背起空背篓,看似往后山走,实则绕到村外无人处,抄近路朝镇上赶去。

村里今天没有去镇上的牛车,就算有,她也坐不起,老夏家的孩子兜里从来没有闲钱。

她背着空背篓,一路走一阵跑一阵,快到镇上时,她才从空间里取出这几天晒好的干蘑菇,满满装了半背篓。

镇上的城门不收入城费,夏天随着人流走进镇子,一路打听着找到最大的“悦来酒楼”。

酒楼后门围着几个挎着篮子的村民,一个穿灰布衣裳的小二正忙着称重收山货。

“干蘑菇五文钱一斤,你这篓子一共二十五斤,给你一百二十五文。”

小二熟练地称完重,旁边的店员立刻数了一百二十五个铜板递过来。

夏天接过铜板,看似扔进背篓,实则悄悄收进了空间。

她没多停留,又转到另一家饭馆后门,趁没人注意,从空间里放出两只处理干净的野鸡。

“这野鸡新鲜,给你五十文。”店家爽快地付了钱,夏天又多了五十文收入。

这是夏天第一次来镇上,原主更是连村子都没出过几次,最远只去过隔壁村的外婆家。

看时间还早,她索性在镇上逛了起来。

路过一间挂着“济世堂”牌匾的药铺时,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哭声:“怎么会没有人参呢?我家夫人还等着人参吊命呢,这要是万一一尸两命,可怎么办啊!”

紧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姑娘,实在没办法。这镇上小,你家夫人生孩子,怎么不提前去府城备些人参片?现在急用,我们也调不来货啊!”

夏天脚步一顿,悄悄走到药铺侧面的小巷里,从空间里取出一套男孩的粗布衣裳换上,又用粉扑调整了面部轮廓,扮成一个瘦小的少年模样。

她从空间里拿出一根三十年左右的鲜人参,用破布裹好,才走出小巷。

刚到药铺门口,就看见一个穿着青布丫鬟服的姑娘哭着跑出来。

夏天立刻上前拦住她,掀开破布一角,露出人参的须根。

小丫鬟眼睛一亮,一把接过人参,仔细查看了品相,又闻了闻气味,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银锭,递到夏天手里:“这是五十两银子,你拿着!”

夏天故作难色:“我……我没有多余的银子找你。”

这根人参顶天了值三十两,五十两明显是溢价。

可小丫鬟却把银锭往她怀里一塞,急声道:“不用找!我急用,多谢小兄弟了!”说完,就抱着人参快步跑走了。

这时,药铺里的坐堂大夫正好走出来,看到夏天,和蔼地问道:“小兄弟,你是来抓药,还是看病?”

夏天走进药铺,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一角,露出里面金黄的菌类,这是她之前在山里采的金耳。

在现代,金耳不算稀罕物,可在古代,它有“菌中燕窝”的美称。

由于无法人工种植,且生长条件苛刻,只在深山老林里偶尔能找到,产量极少,价值几乎与人参、鹿茸媲美,通常都是作为贡品供奉皇室或达官贵人。

大夫一看到金耳,眼睛瞬间亮了,连忙双手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语气都变得恭敬起来:“这……这是金耳?”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217/442366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