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 章 校长要高升!
来到校长办公室门前,张志霖脚步稍顿,指尖在门板上轻叩两下,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 —— 既显尊重,又不致打扰。
“进来!”门内传来杨正尧校长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随意。
推门而入时,张志霖的目光先掠过办公桌,见校长的杯子里只剩浅浅一层水,便自然地拿起保温壶,为校长续满热水,动作熟稔得仿佛仍是当年在校时。
待他在对面的会客椅上坐定,杨正尧脸上漾开和煦的笑容,率先开口问道:“志霖,当了常务副县长,感觉怎么样?”
张志霖微微挺直脊背,语气沉稳又带着几分谦逊,开口汇报道:“常务的工作范围比较广,分管领域几乎涵盖县域运行的关键板块,我总结了下,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经济运行‘主抓手’,负责全县经济发展的统筹调度,比如经济目标、监测GDP、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核心指标,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用地、融资、政策兑现等问题;
财政金融‘把关人’,分管财政、税务、金融等领域,既要统筹全县财政收支、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又要协调税务部门完成税收任务,还要对接银行机构为县域项目、企业争取信贷支持;
城乡建设‘操盘手’,小到道路维修、管网改造,大到重大项目落地的征地拆迁,处理征地补偿,兼顾工程进度、质量与社会稳定;
应急民生‘兜底者’,负责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底线工作’,协调解决信访积案,回应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诉求;
最后是日常事务‘总协调’,协助县长处理县政府日常行政事务,主持县政府常务会议,协调各副县长分管工作的衔接,对接县委、人大、政协的相关工作,参与重大政策的起草、重要活动的筹备,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领域的事务衔接。”
杨正尧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里多了几分探寻意味:“听你这么一说,我就有了直观的印象,常务还真是事务繁杂、责任重大。那以你现在的经验来看,一把手和常务之间,该怎么相处才能配合好?”
张志霖心里一动 —— 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校长用这种探讨的语气跟自己交流。他很快反应过来,校长或许是在为日后与人行班子副职打交道做准备:毕竟人行和学校的体制不同,一把手与副职的相处模式、权责划分自然也不一样。
他稍作斟酌,语气诚恳地说道:“校长,我就结合自己这段时间的基层经历,谈点不成熟的想法:常务是班子运行的‘关键纽带’,一把手和常务都需有明确的角色定位,默契配合、权责边界,基层有很多常务副职‘越位’的情况,导致责任空转 、 配合脱节,甚至是尾大不掉!
一把手要有战略眼光、决策魄力、全局思维,常务副县长要有执行能力、沟通协调、补位意识,良性相处的前提是‘共识先行’,权责‘不越位、不缺位’,彼此‘补位不拆台’,沟通‘不绕弯、不隔夜’。”
他话锋一转,语气愈发郑重:“一把手‘按需授权’,如果常务副职配合默契、懂分寸、顾大局、识时务,可逐步授‘日常统筹权’,反之则要分化权力,让常务有名无实。最重要的是,一把手需守牢底线:人事、财务、重大决策等‘核心权’绝不放手,定期了解常务副职分管工作的‘关键节点’,不做‘甩手掌柜’……”
张志霖足足讲了二十分钟,杨正尧始终凝神倾听,不仅没有一次打断,还频频颔首以示认同。
这些关于权力分配与把控的心得,点开了杨正尧不少困惑,让他频频心生共鸣 ——不自觉地将这些思考代入日后的工作规划,在心里默默梳理可借鉴的方向。恍惚间,竟有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的豁然与启发。
待张志霖说完,杨正尧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眼中满是欣慰,语气里也带着几分感慨:“志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基层是个大熔炉,更是锻炼干部的好沃土——直面老百姓和企业,事最多、最杂,也最棘手,直接去管、去干,确实能让人在实践磨砺中强筋壮骨。看来你当年执意要下基层,这条路是走对了。”
说到这儿,他话锋轻轻一转,语气里添了丝不易察觉的惆怅,却又藏着几分对未知领域的期待:“上周,中组部找我谈过话了,意向是调去人行工作。干了这么多年教育工作,如今突然要转到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说实话,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张志霖心里一喜,语气笃定又恳切:“恭喜校长,祝您步步高升、大展宏图!您是金融领域的顶尖专家、智囊团中流砥柱,对金融工作早就熟稔于心,哪会有‘不熟悉’的说法?我坚信您到了人行,一定能尽快打开局面、掌控大局、开创新局,从此以后山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杨正尧微微一笑,指了指他:“你这小子,现在学会给老师戴高帽了?你都这么有信心,那我这个当老师的自然不能落后,那就立足新岗位,开启新征程,无非就是一个‘干’字!
他顿了顿,语气又添了几分认真:“当然,去人行确实是个新挑战。我得抱着归零的心态,沉淀过往的经验,再用满腔热忱去解锁新领域。我也学学你,不惧困难、锐意进取,争取在新赛道上跑出不一样的轨迹!”
瞅着校长心情正好,张志霖脸上掠过一丝难色,试探着开口:“校长,我现在遇到个天大的难题,不知道您在住建部有没有旧识?”
杨正尧没有直接应下,而是先追问缘由:“先说说是什么事。”
张志霖如实汇报,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您可能不知道,我们那个小县,五年里把县城主干道挖了四次,财政资金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前段时间,电力局要实施项目,又得开挖。所以我就琢磨了个‘城市综合管廊’项目,想一劳永逸解决‘马路拉链’的问题。目前项目已经过了市级审核,等元旦假期结束,材料就能报到省里,照理说通过就是走个程序。关键是最后一步 —— 项目得报去住建部,争取到专项资金支持才行。”
杨正尧早就有栽培这个学生的心思,本就愿意在能力范围内帮衬一把。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想法很不错,重复挖路的根源是城市规划无序,确实能经常刚听到老百姓的骂声。
这种大项目,得司长级别的领导才能拍板,或者得副部长。我在住建部是认识几位领导,但交情还没到这个份上。这样吧,让东升出面对接一下,他这个预算司司长比我面子大,和各部委业务交集很深,估计问题不大。这几天我抽个时间,当面跟他把这事聊一聊。”
听到这话,张志霖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脸上露出真切的喜色:“感谢校长栽培!这段时间我都快愁得睡不着觉,牛皮吹出去了,最后项目争取不下来,我肯定得颜面扫地、威信尽失!”
杨正尧不动声色问道:“这点事,你其实可以跟赵老提一提,他要是肯出面,那还不是小事一桩!”
张志霖目光坚定,语气诚恳地回道:“芸汐家庭特殊,我不想被人说成攀龙附凤,不会轻易去寻求这方面的庇护,这点骨气我还是有的。但我是您的学生,有难处求您帮忙,心里没有任何负担。”
杨正尧心里一暖,温和地说道:“你要厘清一个误区:很多人反感的不是‘用关系’,而是‘只靠关系’。有人毫无能力,占着资源却一事无成,这种‘攀附’才会让人不齿。借势可以给你一个更高的起点,但能不能站稳、走得远,靠的还是你的能力、成绩、价值。用能力证明关系的‘含金量’,这样的向上之路,何来‘丢人’一说?这世上又有谁能做到单打独斗,一辈子不借外力、不靠他人扶持呢?”
张志霖茅塞顿开,语气里满是感激:“感谢校长教诲,学生明白了!”
不知不觉已聊至十一点,张志霖看了眼时间,准时起身整理了下衣襟,恭敬地向杨正尧辞别。
杨正尧鼓励道:“你有敢想敢干的勇气、敢下深水的魄力,这很难得。回去后好好干,要时刻牢记,把百姓需求作为首要选择,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希望有一天,你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我这个老师的骄傲!”
张志霖眼神愈发坚毅,郑重承诺:“请校长放心,我一定勤勤恳恳为民、兢兢业业干事、清清白白做人,绝不给您丢人!”
“虽然你还年轻,但也要坚持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校长,您也一样,再忙也得把晨跑坚持下去!”
……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78/4426324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