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 章 余正阳的震惊!
张志霖刚返回办公室,便抬眼对身旁的蔡泽墨吩咐:“你联系一下回水湾镇的副镇长霍荣辉,让他尽快过来一趟。”
接到指令,蔡泽墨没敢耽搁,回到办公室就拨通了霍荣辉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他刻意放轻了语气,带着几分熟稔:“领导召唤,尽快来一趟?”
霍荣辉立刻多了几分谨慎,忙追问:“泽墨,透露一下,好事还是坏事?”
蔡泽墨轻笑一声,回道:“领导刚从组织部回来,第一个就叫你,你琢磨琢磨,这能是坏事吗?”
霍荣辉语气里透着喜色,连声道:“得嘞,感谢!我现在就出发,晚上咱俩必须小酌一下!”
蔡泽墨无奈道:“那得看领导的安排,我得守岗,到时候看情况吧!”
……
下午四点,组织部部长王玉龙整理好思路,去了县委书记张稳办公室,汇报人事调整方案。
轻轻叩了叩门,得到 “进” 的回应后,王玉龙推门而入,在会客沙发上刚坐定,便直入正题:“书记,志霖县长下午到我那坐了会,明确表态,要卸下回水湾镇党委书记的担子,同时也把新班子的人选推荐过来了。” 他说这话时,特意留意着张稳的神色。
张稳听罢,指尖无意识地在办公桌上轻点着,眉头微蹙。这段时间,省里和市里接连出了大变故,他早已自顾不暇,县上的事根本无暇顾及,再加上张志霖风头正盛。
沉默了约莫半分钟,他才缓缓开口:“回水湾的调整,就按张志霖的意见来办吧。回水湾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那里的干部情况,没人比他更清楚。”
话落的瞬间,张稳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万源洗煤厂的案子至今悬而未决,后续说不定他还要反过来看张志霖脸色,这个时候在人事上设置障碍,非明智之举。
王玉龙在组织部浸淫多年,最懂 “顺势而为、见缝插针” 的生存法则。书记有了指示后,他便不再多问,剩下的调整他会便宜行事,说不定还有机会“夹带私货”。
随后,王玉龙汇报了其他岗位的人选,谈及安监局副局长,只用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语气里藏着几分想蒙混过关的小心思。
张稳的关注点,全聚焦在乡镇书记、镇长以及各大局局长这些关键岗位上。对一名小小的副局长并没有在意,也就默认了王玉龙的提议。
虽然他是一把手,但也不能太过于霸道,总得给组织部长留一些“汤汤水水”,想让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些草,组织部长要是不配合,县委书记也很难办。所以,副科级岗位他轻易不会过问,除非是财政局、发改局、审计局、教育局、住建局、交通局这些要害部门的副局长。这层微妙的分工与默契,早已是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规矩。
……
晚上八点,暮色已沉,酒店的灯光在窗外晕开一片模糊的光晕。余正阳坐在车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向盘,心头的忐忑像潮水般反复涌来。中纪委专案组进驻多日,如今已彻底由暗转明,举报渠道向全省公开的消息。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朝着专案组下榻的酒店走去,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
刚踏入酒店大堂,空气中弥漫的静谧就让他紧绷的神经更添了几分紧张。这时,一道身影迎面走来 —— 是一位女干部,气质干练却又难掩出众的容貌,漂亮得让人不敢随意移开目光。
对方率先停下脚步,语气客气却带着几分沉稳:“你好,请问是余正阳县长吗?”
余正阳立刻收住脚步,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语气带着几分恭敬:“是的,我是余正阳,方才已经和马龙副组长通过电话。”
女干部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声音也温和了几分:“余县长,马组长已经交代过了,您跟我来就行。”
两人并肩走进电梯,狭小的空间里,余正阳的心跳声格外清晰。就在他攥紧手心,试图平复情绪时,赵芸汐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安抚:“余县长,您不用太紧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纪委开展工作的一贯方针。您能主动来向专案组说明情况,这份态度组织看在眼里,后续也一定会酌情宽大处理,您如实交代问题就好。”
这番话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余正阳心头的部分不安。他连忙道谢,目光里多了几分急切 —— 此刻专案组的人,哪怕只是个普通工作人员,对他而言都至关重要:“能问一下您的姓名吗?今日这番提点,容我日后感谢!”
赵芸汐却轻轻摆了摆手,声音压得稍低,带着几分熟稔:“余县长不用客气,我叫赵芸汐,志霖提前给我打过电话,让我力所能及的关照你,马组长那我已经给打过招呼了,你不用有太大的心理包袱。”
“志霖?” 余正阳猛地一愣,心里瞬间掀起惊涛骇浪 —— 他怎么也没想到,张志霖竟如此仗义,不仅没撇下他,甚至还能跟专案组的人搭上关系,这份能量和情义,简直让他又惊又喜,暗下决心一定要终生铭记这份恩情。
但惊喜过后,一丝疑虑很快冒了出来。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赵芸汐,见她提起张志霖时语气自然,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便试探着问道:“芸汐同志,我和志霖是过命的兄弟,只是我没听他提过…… 你和他是?”
赵芸汐微微一笑,坦然回道:“余县长不用猜了,志霖是我未婚夫!”
“未婚夫?卧槽!” 余正阳心里忍不住惊呼一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张志霖的未婚妻,竟然是中纪委专案组的人!
这个惊人的消息像一颗定心丸,瞬间让他悬在半空的心踏实了大半,心头的焦虑消散了不少:不管接下来要面对什么,有 “自己人” 在专案组里,总归是多了层保障,情况总不会太糟。
出了电梯,赵芸汐把余正阳带进房间,专案组副组长马龙早已等候多时。这是专案组来到河东省后,第一个来主动交代问题的干部,意义非凡,马龙很重视。
进门后,赵芸汐坐在办公桌前,准备记录。
马龙微笑着说道:“正阳同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组织对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组织才是最坚实的靠山。坦白从宽,要的是敞开心扉,专案组会综合考量主动交代问题动机、时机、觉悟态度、如实供述、现实表现等因素,做到精准规范稳妥处置,有什么情况请你如实反馈吧!”
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但真要自曝其丑时,任谁都做不到坦之若素、处之亦然。
余正阳垂眸盯着鞋面,指节因用力攥紧而泛白,深吸了好几口凉气,才哑着嗓子开口:“马组长,我先向组织作检讨…… 我犯了严重的功利主义错误,为了能在仕途上再进一步,先后三次主动拜访过常务副省长吕跃锋;另外,我还跟河中市市长杜浩然有过利益输送,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余正阳几乎是逐字逐句地交代了自己与吕跃锋、杜浩然的利益纠葛 —— 从第一次上门送礼的忐忑,到后来 “合作” 的默契,再到听闻专案组进驻后的恐慌,每一个细节都没敢含糊。
他心里门儿清,吕跃锋和杜浩然都被“抓”了,这些事早晚会被查出来,“纸里包不住火” 的道理他懂,与其等组织找上门,不如自己主动坦白,或许还能争取到宽大处理的机会。
只是,那些没被牵扯进来的 “小事”,他自始至终只字不提,死死守住了最后一块 “安全区”。
结束谈话后,马龙肯定地说道:“有的人以为手段隐蔽,思虑周全,能够瞒天过海;有的人以为攻守同盟固若金汤,‘你知我知’守口如瓶,但往往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正阳同志,你能抛弃侥幸心理,选择主动投案,向组织坦白交代问题,这一点尤为难得,对案件的办理有很大帮助。
故而,迷途知返、悬崖勒马、知错就改,是犯过错误的干部唯一正确的选择。专案组会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如实向河东省委、省纪委说明情况,对你最大化的从宽处理!现在,你先回工作岗位,安心工作,后续有其它问题,专案组会随时联系你。”
余正阳站起身来,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默默地退出了房间。
刚出酒店,他就拨通了张志霖的号码,接通后感激的说道:“志霖,谢了!”
张志霖微微一笑,回道:“县长,没事就好!”
“好,好,咱们兄弟,来日方长!” 余正阳连说了两个 “好”,语气里满是郑重。
这份帮助,最让余正阳动容的,恰恰是它的 “不邀功、不声张”—— 没有刻意的安抚,没有直白的示好,却悄悄尊重了他不愿示人的脆弱,护住了他藏在心底的窘迫,把善意裹进了 “不经意” 的外衣里,又像暗夜里亮起的一盏灯,不晃眼、不张扬,却足够温暖!
在这物欲交织、人心叵测的官场里,这份情意如寒夜星火般弥足珍贵,让余正阳满心珍视,格外动容。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78/439525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