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丰收
丰收的消息比晒谷场上扬起的麦糠飞得还快。
“淮安大熟,靠着新农具和新肥料,亩产翻数倍”!
这风,裹挟着麦香和令人心痒的传言,刮过官道,刮过驿站,刮过一座座城池的城门楼子。
“听说了吗?淮安那地方,以前鸟不拉屎,今年麦子收成翻了几个跟头。”
“真的假的?刘骏弄的?就是那个造新犁、还封了侯的?”
“千真万确,我表兄刚从那边贩货回来,亲眼所见。粮堆得跟小山似的。”
“嘶……那什么肥田粉……真有那么神?”
“管他神不神,能多打粮食就是真神。听说淮安现在敞开了收流民,给地种,给粮吃,还给工钱……”
流言像野火燎原。
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食不果腹的佃户、被苛捐杂税压得喘不过气的小自耕农……
一双双原本麻木的眼睛里,骤然被这消息点燃了名为“希望”的火苗。
“去淮安!”
“听说有活路。”
“能吃饱饭。”
周边各县、各州,但凡有淮安商队经过的地方,关于淮安的种种传言像风一样传得到处都是。
通往淮安的各条道路,骤然拥挤起来。
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的人流,像一道道浑浊的溪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官道上尘土飞扬,扶老携幼的身影络绎不绝。他们沉默而坚定地涌向那座传说中能吃饱饭的城池。
城门口,民政司新设的“安置点”前排起了长龙。
登记造册,发放临时口粮,指派临时住所,分配开荒、筑城任务或安排到工坊劳动……一切都显得忙乱却有条不紊。
淮安城,像一个被注入了过量气体的皮囊,肉眼可见地膨胀、鼓噪起来。
新城工地上,人手前所未有的充足,筑城的速度陡然加快。
工造监的规模一扩再扩,新划出的匠坊区里,炉火日夜不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汇聚成一片永不疲倦的金属海洋。
商业区更是人声鼎沸,新开的酒肆、饭铺、杂货店挤满了刚领了工钱、手里有几个铜板的匠人和民夫。
新筑的城市,高大到令人震惊的城墙还没合拢,新城之内更是大部分区域皆是平地。但它已然焕发出躁动的勃勃生机。
人口,乱世最宝贵的资源,正以疯狂的速度涌入刘骏彀中。
淮安侯府,后院书房。
蒸汽机又炸了,刘骏看着王铁锤送来的报告,心情很不美丽。
图纸有了,钢铁有了。结果你还说材料不合适,连漏气都解决不了?
为了大踏步进入工业时代,他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钱都花了,就此作罢,肯定是不行的。
刘骏觉得多试几次应该能成,毕竟设计方案是现成的,总不能连“烧开火”都做不到吧?
“继续研究,先从解决基础材料开始。”刘骏提笔写下批复,想了想,加了句:“减少人手,仅留精工试制。”
批文刚写完,墨迹未干。
赵云一身戎装,大步而入,将一份军报放在刘骏案头。“主公,青州急报。”
青州?刘骏心头一紧,立刻展开。
军报是糜竺安插在兖州、青州的商队眼线传回的,字迹潦草却触目惊心:
“……青州黄巾渠帅管亥,聚众三十万,裹挟流民过百万,号‘百万黄天’,连破郡县。其所过之处,赤地千里。
北海相孔融困守孤城,危在旦夕。朝廷震怒,诏令镇东将军曹操,汇合济北相鲍信,共讨青州黄巾。然贼势滔天,曹、鲍兵力不足五万,恐难速决……”
三十万乱兵,百万流民!刘骏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脑中闪过无数信息:曹操,就是在这一战中收编青州黄巾精锐,择其强壮者编为“青州兵”,从此有了逐鹿中原的根基。
还有百万流民……
那是何等庞大的人口、劳力。
天大的机遇,就在眼前!
“击鼓,升帐!”刘骏猛地站起身,“召陈到、陈庸、蔡邕、糜竺速来议事。”
急促的聚将鼓点响起。
淮安文武纷纷放下手头事务,聚集侯府议事厅。
信件在众人手中流传,议论声四起。
刘骏直言,欲出兵助曹操平黄巾。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色变。
“黄巾百万之众,席卷如蝗。”
陈庸脸色发白,声音发颤,
“侯爷,我淮安新军初成,根基尚浅,满打满算不过五千之数。此去青州,千里迢迢,面对数十万亡命徒,无异以卵击石。请侯爷三思。”
“陈长史所言极是。”蔡邕花白的眉毛紧锁,
“黄巾凶悍,裹挟流民,所向披靡。曹操、鲍信皆当世名将,尚需朝廷诏令合力讨之。我淮安贸然卷入,胜则惹朝廷猜忌,败则基业尽毁。当务之急,乃固守根本,抚民安境。”
“此言差矣。”刘骏摇头,
“黄巾百万,不过乌合之众。日久,必被轻易破之。”
“三十万降兵、数百万丁口。本侯若不出手,恐被曹孟德独占。”
他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粮、兵、民,乃乱世立足之本。青州这块肥肉,曹孟德吃得,我刘骏为何吃不得?”
众人面面相觑,听得眉头紧锁。
合着,侯爷是眼红别人?
可他凭什么认为几十万黄巾军会轻易投降?
这也太乐观了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1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