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夜袭淮安
“属下明白。”糜竺心领神会,接过檄文副本与信件,快步离去。
舆论高地,必须抢先占领,这是常识。
刘骏起身,走到巨大的淮安-广陵地图前。
广陵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起。他的手指沿着海岸线滑动,最终停在广陵以东一片空旷的区域。
“叔至信中说,广陵城东三十里,有一天然深水良港雏形……可惜水军无良将……”
“来人。”
亲兵闻声而入:“主公。”
“传令陈到。”
“命其坐镇广陵,整饬防务,弹压地方,并按淮安新规,丈量田亩,登记丁口,厘清赋税。
新附之地,良民与淮安户籍一视同仁。凡依附赵昱‘作恶’之豪强……抄家!田地分与无地流民及有功将士。”
“命水军一部,工兵营全营,即刻开赴广陵筑港。”
“再令工部,调拨工具物资速运广陵。水泥,石料,有多少运多少。告诉陈到,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港口,码头,船坞,关卡,给本侯立起来。”
“诺。”传令兵记下命令,用印后飞奔而出。
刘骏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
广陵入手,江淮在握,有利有弊。
利者,势力发展将会更上一台阶。弊者,至此,淮安将彻底暴露在众诸侯眼皮子底下。
失去外围防护,战争不可避免。
私取广陵,徐州陶谦必恶。袁术?曾杀他大将,又是大敌。江东乃淮安重要的商品倾销地,当地士族倒可为盟友。可孙策兴起,日后必有大战。
就在刘骏动作不停,快速整顿广陵之时,广陵易主的消息传到了四方。
袁术、江东各有谋划不提。
徐州上下,无不哗然。
惊闻刘骏私取广陵,病重的陶谦在榻上惊坐而起,随即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苍白的脸上涌起不正常的潮红。
“竖子安敢,咳咳咳……”他枯瘦的手死死攥着锦被,眼中满是惊怒,“点兵,立刻点兵。我要……咳咳……踏平淮安。”
陈登等人闻言大惊,急忙劝阻:“主公三思。刘仲远非易与之辈,淮安兵甲之利传闻已久,且我军仓促出征恐……”
“住口!淮安日益富庶,吾岂再能容他继续坐大。”陶谦喘着粗气,打断陈登,“他刘骏留守一县之地,兵不过万。我大军一到,必叫他灰飞烟灭,速去准备。”
淮安短短几年,从一小城剧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地。谁见了不眼红?
加之刘骏公然反叛,若不征讨,徐州各地有样学样,这州牧,他也不用做了。
陶谦已听不进任何劝谏,伤病、对淮安财富的贪欲和权威被挑战的愤怒,烧毁了他最后的理智。
当夜,徐州城内兵马躁动,陶谦令曹豹为主将,尽起城中精锐及郡兵约三万余人,偃旗息鼓,连夜出城,日伏夜行,妄图奇袭淮安。
然而,陶谦大军还未开出彭城,一封加密情报已送到了刘骏的案头。
刘骏早有图谋徐州之心,各地的情报网随着商路开通,已然渗透到各地。
“不曾想,陶恭祖竟真敢来?”
刘骏看着绢条,冷笑一声,“也好,省了我许多功夫。元直,你看如何?”
一旁的徐庶接过情报,快速浏览,沉吟片刻,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侯爷,陶谦自寻死路,岂有不成全之理?其军仓促出城,必人心惶惶,兼之行夜路劳顿,正是破敌良机。”
他走到巨大的淮安周边地图前,手指点向一处险要峡谷,此乃彭城直通淮安的必经之路。
“此处名为‘狼尾坳’,两侧山势陡峭,林深草密。陶谦求快,必走此路。我可遣一军伏于坳口东侧山林,待其前军通过,立即以火箭为号,推下早已备好的滚木礌石,堵塞退路,断其中军。”
“同时,”徐庶的手指向西侧,“子龙将军率所有骑兵,埋伏于坳口以西五里外的密林中。待坳口火起,伏兵杀出,立即全力突击敌军后队和辎重,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侯爷则亲率主力及弩手,列阵于狼尾坳出口前方开阔地带。溃败之敌涌出坳口,阵型散乱,魂飞魄散之际,正以强弓硬弩迎头痛击。三管齐下,陶谦大军可一战而擒。”
“妙。”刘骏抚掌大笑,“便依元直之计。子龙,速去点兵。”
“喏。”赵云抱拳领命。
狼尾坳,夜黑风高。
陶谦大军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狭窄的坳道上。士兵们连日行军,昼伏夜行,怨声载道,士气低迷。
曹豹骑在马上,不住地催促,心中则暗自打鼓。
急,太急了。
陶州牧欲奇袭淮安,全军轻甲,仅带十日口粮。淮安城高,如何能胜?
说什么伪装百姓骗开城门,蜂拥而入?
曹豹真想骂娘,刘仲远都反了,岂能没有防备?可惜,使君不听劝。
曹豹正暗自腹诽,突然,东侧山腰亮起无数火把,紧接着刺耳的呼啸声破空而来。
绑着油脂的火箭如同流星般坠入行军队伍中,瞬间引燃了旗帜、衣甲和辎重车。
“敌袭!有埋伏。”凄厉的呐喊被更大的混乱淹没。
轰隆隆,滚木和巨石被推下山坡,狠狠砸进队伍中段,惨叫声此起彼伏,退路被堵死。
军队被拦腰斩断。
尚未走出坳口的前军惊惶回头,只见后方火光冲天,杀声四起,不知有多少伏兵。
而已经进入坳内的中后军更是乱作一团,人挤人,马踏马,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不要乱,结阵,向前冲出去。”曹豹声嘶力竭地大喊。
就在此时,西面蹄声响起,并且迅速逼近。
“常山赵子龙在此,降者不杀!”
赵云一马当先,率领精锐骑兵,冲入已经混乱不堪的徐州军后阵。
骑兵纵横驰骋,刀光闪烁,每一次劈砍都带起一蓬血雨。本就混乱的徐州军彻底崩溃,无数人丢下武器,跪地求饶,或者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奔逃。
残余的徐州军,惊恐万状地涌出卧狼坳口,以为能逃出生天。
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更深的绝望。
坳口外,淮安军阵森严。
刘骏玄甲黑麾,立于阵前。他身后,盾牌如墙,长枪如林,更令人胆寒的是阵前那一排排已经张弦待发的重型床弩和近千名弩手。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11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