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上):曹公震怒
数日后,新一期《淮安旬报》如期发行。
头版用大字印着恭贺朝廷迁都许昌的文章。
文章辞藻华丽,极尽颂扬之能事,将曹操迎奉天子的功绩捧得恰到好处,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但在士大夫阶层中广为流传的,却是内页那版指槡骂槐的《史鉴》专栏。
许昌城南,一处雅致茶肆内,缕缕茶香缭绕。
几个宽袍博带的士人围坐在屏风隔出的雅间里,面前的茶汤已微凉。
一人将手中的报纸轻轻放下,指尖在某段文字上重重一划,声音压得极低:
“诸位请看这一段,‘观东汉外戚梁冀之跋扈,其初亦曾匡扶社稷,然权柄渐握,终致目中无君’。”
此人讥讽道:“这说的虽是前朝旧事,怎地读来字字锥心,似有所指?”
他对面的青衫文士急忙以指抵唇,警惕地瞥了眼屏风外的动静:
“慎言!隔墙有耳……不过,”
他声音更低了几分,几乎细若蚊蚋,“确实引人深思。自古权臣之路,哪个不是始于忠义,终于跋扈?”
另一人接口道:“再看这篇《论霍光功过》,表面评说霍光辅汉昭宣,实则句句隐喻‘臣权过重,非国家之福’。这《淮安旬报》……高明,真是高明啊。”
言罢,三人相视无言,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曹操心照不宣的讥诮。
这样的私语,并非个例。
在中原各州郡,从洛阳旧都到颍川书院,从邺城酒肆到汝南士族的花厅,《史鉴》专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士大夫的圈层中激起了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
许昌司空府,书房。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兽首香炉里吐出的青烟都仿佛滞涩了。
曹操将一份《淮安旬报》狠狠摔在木案上,竹简奏章被震得哗啦作响。
他面色铁青,胸膛微微起伏,眼中寒意森然。
“刘仲远!黄口小儿,安敢如此!”曹操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怒意凛然。
下方垂手而立的荀彧、郭嘉、程昱等心腹谋士皆屏息凝神,默然不语。
案上那份报纸摊开,入眼正是《史鉴》。
曹操倏地起身,在铺着锦毯的地上来回踱步:
“文中句句引经据典,字字看似公允客观,可连起来读,便是将老夫架在火上烘烤!诛心之论,何其毒也!”
他猛地停步,怒气难平,扫向众谋士,“诸公皆天下智士,就无言以对么?”
郭嘉轻咳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深思之色,上前半步拱手道:
“明公息怒。此报之所以能蛊惑人心,正因其披着‘治史’、‘公允’的外衣。
若我等反应过激,径直禁绝,反而落人口实,显得我等心虚气躁,恰正中其下怀。不若……”
“奉孝此言差矣!”荀彧蓦地打断,他神色肃然,语气沉重,
“此报流毒甚广,传阅者众,于明公声望大为不利。岂可因顾忌虚名而任其蔓延?”
“文若以为如何?”
“当立即下令禁绝此报在兖、豫、司隶等州流通。凡私藏、传阅、议论者,皆以惑乱民心、诽谤朝政论处!”
荀彧肃然道:“唯有雷霆手段,方可震慑宵小。”
程昱也沉声道:“文若所言极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初始不堵,后必滔天。”
曹操停下脚步,目光在荀彧和郭嘉脸上来回扫视。
沉吟片刻,他眼中厉色一闪而逝:“就依文若之言。即刻拟令,下发各州郡,搜缴《淮安旬报》。
各地关卡,严查往来商旅,一经发现,立即搜缴焚毁!不得有误!”
禁报令很快从司空府签发,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各地。
然而,律令之下,自有对策。
许昌城东门,守城士兵明显加强了盘查,特别是对来自东面的车队。
起初,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很快,事情就变了味。
禁报第二十日,一名披甲按刀的军官远远望见糜家的庞大商队,脸上立即露出惊喜的笑容。
他干咳一声,冷着脸将商队拦下:
“停车!奉司空府令,搜查违禁书刊!”
话音刚落,一群士兵们便如狼似虎地涌入商队中翻箱倒柜。
他们甚至用刀鞘仔细敲击车厢木板,侧耳倾听是否有夹层之音。
商队管事是个圆脸的中年人,立刻堆起殷勤的笑容迎上去,熟练地塞过一袋铜钱:
“军爷辛苦,我等都是本分商人,贩些布匹杂货,哪敢触碰违禁之物?您尽管查,尽管查。”
一番“彻底”的搜查,毫无所获。军官掂了掂钱袋,挥挥手放行。
商队辚辚入城。转过几条街巷,管事脸上的笑容收敛,对身旁副手低语:
“今夜子时,老地方,漕运码头第三艘货船底舱,派人取‘货’。小心些,风声紧。”
副手笑道:“您老也太小心了点。曹军认钱不认人。”
“就你多嘴,小心使得万年船。休要自误!”
“是,小的明白。”
之后,《淮安旬报》被巧妙地隐藏在漕船水线下的暗格、夹层的箱底,甚至被拆散分页,混杂在《论语》、《孝经》等正经书卷之中,随后通过糜家经营多年的秘密网络,继续流淌。
曹操一纸禁报令,非但没能让《淮安旬报》被禁绝,反而直接间接“养活”了一堆人。
它就像是一剂诡异的催化剂,极大地增加了这份报纸的神秘性和吸引力。
在许昌、邺城等地的士人私密聚会和黑市中,《淮安旬报》的价格一路飙升,竟翻至十倍以上,却依然一报难求。
曹操闻言,气得脑门疼,又命手下御用文士奋笔疾书,撰写了一系列檄文公告。
公告洋洋洒洒,引经据典,竭力驳斥“不实之言”,并大肆宣扬曹操迎奉天子、匡扶汉室的盖世功勋,强调朝廷权威至高无上。
然而这些冠冕堂皇的官方文书辞藻枯燥,形式呆板,传播范围仅限于官府张贴的告示栏,远不如《淮安旬报》那般生动犀利、易于传抄。
在市井巷陌、士人清谈中,所谓的朝廷公告压根毫无市场。
正常人只觉得曹操纯属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相当不要脸。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0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