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接风洗尘
他们昂首挺胸,人人如龙。观其形态,至少也是一地士绅,方才有如此神貌。
见到侯爷仪仗,百姓虽然纷纷自发避让行礼,但脸上并无惧色,反而多有爱戴之情。
路过城中作坊时,只见工厂林立,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贾诩好奇询问,其岁入多少?刘骏随口说出一个数字,引得随行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富可敌国,竟然不是空话!
临入太守府,贾诩与张绣回望淮安:城墙厚实,箭楼密布,守军精神抖擞,装备精良。
这一切,都与贾诩两人想象中那个“偏僻小郡”的景象截然不同。
淮安分明就是一处治理得法、生机勃勃、潜藏实力的都城!
怪不得主公敢言图大事。
当晚,侯府大摆筵席,为张绣、贾诩接风洗尘。
席间觥筹交错,刘骏谈笑风生,对张绣极尽抚慰,对贾诩更是尊崇有加。
其多次亲自敬酒,请教方略,给足了两人面子。这与曹操的轻视,形成鲜明对比。
让张绣暗叹,此行不虚。
贾诩则一边闲谈,一边偷偷观察广陵上下文武。
徐庶、陈庸等人作陪在侧,言谈间皆显露出不俗的见识和对刘骏的衷心拥戴。
赵云、陈到、甘宁等人颇具大将之风。
更令人惊奇的是,淮安侯手下区区普通小兵,竟然能有将校的见识。
起初,贾诩只当是少量精兵如此。可随着一路走来,他发现淮安军中人人如此。
他们识字,条理清晰,令行禁止,自有法度。
之前大军扎营时,淮安军不仅对附近村民秋毫不犯,更是多次拒绝百姓馈赠。
百姓一方死命要送物资劳军,士兵一方坚决不收。如此推拉,平生仅见。
后来,趁一些少年前来接受“考校”,贾诩悄悄询问,才知道淮安侯竟然在百姓受灾时,令大军出动救灾。
而且,这些士兵还曾是村里教村民识字的先生,和训练民兵的教头。
这就令人无比震惊。
军民一家亲,亘古未有!
全民皆兵,更是令人难以想象。
而看到所谓的民兵在接受考校时的表现,不仅贾诩沉默了,就连张绣也在暗自嘀咕:广陵该不会全民皆兵吧。
这些军中看不上的民兵,假如配上兵器、甲胄几乎就是军中精兵。
更让张绣忐忑的是,自己带来的士兵与淮安战兵一比,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他从未觉得自己的兵是杂兵。如今,这种感觉有了。
好在细看之下,淮安侯也不是没有短板。
首先,他谋士少,武将同样少。
淮安士卒虽精,充当将校尚可,却离成为大将甚远。
总的来说,一句话,投奔广陵,前途是有的,但要拔尖,恐要花点力气了。
宴席过后,休整两日。第三日,后军到达,又是一场迎接、安置。
直到一切安顿妥当,已是夜幕初上,刘骏召集核心文武至书房密谈。
书房内,灯火通明。刘骏、徐庶、糜竺、陈庸、赵云、陈到、甘宁、张绣、贾诩等人在场。
为了迎接贾诩,刘骏将所有核心骨干都召了回来。
至于蔡邕,这老头沉迷报纸、书籍开发,不愿再理“俗事”。且他太迂腐,刘骏便不再让他参与政事。
屏退左右,刘骏神色转为肃然,开门见山道:“佑维,文和。我等既已同坐一船,当以诚相待。”
“曹操经宛城之败,痛失爱子亲将,其恨必深。但他眼下首要敌人,仍是北方袁绍。短期内,曹操或无暇南顾,但迟早必会兴兵来犯。”
“袁术兵强粮广,然其内部矛盾重重,兼此人目光短浅自负,吾料想其败亡之日不远。”
“吕布、刘备自顾不暇。”
“再则江东孙策,正忙于巩固权位,一时无力北来。”
刘骏寥寥数语,将周边形势剖析得清晰透彻,与贾诩心中的判断几乎完全吻合。
贾诩不禁颔首:“主公明见万里,洞若观火。不知对广陵未来,有何打算?”
刘骏笑道:“广陵虽小,却有商利、有地利、有民心,骏之志,非偏安一隅。”
“然欲成大事,不可急躁冒进。当下之要务,首在整合内部,巩固根基。”
刘骏话风一转:
“佑维骁骑可与子龙、兴霸合兵训练,重新整合,练成一支真正无敌的精锐。我军非寻常军伍,此,佑维日后便知。”
张绣点头:“一切听凭主公吩咐。”
刘骏满意点头:
“其二,广陵需继续消化,垦殖荒地,兴修水利,鼓励工商,广积粮草,厚植民力。此,有劳元直。”
“主公放心,庶定当竭尽全力而为。”
“善。”
“其三,”刘骏看向贾诩,“我军需厘清战略,等待时机。北不可轻犯曹操,南不可急图孙氏。目光或可先放在淮南之地……”
刘骏顿了顿,道:“我意先取九江,再图庐江,后谋徐州。”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主公之意,是待袁术败亡,其麾下众叛亲离,淮南混乱之际,以迅雷之势,取而有之?”
“然也。”刘骏微笑,“此事需周密谋划,更需一个恰当的时机。”
说着,刘骏突然诡笑道:“图谋袁术之事,还需多多倚仗文和。文和于各方豪杰性情,想必知之甚详。”
贾诩拱手:“诩既投明主,自当竭尽所能。”
徐庶笑道:“主公或可书信曹操、吕布、刘备、孙策,多方结盟,行远交近攻之策。”
“元直此言有理,只是刘备与吕布……”贾诩摇头:“一山难容两虎。”
糜竺接口道:“若刘备有失,吕布其人反复无常,只怕反是拖累……”
这一番密谈,直至深夜。
张绣在旁听得心惊不已,小小一郡之地,竟想谋夺天下?刘骏之野心,他不及也。
次日,刘骏颁布命令:任命张绣为大将,其部众独立编为一军,号“西营”,由张绣直接统辖,驻守城西新营。任命贾诩为军师祭酒,位比徐庶,参赞军机,谋划战略。
又厚赏张绣、贾诩及其部下将校,安置家眷生计。其种种安排,无不周到妥当。
张绣至此彻底安心,每日专心整训兵马。
而贾诩,则正式进入了广陵的权力核心,开始为刘骏出谋划策。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06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