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合纵连横
淮南的冬日,寒风裹挟着报纸上的墨香,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崭新的物事,其影响力立竿见影。
酒肆里,炭火勉强驱散寒意,识字的先生被围在中间,缓缓念诵。
田间地头,歇脚的农人聚拢起来,听着那纸上言语,每一句都敲在心头。
粗糙的插图被人争相传阅,上面帝王将相的嘴脸,比说书人的故事更显真切。
“呸!原来龙椅上坐的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有人啐了一口,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俺们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他宫里的狗竟能用肉糜果腹?”另一人捶打着胸腔,无比愤慨。
“怪不得没完没了地抓丁加税,他这是要用俺们的骨头,去垫他屁股下的龙椅啊!”
窃窃私语汇成了公开的抱怨,纸张上的“内部秘闻”如同野火,烧遍了淮南的乡野城郭。
袁术刚刚搭建起的帝国框架,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全国上下”,人心浮动,暗流在冰面下汹涌奔腾。
紧接着,第二版报纸如期而至。
这一次,版面上是各路诸侯义正辞严的声讨。
上面的白纸黑字,仿佛能听到金铁交鸣之声。
天下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同仇敌忾,皆视袁术为国贼。
风声鹤唳之下,袁术境内,百姓离心,拖家带口南渡淮水以避战祸者,络绎于途。
军中的底层军官,带着亲信部下趁夜遁走之事,已非个案。
寿春匆忙装饰的皇宫内,袁术的咆哮声几乎要掀翻殿瓦:
“查!给朕彻查!是哪个杀才在散播谣言!刘骏!定是那刘骏小儿!朕要诛他九族!”
然而,他的雷霆之怒被厚重的宫墙所隔绝。
相比之下,那轻飘飘的报纸,却像一场无法扑灭的瘟疫,在他的“国土”上疯狂蔓延。
真可谓,一纸文章,其威更胜十万雄兵。
广陵的使者们,在报纸刊发的同时,也已奔赴四方。
前往许都的使者队伍由陈琳率领。
这位广陵射阳名士,字孔璋,曾避难冀州,后被乡老与蔡邕书信召回,出任文宣司副职。
“史上”他曾为袁绍作檄,骂得曹操头风顿愈,文笔之犀利可见一斑。
此次讨袁檄文便出自其手。
他携重礼与奏书面圣,明为表明广陵忠君讨逆之志,实则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试探曹操对战后淮南地盘划分的底线,为未来的“分赃”打下基础。
派往小沛刘备处的使者是陈庸。
刘备本就心怀汉室,对讨伐袁术态度积极,接待极为热情恳切。
然而,一旦谈及具体的出兵方案、粮草调配与战利品分配,其身旁的关、张二位虎将便瞪起双眼,寸步不让。
刘备则面露无奈,在一旁打着圆场。
陈庸牢记刘骏“以诚待之,共襄义举”的吩咐,耐心周旋。
毕竟,刘备实力最弱,战后能分润些钱粮,便足以安抚。
最难的一路,当属贾诩前往下邳面见吕布。
刘骏出手阔绰,礼单让吕布眉开眼笑,满口答应:“回去告诉仲远,吕奉先最恨国贼,必出兵助他!”
贾诩面色平淡,只微微躬身:“温侯高义,天下共鉴。”
一旁的陈宫适时咳嗽一声,慢条斯理地道:“温侯忠义,天地可表。然我军粮草匮乏,刀枪锈蚀,战马羸弱,恐有心无力,延误战机啊……”
贾诩脸上堆起惯有的笑意,应对自如:“公台所虑极是。我家主公深知温侯艰难,特命在下追加一万石粮草,五千斤精铁,以资军用。待攻灭袁术后,淮南钱粮,必再分润温侯一份。”
吕布闻言大喜:“好!仲远果然爽快!某这便去点齐兵马!随时出战!”
陈宫再次开口:“却不知,我军攻何处?又定于何时进兵?”
贾诩从容答道:“主公之意,请温侯大军陈兵淮北,牵制袁术麾下张勋、桥蕤所部即可。待我广陵主力与袁术决战之时,温侯再伺机猛攻,可获全功。”
此安排正中吕布下怀:无需当先锋拼命,又能大赚钱粮分润功劳,妙!
但陈宫却听出了弦外之音:这是让吕布军吸引敌军主力,广陵则伺机摘取胜利果实。
他瞥了一眼吕布满意的神色,又想想那实实在在的粮草铁器,最终将话咽了回去,未再深究。
与此同时,糜竺出使江东亦颇为顺利。
至少明面上,孙策与广陵达成约定:日后共伐袁术,孙策取长江以南,广陵取长江以北,以天堑为界,各安其土。
刘骏看完孙策回信,心中冷笑,深知这位“小霸王”意在坐收渔利。
他清楚记得,未来的吴国版图,可是跨过了长江,囊括了广陵、九江、庐江的大片土地。
袁术称帝的这个冬天,华夏大地上使者纵横,诸侯们频繁往来,勾连站队。
其中,尤以袁术和曹操两方的使者最为活跃。
渐渐的,两大敌对阵营的轮廓在频繁的外交博弈中隐隐成型。
当各方回信与盟约文书最终摆上广陵的议事案头,刘骏逐一览过,不禁发出一声冷哼:
“刘备空有大志,却需向我借粮,难堪大用。吕布贪利反复,不足与谋!可惜,终究让曹操挟天子之名,占了这盟主之位。”
贾诩捋须轻笑:“主公明鉴。曹操私心过重,这盟主之位,有名无实罢了。”
“文和所言极是。”徐庶接过话头,“曹操意在借我等削弱袁术,又恐我等占据淮南,尾大不掉。其信中已暗示,欲表孙策为扬州牧,意在掣肘主公。”
“孙伯符?”刘骏挑眉,“江东六郡尚未平定,他短期内理应无力北顾。”
“主公不可不防,袁术在江东势力薄弱,恐孙策不久便能整合江南。”
“无妨,纵使他日孙策有意过江,凭借长江天险,我等亦有一战之力。先解决袁术再论其他。”
刘骏将盟书放下,目光扫过其他情报。
忽然,一份来自庐江的密报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面写道,庐江太守刘勋对袁术称帝之举甚为不满,且与孙策素有旧怨。
“刘勋?”刘骏手指轻叩桌面,若有所思,“此人,或可做一番文章?”
徐庶立刻建议道:“主公何不遣一能言善辩之心腹,密往庐江说降刘勋?若得庐江,则寿春西面门户洞开,大势可定。”
“只是此人曾劫掠我淮安商队,我心中不喜。”刘骏沉吟道。
“主公,大局为重啊。”
刘骏略一思量,颔首:“也罢,谁可担此重任?”
一直静坐的贾诩此时拱手一揖,语气平淡道:“诩,愿往。”
刘骏一惊:“文和亲自去?万万不可!庐江乃虎狼之地,太过冒险!”
贾诩从容道:“此战关键,在于速胜。若能兵不血刃说降刘勋,再施计令袁术调其镇守九江要地,则九江可定。为此,诩冒些风险,值得。”
“这……”
“主公放心,诩自有保全之策。”
刘骏凝视着贾诩那双深不见底、平静无波的眼睛,沉默片刻,重重点头:
“好!既然如此,便有劳文和了。我让周猛挑选一队精锐好手,扮作商旅护卫,随你同行。”
次日拂晓,贾诩在一队精干亲卫的簇拥下,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前往庐江的广陵商队之中。
刘骏立于城墙,远远看着船队沿长江西进。
贾诩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弥漫的晨雾里。
貂蝉挽着刘骏的手臂,柔声道:“夫君,晨露深重,又不好相送,你何苦来此做无用功?”
刘骏拍拍她的手背,笑笑不语。
一旁的蔡琰递上披风:“夫君不是常说,爱不用说,用做么?对文和先生而言,夫君此举更胜于千言万语。”
话说得极好,可早已悄悄知晓做的另一个意思的貂蝉,瞬间羞红了脸。
刘骏接过披风,趁着披上的间隙,悄悄冲她眨了眨眼。
‘这坏人!’貂蝉娇嗔。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2840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