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斗文,绝唱压曹操
蔡邕琴艺不俗。他一出场,各方名士纷纷点头,认为此局必是龙争虎斗。
荀緄拱手,谦虚道:“伯喈兄面前,緄不敢言艺,唯请指教。”
“岂敢,老夫久不抚琴,只怕生疏许多。还望贤达手下留情。”
客套几句,两人焚香净手,于场中置琴案。
荀緄先弹,一曲《高山流水》,技法纯熟,意境悠远,引得满场赞叹,不愧为大家风范。
轮到蔡邕。他屏息凝神,手指轻拨。
琴音初起,如清泉滴落幽谷,继而如松涛阵阵,忽又转为金戈铁马,杀伐之音隐隐,最后复归平静,余韵悠长,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一曲终了,满场寂然。
良久,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赞叹。
高下立判。即便是曹营一方,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第一局,斗琴,广陵胜。
曹操嘴角抽搐了一下。郭嘉眼神微凝。
第二局,斗棋。
曹操一方,派出的是棋道国手,郭嘉本人。
刘骏一方,徐庶起身,拱手道:“庶,略通弈道,愿请教奉孝先生。”
两人于棋盘前坐定。
黑白棋子落下,无声厮杀。郭嘉棋风灵动诡谲,常有出其不意之妙手。徐庶则沉稳大气,布局严谨,步步为营。
双方皆是顶尖棋手,棋逢对手,杀得难解难分。
观棋众人皆屏息凝神,看得如痴如醉。
最终,鏖战近一个时辰,棋盘填满,数目之下,竟是平局。
第二局,斗棋,平。
曹操稍稍松了口气。平局,意味着最后一场斗诗,将决定他能否挽回一丝颜面,甚至……理论上还有翻盘的可能。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最后一场——斗诗上。
曹操心中稍定:论文采,他自认不输于人,麾下程昱、刘晔等皆善诗文。他甚至想亲自上场,狠狠压一压刘骏的气焰。
“这诗赋之题,便以‘观世’为题,如何?”曹操开口道。
刘骏点头:“可。”
曹操环视麾下,正欲点将。
刘骏却忽然道:“曹公,前两阵皆臣下相较。这最后一场诗斗,不若由你我二人,亲自赋诗一首,以定高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曹操更是愕然,随即心中狂喜。刘骏这是自寻死路。他曹操的诗文,可是闻名于世。刘骏一介武夫,或许通些文墨,但怎能与他相比?
“好!就依仲远。”曹操生怕刘骏反悔,立刻应下。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诗成之后,满堂喝彩,刘骏灰头土脸的场面。
名士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觉得刘骏太过托大。
刘备则暗暗摇头,觉得刘骏胜券在握,何必多此一举,送人情也没必要自曝已短。
贾诩和徐庶对视一眼,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莫名的期待。
他们隐约知道,自家主公似乎并非“粗人”。
曹操负手踱步,沉吟片刻,眼中露出悲天悯人之色,朗声吟诵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诗成,一股悲凉沉郁之气弥漫开来,描绘了乱世之惨状,抒发了对百姓的同情和自身的抱负。
“好。”
“曹公大才。”
“悲天悯人,实乃佳作。”
台下名士、曹军文武纷纷击节赞叹。
曹操面露得色,这首诗确实是他得意之作。
所有人都看向刘骏,看他如何应对。不少人带着看好戏的神情。
刘骏面色平静,心中暗道:《蒿里行》,确实是好诗。可惜……
他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声音清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一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刘骏口中缓缓吟出。此诗孤篇压全唐,其意境之开阔、文辞之华美、哲理之深邃,远超这个时代。
起初,还有人带着挑剔的目光,但听着听着,所有人都沉浸了进去。
那浩瀚春江、皎皎孤月的画面仿佛呈现在眼前,那对人生、宇宙的思索叩击着心灵。
当刘骏吟到最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时,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痴了,醉了。
这……这是何等瑰丽的诗篇?这是人力所能及的吗?
与这首《春江花月夜》相比,曹操那首《蒿里行》虽好,却显得格局稍逊,更多的是现实的悲慨,而少了这份超然的意境和深邃的哲思。
一个绝望,一个希望。几乎将两人的心境,对局势、对未来的看法、期望显现了出来。
高下立判。
蔡邕激动得胡须颤抖,喃喃道:“此诗只应天上有!仲远……我婿,真乃神人也。”
徐庶、贾诩眼中也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那些名士们半晌才回过神来,紧接着爆发出远比刚才更为热烈和真诚的赞叹。
不知是谁先开始,掌声、赞叹声、惊呼声如同山呼海啸般爆发开来。
“千古绝唱!此真乃千古绝唱也。”一位白发老名士激动得浑身发抖。
“刘使君大才。吾等拜服。”许多文人名士竟不由自主地向刘骏行礼。
“旷世奇作。”
“闻此诗,三月不知肉味。”
曹操僵在原地,脸上的得意之色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无比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自负文采,可此刻却清楚地知道,自己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这首诗,他穷尽一生也写不出。
不是才华,而是心境。
在内心深处,他对现实,对大汉是绝望的。而刘仲远,似乎心向光明。
曹操实在难以及明白,自己出身高贵,依旧感到现世压抑绝望。为什么刘骏小卒出身,见惯生死,还能心怀希望?
这简直不可能,天底下哪有心态如此好的人?
刘骏看着沉思的曹操,微微一笑,淡淡道:“孟德,承让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6/4246001/441800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