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西游妖帝:从多宝金蟾开始 > 第602章 青梅煮酒论鱼龙

第602章 青梅煮酒论鱼龙


长安城,自秦、汉以来,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

    有渭河、泾河、灞水、沣河、涝河……长安八水如银带玉练,环城奔流,滋养着这方帝王之土。

    泾渭二水,一清一浊,于此处相会。

    泾水澄澈,渭水浑浊。

    在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两河水流虽已合流,虽水流已然相融,然清浊之象犹存,清水自清,浊水自浊。

    此即“泾渭分明”之景也。

    从而,这世上也就有了“清流”和“浊流”的说法,想将世间万物都要分出个黑白善恶出来。

    但是,这世间哪有什么“清流”,哪有什么“浊流”?

    都是利益对头间的内斗和相互抨击罢了。

    水若至清,则鱼无所依。

    人至察,则无徒。

    清流求名,浊流求利,内里皆为名利所驱。

    观泾、渭二河,其“表面上泾渭分明”,但那不过是给外人看的。

    实则于河面之下,这所谓的“清流”和“浊流”,早已混融一体,同流而合污,沆瀣一气了。

    这世间大多事,终究都如泾渭二水那水面上的戏法,以借此瞒凡人肉眼,瞒天地良心。

    ……

    如今。

    泾河龙王执掌“司雨大龙神”之位,兼领“八河都总管”要职。

    渭河、泾河、灞水、沣河、涝河……长安八水都归泾河龙王管辖。

    而长安八水之中。

    渭河和泾河的水量最大,河面最宽广,其中栖息的鱼虾螃蟹、乌龟王八、鼍龙蛤蟆等水族也最多。

    而泾水澄澈,渭水浑浊。

    然水若至清,则鱼无所依。

    泾水清澈,所以鱼虾更好捕捉。

    所以,长安的渔民大多都喜欢到泾河去捕鱼。

    久而久之。

    泾河之水,水族渐稀。

    但渭河水浊,其浑水如浆,鱼虾藏于泥沙之下,遁隐难捕。

    所以长安的渔民,也只能望渭河而兴叹,空有千网万钩,难获一鳞半爪。

    ……

    长安“渔市”,乃渔家售鱼换钱之所。

    每日晨光熹微时,市集便已喧嚣如沸。

    新剖的鱼鳃泛着血光,河鲜的腥气混着劣酒的酸臭,在青石板上蒸腾起一片人间烟火。

    渔市之中,有几家酒肆。

    长安渔家,多驾小舟,撒网于之上长安八河之上。

    日暮时分,捕鱼人载着满舱鱼虾归市,换得几枚铜钱,便聚于酒肆。

    一盏浊酒下肚,二两河鲜佐餐,话头便如决堤的河水——或言家中琐事,或道水怪奇闻。

    有说渭河深处藏有千年鼍龙,背生鳞甲如铠。

    有道泾河暗流里住着龟丞相,夜半常化人形上岸沽酒。

    “哈哈哈……”

    “那猪婆龙表面很凶,可实际上连我家的大鹅都打不过……”

    酒气混着鱼腥,市声裹着笑语,便是渔家一日辛劳后最暖的慰藉。

    此渔翁之乐,正是:

    “蓑衣当被,卧泾水,鼾鼾睡,无忧虑。”

    “一叶小舟随浪泊,垂钩撒网捉鲜鳞。”

    “鱼多又货长安市,换得香醪吃个醉,好痛快哩!”

    ……

    却说这日。

    长安渔市旁的酒肆内,依旧人声鼎沸,鱼腥混着酒气,与市井烟火缠作一团。

    临窗一隅,却坐着两位与周遭粗犷渔风稍显迥异的客人。

    一位是面容清癯、布衣芒鞋的算卦先生。

    此乃铁拐李所化,化名“东方哙”。

    铁拐李(李玄)乃太上老君的嫡系弟子,宗族后裔,受太上老君亲传道法。

    自点化启蒙、授法考验,至重塑身形、赐宝济世……李玄皆得太上老君悉心指点。

    李玄深得太上老君的真传,一身太清道法颇为不俗,擅窥探阴阳、洞察世事,指点迷津,化解灾厄。

    另一位则是个身形魁梧、作走街串巷打扮的卖货郎。

    此乃钟离权所化,化名“尉迟真金”。

    而钟离权的前身为太上老君兜率宫中的“牧牛童子”,也得太上老君不少教导。

    其更是手握牧牛鞭,后天芭蕉扇等不少太清法宝。

    ……

    却说,李玄出手施展“太清道法”,以手中的“药王葫芦”施展“壶中洞天”之术,将其二人仙灵之气尽敛于腰间的药王葫芦。

    随后,李玄和钟离权改变了外貌,来到了长安城。

    得益于太上老君传授的“太清道法”和太上老君赐下的法宝“药王葫芦”相助。

    二人此刻,与寻常市井人物无异,足以瞒天过海。

    ……

    却说此时正值青梅熟时,枝头梅子青青。

    那算卦先生和卖货郎在酒肆临窗处坐下,叫店家煮了一壶温热的浊酒,又置了一碟新摘的青梅于案上。

    桌上,小泥炉炭火正红,酒香四溢。

    盘置新摘青梅,颗颗圆润青翠。

    二人对坐,青梅煮酒,清香微醺,倒也自在。

    酒至半酣,窗外天色忽地起了变化。

    滚滚乌云从北方天际涌来,聚拢于长安城上空,隐隐有风雷之声滚动。

    云层缝隙间,似有庞大蜿蜒的鳞爪虚影一闪而逝——正是奉命行云布雨的泾河水族在行云布雨。

    “看!云里……有东西!莫不是龙王爷显灵了?”

    酒肆内外,人群骚动起来,纷纷手指天外惊呼。

    算卦先生与卖货郎也凭栏远眺。

    看了片刻,二人返回了座位。

    “东方先生,且尝这青梅。”

    卖货郎举筷相让。

    算卦先生执起一枚青梅,执起一枚青梅,置于鼻尖轻嗅,慢悠悠开口道:

    “尉迟老弟,你行走四方,见多识广,可曾知晓这‘龙’之玄妙变化?”

    卖货郎呷了一口浊酒,哈哈一笑,显出几分粗豪:

    “东方先生说笑了!”

    “龙乃神物,腾云驾雾,神龙见首不见尾,其玄妙变化,我一个走街串巷,贩货糊口的俗人,如何知晓其详?”

    “还请东方先生赐教。”

    “哈哈哈……”

    算卦先生捋须一笑,声音陡然提高几分,引得周围渔人酒客也侧耳倾听:

    “龙者,鳞虫之长,水族之尊也。”

    “其能小能大,能隐能升。”

    “龙小则隐介藏形,潜踪于涓滴溪涧,细微难察;大则兴云吐雾,搅动八荒风雨,翻江倒海。”

    “龙隐伏时,蛰身九渊之下,鳞甲尽敛,与泥沙同寂;龙升腾时,翱翔九天之上,鳞爪飞扬,睥睨寰宇!”

    “可以说,龙乘时变化,进退自如,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故而,依老夫浅见,这龙,足可喻为‘当世之英雄’也!”

    卖货郎听得入神,眼中露出向往之色,击掌赞叹:

    “先生高论!当真令人神往!”

    言罢,卖货郎长叹一声道:

    “哎!”

    “可惜啊可惜,我尉迟真金虽走南闯北,贩货四方,也算见识过些世面,见过不少英雄人物。”

    “却从未有幸得窥真龙变化之万一,实乃生平一大憾事!”

    东方哙闻言呵呵轻笑,将手中青梅轻轻置于案上,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渔翁酒客,朗声道:

    “尉迟贤弟,果真心怀慕龙之意?”

    “自然!”

    尉迟真金慨然起身,拱手道:

    “此等神物,莫说一睹真容,便是得闻其声,亦不枉此生!”

    算卦先生东方哙语带玄机,放下青梅,正色道:

    “想见龙?难,亦不难!”

    卖货郎尉迟真金倾身向前,语气热切如火:

    “愿闻其详。”

    算卦先生却不急着回答,反而问道:

    “尉迟老弟可知这天地‘万物生发’之理?”

    卖货郎挠头笑道:

    “我不过是个贩货的粗人,只认得‘钱财’二字,哪里懂得什么‘万物生发’?”

    “且听我道来!”

    算卦先生正色道:

    “须知混沌初分,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

    “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

    “自此,天地万物有走兽飞禽,各安其位。”

    “飞禽以凤凰为长,走兽奉麒麟为尊,而统御这浩渺水泽者,自是神龙无疑。”

    他指尖轻叩案面,声音渐沉:

    “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和大鹏。”

    “而孔雀和大鹏,各自再育雕、鹰、隼、鸡……”

    “世间百鸟万禽,由此繁衍。”

    “而然龙性至淫,无固定之偶,其血脉流转,演化无穷,生出诸多龙子龙孙。”

    “有‘龙和蛤蟆’交,则生‘蒲牢’,其性好鸣,常饰于钟。”

    “有龙和狮子交,而生‘狻猊’,喜静厌动,常踞香炉。”

    “有龙与游鱼交欢,则化‘螭吻’,口阔吞浪,居于殿脊镇火。”

    “龙与神龟相媾,则孕‘赑屃’,力能负岳,常驮碑石。”

    “若龙与蛇蟒遇合,则诞下‘蛟龙’,性凶戾,潜于深潭大泽,兴风作浪,江河称雄……”

    “正是:龙生多子,各有不同。”

    语毕,算卦先生环视听得入神的众人,解释道:

    “此乃龙之血脉向下衍生之理,可化万形,变化无穷。”

    接着,算卦先生话锋一转,眼中精光更盛,声音陡然拔高:

    “然,大道玄奥!阴阳轮转,有降,也必有升!”

    “而与此对应,寻常水族生灵,如蛤蟆、鱼、龟、水蛇、蛟、鼍龙(鳄鱼)等,若得机缘造化,也可逆流而上,跃渊化龙!”

    “此即所谓‘鱼跃龙门’之真谛!”

    东方哙猛地起身,一甩衣袖,朗声道:

    “鳝修十载,灵智初开可化蛇;蛇潜百年,吸聚水精蜕而为蟒;蟒伏五百载,磨砺筋骨成虺……”

    “虺砺千载劫,鳞甲峥嵘方为蛟!”

    “蛟龙再越千重劫,吞云吐雾,行云布雨,直至额生龙角,遍体龙鳞……终成呼风唤雨的真龙!”

    东方哙语速渐快,仿佛在众人眼前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水族登龙图卷:

    “这浩浩荡荡的长安八水之内,便有那身披金鳞、蕴含真龙血脉的‘潜隐之龙’蛰伏!”

    “其貌或似‘金鳅’隐于渊,或如‘异蟒’藏深涧,潜踪匿迹,常人难以辨识。”

    “正所谓——”

    东方哙目光如炬,扫过面露惊疑的渔夫们,一字一顿道: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话音落下,窗外忽起一阵狂风,吹得酒肆布幡猎猎作响,似有龙吟隐于云雾之间。

    东方哙继续道:

    “此‘金鳞’者,实乃潜隐之真龙雏形也!”

    “神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飞腾则凌霄汉、蔽日月,隐伏则潜波涛、匿形影,凡人难窥其踪。”

    “但这等尚在‘化龙’途中的‘隐龙’,虽具龙相龙威,却终究难敌高人法力、难避精巧罗网……便潜伏于这长安八水之中!”

    算卦先生青梅煮酒,论天下鱼龙之变。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这一番“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的宏论,震得酒肆鸦雀无声,唯有窗外雨点击打河面的噼啪声渐密。

    世人多喜热闹。

    更喜欢神物志怪。

    此算卦先生和卖货郎此“青梅煮酒论鱼龙”之奇谈,早已引得渔民蜂拥围观。

    此刻酒肆内外,议论如潮。

    一位满脸风霜、双手皴裂的老渔翁挤上前,摇着头,带着世代渔人的经验与不信,上前与东方哙辩驳道:

    “先生这话说得玄乎!”

    “老汉我在长安八河里打了一辈子鱼,网里进出的鱼鳖虾蟹不知凡几。”

    “却从未见过什么金鳞、隐龙之物。”

    “怕不是先生编些神怪故事,逗我等开心解闷吧?”

    旁边几个年轻渔夫也跟着起哄:

    “是啊是啊!渭河那水浑得像黄汤,鱼影子都看不清,哪来的什么龙种?”

    “就是!网撒下去,捞上来的不是鲫鲤就是草鲢,要么就是些蠢笨的河鳖,哪有什么带爪子、带金鳞的稀罕物?”

    “是啊,你这老人家,怕是在拿我等寻开心吧?”

    ……

    众渔人哄然附和,显然大多不信。

    算卦先生捋须微笑,不以为然,目光转向卖货郎尉迟真金,缓声道:

    “潜龙在渊,自有其道。”

    “非有缘之人,慧眼难识。”

    “何况渭水浑浊,即便那潜龙自尔等网边游弋而过,尔等凡胎肉眼,又有浊水障目,又岂能识得潜龙真身?”

    他微微一顿,对尉迟真金道:

    “尉迟贤弟,老夫言尽于此,信与不信,自在人心。”

    卖货郎闻言,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四射,仿佛下定了决心:

    “妙啊!东方先生一席话,真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

    “想我尉迟走南闯北半生,贩些针头线脑、山货杂耍,赚得些许浮财,却从未遇此等蕴藏大造化、堪为稀世奇珍的物件!”

    他舔了舔嘴唇,露出一副精明商人模样,道:

    “先生神通广大,能窥天机识潜龙,不如这样……您替我算一卦,指明这潜龙现下的藏身之处?”

    “小弟愿出重金,雇请几位渔市里经验老到、胆大心细的船老大,带上最好的渔网,定要替我将那‘隐龙’请上岸来!”

    “这玩意儿稀罕啊!若是能得,转卖给长安城里那些崇尚祥瑞、讲究风水气运的王侯公卿、豪商巨贾,啧啧……少说也值个百贯钱!”

    “到时候,先生的指点之功,渔家的辛劳之酬,我的利润钱……都有了,几家皆大欢喜,岂不是一桩天大的快活买卖?”

    “尉迟我,平生最爱这等既新鲜刺激又能赚大钱的营生!”

    说罢,尉迟真金豪爽地从怀中掏出一贯沉甸甸的铜钱,“啪”地一声拍在油腻的桌案上,铜钱碰撞,叮当作响。

    算卦先生看着那贯铜钱,慢条斯理地又呷了一口酒,捻动手指作掐算状,沉吟片刻,颔首道:

    “嗯……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铜香,谁人不爱?”

    “尉迟老弟既有此雅兴,更愿慷慨解囊,老夫便破例为你卜上一卦,探一探这潜龙踪迹!”

    当下,东方哙肃容敛衣,取出一方古旧龟甲与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

    他口中念念有词,指法玄奥,将铜钱置于龟壳内,三摇三晃,而后郑重其事地在酒肆油腻的桌面上排出卦象。

    周遭酒客渔夫皆屏息凝神,伸长了脖子观看这难得一见的“算龙手段”。

    片刻之后。

    东方哙以手指蘸着浑浊的酒液,在桌面画出一幅简略的水流回旋图,最终点向渭河某处水湾:

    “卦象所示,天机已明!”

    “明日卯时三刻,于渭河西段,距此二十里处,名为‘黑水湾’的水深三丈之地,水流回旋激荡之处,必有金鳞隐龙潜游!”

    “此物灵性初萌,最易受血食香饵所诱……”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68/1111050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