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试试床软不软
梁教授还向刘一民演示了一下洗澡间和马桶,示意他用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
“我们从南洋来,所以一些家具和装修,也用了一些南洋风格。比如这个床,你看看这样式.”梁教授指着床说道。
床是现代化的样式,刷着白漆,厚厚的床垫就是大家常说的“席梦思”。
梁教授指了指角落里卷起来的东西:“这是地毯,因为没人住,所以就卷起来了。这买回来就没用过,都是新的。”
刘一民过去看了看,还真是这样!
“这床垫?”
“我们用不着,刘一民同志,给你留下!”
梁教授叫刘一民为刘一民同志,意思是要生意归生意。
“书房的这个书架,是当时我从清华的一个老教授那里淘来的,当时花了二十多块钱!这书桌,椅子都不简单。当时想让犬子在国内多待一待,谁知道人家并不领情,偏喜欢跟着他二叔做生意。”
梁教授的家里在南洋经商,做什么,他并没有说。
“梁教授,你这房子怎么想着卖了?”严家炎问道。
“嗐,我越来越老了,过来打扫一趟也不容易,索性转手,也是不让资源闲置,闲置就是浪费。”
等一切看完之后,刘一民非常满意,他还跑到楼顶看了看,厚实的墙体,显示六十年代建造的时候真舍得用本钱。
要真是在上面烧烤,还是个好选择。当然,前提是邻居不管。
等一切都看完了,到了最重要的谈钱环节。严家炎替刘一民问买下需要多少钱,梁教授沉思了一下说道:
“当时我们买的时候是一百五十块钱一平,现在国内的物价开始上涨,按两百块钱也不多。家具之类的所有东西都赠送,但是考虑到目前国内的消费情况,按照一百八十六一平算房价,严教授,一民同志,你觉得怎么样?”
梁教授也不用计算机,心里面快速地计算着。
严家炎一算数字,吸了一口凉气,差两百四十块钱就三万了:“老梁啊,这三万块钱国内多少人能拿的出来呢?我看你还是想以后拄着拐杖过来打扫!”
“一民同志,你觉得呢?”梁教授问道。
“梁教授,确实有点贵,我还只是个学生,这钱有点吃力!”刘一民杀价道。
“哈哈哈,你这个学生不简单,比校长都能挣钱。其实你敢看房,就是有心理准备的!”
不愧是商人家庭出身,梁教授甚至把刘一民的收入都考虑的清清楚楚的。
“团结湖的华侨公寓才180块钱,那可是新房!”严家炎说道。
“咱这儿位置好啊!”梁教授不松口。
“位置好什么好?还没团结湖靠近市区!”严家炎说道。
“那不能这样算,老严啊,你太文人气了。这房子啊,不只是看在哪儿,还得看是不是需要。咱这儿离燕大近,你瞅瞅,这光线也好,这采光在南洋也都是算钱的!”
“阳光也算钱?”
“那是自然,老严啊,这就是经济课。你看看吧,未来国内肯定也会这样学。除了物业费之外、西方转卖还有转让税、还有房地产税.”
“这些我们才不学!”严家炎说道。
“哈哈哈,你看着吧!”
梁教授给严家炎普及了一些金融知识,让这个习惯象牙塔的老教授深受震撼。
最后刘一民跟严家炎联手,将价格压到了一百八一平,跟团结湖新修建的花钱公寓价格打成了平手。
“嗐,我终究不是生意人,做不到生意归生意,一民,谁让我喜欢你的小说呢,一平再给你便宜五块钱!”
梁教授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转了几圈后,房子彻底易主。
两个人在严家炎的见证下,签订了合同,先去改了登记人的名字,才去银行取钱。
至于怕签完合同改完名字赖账,根本不可能,严家炎还在这儿呢,另外以后刘一民还得在燕大混呢。
从银行里,将两万八千块钱交给了梁教授,对方也顺手存了进去。
严家炎看着刘一民拿出来了这么多钱,两万八千块钱,总共两千八百张崭新的大团结,摆在几人的面前时,严家炎用手掐着大腿吸了好几口气。
心里面默念着老子《道德经》里面的清静无为、清心寡欲的句子。
走出银行,梁教授对着严家炎说道:“老严,我说的没错吧,他已经不是一般的学生了!”
严家炎转向刘一民问道:“你小子怎么来的那么多钱!”
“严教授这都是我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写的,写了几年才存了这么点!”
“才存了这么点?老梁,咱们回学校吧!”严家炎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待了。
严家炎和梁教授回到了学校,刘一民又到华侨公寓里看了一遍。
上次看房遇到的门卫换岗,看到刘一民刚想问她又来看老师,刘一民手里面拿出了华侨公寓的住户证明。
等刘一民进去许久,门卫依然没想明白,刘一民怎么成住户了?最关键是这家伙,没给自己递牡丹烟!
刘一民回去检查了一遍,一切都挺好才放心,毕竟是两万八千块钱的交易。
没给严家炎开玩笑,自己的积蓄都在这儿了。这里面就有《家园三部曲》和三部曲单本的版税,下次再想收到如此大额的版税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兜里面只剩下几百块钱,够找人把锁换一换、房子清理清理了。
好在是秋天,不需要装空调了。要不然,这又是一大笔开销。
找人把房间里面的新锁换了,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四合院。
燕大,燕东园杨诲别墅,严家炎和杨诲两个人研究起了魔幻现实主义,严家炎不懂法语,在旁边急的团团转。
杨诲时不时地蹦出几个词汇,一边看一边做着笔记。
上面写了很多个人名,用箭头表明人名与人名之间的关系。
严家炎光看人名与人名的关系都觉得头疼:“难怪一民说读懂这两本书,最难的是人名儿!”
“一般人拿着法语本还真不一定能看懂!”杨诲得意地说道。
“老师,还是您的法语好,找您是找对人了!”
“一民到时候讲课,我也去听,记得给我留个位置。”
朱霖看到疲惫的刘一民骑着自行车回到四合院,好奇地询问他干什么去了。
刘一民将一串钥匙扔进了朱霖的手里,示意她看一看。
“钥匙?什么意思?”朱霖不解地问道。
刘一民喝了一大口水,喘口气说道:“新房子的钥匙!”
“新房子?刘老师,你又买院子了?”朱霖也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无奈,怎么刘老师是跟院子结成亲戚了,有点钱就去买院子。
“这不是院子,这是公寓房!”刘一民得意地说道。
“公寓房?哪里的?”
“花园村华侨公寓的,怎么样?”
“真的?”朱霖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吓得三花从角落里飞出了厨房。
“这不是钥匙嘛,还能是假的!”刘一民锤了锤自己的肩膀。
朱霖见状,轻轻地帮刘一民按了起来。
“那里的房子很贵吧!”
“两万八,付完之后我就是个穷光蛋了。”
朱霖笑着说道:“放心,刘老师,还有我呢!”
两个人吃着饭,刘一民将明天准备过去找人把房子收拾收拾。他不打算找六子他们了,不是不相信他们,有时候财还是不能太露了。
“明天是周日,刘老师,我给你一起去,不用找人,咱们两个就可以。”朱霖说道。
“我还以为你说要把你室友都找来呢!”
朱霖抿了抿嘴,没有说话,以前可以拉一群人来,现在嘛,还是不麻烦她们了。
傍晚的时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李书找到了刘一民,这家伙搞得比刘一民还累。
“老李,你是编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去挖煤了!”刘一民笑着道。
“跟挖煤也差不多!”李书猛灌了一大口水:“我知道你一大早去了燕大,就跑到燕大找你了,到了,发现你不在。这几天我去了津城一趟,要不然早来找你了,《纽扣》单行本,你还没签出版合同吧!”
“没呢,老李啊,咱俩啥关系,《纽扣》就等着你呢,老黄要了,我没给!”
李书长吐了一口气,仿佛吐出了数月的郁结,感动的说道:“一民啊,啥都不说了,签合同!”
签完合同,问刘一民有酒没有。
“怎么了?还喝酒?”
“一民,我心里苦啊!”
喝酒的过程中,李书讲了一大堆辛酸事,比如韦君怡在知道他没拿到出版权后,如何如何的训斥,如何如何的辱骂,简直将韦君怡描绘成了一个女魔头。
“行了行了,咱谁不知道谁啊,别给我这儿抹泪!”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你觉得呢?”
“哈哈哈,下次我演的真实点。”
李书搁这儿跟自己搞悲情营销呢。
“老李,尽快出版,我最近有点缺钱!”
“你还缺钱?”
刘一民告诉他自己买房子把钱花完了,李书是编辑,以后少不得要往华侨公寓跑,所以刘一民直接把自己买房的事情告诉他了。
李书喝了一杯酒,指了指自己的眼泪说道:“现在这是真泪!”
临走的时候,李书想明天帮刘一民收拾房子,顺便认认门,自己先知优势,以后方便堵门要稿。
可惜被刘一民给拒绝了,只说心疼他,让他周日好好休息。
一大早,朱霖便站在了刘一民的窗前,将他给喊了起来,准备去华侨公寓整理房子。
朱霖很是兴奋,她倒要见识见识所谓的“华侨公寓”到底有多好,从小在燕京长大,没少听大家侃。
什么,大会堂剩下的料子盖了华侨公寓等等。
一路上朱霖蹬的飞快,到了之后,看到大门了,竟然刹住了车,将目光望向刘一民。
“往里进,没事!”刘一民跟门卫打了一个招呼。
门卫摆了摆手,看着背影,默默记下,今天亦没递烟。叹了一口气,看来以后都不会递了。
走进去,朱霖看着房子,一股不真实的感觉,转了几遍之后,才冲着刘一民感叹了一句:“这就是华侨公寓啊,有钱人可真会享受!”
说着开始干活,刘一民找了几个人帮忙打扫房间,从里里外外,床下面也都打扫了一遍。
欧式的窗帘也摘了下来,准备仔细地清洗一遍。
一个工人五块钱,总共四个人,包了一个上午加中午的时间才全部忙完,垃圾也帮忙清理了出去。
一些旧被子之类和用不着的东西,刘一民让他们看看,择需而取。
最后清理的干干净净。
四个人骑着三轮离开,在讨论着华侨公寓的奢华。
“我表叔家的孩子想跟咱一起干,我拒绝了!”
“当初回城的时候穷的饭都吃不起了,穷的活不下去了,但凡他能借我点钱,现在就带着他干了。”
屋子里面拖了一遍之后,水还没干,朱霖撒了点花露水,让屋子里味道变得清新了不少。
“刘老师,这房子跟拍《庐山恋》的时候进去的别墅一样,能洗澡,还有马桶,真方便!”
朱霖忙活了一上午,丝毫不觉得累,不断地感叹道。
如同巡视自己的领地一般,朱霖再次巡视了一圈,问刘一民是不是要把家搬过来。
“不用,那个院子也是要住人的,那里离人艺近,你又在人艺上班。”
朱霖笑着说道:“搞得好像跟以前的东都西都似的,刘老师想住哪儿就住哪儿!”
“没办法,谁让人艺附近没什么公寓。要是冬天上课,从四合院到燕大,我得冻成冰雕。”
刘一民压了压席梦思床垫,对着朱霖说道:“你瞧这床垫软不软?”
“有点太软了,这躺上去睡不着啊!”朱霖试了一下说道。
“那试一试!”
刘一民笑着冲朱霖张开了怀抱,朱霖推了一把没推开,反而抱的更紧了。
两个人友好的交流一番后,刘一民无奈地说道:“太软了,使不上劲儿!”
朱霖锤了一下刘一民的肩膀,让他正经点!
两个人洗个澡,走出华侨公寓,到外面的国营饭店吃起了晚餐,刘一民将朱霖送回家后,又回到四合院住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14/1111086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