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销量
曹禹的办公室内,一片喜气洋洋。曹禹生怕夏言不知道这奖的重要性,还认真地给他解释了解释。
夏言看完后,高兴地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好好好,真给咱们中国文坛争气!咱们国家的作家,不能只在咱们国内拿奖,也得到国外试试锋芒嘛!”
“怎么样?还得看我学生!”曹禹得意的翘起了二郎腿,轻轻的用手拍打着膝盖。
“你不是说一民是咱们文坛的学生嘛,家宝,你哈哈哈瞧你嘚瑟的。”
夏言说完,周杨也打电话过来询问,夏言将情况给他仔细地讲了讲。
周杨在电话里面高兴地说道:“这说明咱们国家的作家也越来越国际化了,走出中国、走出亚洲、走到西方喽!”
文化部立马给宣传部门打了一个电话,要求他们采访并重点宣传一下。
获得国外文学奖奖项,可是今年文学界一个重要的成果,必须得大书特书一下。
《人民报》接到消息后,立马派人来到了人艺,对刘一民进行了一次采访。
“刘一民同志,这一篇小说你是什么时候写的?并没有在国内发表过吧?”记者问道。
“没有,这是一本直接用英文发表在美国杂志《巴黎评论》上面的小说,写好时间久了,发表是在去年!”
“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内容嘛?这个名字挺奇怪的,为什么叫做《绿皮书》?”
刘一民笑着说道:“讲的是一位美国黑人音乐家和白人司机的故事,美国种族歧视非常严重,黑人往往是底层的象征,所以当‘高贵’的白人遇到‘卑贱’的黑人雇主时,他们身份的转换,将带来不一样的矛盾和冲突。
在长达几个月的巡回演出的旅程中,他们之间产生了误解和理解,最终成为了朋友。但是在种族歧视的氛围中,还有很多的美国黑人饱受歧视的痛苦。
为什么叫《绿皮书》,因为《绿皮书》就是美国的黑人行动指南书的颜色,这是一本歧视之书!”
说到最后,刘一民的声音略带愤慨。
记者又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直到最后问出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刘一民同志,你能获得欧.亨利文学奖,最想感谢谁呢?”
听到这个问题,旁边的夏言咳嗽了一声,曹禹坐直了身子,赶来的作协书记张广年期待的看向刘一民,朱霖装作不在意的握紧了手中的茶杯,浅浅的抿了一口.
“感谢D和国家的培养和政策,让我能上大学。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曹禹、感谢文化部和作协的支持和很多的支持、鼓励的前辈和朋友,最后,感谢我的妻子——朱霖.”
“呼“
除了刘一民之外,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夏言和张广年美滋滋的对视了一眼,曹禹微笑着品了品手中的茶。
朱霖微笑着看向刘一民,双手不自觉的握着拳头,胸脯激动的不断起伏。
“朱霖同志?”记者看向了朱霖,暗道一声真是才子佳人、夫妻情深。
于是又询问了朱霖一个问题,夸赞他们夫妻二人一起为国家的文艺事业做着贡献。
接着依次采访了曹禹、夏言和张广年,大家一边夸赞刘一民,一边又给自己的单位贴了贴金。
夏言说道:“今年一民为咱们文艺届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凯旋在子夜》,销量已经达到四百万册,话剧表演深得社会和军内的同志们喜欢.我们文化部,一定要多鼓励像刘一民同志这样的作家走出去.”
等采访完毕后,记者开始收拾东西,忽然问道:“刘一民同志,美国的种族歧视真的那么严重吗?”
“怎么?”
“现在大家都说美国好,好的跟天堂一样,好像到了美国,什么都有了!”
“哈哈哈,美国的种族歧视要是不严重,这部小说也不可能获奖。五六十年代最严重,如今的美国有改进,但是根本没办法全全消除,而且在一个发展的社会中,这些问题容易被掩盖。
一旦经济增速缓慢,这种矛盾会变得更加剧烈。华人到了美国,终究是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的群体,无论获得怎么样的成功,始终是一名外来者!”
曹禹说道:“我去过美国,跟华人交流过,这倒是可以肯定,美国是白人至上。三四十年代访问美国的时候,那时候更严重!”
“对于白人来说,黑人都是从种植园里放出来的奴隶,都应该去摘棉花!”刘一民说道。
等记者走后,夏言看着刘一民,很担忧的说道:“从记者的话就能看出来,社会上的出国风气是多严重了!”
“爹要下雨,娘要嫁人,拦是拦不住的!”曹禹说道。
曹禹给朱霖放了半天假,从人艺出来,朱霖激动的心一下子就爆发了,刚才在人艺里,当着夏言和曹禹的面,不好表露的太开心。
“刘老师,你太厉害了!”
“这句话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换一句!”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不换,刘老师,今天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做,好好的奖励奖励你!”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说道:“朱霖同学,喜欢明知故问嘛!”
“正经点,刘老师,你现在可是大教授!”朱霖轻轻地掐了一下刘一民腰间的肉,一脸正气地说道。
“孔夫子都说食色性也!”
刘一民骑着摩托来到邮电局,将汇款单给签收了,接着直接到银行给取了出来。
这八千美元是《绿皮书》的稿费,其余的书还没有出版,自然稿费还没有结算。
“刘老师,好多钱啊!”朱霖看着这么多钱,双眼直冒光。
刘一民笑着说道:“走,消费去!”
拿了四千块钱,其余的全部存进了银行里面。朱霖坐在摩托车上,紧紧地捂着挎包,生怕钱被被人给抢了。
到了王府井百货商场,刘一民直接带着朱霖来到了摩托车经销部,上面还摆放着几台国产和外国货。
“刘老师,来这里干嘛?不是有摩托车了吗?”朱霖问道。
“给你也买一辆,上下班方便,要不然太远了,你看看哪辆比较好!”刘一民笑着说道。
“给我?我不要了,咱们钱存着多好!我骑自行车就行了。”
“骑自行车要将近一个小时,太累了!钱就是花的,要不然挣它干嘛?”
刘一民在闲暇的时候教过朱霖骑摩托车,她骑的还挺不错。一台摩托车,有时候还偶尔骑着到人艺。
但两人一辆摩托车,终究是没那么方便。
朱霖想了想觉得也是,想选择幸福250,因为便宜。刘一民不由分说的选择了铃木,本来想选择更为先进的AX100,可是这款的车身较大,动力太强,怕把握不住。
“刘老师,选这辆吧!”朱霖拍了拍旁边一辆造型略显奇特的摩托车。
这是一辆进口的铃木A50,50排量的轻骑车。看着像是后世的踏板或者是弯梁摩托,朱霖骑绝对是够用了。
“好,这个不错,虽然慢点,但是安全好操控!”刘一民说道。
“同志,这台铃木A50售价是1400块人民币!”售货员笑着说道。
朱霖从包里面数了1400块钱还有侨汇券,跟着售货员交给了收银员,成功领取了发票。
刘一民取4000,原本心里面是计划着买大排量的。
“还买什么吗?”刘一民笑着问道。
“刘老师,再去买点布料,买几件床单和被罩!其余的也没什么要买的了,我妈说了,要勤俭持家!”
朱霖开心的到其它楼层买了点布料和其它的家用品,之后两个人骑着车到了东城公安局,给朱霖的摩托车上了一个牌。
回家后,朱霖将剩余的两千多块钱递给了刘一民。
“给我干嘛?”
“早就说好了,咱家你管钱!”朱霖不由分说的将钱塞到了刘一民的口袋里。
刘一民无奈地说道:“我把钱放书房的柜子里,需要了自己拿!”
“好嘞,等下个月发工资,我也把钱放里面!”
“你自己的你拿着就行!”刘一民随口说道。
“嗯?”朱霖迈着步子走到刘一民的身边,将手搭在刘一民的肩膀上,脸凑过来问道:“刘老师是觉得我挣钱少吗?是哦,我那三瓜俩枣放进去多不合适!”
“哈哈哈!”刘一民顺势搂住朱霖的腰说道:“怎么会呢,朱霖同学的贡献不是用钱来衡量的,给咱全中国的人民带来了优秀的作品,价值不在于钱的多少!”
“刘老师,你会说话,奖励你一下!”
两个人在客厅里面打闹了起来,接着顺势躺在了沙发上。
朱霖暗道结婚后还是单独住在一起比较舒服,要是跟父母住一起,哪能这么恣意!
翌日,刘一民获奖的消息在《人民报》次头条的位置刊登了出来,足以显示出报社对获奖消息的重视。
头条一般都是国家大事,自然是轮不到刘一民。次头条就在头条的旁边,几个大字非常的显眼。
《热烈祝贺我国青年作家刘一民同志荣获美国欧.亨利文学奖一等奖》
在标题下面,一行小字写的是【获奖作品为刘一民同志去年发表在《巴黎评论》杂志上的《绿皮书》】
次头条的位置一般都很简短,不可能刊登大量的采访内容,在第二版详细的刊登了对刘一民和朱霖等人的采访。
《人民报》一发表,顿时在社会上和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外国的文学奖啊,第一次听说国内的作家获得。
原来咱们国家的作家,也能获得外国的文学奖。
大家看完《绿皮书》三个字,脑袋都是晕乎乎的,没听说过啊。
有人觉得是自己没有注意,特意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刘一民同志的作品最忠实的读者,一聊天,对方也没有听过。
这就奇了怪了,但大家并不觉得这会是假消息,毕竟这可是国内第一大报《人民报》。
接着大家看详细的采访内容,才发现这本小说根本就没有在国内发表。
于是,大家的好奇心达到了顶峰,想知道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获得外国的文学奖。
商务印书馆的黄春雨鼻子最灵,看到报纸消息没多久,就想到了这一层,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找到了刘一民,希望商务印书馆可以出版。
“我的散文《青年集》卖的怎么样?”刘一民见到黄春雨,关心的问道。
“卖的比大多数散文都要好!”
“好是好多少?”
黄春雨说道:“目前的销量将近九万册!”
刘一民“啧”了一声,黄春雨赶紧说道:“这已经够好了,很多作协知名作者的散文集销量,整个销售时间也不过四五万册。散文跟小说毕竟不同,小说的读者是对作者和作者的故事感兴趣。
散文更多需要的是,读者对作者本人感兴趣。”
刘一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黄春雨说的没有错,这还是黄春雨多方整合内容的结果。
“这是《绿皮书》的底稿,那《绿皮书》的出版就交给你们了!”刘一民伸出手跟黄春雨握了握手。
“放心吧,我先看一看!”
黄春雨刚看完,崔道逸和李书就跑来了,李书看到出现在刘一民书房的黄春雨,无奈地说了一句:“还是年轻人的腿脚快!”
“小黄同志,我们《人民文艺》先发表,你们再出版怎么样?”崔道逸乐呵呵地说道。
黄春雨爽快的将稿子交给了崔道逸,崔道逸拿起坐在一旁,跟李书一起看了起来。
李书看的没滋没味的,时不时的瞟一眼黄春雨。
黄春雨无奈地说道:“李书同志,《凯旋在子夜》让你们人民文学出版社赚的盆满钵满了,也该让我们喝点汤!”
夏言所说的《凯旋在子夜》销量达到四百万册的消息已经是老消息了,目前《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已经达到了四百三十万册。
这个销量,被很多人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小黄啊,你们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的。再说了,什么叫赚的盆满钵满,文化人的事情能用赚嘛,咱们是文化的搬运工,传播文化的使者。”
黄春雨这样说,李书也不生气了,说话的时候和蔼了很多。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14/1111082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