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374章 余桦来京

第374章 余桦来京


舞台上的布景因为技术原因并没有办法完全将黄沙漫天表现出来,但演员的台词和号子声,依然能让观众体会到环境的恶劣和科学家们、战士们战天斗地的决心。

    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戳着观众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大家不敢轻易眨眼,就怕错过精彩的片段。

    原子弹即将爆炸的时候,整个剧场落针可闻,无论是演员和观众都神情紧张,宛如大家都处在试验场,紧张地等待着天空升起的蘑菇云。

    喇叭里不断传来宛如机械般的冰冷倒计时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两、幺,起爆!”

    一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剧场响起,舞台上的演员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观众席后面冲出几队举着红旗的战士,呼喊着胜利的口号沿着座位席的走廊冲上了舞台。

    一时间舞台上红旗翻滚,漫卷西风,整个舞台成了红旗的海洋。

    台下也沸腾了,声音冲破人艺的楼顶,楼上正在休息的演员家属“震感明显”。

    红旗中间,演员们互相拥抱,将帽子抛向上空,抛向台下。台下,前排的首长们互相握紧了大手,仿佛再次回到了成功的那一天。

    随着音乐声响起,演员们齐声唱着《祖国不会忘记》。

    “我们一起唱吧!”老首长整理了一下军帽和领章,站在人艺前排大声地唱了起来。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

    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

    不需要你歌颂我

    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

    融进祖国的山河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话剧结束之后,刘一民跟朱光遣和严家炎打了一声招呼,朱光遣的眼周都是晶莹的泪花,跟严家炎诉说着当初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的不易,国家落后,学生如无根之草。

    “朱教授,严教授,你们回去慢点。”

    “放心吧,你去忙你的吧!”严家炎说道。

    后台的演员们还没从戏里面走出来,一个个红着眼睛。欧阳山尊的声音响起:“同志们,首长们要进来看望大家!”

    刘一民跟着一众首长走进了后台,跟还没有卸妆的演员们一一握手。

    “同志们,你们很了不起,表演的很精彩,我向你们表示感谢!”老首长大声地说道。

    演员们争先恐后地跟首长们握手,最后不知道谁提议了一句拍张照片。

    “好啊,咱们一起到舞台上拍照。”老首长欣然同意。

    剧场的观众已经走完了,舞台和观众席上的灯光全部打开,曹禹让人找来了院内最好的相机。

    拍完照后,老首长握着曹禹的手说道:“老万啊,你手下有一群好兵啊,排练的非常好。我原本以为,你们跟军队话剧队伍相比,军人的铁血气概会太弱。没想到完全演出来了,尤其是最后的这个环节,非常好,让观众身临其境。”

    “这是我们导演团队里的朱霖导演想出来的,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另外也是因为整个舞台有限,我们想办法拓展一下舞台的体验空间。”曹禹笑着解释道。

    最后一个场景,指的就是一排排的战士手举红旗从观众席后面冲上舞台的场面。

    “哦?朱霖同志在哪儿呢?”老首长左右看了一下,朱霖从侧面走了出来。

    老首长跟朱霖握了握手:“不错,这就是咱们人艺导演后备军,一民同志写剧本,你来当导演,夫唱妇随哈哈哈。听一民说你怀孕了,你们两个可要为国家培养好文艺事业接班人啊。”

    “谢谢老首长关心。”朱霖红着脸说道。

    “好,要是一民欺负你了,记得来找我。天色也不早了,同志们准备下班吧!”

    张同志和爱平主任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笑呵呵地夸赞他书好剧本好,人艺的同志们演的更好。

    送一行首长离开后,刘一民和朱霖跟曹禹打了一个招呼,准备回家。

    曹禹拉着刘一民的胳膊没让他走,而是转身向演员和导演宣布:“今天参加演出的演员和导演,月底发三十块钱的奖金。”

    只有三四十工资的演员兴奋地跳了起来,几个导演开心地咧着嘴冲曹禹道着感谢。

    “同志们,我们要继续创作出更优秀的剧目,大家不要骄傲,要戒骄戒躁,再创造精品剧目。”

    曹禹说完,挥手让大家下班。

    “一民,你们两个路上慢点!”曹禹说道。

    “万老师,放心吧!”

    刘一民这才跟朱霖一起离开了人艺,过了天安门,大街上非常安静,晚风呼呼的吹,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

    回到华侨公寓,刘一民立马打开了卧室的空调。

    “刘老师,暖气管的温度比前两天又高了,看来供暖已经进行了,只是水温上来还需要时间。”朱霖摸了摸暖气管道说道。

    刘一民说道:“过两天就不用开空调了,15号应该完全能热。”

    如今的热力系统供暖的地方少,管道内热水循环的线路短,热量就上升的快。

    加上能供暖的地方都是重要单位和公寓,热力系统也不敢在这上面省钱。

    不像之后的一些热力公司,总想在供热方面克扣点。

    “刘老师,几个首长可真够亲切的。”朱霖将手放到了空调的出风口旁,跟烤火似的温着手。

    “主要是排的好。”刘一民笑道。

    要是排的差了,谁还能笑的出来啊!

    刘一民没有回书房写东西,跟朱霖一起洗了一个热水澡。盆浴已经改成了淋雨加盆浴,洗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晚上,两人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完全忘了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刘一民拍了拍旁边的被子发现没人,推开门听到了朱霖在厨房忙碌的声音。

    “刘老师,你吃几个鸡蛋?”朱霖问道。

    “一个吧!”

    “好!”

    洗漱完毕,餐桌上摆好了早餐。吃完饭刘一民将朱霖送到人艺后,来到了燕大。

    朱光遣正坐在办公室里面看报纸,听到刘一民进来的动静,抬头说道:“瞧,《人民报》正在报道《横空出世》的话剧,接连用了好几个‘震撼’。”

    “朱教授,您昨晚什么时候到家的?”刘一民问道。

    “什么时候?已经忘了,老头子到家泡个脚就睡了。真是老了,搁在以前,我从人艺骑到燕大不带歇的,现在不行喽。”朱光遣将报纸递给刘一民,从抽屉里拿出文件准备工作。

    刘一民接过报纸看了几眼,上面还有一篇关于《传奇大掌柜》的评论。

    “下面的人真胡闹,现在一些单位将烫发和擦雪花膏都视为资倾,上面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下面的人走了样。”朱光遣想起最近的清除资倾出现的荒唐事,忍不住抱怨道。

    “这也是基层工作者的素质问题,上面发文,下面执行,他们分不清,于是就搞一刀切。不过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很多,我相信过阵子就会纠正。”刘一民说道。

    刘一民跟朱光遣最后整理了一下资料,静等教材编审委员会召开。

    实际上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注意到了,将个人生活美好追求和资倾分开,不准往人民的兴趣爱好上面搞。

    正如刘一民所说,17号《中青报》发文《污染要清除,生活要美化》,不能把烫发、穿时装跳集体舞当做污染加以禁止。

    “一民,走,过堂喽!”办公室内,朱光遣起身说道。

    11月18号,燕大中文系举行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式召开,朱光遣和刘一民带着几个研究生挺着胸脯走进编审现场。

    朱光遣和刘一民跟编审委员会的人打着招呼,钱锺书和季羡临本来正在聊天,看到两人后微笑点头。

    钱锺书和季羡临坐在首位,依次是王佐良、严家炎、吴组缃、王瑶等人,孙玉石作为编审主持人坐在中间。

    “朱教授,刘教授,紧张吗?”钱锺书笑着问道。

    朱光遣表情很拽地说道:“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辛苦几位教授参加教材编审会。”刘一民说道。

    钱锺书夸奖道:“不辛苦,话剧《横空出世》我去看了,给人的感觉非常震撼,刘教授,很了不起啊!另外上次家宝跟我们说,还有一盘葱烧海参没上,后来才知道他指的是《传奇大掌柜》这本小说啊。”

    王佐良插话道:“我从49年归国,一直生活在燕京,一民写的这个《传奇大掌柜》真是特有味道。用老燕京人的话儿就是‘特地道’!”

    刘一民摆了摆手,后面的几个研究生朝着后面的椅子走去。

    会议室的桌椅被摆成了长方形,长方形后面是几个凳子,没有桌子,研究生作为旁听坐在后面。

    刘一民和朱光潜坐在编审委员会的对面,旁边还有一张空位,上面摆着“杨诲”的姓名牌。

    孙玉石教授看大家准备就绪,于是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教授,今天是燕京大学中文系《西方现代文学思想》教材编审会,教材主编为刘一民教授、副主编为朱光遣教授、故去的杨诲教授。

    感谢钱锺书教授、季羡临教授能来参加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材编审会”

    孙玉石一大篇开场白之后,正式进入了审核环节。说白了,就是一方挑毛病,另一方疯狂解释。

    钱锺书等人都已经看过教材了,所以直接提问。

    王佐良率先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发问:“在拉美文学部分,我注意到不仅有文学内容,还有关于拉美文学的背景,这一背景是基于殖民侵略历史和拉美动荡的现状而言的。

    我想问一下,为什么着重提了这个背景,文学内容里面政治内容是否过多?”

    刘一民本来想回答,被朱光遣拍了拍手,示意他来发言:“老杨编写的部分,我来回答吧。”

    “各位评审教授,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在编辑教材之前,我们定下的方针就是一本适合社会主义青年学生的外国现代文学教材。

    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同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整个世界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奴役与被奴役的历史,这段历史给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响,甚至是毁灭。

    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之所以能够达到鼎盛,是因为拉美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如今的社会背景。所以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研究文学,而应该深挖原因。作为重要原因之一,我觉得篇幅所占并不长。

    我们认为对外国文学思想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文学。要不然我们懂了理论,不懂背后原因,这点见解实在是过于浅薄。”

    王佐良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下去。各国的教材都内含意识形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近现代各国的文学情况,跟政治都分不开。五六十年代,左意热潮席卷欧洲,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我觉得你们德国部分缺少一个内容,那就是思想领域对经济和工业的反抗,或者是对整个政府、社会的反抗。”

    钱锺书向众人展示了一下德国篇的内容,并指出教材的不严谨之处。

    战后的联邦德国(西德)迎来了经济的腾飞,但社会畸形是非常严重。德国分裂,曾经的纳粹分子再次登上政治舞台,纳粹意识形态残留严重。

    文学加大了批判力度,被称为“不服气主义”。

    “钱教授,我们接受您的建议。因为德国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所以我们对两个国家都进行了分析,造成了每一个国家的篇幅偏短,实际上我们在第九页有提到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深入去分析。”

    刘一民翻到这部分内容,给大家解释了一遍。

    钱锺书坚持认为应该深入分析一下,毕竟是大学教材,要让学生了解的多一点。

    季羡临提出的问题是要增加一些比较文学的内容:“最好是单独成篇,讲一讲同时代的西方主流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现在比较文学是个热点,我们的教材编写也要跟上去。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材才能在全国的大学有普适性。”

    刘一民和朱光潜对视了一眼,接受了季羡临的建议。

    接下来,几个教授都提出了不少问题,被朱光潜和刘一民一一解决。除了问题之外,大家也对教材内容不吝赞美。

    “你们的教材要是能通过部里审核,那是填补了目前国内教材的空白,各个高校都要用你们的书喽。”钱锺书说道。

    严家炎顺势问道:“钱教授,王教授。你们觉得这教材进入清华和外国语学院如何?”

    王佐良和钱锺书对视一眼,好啊,直接将军喽。

    “你们先通过部里面审核吧,只要通过我们就用。”钱锺书打包票道。

    教材的价格一般要比市面上的单行本贵,加上燕大有自己的出版社,卖的多,挣的多。中文系出的经费,当然中文系分的利润也就多。

    到此,“过堂”正式结束,内部的编审会出现的问题整理一遍之后,就直将教材往部里面报了。

    中文系中午请编审会的成员在外面的餐馆吃了一顿饭,办公室的研究生也全部参加。

    刘一民一一给介绍了一下,王佐良当场看中了一个研究生,询问毕业后能不能到外国语学院任教。

    “王教授,现在是吃饭的。”严家炎不满地说道。

    王佐良呵呵一笑:“吃饭,吃饭。”

    王佐良看重的研究生,正是严家炎手下的学生。

    几个研究生感激地看向刘一民,果真是荣誉不会独享。

    等钱锺书和王佐良走后,严家炎笑着说道:“朱教授,刘教授,咱们再辛苦辛苦,争取到二十二号将需要改或者增添的部分改出来,二十三号就送到部里。”

    朱光遣和刘一民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季羡临说道:“到部里审核,也不用紧张,审来审去还是这么些人审核。你们这教材编好后,西语系也要用。家炎啊,做的不错。中文系主任的任命马上就下来了,希望你带着中文系快速发展。”

    季羡临说完就直接离开了,刘一民冲着严家炎恭喜道:“严教授,明年再见就是严主任了。”

    朱光遣、王瑶几人笑眯眯地拍了拍严家炎肩膀,严家炎的表情没多少波动,甚至还有几分苦涩。

    刘一民等人庆祝第一次“过堂”成功的同时,一名来自浙省海盐的年轻人走下了火车。

    双脚踏上燕京的站台,他的双腿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摆子。他从沪市上火车,一路站到了燕京。

    碍于自己的“作家”身份,他并没有像其他没座的人一样钻到座位下面睡觉。

    毕竟是作家,得有点文人的风骨。

    于是,顺着铁台阶下火车的时候,双腿一软差点一屁股坐在了站台上。

    其实站了三个小时后就想钻了,但是下面已经找不到空地了。

    “特马的燕京可真冷啊!”余桦紧了紧自己的衣衫。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14/1111075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