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 第466章 《血战台儿庄》审片

第466章 《血战台儿庄》审片


谈到武侠童话,刘一民来了兴趣,跟郑渊杰讲了许多自己的思路,郑渊杰发现刘一民对童话故事也了解颇深,根本不是只懂成人文学的门外汉。

    “西方目前的童话故事也开始充满了冒险的元素,这类的元素不只是大人喜欢,小孩子也喜欢,甚至说是更喜欢。谁没有拿着手电筒想去探山洞的经历呢?

    什么去山洞,遇见了戒指里的老爷爷,老爷爷传我武功,从此开始降妖除魔,这是奇遇色彩。西方的童话也讲究奇遇,什么瓶子里的妖怪.

    只是童话故事的逻辑更为简单,词汇更符合小孩子阅读而已。武侠这个元素,天生就带着冒险的特性。”

    旁边的喜梅说道:“比如我们以前听的狼外婆的故事,是唐朝的志怪小说。”

    “对对对,喜梅的理解不错。”刘一民笑着说道。

    梁向东说道:“原来童话故事就是披着童话外衣的成人故事啊!”

    “一民,你真是一法通万法通,童话故事的写作核心是被你给抓住了。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我写的这么快,这就是原因之一。我喜欢从其它的小说,甚至是新闻里面找灵感。”郑渊杰佩服地举起了大拇指。

    郑渊杰看到《霍元甲》和其它的通俗文学这么火,想到如果融入到童话里面,《童话大王》的销量估计直奔五十万册去了。

    刘雨走到刘一民旁边,刘一民将她在怀里:“故事的精彩程度在于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大人具有批判能力,但小孩子只看你精不精彩,对话能不能到他的心里去。

    反过来说,创作者本身就要写好,真正的为孩子好。”

    刘雨嘴里吃着糖,口水往下流,刘一民赶紧拿出纸给她擦了擦。

    看着刘雨手里拿着撕得稀巴烂的《童话大王》,郑渊杰问道:“小雨是不是不喜欢我写的《童话大王》啊?”

    “不是,这孩子手上闲不了。”刘一民赶紧说道。

    郑渊杰将自己的目光从刘雨身上挪开,刘雨撕一下书,他心就疼得厉害,仿佛是撕他的孩子一样。

    喜梅见状,将刘雨从刘一民怀里抱走了。

    跟郑渊杰聊的很开心,晚上他干脆就在四合院里面吃了。喜梅做的菜,杨秀云还做了些汝县特有的食物。

    几人吃的非常开心,郑渊杰这阵子挣钱了,吃的好,加上天天坐那儿写小说,身子竟然胖了。

    会计梁向东神色也很好,两百块钱,让他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除了两百块外,每个月还发三十到五十不等的奖金,现在让他回国营厂子,估计也不愿意回去了。

    “一民,《今古传奇》卖了三百多万册你知道吗?”郑渊杰抬头问道。

    这刘一民当然知道,《今古传奇》的编辑还亲自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告诉他的,总共卖了三百二十万册。新期刊发表之后,市场上还能见到买10月期的,证明三百二十万册不是最后数字。

    他们还想让刘一民再写几篇,这次不单单提高了他们的销量,还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老郑,不要羡慕他们,《童话大王》有朝一日也能卖几百万。”刘一民笑着说道。

    郑渊杰咬了一口手里的金黄烙饼,手指上都是油:“真的?我信,像你说的,人得有个目标,我当时决定和你一块干的时候,就没想着一个月只卖二三十万册。杂志这东西,跟人一样,你得有心气儿,你要是没心气儿,根本走不远。”

    “小郑这话说的有道理,我们农村人,虽穷,但也有那么一口心气儿!”杨秀云夸赞道。

    “我试着写一篇吧,刚才讲的那么简单,我有点纸上谈兵了。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刘一民笑着看向旁边的刘雨问道:“爸爸给你写个故事,要不要看?”

    “要。”刘雨双手合十,将手反过来举到头顶。刘一民刮了刮她的鼻子:“好,多吃饭,你看哥哥都吃多少了?”

    “哥哥吃。”

    “哈哈哈!”

    郑渊杰擦了擦手上的油说道:“一民,你来真的啊?”

    “你不就这意思嘛,老郑。”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嗐,我就是想一想,没真敢想。毕竟你是大作家,写这童话故事,说出去似乎有点不入大雅之堂。”郑渊杰犹豫道。

    “主要是故事,就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小孩子就不是人啦?我心里是没这个,不过我要写,得写个长的。”

    郑渊杰说道:“长的好,长的好,咱们一期一期连载,将读者都抓到手里。”

    “还不一定啥样呢,你也别太乐观,万一再不够丢人的。”

    “一定没问题,一民我先走了,今天跟你聊的很开心。”郑渊杰将碗里的饭菜吃完,就准备起身。

    走出门外,外面风呼呼的吹,刘一民送郑渊杰走出了门外。

    “回吧,我们走了。”郑渊杰和梁向东两人骑着自行车,消失在了胡同的尽头。

    11月天气开始冷了,华侨公寓那边暖气都开了,等朱霖回来,一家人又像候鸟一般迁往华侨公寓。

    杨秀云看着院子里吹起的落叶感慨道:“这日子可真快,数着数着就到头了。明明觉得刚热,这天儿就冷喽。”

    “娘,日子是越过越快喽,小时候总觉得过年好,盼着望着,就等着大年三十吃顿好的。现在一眨眼,就又到过年的时候了。”

    “今年过年回去吧?”

    “回,咱们一起回去。”刘一民说道。

    杨秀云听到这话非常高兴,孙子孙女都快两岁了,村里人还都没见过呢,今年过年终于能让村里人看看了。

    “霖霖要回来了,你明天记得早点去接她。”杨秀云嘱咐道。

    “娘,我知道。”

    刘一民走进房间将屋子收拾了一下,明天下午三点的飞机。

    翌日,刘一民走进燕大,燕大的学生正在三角地里讨论时政,有人看到刘一民后,立即冲着这边吆喝了起来。

    “刘教授,《霍元甲》写的好哇!”

    “好哇!”

    “刘教授,《尘埃落定》写的好哇!”

    “好哇!”

    学生们一唱一和,声音从三角地能传到未名湖的对面的博雅塔,欢天喜地,朝气蓬勃,一幅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刘一民远远地冲着他们摆了摆手,并没有停下车跟他们聊天。这群学生精神状态特别好,能跟刘一民站着聊一上午。

    到办公室,刘一民将脑袋上的帽子摘下,跑到火炉旁边将手烤热。

    “冷吧?这还早着呢!”吴组缃乐呵呵地说道。

    刘一民前面烤热之后,又转身烤了烤后背:“这炉子火够大的,先来的教授居首功啊。”

    王瑶揣着手说道:“玉石啊,你以后来早点先把火弄弄,这样多好。”

    “好,王教授。”

    刘一民问道:“王教授、吴教授、文研所的几个人觉得怎么样?”

    “挺好,我看干脆别还给他们学校了,就留在咱们燕大得了。”吴组缃笑道。

    “哈哈哈,你们是见一个想要一个,当初王立群也是这么说的。”

    王瑶正色道:“那个查海生脾气有点静啊,静的有点出奇,感觉这孩子心里面有很多事儿,你得好好的了解了解,别再出问题。”

    “这孩子诗歌很纯粹,没想到以前法律系还有这样的学生,不过确实孤僻。都说伟大的诗歌在极端的情绪中产生,但是也没必要太极端。这孩子真实坦诚,就是太孤僻了。”吴组缃一连叹了几口气,不断地摇头。

    “两位教授,您也得多做做学生思想工作,万一比我好呢。”

    “咱们一起努力。”

    海子的性格纯洁坦诚,但又十分敏感,跟许多“神童”一样,有着不被外人所理解的痛苦,15岁考上燕大,幼小的身体承担着许多心理压力。

    国庆的时候,几个人都相约一块出去玩,就海子没去,平时也不太合群,戴建业几人将他当成小老弟,想让他活跃点,但也不起效果。

    刘一民跟他们聊了一会儿,去文研所了一趟。几人正在屋子里专心写论文做研究,李良荣不在,他跟着另外几个老师编教材,海子正在写作。

    他趴的离纸很近,身体微微蜷缩,跟其他人座位的间距很大。

    文研所大家研究的东西都有相通的地方,不免要经常互相交流,于是就离的很近,海子的座位就像是孤悬海外的小岛。

    刘一民离海子的位置不远,海子猛地抬头,看到是刘一民,微笑着喊了一声:“刘老师。”

    “你在写什么?”

    “我在写一篇国内诗歌研究的论文,也想一想自己的诗歌。”海子老实地说道。

    刘一民征求他同意后看了一眼夸赞道:“你写的不错,你是一个好诗人,但你可以更好。”

    “怎么更好?”

    “你的诗歌是你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其说你写出来了这个世界,不如说你向往这个世界。有个精神世界是好事,但也要使得精神世界跟外部世界有所联系。伟大的诗人在实践中发现诗歌的真谛,浪漫主义色彩过浓的时候,也可以增添点现实。

    你喜欢梵高?”

    海子点了点头,他望向刘一民,他这一刻觉得刘一民是最懂他的人,刘一民的话狠狠撞击着他的心灵。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大家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他画的向日葵。海子《阿尔的太阳》就是纪念梵高之作,梵高最后因精神错乱自杀。

    “精神世界太丰富、太细腻是一件好事,因为你可以静静地观察到寻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但也是一件坏事,因为你无法改变,但你又无法熟视无睹,所以你痛苦,你憔悴。你站在群山之巅,嘲弄世人的愚蠢。

    但这不是我们学的群众观,我们想改变就要走入群众里面,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海生,这是一个善恶交织的世界,没有所谓的理想国。罗曼罗兰说,真正的勇士是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海子看着刘一民,眼神里面闪过多种复杂的精神色彩,在思考,也在挣扎。其余的几个学员听到刘一民的话,都不由自主的放下手中的的文件,听刘一民轻声细语的讲话。

    “刘老师,我也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可有时候我做不到。”查海生挣扎地说道。

    “没事,慢慢来,这里有许多的同学,可以接触交流。他们或许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

    刘一民看了看时间,到了上课的时候,没有继续跟海子聊,匆匆忙忙的上课去了。

    其余人除了海子,都跟在刘一民屁股后面旁听。

    “别跟的太紧,好像咱们是黑社会一样。”刘一民打趣道。

    其余几人夹着书本嘿嘿一笑,手里面还夹着烟头,一群人走在一起,搞得学校跟有个“刘家帮”一样。

    讲完课,刘一民做东请他们到长征饭店吃了顿午饭。自从毕业后,这长征饭店刘一民已经很少来了,偶尔吃一顿,总觉得没以前的味道了。

    吃完饭,刘一民让他们回去好好学习,平常多帮助一下海子。

    “也不用太刻意,太刻意他会更难受。”

    送他们回去后,刘一民直奔机场,在机场等了半个小时,朱霖的身影出现在了通道口。

    朱霖身穿黑色的风衣,白色的高领毛衣托着下巴,手里正拿着米黄色的围巾给自己围上。

    刘一民蹑手蹑脚的走到旁边,伸手捂住朱霖的眼睛,朱霖笑道:“刘老师,我知道是你,前面的玻璃反着光呢!”

    “.”刘一民无语地看着朱霖身前的玻璃墙,只觉得自己当了次小丑。

    朱霖围上围巾,轻轻地踮脚亲了一下刘一民的脸颊:“刘老师,走回家。”

    旁边的人正看着这一幕,朱霖拉着刘一民就往外走,生怕别人说闲话。

    骑着摩托车迎着风,刘一民问道:“在剧组觉得怎么样?”

    “剧组很好,杨洁导演对戏的把握很精准,不愧是老导演。一个人带着一个剧组转战那么多的城市,是实打实的铁娘子。”朱霖大声地夸奖道。

    刘一民说道:“我等着看你的电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播出,而且化妆化的很浓,我要是不说,你不一定能认出我来。”朱霖拍戏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妆容,自己都觉得像是粉刷过的墙面。

    “哎呦,朱霖同学,你太小看我了,不管怎么着我都能认出来你。”

    朱霖轻哼了一声表示自己不相信,双手情不自禁地抱紧了刘一民,将脑袋放在刘一民的后背上。

    回到四合院,两人赶紧跑到书房里暖和了,空调制暖效果马马虎虎,但刚进来,跟外面一对比,觉得书房暖的跟火炉一样。

    两个小家伙看到朱霖后,一个个瘪着嘴哭了起来,双手伸着,非得抢着让朱霖抱。

    朱霖抱起两个小家伙:“再多长点肉,我就一次性抱不起来两个了。”

    刘雨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糖往朱霖的嘴里送,刘林也不例外,小手伸到刘雨的口袋里拿糖给朱霖吃。

    没寒暄多久,朱父朱母来了,两人就专门蹲着时间来看朱霖。

    “难怪说南方的气候养人,霖霖白了不少嘛!”朱母高兴地说道。

    杨秀云说道:“就是,亲家,你们往里面坐,里面暖和。”

    晚上两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朱霖讲着自己在剧组的所见所闻,讲猪八戒、孙悟空:“到时候上电视肯定很多人看,拍的很精彩,就是剪辑的时候需要跟上一些特效,要不然不好看。”

    等送走朱父朱母,洗完澡后,刘一民跟朱霖来了一次难得的重逢,是重逢,也是冲锋!

    “刘老师,杨洁导演还夸你呢,说《霍元甲》拍出来肯定好看。”

    “剧组准备邀请你过去当女主角,你在浙省,就没先给你说。”刘一民手不断地动来动去。

    “好啊,能拍戏我肯定乐意,要是在国外卖的不错,我也算是在国际上露了脸了。”

    朱霖对此很高兴,跟刘一民兴高采烈地谈论起了本子,忘了浑身的疲惫。

    翌日一大早,四合院的大门被人敲响,《血战台儿庄》的导演杨光远和翟俊杰拿着刚剪好没多久的片子过来了,让刘一民先审核一下,觉得没有另外剪的地方,就拿去电影局审片。

    翟俊杰说道:“一民同志,老杨片子剪好之后第一个就来找的你,厂里还没看呢,咱们一起看。”

    刘一民笑着让两人走了进来,将放置放映机的门打开,杨光远熟练的装上胶片,先打开试了试:“你这机器色彩还原度不错。”

    “那是,这可是金陵电影机械厂产的。”刘一民说道。

    电影准备播放,刘一民让家里的人都进来看。电影画质清晰,人物的微动作都能看清。

    轰隆隆的爆炸声里看到了韩复渠逃亡的军队、无数的难民

    刘一民和杨光远、翟俊杰时不时地交换着意见。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14/111106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