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二老到京
藤田野二静静地看着刘一民,他们外务省有专门的经费用于此事。他刚才说的有点含糊,但藤田相信刘一民能够听得出来。
另外所谓的文研所和日本外务省签订交流合作项目,推动中国老师前往日本交流。单单从“交流”二字来说,并不会有任何问题,甚至新闻刊登出去,还会成为文化交流的美谈。
藤田野二觉得刘一民不会拒绝,品茶的时候一副吃定了的样子。小美贺子在旁边不自觉地扭动着身体,显得有几分尴尬。
她内心非常的复杂,如果刘一民同意,她们这一次中国之行算得上是圆满成功。但就这么同意了,完全不像是在燕大认识四年的刘君。
如果不同意的话,她的内心反而会好受点,至少证明他们那一帮留学生没有看错人。
当年外研社的留学生私下交流,都认为刘一民是一位爱国青年。中东巴解的留学生认为,如果巴勒斯坦多一些像刘一民这样的年轻人,那民族解放才真正的有希望。
手冢治虫低头品着茶,他此时内心也比较复杂,他想做一个纯粹的漫画家,但动画协会又承担着日本动画推广的任务。
“你们能为交流计划出多少美元?”刘一民晃了晃茶杯里的茶水。
“每位可以补贴3000美元左右,在日本的生活费用,完全由我们承担。刘君,你看可以吗?”藤田野二问道。
“三千,按理说差不多了,看来贵方很有诚意。我打算五年内派上万名老师前往日本交流,不知道三千万美元什么时候能到账,我好安排我们的老师过去交流?”刘一民笑道。
“上万名老师,三千万美元?刘君,你开玩笑了,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经费,每年名额大概有十名左右。”
“藤田,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
藤田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知道自己被刘一民耍了,还是忍住了心中的怒意。他们这次是来交流的,一旦不愉快的事情传了出去,会对两国交往产生影响。
手冢治虫赶紧说道:“喝茶,喝茶,刘君,我相信藤田君没有其它的意思,都是为了双方的交流。我们两国现在经济、文化领域发展迅速,我相信未来关系一定越来越紧密。”
“刘君,是我没描述清楚,我们想进行的是正常的交流项目。”藤田也开始矢口否认之前的话。
小美贺子开口道:“刘君,有时间欢迎您访问日本,今天的事情给您添麻烦了。”
喜梅站在门口轻声问道:“刘教授,饭菜已经做好了。”
“客人已经喝茶喝饱了,他们不吃。”刘一民淡淡地说道。
喜梅听罢没有说话,快步回到了厨房,拉着刘雨和刘林让两人安静一点。
藤田看了看手表:“刘君,时候不早了,我们要回去了,今天跟您的交流很愉快,让我们获得了不少的中国文化知识。”
说完,向刘一民来了一个日式鞠躬。
送他们到门外的时候,小美贺子冲刘一民使了一个抱歉的眼神。
“给您添麻烦了!刘君,我十分敬佩你的为人!”手冢治虫低头示意。
刘一民伸出手请他们迈过门槛:“我希望让交流回归到交流的本质,手冢治虫先生,您是一位令人尊重的漫画家,您更应该做的是文化和漫画艺术、绘画风格上的交流。”
手冢治虫冲着刘一民伸出双手:“刘君,受教!”
送走他们,还没回到二进,朱霖从书房旁边的屋子走了出来:“刘老师。”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刘一民好奇地问道。
“早就回来了,听里面声音不对,我就没进去。”朱霖狡黠一笑,询问刘一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天是周日,但因为明天要首演,朱霖不得不去加班排练。
刘一民笑道:“先吃饭,先吃饭。”
喜梅端着菜走了出来:“刘老师,原本以为有客人,做了不少菜,现在只剩咱们几个了,怎么办?”
“先吃吧,吃不完再说。”朱霖无奈地说道。
刘一民哼了一声:“喂给富贵儿也不给他们吃。”
刘雨和刘林从厨房出来,一个个嘴角流油,刚才两人太饿,喜梅已经喂他们吃了不少菜,这会儿已经不饿了。
喜梅做了红烧肉、回锅肉、红烧排骨等五盘肉菜,除此之外,还有拍黄瓜、洋葱木、粉丝等凉菜。
喜梅指了指蒸的米说道:“米吃不完明天用来炒米,刘雨和刘林挺喜欢吃炒米的。”
“行,这炒米能吃两顿了。”刘一民揉了揉刘雨的头。
刘雨将嘴角的米粒捏了下来,高兴地说道:“明天吃炒米喽,喜梅阿姨,要多放一点香肠,我最喜欢吃香肠了。”
朱霖拍了一下摇头晃脑的刘雨:“坐好,要是不饿了,就去跟三花玩儿去。”
“不吃了,哥哥,你还吃吗?”
刘林看着桌子中间的红烧排骨:“吃!”
“我自己去玩儿。”刘雨揉了揉鼻子,扭了一下屁股从椅子上下来,跑到银杏树下玩去了。
刘一民将几人来的目的跟朱霖讲了一下,朱霖恍然大悟道:“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道道啊,我还以为真是交流呢,原来是想让文研所的老师替他们宣传日本文化和日本社会啊。”
“是啊,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都带着宣传的色彩,这本身就是交流的目的。但是用金钱的方式收买人心,实在是太卑劣了。”
吃完饭,刘一民回到书房,准备写一份内部的情况说明,并附上了自己的分析。
十点,朱霖走到刘一民身后:“刘老师,该休息了,都放假了,多陪陪两个孩子,别太辛苦了。”
刘一民握住朱霖的手,轻轻地摩挲了几下:“好,准备睡觉。”
“天气预报,明天有雨,去接爸妈的时候小心点。”朱霖嘱咐道。
“好,收音机呢,今天是周日,我听会儿《青年夜话》再睡。”刘一民说道。
朱霖将收音机给刘一民提了过来,这一期的《青年夜话》念的是邓老的信。
刘一民将收音机打开后放在窗台旁,拉着刘雨和刘林一起听。
“爸爸,是你的声音。”刘雨说道。
“对。”
刘林问道:“爸爸在跟谁说话?”
“爸爸在跟大家分享邓爷爷的书信。”
“邓爷爷?”
“是啊,邓爷爷,他现在生病了,就写了一封信,好了,你们两个陪着爸爸听。”
七月的夜晚热情似火,无数人躺在房顶或者是院子里亦或者坐在门口的门墩上,听着收音机里的《青年夜话》,听着邓老对青年人的殷殷嘱托。
星空下,电台的声音在青年耳边萦绕,又飘向无尽的黑夜。
无数的星辰忽明忽暗,一瞬间一颗流星划破天际,绚丽的光芒让其它的星辰黯然失色。
电台里传来刘一民的声音:“求学二十载,远渡重洋又归来;隐姓埋名二十八年,只为那一声东方惊雷;一朝惊雷响,震惊群雄立东方;今日长缨在手能缚苍龙,它日九天可揽月、五洋可捉鳖。
我中华少年,若人人如此,何惧外敌!”
刘一民话音落下,收音机旁边的听众尽皆沉默。吴组缃的《红楼梦》紧随而来,讲了五六分钟,听众还都没有从刚才的声音中走出来。
“九天可揽月,五洋可捉鳖,引用了老人家的诗词,真是大气魄。邓老,可真伟大。”年轻人轻轻地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医院内,徐鹿西教授“咔嚓”一声将收音机给关上,轻轻地走到邓老耳边说道:“老邓,该休息了!”
“好,这小子后面讲的还怪煽情。”
翌日醒来,天空就黑云密布。朱霖吃完饭,匆匆骑着摩托车朝着人艺驶去。
刘一民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天气预报。刘雨和刘林穿着一身新衣服,从喜梅的手里接过剥好的鸡蛋。
“我不想吃这黄黄的。”刘雨瘪着嘴看向刘一民。
刘一民其实也不喜欢吃蛋黄,但又不能让刘雨从小养成这个毛病,于是说道:“今天爷爷奶奶来,你想让爷爷奶奶看到你这样子吗?”
“可是我真不想吃。”
“怕噎的话,一次少吃点。聪明的孩子,都喜欢吃蛋黄。”刘一民忽悠道。
刘雨歪了歪脑袋,怎么都想不出来,为什么聪明的人喜欢吃蛋黄。
“我也要当一个聪明的孩子,我也爱吃蛋黄。”刘雨高兴地将双手举过头顶。
刘一民说道:“这才对了,你看哥哥,已经快吃完了,你也赶紧吃。”
见两人光速开吃,刘一民这才放下了心,不过看到刘雨的吃相,又怕她被蛋黄给噎住了。
吃完饭,刘一民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到了九点。电报上讲火车是十二点到,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
天空的阴云越来越重,甚至还能听到天边传来的雷声。夏天的燕京,平时不怎么下雨,一旦下雨都是大雨。
“喜梅,你带着他们进屋里玩儿吧,别被雷吓到了。”刘一民说道。
“好的,刘教授,刘雨、刘林跟我进屋。”
“把电视啥的都关了吧。”
“好。”
这时候电压本来就不稳定,打雷的时候很容易因为电压波动造成电器损坏。
刘一民坐进书房,继续写昨天没有完成的情况汇报。等到十点半,雨开始下了,而且是越来越大。
刘一民看着房檐下的水泡,决定不再骑摩托车,而是坐公交车去接他们。
等到十一点,穿上雨衣、雨鞋,又拿了两件雨衣和雨鞋走出了四合院。
刘一民这边的胡同还好,路上没有烂泥。今天下雨,公交车上人也比平常少了许多。
等到了燕京火车站,买了张站台票走到站台上,站台外的大雨被风吹到了站台上,他只能找个地方躲雨。
好在今天车只晚点了二十分钟,刘一民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了杨秀云和刘福庆。
“老二,今天雨怎么下得这么大?”刘福庆手中提着的包都没地方放。
刘一民说道:“爹,我先拿着,你把雨衣和胶鞋换上。娘,您先等会儿。天气预报第一次这么准,说下可就下了。”
“一民,怎么回事,半年又瘦了。”杨秀云打量着刘一民的脸说道。
“娘,您肯定是看错了,我又胖了好几斤。”刘一民说道。
刘福庆快速地穿上雨衣扣上扣子:“你娘这是关心则乱,这阵子要来,天天在家里念叨你。你吃的再多,你娘也怕你吃不好。”
“爹,你们来的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吧?”刘一民说道。
“没有,一路上都有乘警,你爹我是民兵,警惕性高,没人能从我手里偷东西。”刘福庆骄傲地说道。
杨秀云挤兑道:“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解放军。”
“民兵也是兵,我们也是解放军的一部分。”刘福庆丝毫不理会杨秀云的挤兑。
等杨秀云也换上雨衣和胶鞋,刘一民带着他们走出火车站,到路边等公交车。
暴雨如注,路上积水已经到了脚面以上。
“爹娘,公交车了,快上车。”
“好,东西别淋了。”杨秀云说道。包里面装着自家做的粉条和豫西特色用花生做的人造肉,还有杨秀云做的衣服等东西。
到了家,刘雨和刘林看到杨秀云后,一个劲儿地往院子里跑。杨秀云心疼坏了,赶紧把他们抱到屋子里。
“你们两个,下雨淋发烧了怎么办?”杨秀云找来毛巾给两人擦水。
刘福庆脱掉雨衣,从兜里面掏出糖:“还认识不认识爷爷?”
刘雨嘿嘿一笑,拿过糖塞进兜里也不说话。两人跟刘福庆没怎么一起生活过,对杨秀云更有感情。
杨秀云将刘雨和刘林身上擦干:“来,让奶奶看看长高了没有?我要是再不来啊,你们都不认识我了。”
“奶奶!”两人一起喊道。
“好好好,好孙子孙女儿,乖孙子孙女儿,你们可想死奶奶了。”
喜梅冒着雨从厨房跑了过来:“杨姨,你们饿了吧,我饭已经做好了。”
“吃饭,吃饭。”杨秀云拉着喜梅的手感谢她照顾刘雨和刘林。
“杨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喜梅笑着说道。
书房里,电话声响起,是朱霖打过来的。
“刘老师,接到爸妈了吧?”
“接到了,你不用担心。中午你在人艺吃吧,雨太大,就别回来了。”刘一民说道。
“接到了就好,我打电话就是告诉你我不回去了,路上积水了。”
杨秀云拿起话筒:“霖霖,你不用惦记,雨太大,注意安全,我跟你爸都到家了,我们没事。晚上要是还下雨,让一民去接你。”
“好,妈,你们赶紧吃饭吧,路上几十个小时,早就饿了。”朱霖说完放心地挂断了电话。
刘一民又想起朱父朱母,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们晚上不用过来了,等天气好了再过来。
本来约好了,他们晚上过来一起吃个饭。
朱母走到窗户边,看着噼里啪啦地落雨声:“什么鬼天气,早不下晚不下,偏偏今天下。”
“好啦,赶紧吃饭。”朱父说道。
“姓朱的,你这是什么语气?”
“我我没什么语气,就是喊你吃饭。”
朱母见朱父快速服软,也就没有继续挑刺,走到餐桌旁准备吃饭。
时间将近傍晚,西边终于露出一抹亮光,雨缓缓停了。胡同里,雨水将各种脏东西冲了出来,积水还没褪去,上面漂浮着一层脏东西,难闻的味道飘荡在四合院的上空。
晚上看时间差不多了,刘一民抵达了人艺门口,路上积水褪去,但是有一层稀泥,摩托车很容易打滑。
朱霖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刘老师,今天下雨,很多人买了票没过来,人艺的座位没有比今天更空的了。”
“好了,天气之过,非你之过。”刘一民安慰道。
蓝天野看到刘一民,走过来说道:“一民,你们骑摩托车回去慢点。”
“蓝导,您放心吧。另外今天天气不好,人少,等明天来看演出的人肯定多。”刘一民说道。
“但愿如此吧!”
回到四合院,朱霖跟刘福庆和杨秀云打了一个招呼:“爸妈,房间已经收拾好了,你们累了一天了,赶紧休息,不用等我的。”
“不累不累,我们俩看到两个小家伙就不累了。”杨秀云又问演出是否顺利。
“娘,下雨没啥人。”刘一民说道。
杨秀云说道:“那怪可惜。”
本来跟杨秀云和刘福庆安排在一个房间,可是刘雨和刘林非要跟杨秀云睡一起,于是朱霖和喜梅又去收拾了一个房间给刘福庆。
杨秀云踢了踢刘福庆:“去洗澡,来了燕京,要注意卫生。”
刘一民看到这一幕不禁一笑,带着刘福庆到洗澡间洗澡去了。
“你娘现在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以前听我的话,现在非得让我听她的话,我要是不听就不给我做饭。”洗澡间里,刘福庆抱怨道。
“爹,那您就听娘的话。她听你半辈子了,你听她半辈子,很公平。”刘一民说道。
刘福庆见刘一民不站在他这一边,嘟囔了一句:“老娘们当家,房倒屋塌啊!”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14/1111056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