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精神意识决定主体性
“什么讨厌你?”林泽并不理解她是什么意思。
北川绫音低了低头,开始尚且能忍,可一旦开了这个话茬,她才感觉到内心的酸楚是那么的浓烈,腐蚀着心脏。
还能是什么……
“你跟我说话的态度比原来冷漠多了,每次交流就几句话,我感觉你在有意的疏远我,我是不是哪里又惹你生气了……我可以改的……还是说,你上次的事情没原谅我。”
北川绫音有一种茫然感,她明显有跟林泽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感受,但却连该不该伸手去抓都不知道,她不是没有力气而是没有理由。
哪怕是问又能怎么问呢?
思虑之下,只能把最真实的感受说出来,拿以前的温和与现在的冷硬做对比。
或许,这样就简单多了。
想着,她抬起了脸颊,看着林泽的眼睛,长久的对视没有逃避,北川绫音努力尝试着鼓起勇气。
“没有疏远、生气、原谅,跟这些东西都没有关系。”
然而,林泽的回答却出乎了她的预料。
“那为什么?”
女人很麻烦。
林泽忽然意识到这一点,他忍住皱眉头的冲动。
敏感细腻的心思太多,有时候会让人做过多的考虑,而大部分考虑根本没有必要,对人生没有任何帮助,对当下的事情也没有帮助。
换句话说。
北川绫音只要乖乖接受治疗,不浪费他的时间,在治疗结束痊愈后回归正常生活就足够了。
过程中,林泽也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两人的关系就此结束,再不需要有任何的瓜葛。
事情就那么简单。
跟这几天一样,平静且舒适。
所以,林泽觉得北川学姐又在犯蠢了。
疏远、生气、原谅,这些东西是什么啊……跟治疗病情没有任何的关系,她思考这些的意义在哪里?
林泽搞不太懂。
“我想你误会了一点,先搞清楚我们这段关系的本质。”
“本质?”北川绫音呆了呆。
林泽站起身来,他平静的走过来。
“我是医生,为你治病,你不需要在意我是否生气了,是否疏远你,这些情绪不该存在于我们的关系中,治疗在进行,身体在康复,只需要这些就够了。”
“可、可是——”北川绫音下意识就想反驳。
“还不够吗?”林泽的目光从她的脸颊上移开。
他打断了北川绫音说话,转过身去,走到器材室窗口处的位置。
中午,由于日光灼晒,操场上并没有人。
林泽倚靠着墙,抱起双臂。
“别越过本质去寻找虚无缥缈的东西,那样简单的事情会变复杂。人的大脑所能思考的东西有限,太多的琐事占据了脑容量,再清晰的东西也模糊了。”
“可我就想知道你是不是讨厌我!”北川绫音听着林泽说话的声音,她莫名很痛苦,于是不管不顾的说道。
这种感受很像挥出一拳打的却是空气,她只想林泽来个痛快的。
“模糊了就会犯蠢。”他好似没听到一般。
“或许我很蠢。”
“没人要你承认。”
“你就不能告诉我吗?”她难受极了,心里像有一百只猫爪在挠。
“理解本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林泽认真道:“这就像做数学题,问题的本质是逻辑游戏。在特定公理、定义下,对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模式规律的描述、分析、推导和验证,核心在于解决规律、证明、和计算。”
他继续道:“可你做题的时候在想什么?你想的不是规律,也无心计算,你在想考官出这道题藏了什么弯弯绕绕,在想不可能三道题连续选C,在害怕复习的重点公式大题却没用到。”
北川绫音只是看着他,在林泽的话语声中,脸颊逐渐涨红,不知道是因为难受还是听进心里去了。
林泽很期望她能听懂,这样事情就不会变得再复杂,他需要北川绫音认清现实,当然,不认清也没关系。
“所以,看透了本质就可以嘛……”她低声喃喃道:“我有时候也想像你一样,可是我做不到啊。如果真的像你所说,将问题简单化,你为什么不能告诉我是否就是讨厌我呢?”
她扭过脸,眼圈却有些发红:“这也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啊,我想知道,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做了错事可以改,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惩罚我……能控制住情绪就好了,我就不会一刻也不停的去想这件事,我就不会时时刻刻期待你原谅我,再对我温柔些说话,可就是因为做不到……我才痛苦。”
“温柔不是医生的职责,”林泽看着北川学姐,淡淡道:“是医生的技巧。”
“你讨厌我,我就不开心,你不讨厌我,我就开心……这就是我最大的诚实,我在乎你对我的观感。”
北川绫音从来没有如此信赖过一个人。
这种感受让人着迷。
这个人将她从深渊中拉了出来,帮助她,呵护她,给她安全感。
来自于内心的冲动,无法解释,不可抗拒。
她渴望抱住林泽,享受爱抚的同时,小声询问“能不能再讲一遍你在那个雨夜如何找到我,抱我回家的故事”,可林泽的态度显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意义在哪里?”林泽忍不住道。
“我害怕我对你而言没有任何价值。”
“你可以去寻找自己的价值。”
“寻找……自己的价值,找到了你就不讨厌我了吗?”她眼巴巴的看着林泽。
“我该上课了。”林泽提起了书包。
他迈开步伐,从北川绫音的身边经过,肩膀擦过她的发丝,脚步声轻缓。
离她远去了。
……
夜晚,安静的学习时间。
林泽认真的执笔书写着,将白天记的七零八碎的潦草笔记整理好。
他并不觉得白天的时候对北川绫音学姐的话有些太过残忍了,很多时候,残忍才是真正的温柔。
如果不让她认清本质,那以后会有更多的麻烦。
林泽能察觉到北川学姐对他的依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不小的苗头,然后到现在急速膨胀,如果再不加以纠正,恐怕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他能理解。
毕竟患上这样的病,患者本身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就像半个身子落入悬崖,那此时有一根草让她抓住,她本能的会握的很紧很紧。
可治疗卓有成效,林泽不得不为未来思考。
他不希望在医生和患者的关系间,再添上更复杂的东西,那样会影响他的生活,同时对北川绫音学姐也是一种不公平。
为什么对她不公平呢?
那自然要透过问题去看本质了。
普通的医患关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关键在于他和学姐本就畸形的相处模式。
林泽作为医学生,他从认识学姐开始就到处搜罗资料,查找论文,请教岛津师姐相关的问题,如果只是跟随系统一步步的完成任务,那他才是真的愚蠢。
林泽有模糊的感觉,他接近了病症治疗的本质。
因为人是特别复杂的生物,目前对人体的研究依然只是冰山一角,古往今来有不少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做出努力,所总结出的东西——为了更科学的解释行为背后隐藏的本质。
1963年,米尔格拉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会站在教师的旁边,如果有学生答错了一道题,教师就要施加电击,作为惩罚,并且每一次都要增加电击强度。
学生会痛苦的尖叫、昏厥、乃至假装休克。
可实验者只是一味的让教师增加电击强度,强调命令和必须继续做实验的重要性,深化这个意识,而大多数的教师都会选择服从,只有少数坚决地选择了抗拒命令。
在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真实银行抢劫案,两名劫匪劫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将他们囚禁。期间,劫匪对人质时而威胁,时而预计小恩小惠,分享给他们食物,允许短暂的休息,但更多的是极端的暴力。
而人质被解救后,却为劫匪辩护,没有憎恨,反而出现了明显的情感依赖,甚至计划结婚。
而斯德哥尔摩病症,已经成为了非常大众化并被人们所知晓的一种特殊疾病概念。
这些东西,看似跟林泽目前所治疗的行为没有关系,但假如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发现了共同点。
人的精神意识决定主体性。
可主体性往往与社会关系、他人干预、自我干扰、潜意识等等冲突,在产生冲突的时候,主体性很容易就会崩塌。
教师的主体性崩塌了,因为他们受到了很多干预,纵然他们不想电击学生。银行职员的主体性崩塌了,因为潜意识告诉她们,必须服从劫匪,外界的关系隐去了,而在被囚禁的空间里,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存链。
这些前提只是前提。
林泽所发现的最大的秘密是“权威性”的存在。
权威性会代替人类自身的主体性,假如有这么一个需要“绝对服从”的命令者,那主体性就会心安理得的藏起来。
北川绫音学姐渴望做出模仿的行为,她乐于沉浸在认知和逻辑崩坏的状况中,但这与她的主体性存在极大的矛盾,她的精神意识在不断的进行对抗,让她的精神状态趋于爆炸的状态,再加上本身的病症折磨。
林泽出现,充当这么一个权威者的角色,控制她。
于是,她的主体性就被取代了,在进行任何行为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判别为“权威者的命令”,而林泽又是一个医生的角色,她信赖对方。
对抗,就这么消失了。
精神状态就稳定了下来。
这是林泽得出的答案,他在翻阅了无数论文后,发现了人在精神意识上的高度统一性,发现解决病症问题的根源在于——对抗与矛盾的产生,主体性和病症本身在碰撞。
迈出了一小步,并不值得欣喜。
他现在搞不明白的是到底为什么会患上这样的病症,这是一个很终极的问题。
那么说回到北川绫音学姐身上。
林泽强迫她、冷落她的目的在于,他觉得这样发展下去。
有一天,权威性会彻底取代主体性。
到时候,对于北川绫音而言,他不可或缺,一辈子只能依赖他活下去。
那就麻烦了。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901/1111105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