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10年中
时光的河流静静奔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转眼间,日历已翻至2010年的年中。夏日的湖州,绿树成荫,省委大院在灼热的日光下更显庄严肃穆。
这半年的光阴,对宁方远而言,是沉淀,是耕耘,更是破局。他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园丁,在鲁省组织工作这片曾经稍显板结的土壤上,精心施肥、松土、修剪,使其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组织部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宁方远以其清晰的思路和务实作风,将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平衡各方势力,而是开始主动谋划,推动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力主推行的“逢进必考”制度改革方案。
在多次部务会和调研基础上,宁方远明确指出,过去在某些事业单位和基层岗位的进入上,存在程序不够规范、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容易滋生不正之风。他牵头制定并推动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规范基层特定岗位人员选聘工作的若干措施》,核心原则就是“逢进必考”,即凡是新进入员,除政策性安置等极特殊情况外,都必须通过统一、规范、公开的考试或考核程序。
这一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奶酪”,也遇到了一些或明或暗的阻力。有人认为此举过于刚性,不利于“灵活”引进特殊人才;也有人担心会削弱某些领导的人事话语权。但宁方远顶住压力,在省委主要领导的默许和支持下,坚持推行。他反复强调:“规范不是目的,公平才是。我们要堵住的是后门,打开的是所有优秀人才通过公平竞争展现才华的正门。”
改革措施经过精心设计和试点后,逐步在全省铺开。虽然初期有阵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规范程序、遏制歪风、广纳贤才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赢得了社会舆论和基层干部的普遍好评,也让宁方远在干部群体中树立了“讲规矩、重公平”的形象。
与此同时,宁方远那双识人辨才的“慧眼”也开始发挥作用。在大量的调研、座谈和日常观察中,他悄然发掘了几位能力突出、作风扎实、但或因背景不硬、或因不擅钻营而未被充分重视的厅级和处级干部。他并没有急于提拔,而是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方式,将他们放在关键岗位或急难险重任务中进行锻炼和考验。
例如,他将一位在信访部门工作多年、熟悉民情、善于化解矛盾的副厅长,交流到矛盾较为突出的某地市担任常务副市长;将一位在高校从事理论研究、视野开阔的年轻处长,派往一个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开发区挂职锻炼。这些安排,既是对干部本人的培养,也是宁方远在悄然布局,逐步将组织部内部几个“位低权重”、却能影响干部考察任免关键环节的岗位,以及一些虽不显眼却至关重要的业务处室,牢牢掌握在自己信任的人手中。这并非结党营私,而是确保组织部的政令畅通和工作意志得以有效贯彻的必要手段。
当然,平衡的艺术依然是这半年的主旋律。省委书记赵建国和省长孙为民之间,围绕着几个重要厅局一把手的人选、以及某个副省级城市市长继任者等问题,又发生了数次或明或暗的争论。宁方远身处漩涡中心,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协调能力。
他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在充分调研和比选的基础上,拿出几套各有侧重、但都确保人选素质过硬的方案供书记和省长斟酌。他既能清晰阐述每个人选的优缺点和适配性,又能巧妙地引导双方看到妥协和共识的可能。有时,他会引入第三方人选作为“缓冲”;有时,他会建议对争议人选进行更长时间的培养观察,暂时由副职主持工作,以时间换空间。
几次下来,赵建国和孙为民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组织部长并非任何一方的“自己人”,但他处事公道,方案周全,且总能找到让大家都能“下台阶”的办法。虽然未必每次都能完全满意,但至少避免了人事问题上的激烈冲突,维护了班子表面上的团结和工作大局的稳定。宁方远用他扎实的工作和稳健的作风,真正在鲁省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基本的尊重和不可或缺的地位。
平江省与汉东毗邻,消息往来相对便利。宁方远虽身在平江,但对汉东政坛的动向依然保持着有意的关注。他通过一些公开信息、体制内流传的消息以及偶尔与旧同事的联络,有意无意间便能捕捉到许多信息。
他得知,在汉东省委那位资深的副书记到龄退休后,经过一番并不平静的博弈,原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成功上位,担任了省委副书记。
他也了解到,在汉东省里,省委书记赵立春依然保持着强势的地位,其根基深厚,手段老辣。但令他欣慰的是,老领导刘长生省长也非易与之辈,凭借着卓越的经济工作能力和在政府系统的深厚根基,稳稳地守住了省政府的基本盘,在一些重大政策和发展方向上,与赵立春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制衡与协作。
更让他有些蹙眉的是,连赵立春那位大名鼎鼎的公子赵瑞龙,其种种“名声”竟然也隔着省界传到了平江省一些商界和个别干部的耳中。听到那些关于其张扬跋扈、插手商业项目的传闻,宁方远只是默然摇头,心中对汉东局势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这些来自汉东的消息,宁方远大多只是默默地关注、分析和判断,很少对外人言及。他偶尔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给老领导刘长生打一个电话,除了常规的问候和工作交流外,也会含蓄地询问一下汉东的近况,听听刘省长的看法。这些通话往往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却不小,既能维系感情,也能帮助他更好地把握更高层面的政治气候。
站在2010年中的节点上回望,宁方远对自己的这半年是基本满意的。他在鲁省初步打开了局面,树立了威信,也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工作体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866/4407736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