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100章 99:‘受招安’

第100章 99:‘受招安’


十一月中旬的京城,寒风初起,卷动着北影厂院内最后的几片枯叶,带来一股肃杀之气。

    就在《家和万事兴》的录像带由各路副厂长们带回全国各地,联盟的发行机器刚刚开始悄然运转之际。

    一场意料之中却又来得迅疾的风暴,终于降临。

    这天上午,韩三坪刚主持完厂务会,秘书便神色紧张地敲门进来,附耳低语了几句。

    韩三坪脸上的轻松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凝重与决然的复杂表情。

    他挥挥手让秘书出去,独自在办公室里静坐了片刻。

    电话是部里办公厅直接打来的,通知他下午两点半,到广播电影电视部会议室开会,议题就五个字——“电影厂联盟”。

    通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韩三坪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

    他对此早有预料,三十多家电影厂如此大的动作,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不惊动上面。

    只是没想到,部里的反应会如此迅速和直接。

    ……

    下午两点二十分,韩三坪提前抵达位于复兴门外大街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大楼。

    这栋庄严肃穆的建筑,此刻在他眼中,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他走进了一间中型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烟气缭绕,气氛沉闷。

    韩三坪目光一扫,心下便是一沉。

    出席的人员规格,比他预想的还要高。

    主持会议的,是一位分管电影、电视事业发展的副部长,面色严肃,不怒自威。

    旁边坐着部总编室主任、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电视司司长这几位核心司局级领导。

    此外,还有几位相关部门的副职和处长,以及让韩三坪眼神微凝的京城电视台的一位副台长,和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尤主任,后者脸色不太好看。

    京城台、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压根不知道电影厂大联盟的事,因为掺和了《家和万事兴》这个项目,他们也被叫来受训了,或者说,被叫来同韩三坪对峙。

    韩三坪心中了然,这阵容,几乎涵盖了与电影、电视剧生产、审查、播出相关的所有关键部门。显然,这次会议绝非简单的“了解情况”。

    “三坪同志来了,坐吧。”副部长抬了抬眼皮,示意韩三坪在靠近末尾的一个空位坐下。

    会议开始,副部长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道:“今天请三坪同志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近期由北影厂牵头,联合了全国三十家电影制片厂,搞了一个所谓的‘联盟’,进军电视剧发行领域。

    这件事,在系统内引起了不少反响和议论。三坪同志,你作为主要发起人,谈谈具体情况吧。”

    韩三坪早有准备,他将联盟成立的背景、初衷、以及目前以《家和万事兴》试水的运作模式,不卑不亢地陈述了一遍。

    重点强调了各电影厂面临的生存困境、设备人员闲置的现状,以及联盟旨在“盘活存量资源”、“以剧养影”、“为电影工业保留火种”的良苦用心。

    他话音刚落,电影局局长便皱着眉头开口了,语气带着质疑:“三坪厂长,你们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是,三十多家电影厂联合起来,统一制作、统一发行电视剧……

    这个规模……是不是太大了点?

    这会不会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对现有的电视剧市场格局,尤其是对那些专业的电视剧制作单位,会不会造成不公平竞争?”

    电影厂拥有国家投入的设备和厂区资源,一旦联合起来,其制作和潜在发行能力,确实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民营’或其它体制内电视剧制作单位构成巨大压力。

    电视司司长紧随其后,提出了另一个关键问题:“还有发行渠道的问题。各电影厂利用与地方电视台的历史关系进行发行,这本身没问题。

    但如此大规模、有组织的协同行动,绕过了现有的电视节、电视周等官方或半官方交易平台,是否合适?

    这会不会冲击到现有的、部里认可和支持的电视剧交易体系?”

    这触及了是否挑战现有行业管理秩序和既定利益格局的红线。

    京城电视台那位副台长也适时插话,语气微妙:“韩厂长,听说你们这部《家和万事兴》,定位是‘全国首部贺岁电视电影’,还要建议台里在跨年之夜作为‘特别节目’播出?这个定位很新颖啊。

    不过电视台的节目编排和采购,有自身的规律和考量。

    联盟这种方式,会不会给台里的采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矛头直指可能干预电视台正常经营自主权。

    讨论的气氛逐渐升温,质疑和担忧的声音占了上风。

    就在这时,来自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尤主任,语气有些尖锐地将矛头指向了具体的人:“韩厂长,我听说北影厂最近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有这个联盟的构想,似乎都跟一位叫王盛的年轻人密切相关?

    据我们了解,这位王盛同志并非北影厂在编职工,而是民营公司‘盛影传媒’的负责人。

    一个体制外的年轻人,对北影厂乃至整个电影系统的决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是否合适?他的公司在此次联盟运作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存在利用国有资源为私人公司牟利的嫌疑?”

    这一连串发问,极其尖锐,直接将火烧到了王盛身上。

    潜台词是指责韩三坪决策受到体制外人员不当影响,甚至可能涉及利益输送。

    会议室里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韩三坪脸上。

    韩三坪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可以接受对联盟本身的质疑,但绝不能容忍将脏水泼到王盛身上。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位艺术中心代表,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这位同志!请你注意言辞!成立联盟,进军电视剧领域,是我韩三坪作为北影厂厂长,基于全厂乃至全国多数电影厂的实际困难,经过厂领导班子慎重研究后做出的决策!所有责任,由我一力承担!与王盛个人没有任何关系!”

    他顿了一顿,语气稍缓,但依旧强硬:“王盛同志确实年轻有为,刚刚获得了青年科创奖,这是组织对他的认可。

    他创办的盛影传媒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成绩,也为北影厂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与他合作,是看中他的能力和市场嗅觉,是正常的业务往来,符合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精神!

    至于你说利用国有资源为私人公司牟利,更是无稽之谈!

    盛影传媒与北影厂的合作都有正规合同,账目清晰,经得起组织任何审查!

    请不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进行不负责任的猜测和攻击!”

    韩三坪的强硬反驳,让会议室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去年发布的《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虽没有明确禁止民营公司参与电视剧制作,但指出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电视剧制作临时许可证》。

    从这点上来讲,韩三坪说的确实没问题。

    盛影传媒就是具备一定条件,这个口子别人开的,他王盛有什么开不得的!

    那位艺术中心代表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在韩三坪逼人的目光和副部长微微蹙起的眉头下,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眼看会议气氛变得有些僵持,甚至偏离了讨论联盟本身而变成了对个人的攻击,主持会议的副部长轻轻敲了敲桌子。

    “好了。”副部长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住了场内的杂音:“今天是讨论电影厂联盟这件事,就事论事,不要牵扯无关人等的具体问题。”

    他看向韩三坪,语气平和却带着压力:“三坪同志,抛开其他因素,你坚持搞这个联盟的核心想法到底是什么?就只是为了给各电影厂找点活干,赚点钱?”

    韩三坪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他深吸一口气,将早已深思熟虑的想法和盘托出,语气诚恳而略带悲壮:“田部长,各位领导。我韩三坪搞这个联盟,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为了两个字——‘生存’!

    不是为了我北影厂一家的生存,是为了全国几十家电影厂、十数万名电影厂职工和他们家属的生存!”

    “电影市场不景气,厂里没钱,设备老化,人才流失!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年,很多厂子就得关门!那些珍贵的设备会变成废铁,那些身怀绝技的老师傅会被迫改行!中国电影工业的根基就真的动摇了!”

    韩三坪引用了王盛的立论:“我们拍电视剧,不是不务正业!是利用我们电影厂现有的、最专业的资源,去生产市场上需要的内容!这叫‘以空间换时间’!

    用电视剧赚来的钱,养活队伍,更新设备,锻炼人才,等待电影市场复苏的那一天!如果我们这些老电影厂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何未来?谈何弘扬主旋律?谈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他提到“北影厂拥有部里授予的电视剧制作资质”,强调行动在政策框架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合法利用自身条件解决困难。

    关于抢占电视剧制作单位空间的问题,韩三坪辩解道:“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电影厂做电视剧,有质量优势,这是市场选择。

    而且,我们联盟也欢迎有实力的制作单位合作,并非闭门造车。关键是做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副部长静静地听着,手指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看不出喜怒。

    待韩三坪说完,他又环视了一下在场其他人:“大家对三坪同志的说法,还有什么意见?”

    后续的争辩虽然仍有反复,但基调已经确定。

    联盟的存在和必要性,在韩三坪的力陈下,似乎得到了部分理解。

    但对其可能带来的垄断风险和脱离监管的担忧,依然是部里领导考虑的重点。

    最终,经过一番讨论,副部长做了总结陈词,一锤定音:

    “电影厂面临的困难,部里是清楚的。三坪同志和各家电影厂积极探索出路,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组织化行动,必须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

    “原则同意你们以《家和万事兴》这个项目进行试点探索。但这个‘联盟’,不能是无序的、自发性的联合。必须在部的领导下进行。”

    “框架怎么定?”

    韩三坪立刻追问,这是关键。

    副部长沉吟片刻,给出了部里的初步监管意见:

    “第一,成立一个临性的‘电影厂电视剧生产协作指导小组’,由部电影局牵头,电视司、总编室参与,韩三坪同志任副组长。

    联盟的重大事项,特别是发行策略、价格协调等,必须报指导小组备案,必要时需经批准。”

    “第二,联盟的发行行为,要严格遵守市场价格规律,不得利用联合优势进行低价倾销或高价垄断,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第三,加强与现有电视节、电视周等平台的合作,鼓励联盟作品通过这些正规渠道进行宣传和交易,不能完全另起炉灶。”

    “第四,至于王盛同志和他的盛影传媒。”副部长特意看了一眼韩三坪:“可以继续参与合作,但合作必须规范透明,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利益输送。具体合作方案,北影厂要报部电影局备案。”

    这个框架,相当于给野马套上了缰绳。

    联盟被官方“收编”了,虽然失去了部分自主性,但获得了“试点”的合法身份,避免了被直接叫停的命运。

    韩三坪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虽然过程曲折,但目的基本达到。

    他立刻表态:“坚决服从部里的决定!我们一定在指导小组的领导下,规范运作,做好试点工作!”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10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