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118章 117:门派底蕴

第118章 117:门派底蕴


王盛的管理系专业面试,结束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快。

    考场内,面对几位资深教授关于电影市场、制片管理、乃至国企改革与文化市场结合等问题的提问,王盛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他没有引用任何教科书上的刻板理论,而是结合盛影传媒和电影厂联盟近一年来的实战案例,从“婚庆电影”的利润模型,到“电视电影”工业化流水线的成本控制,再到与爱多VCD的渠道合作模式,侃侃而谈。

    他的阐述,既有宏观的战略视野,又有微观的操作细节,甚至对一些未来趋势的判断,让在座的教授们都感到耳目一新,时而凝神细听,时而颔首赞许。

    这不像是一场考试,更像是一次高水平的行业交流。

    王盛展现出的,绝非一个普通备考青年应有的知识储备,而是一个已然在市场中搏击风浪、并成功引领潮流的年轻掌舵者的深厚积淀与敏锐洞察。

    面试官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心中已然有了结论。

    这样的人才,与其说是北电要考察的学生,不如说是北电亟需与之建立紧密联系的合作者。

    所谓的考试,更像是一个形式,一个将这位“北影厂世子”、“总舵主”正式纳入北电体系的名正言顺的桥梁。

    果然,面试刚结束,王盛还没走出考场大楼,招生办的孙主任便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

    “王总,精彩,太精彩了!几位老师都对您赞赏有加啊!”孙主任压低了声音,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我们刘院长想请您过去坐坐,聊一聊。您看现在方便吗?”

    王盛对这番待遇并不意外,平静地点点头:“孙主任客气了,叫我王盛就好。方便,请带路。”

    院长刘国碘的办公室在行政楼的顶层,宽敞明亮,书架上堆满了电影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墙上挂着几幅颇具意味的摄影作品,彰显着主人作为摄影系教授的艺术底蕴。

    刘国碘院长年约五旬,气质儒雅中带着干练,见到王盛进来,立刻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绕过桌子主动伸出手,笑容亲切而真诚。

    “王盛同学,欢迎欢迎!快请坐。”刘国碘招呼王盛在会客沙发上坐下,孙主任亲自泡了茶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刘院长,您好。”王盛微微欠身,礼节周到。

    “好好,别拘束。”刘国碘坐在对面,仔细打量着王盛,眼中满是欣赏:“刚才孙主任反馈了面试情况,几位老师对你评价极高啊。都说你这不是来考试的,是来给我们上课的。”

    他开了个轻松的玩笑。

    王盛谦逊地笑了笑:“院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把过去一年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个人粗浅的思考说了出来,班门弄斧,让老师们见笑了。”

    “哎,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刘国碘摆摆手,正色道:“你的那些‘粗浅思考’,可是实实在在地盘活了一个万人大厂,带动了一个联盟,开拓了一片新市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我们电影教育界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他话锋一转,关切地问:“感觉考得怎么样?题目还顺手吧?”

    王盛答道:“全力应对了,至于结果如何,还要看老师们的评判标准。”

    “你呀,就放一百个心。”刘国碘哈哈一笑:“你的能力和成绩摆在这里,北电的大门,永远向你这样的青年才俊敞开。说起来,你之前还在我们摄影系办的春季培训班学习过,虽然时间不长,也算是有过一段香火情。四舍五入,也算是我们北电的‘准学生’嘛。”

    王盛想起那段短暂的非正规学习经历,确实是为了混个资历去的,没想到此刻被刘院长提起,成了拉近关系的由头。

    他点头道:“是,那段学习经历虽然短暂,但也让我对影像制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受益匪浅。”

    “那就好。”刘国碘满意地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王盛啊,今天请你来,除了表示欢迎,也是想代表学校,表达一下北电对你未来事业发展的支持态度。

    你在北影厂,在联盟做的事,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商业成功,更关系到整个行业在转型期的探索。北电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最高学府,理应成为你坚实的后盾。”

    他顿了顿,开始细数北电能提供的具体支持,显然是有备而来:

    “首先,是人才支持。北电每年毕业的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文学、管理各系优秀学生,只要你需要,学校可以优先推荐,牵线搭桥,帮你组建最顶尖的年轻团队。

    理论扎实、充满创造力的新鲜血液,对你正在进行的工业化探索至关重要。”

    “其次,是学术与智囊支持。学校的教授、专家,无论是在电影理论、美学研究,还是在市场分析、政策解读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

    你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庞大的智囊团,遇到难题,随时可以来交流请教。我们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研讨会,邀请你和业界的精英,与师生们共同探讨前沿问题,碰撞思想火花。”

    “第三,是项目合作与研发支持。北电有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有对新技术、新形式的探索热情。

    你的‘电视电影’模式,完全可以和学校的教学实践、毕业创作结合起来,成为师生们‘真刀真枪’的练兵场。

    反过来,师生们的一些创新想法和实验性作品,也可以为你提供内容上的补充和灵感来源。

    比如,你们正在推进的VCD发行,完全可以尝试与学校的音像资料库进行合作,开发一些经典影片修复、电影教育类的特色产品。”

    “第四,是品牌与声誉支持。你王盛的名字,加上北电的校友身份,无论是在国内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还是未来有机会走向国际交流,都会是一张极具分量的名片。

    学校也会利用自身的媒体资源和行业影响力,为你和你的企业提供正面的舆论宣传。”

    刘国碘条理清晰,将北电能提供的资源一一阐明,诚意十足。

    他最后总结道:“总之,北电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个按部就班来上课的学生,而是一个能将课堂延伸到广阔市场,用实践反哺理论的特殊合作伙伴。你在这里的学习,可以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我们希望,北电能成为你事业腾飞的新跑道,而不是束缚你的围墙。”

    王盛认真听着,心中明了。

    北电这是看中了他和他背后代表的巨大资源与发展潜力,希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将他这位“超级学生”牢牢绑定,实现互利共赢。

    这正合他意,有了北电这块金字招牌和其背后庞大的资源网络,盛影传媒和电影厂联盟的未来,无疑将如虎添翼。

    “非常感谢刘院长和学校的厚爱。”王盛郑重回应:“北电的资源和支持,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顺利入学,我希望能将理论学习与公司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也愿意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尽一份力。

    比如,设立实习基地、提供项目实践机会、甚至合作开设一些针对行业新需求的短期课程,都可以探讨。”

    刘国碘闻言,脸上笑容更盛:“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具体细节,等你正式入学后,我们可以让相关部门和你对接,慢慢细化。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成为中国影视产教融合的一段佳话!”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101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