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28:多点开花
几天过去。
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星期一。
北影厂行政楼的会议室里,春日的暖阳透过窗户,在弥漫的淡淡烟霭中投下光柱。
每周一的厂务例会准时召开,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各科室、车间的负责人。
厂长韩三坪端坐在主位,面色红润,他环视全场,轻轻敲了敲桌面,嘈杂的聊天声立刻平息下来。
“同志们,开会。”韩三坪声音洪亮,开门见山:“今天会议主题,总结三月份,也就是我们‘电影厂联盟’电视电影业务全面铺开后的第一个完整月的战绩,并讨论后续发展方略。”
他拿起一份厚厚的报表,却没有立刻念数字,而是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最后在王盛脸上略作停留。
“先说成绩。”韩三坪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自三月十五日《疯狂的彩票》打响第一枪,到上周末三月三十日《留守姐妹》播毕,我们的‘开年八剑’,已在三个周末,成功挥出六剑!”
他逐一念出片名:“《疯狂的彩票》、《婚纱》、《京城不眠夜》、《棋王归来》、《实验室的春天》、《留守姐妹》!
除了上周末刚播出的两部,反响数据还在统计,前面四部,尤其是首周末的《彩票》和《婚纱》,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的热烈反响,远超预期!
各地电视台、广电等部门收到的表扬电话、感谢信、甚至锦旗,都快把相关科室淹没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
“更重要的是。”
韩三坪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的数据道:“这六部已完成首轮播出的电视电影以及尚未播出的两部电视电影,平均每部片子,为我们北影厂与盛影传媒联合成立的‘制片中心’,带来了约六百万元的收入!”
“八部片子,总计收益,约四千八百万元!”
韩三坪的声音陡然升高,“按照我们北影厂占六成,盛影传媒占四成的协议,厂里本月仅电视电影一项,分账收入就超过两千八百万!”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确切的数字报出来,会议室里还是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
“两千八百万!一个月!”
“我的老天爷,这抵得上过去厂里一年的收入总和了!”
“关键是周期短,见效快!自己掌握发行渠道,利润就是实在!”
“王常务这路子真是走对了!”
众人感慨万分,目光再次聚焦到王盛身上,充满了敬佩与叹服。
自己掌握渠道,绕过层层盘剥,将利润大头牢牢抓在手里,这种爽快感,是过去依赖传统发行体系时无法想象的。
韩三坪抬手压了压议论,继续道:“成绩喜人,但更不能懈怠。接下来,我要说说后续发展。”
他看向王盛,又扫视众人:“根据联盟内各电影厂反馈,以及我们对电视台需求的进一步分析,市场远未饱和。”
“下一批的八部片子,其中四部已进入后期或接近完成,另外四部正在紧张拍摄中。但这还不够。”
韩三坪语气严肃起来:“电视台的需求非常大!除了周六、周日晚间的黄金‘周末影院’档,他们平日白天、晚间非黄金时段,都有大量的空余时间需要填充内容!虽然这些时段的采购单价略低于周末档,但总量惊人!”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王盛,也看向在座所有人:“这块庞大的市场,我们要不要吃?该怎么吃?大家都议一议。”
众人几乎不约而同地,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王盛。
王盛感受到众人的注视,神色平静。
他稍作思索,开口道:“韩厂长,各位领导,这块市场确实巨大,不能放弃。
但直接套用现有模式,可能不太合适。
周末档我们主打的是‘电影感’和‘精品剧’的概念,价格也相对较高。
平日档则需要更贴近电视台播出习惯、成本可控、又能形成持续吸引力的内容。”
他顿了顿,抛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建议,我们可以针对平日档,开发‘系列电视电影’。”
“系列电视电影?”众人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对。”王盛解释道:“比如,制作侦探系列、都市情感系列、家庭伦理系列等等。
每部片子相对独立,但人物或背景有一定关联,形成品牌效应。
这样既能满足电视台填充时段的需求,又能通过系列化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降低单部作品的推广成本。
制作上,可以更侧重于故事性和节奏感,在保证基本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成本和周期。”
“好办法!”艺办主任史栋明首先击掌叫好:“系列剧模式,国内外都有成功先例!既能消化产能,又能形成长效IP!”
“对对!像以前评书连播一样,吊着观众胃口!”钱前进也兴奋地附和。
“王常务这个思路开阔!其他各厂塞过来的那些编剧正愁没活儿干,搞系列剧,正好让他们流水线作业,发挥所长!”另一位副厂长也表示赞同。
会议室里顿时充满了乐观的气氛。
系列剧的概念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众人看到了电视电影业务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韩三坪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再次锁定王盛:“盛子,看来大家都没意见。这事儿,还得你帮忙挑头干起来。剧本方向、制作标准、成本控制,你把握大局。各厂送来的编剧,你来统筹安排,尽快拿出几个系列方案和首批剧本。”
王盛点了点头道:“既然厂里信任,我试试看。尽快组织人手,拿出方案。”
“好!”韩三坪一拍桌子:“电视电影这边就按王盛说的方向推进。下面,说另一件事。”
他神色变得稍微郑重了些:“去年12月份挂牌成立的紫禁城影业公司,经过前期筹备,现在已经正式运转起来。我兼任副总,主要负责制片业务。经过董事会初步讨论,打算搞一部真正的电影,不是电视电影,是上院线的电影,计划作为贺岁片,在年末推出,主要市场先放在京城试试水。”
传统电影……
貌似不赚钱啊。
众人的目光,第三次齐刷刷地聚焦到王盛身上。
连韩三坪也带着征询的意味看向他。
王盛微微挑眉,问道:“韩厂长,这电影拍出来,院线那边,分账模式怎么定?”
这是关键问题。
韩三坪显然早有准备,解释道:“初步议了一下,参照目前进口片分账的做法。票房收入先扣除5%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约3.3%的营业税。
剩下的净票房,制片方和发行方大概按四六开分账,我们制片方拿四成左右。
当然,如果是我们自己的放映单位或者关系特别好的合作方,这个比例可以再谈,但大体是这个框架。”
王盛听后,默默心算。
一部票房一千万的电影,制片方最终能落到手的,可能只有三百多万,甚至更少。
相比电视电影几乎直接将播映权变现的模式,电影的投资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确实大得多。
但他也清楚,电影才是电影厂的立身之本,是品牌和影响力的终极体现。
电视电影的积累,最终也要反哺到大银幕上。
“电影领域,是必须进军的。”
王盛语气坚定道:“既然要试,就要拿出诚意。这个贺岁片,我来执导。本子也由我牵头来搞。”
他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大的赞同声。
“王常务亲自操刀?那肯定没问题!”
“就是!盛子出马,一个顶俩!”
“贺岁片交给他,我们放心!”
韩三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要的就是王盛这个态度。
他环视全场,朗声道:“好!既然王盛同志主动请缨,那紫禁城影业的首部贺岁电影项目,就由他全权负责,担任导演和剧本牵头人!同意的,举手!”
“唰!”
没有任何犹豫,会议室里再次齐刷刷地举起了一片手臂,全票通过。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94/111110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