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潜修五百年,转世投胎,我为陈光蕊!
自地府归来,陆沉并没有任何行动。
而是就在这处他随意开辟的简易洞府,就此隐居了下来。
做一个人间遍地可见的寻常散修。
每日静心修行。
苦修不缀。
不过此地并非灵台方寸山那等洞天福地,灵气稀薄,草木寻常,于修行并无裨益。
但陆沉所求,也并非是修为精进。
金仙之境,已非凡俗。
每进一步,所需积累如山如海,非单纯吞吐灵气可达,更需感悟大道,淬炼神魂,乃至寻觅机缘,服食天材地宝。
每一步都是需要庞大的资源供养。
法、侣、财、地一样都不能少!
但现在的陆沉却可谓是一个都没有,毕竟他需要遮掩天机,自然要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不敢谋求金丹之类的东西。
否则万一惹出了祸端。
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之后的谋划!
而且陆沉所修《混元一气经》虽是玄门正宗妙法。
但修行至今,已渐感其局限。
毕竟这只是一门直指金仙大道的根本之法。
再往上却就是力不从心了。
欲求更大突破,非得另寻更契合金仙乃至更高境界的根本大法不可。
但这件事强求不得。
更急不得。
这一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谋划更多的功德!
而非其他!
陆沉深谙此理,故而并不焦躁。
他每日于洞中静坐,并非吸纳天地灵气,而是反复锤炼自身法力,将其打磨得愈发精纯凝练,如臂使指。
同时,不断揣摩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术之无穷变化。
将这一百零八般神通彻底运转随心。
力求每一变化皆臻化境,心念动处,神通自成。
修行之路,漫漫修远,非一蹴而就。
那些高踞九天、成圣作祖之辈,哪一个不是历经万劫、饱尝寂寞方得正果?
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枯燥,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所谓忍耐,就是要挺得住,想得开!
陆沉心有鸿鹄之志,自不会因眼前修为停滞而气馁懈怠。
日后,总有他出山之时!
他所积累的每一分感悟,锤炼的每一丝法力,皆是为未来攀登更高峰打下最坚实的根基。
都是他自身的底蕴!
————
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
洞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凡尘王朝更迭,生灵繁衍,于陆沉而言,不过洞外浮云。
只偶尔神念微动,感知到那花果山方向冲天的妖气、天庭震动的兵戈之气。
以及最终……那撼天动地的轰鸣后。
一道桀骜气息被生生压入五行山下的沉寂。
他知道,那是齐天大圣的结局。
亦是另一段故事的开端。
自此世间少了一位齐天大圣,多了一位即将成佛的行者!
弹指一瞬间。
五百载岁月悠悠而过。
这一日,陆沉于定中忽感心潮微动,冥冥中一丝牵引自轮回深处传来。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古井无波,唯有了然。
“时辰到了。”
陆沉轻声自语,周身气息内敛到了极致,又施展变化之术。
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凡俗老人。
垂垂老矣,行将就木。
同时天机遮掩之术悄然运转,将他一切不凡之处尽数隐藏,纵是寻常的大罗金仙当面,也难窥其虚实。
片刻之后。
洞外阴风阵阵,鬼气森森。
一黑一白两位勾魂使者,手持锁链铁牌,面无表情地穿壁而入,正是那黑白无常。
“陆沉,你阳寿已尽,随我等走吧。”
黑无常声音冰冷僵硬,手中锁链一抖,便朝陆沉脖颈套来。
陆沉并未抵抗,任由那冰冷锁链加身。
甚至配合着显露出一丝魂魄离体的浑噩之态,身形变得虚幻。
他此刻显露出的,赫然只是一具即将寿终正寝的凡人魂魄,气息微弱,毫无异常。
黑白无常例行公事。
浑然未觉此次勾魂有何不同,牵引着陆沉的魂魄,便往那幽冥地府而去。
黄泉路,鬼门关,望乡台……一路行至森罗殿。
殿上,阎罗王翻阅着手中生死簿。
簿上清楚写着:陆姓老者,阳寿八十有一,可得善终,生平无大善无大恶,合该投入轮回,转世为人。
阎罗王仔细对照下方的陆沉。
见其名姓、生辰、阳寿皆与簿上所载无误,便挥了挥手。
“带下去,饮汤过桥,送入轮回。”
过程平淡无奇,未起丝毫波澜。
在天机遮掩之下,陆沉的命数伪装得天衣无缝,瞒过了地府一众阴神。
直至奈何桥头,孟婆递上一碗浑浊汤水。
“饮了此汤,前尘尽忘,方可过桥轮回。”
孟婆声音沙哑,面无表情。
陆沉接过汤碗,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精芒。
他假意饮下,实则暗中运转修为,于汤水入喉的刹那,便以莫大法力将其大半药力悄然化去。
这孟婆汤虽然厉害。
但终究也只是一小碗,对于金仙来说,须臾可解。
不过陆沉却是特意并没有完全化解。
因为待会儿投胎之时。
必定会通过六道轮回盘,若是没有喝下孟婆汤,这六道轮回盘他大概率是过不去的!
保留全部的记忆过去风险极大。
若被察觉,必遭六道轮回盘反噬!
所以陆沉只是化去了大部分,却仍旧保留了一小部分,用来到时蒙混过关。
这点药力,转世之后,顶多十来年的岁月。
自然而然就会解除。
恢复记忆。
汤水下肚,陆沉眼神瞬间变得空洞茫然。
随后,他如同其他浑噩魂魄一般,被鬼差引着,步上奈何桥,投入那轮回通道之中。
霎时。
一片混沌旋转,时空颠倒之感传来。
陆沉守住灵台最后一点清明,感应着那被自己篡改过的命数牵引,朝着既定的方向坠去……
————
南赡部洲,海州郡,陈府。
这一日,府内祥光隐现,异香弥漫。
内室之中,随着一声响亮啼哭,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呱呱坠地。
婴儿眉眼清秀,胎里带着一股说不出的灵秀之气,顿时引得产婆、婢女连连称奇。
陈老太公得此孙儿,老怀大慰,见其生有异象。
心知不凡,斟酌片刻,为其取名曰:陈光蕊!
PS:能否多来点五星好评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33/443290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