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书局出事了
命令一旦下达,整个东海郡就像一台被拧紧了发条的巨大机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轰然运转起来。
扶苏的指挥部,从炼钢基地旁的大帐,直接搬进了东海郡守府。他将郡守府的大堂,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作战指挥室。墙上挂着东海郡的地图,上面用各种颜色的标记,标注着矿山、林场、河流、道路。正中央,则摆放着嬴衍让人制作的,更加精细的“东海郡未来规划沙盘”。
沙盘上,炼钢区、造船区、工匠居住区、商业区、港口仓储区,被划分得井井有条。
扶...苏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无数的命令从他口中发出,再由一匹匹快马,传达到东海郡的每一个角落。
“命令!征发三千民夫,拓宽从琅琊郡铁官到炼钢基地的道路!路面必须用碎石夯实,宽度要足以让四辆马车并行!”
“命令!在沂水上游,再建十座水力锻锤!所有木料,就地取材!”
“命令!传令给沿海各县,以朝廷名义,高价收购所有旧渔网、破布、树皮!有多少要多少!全部送到城西的‘造纸工场’!”
而嬴衍,则一头扎进了技术攻关里。
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扶苏之前担心的——耐火砖。
要建十座高炉,需要的耐火砖是个天文数字。现有的土窑,烧制周期长,成品率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必须上‘隧道窑’!”嬴衍拿着他的小本本,找到了负责烧制砖瓦的工匠令。
“国师大人,何为‘隧道窑’?”工匠令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一辈子都在跟泥巴和火焰打交道,他恭敬地问道。
“就是建一条很长很长的,像隧道一样的窑。”嬴衍用一根木炭,在地上画起了草图,“我们把砖坯放在一种特制的,耐火的台车上,从窑的一头推进去。窑的中间部分,是温度最高的烧成带,两边是预热带和冷却带。火在中间烧,热气往入口方向走,可以预热新进去的砖坯。而烧好的砖,往出口方向走,冷空气从出口进来,可以给砖降温,同时空气自己也被预热了,再送去助燃。这样一来,热量就不会浪费,而且,只要我们不停地往里推台车,窑就不用停火,可以一直生产!”
工匠令听得目瞪口呆,他虽然很多名词听不懂,但核心的意思他明白了。
“不……不用停火?一直生产?”老工匠的声音都在发颤,“这……这简直是神仙的法子!”
传统的窑,每烧一炉,都要经历升温、保温、降温、出窑、装窑的完整过程,其中大量的时间和热量都被浪费了。而嬴衍描述的这种窑,简直颠覆了他几十年的认知。
“对!就是一直生产!”嬴衍肯定地说道,“你马上召集所有最优秀的窑匠,我把详细的图纸给你们,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第一条隧道窑建成!”
“喏!下官……下官就算不睡觉,也一定完成任务!”老工匠激动地领命而去,他知道,一场制陶业的革命,即将在他手中诞生。
解决了耐火砖的问题,下一个就是焦炭。
原来的炼焦炉,也是效率低下的土法炼焦,污染大,产量低。
嬴衍故技重施,又抛出了“现代化”的炼焦炉图纸。新的炼焦炉是封闭式的,可以将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和煤焦油收集起来。
“这煤气,是宝贝!可以用管道输送到工匠的家里,用来做饭、取暖!比烧柴火干净方便多了!”嬴-衍对着一群负责炼焦的工匠说道。
“这煤焦油,更是宝贝中的宝贝!可以用来铺路,做防腐剂,以后我们造船,船底都要刷上这东西,可以防虫蛀,防海水腐蚀!”
工匠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以前只觉得炼焦时冒出的那些黄黑色浓烟,又呛人又难闻,是没用的废物,没想到在国师大人眼里,这些竟然都是宝贝。
技术上的难题,在嬴衍这个“人形外挂”面前,被一个个地攻克。
而扶苏那边,行政上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招工令一发出去,效果出奇地好。齐、楚旧地的百姓,本就生活困苦,听闻大秦的东海郡,有个叫“国师”的神仙般的人物,在建造一座“天宫”,不但招人干活,还管吃管住发工钱,一时间,无数的流民、破产农民、手工业者,拖家带口,蜂拥而至。
短短半个月,涌入东海郡的外来人口,就超过了五万!
人一多,问题就来了。
吃、穿、住、行,全都成了大问题。
粮食储备告急,搭建的临时窝棚拥挤不堪,卫生条件极差,甚至开始出现了小范围的疫病。
“殿下!粮食不够了!照这么下去,不出十天,我们就得断粮!”粮官急匆匆地跑来报告。
“殿下!南城的劳工营里,有十几个人上吐下泻,怕是得了时疫!”医官也面色凝重地赶来。
“殿下!今天又有两个帮派为了抢地盘,在工地上打起来了,伤了二十多个人!”负责治安的郡尉焦头烂额。
各种坏消息,如同雪片一样,飞到了扶苏的案头。
扶苏的头都大了。他这才明白,管理一个几万人的大工地,比指挥一场战役还要复杂。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个晚上,对着沙盘和地图,没有合眼。
第二天一早,他召集了所有官员。
“从今天起,所有劳工,按百人一队,十人一伍,进行军事化管理!设队长、伍长,层层负责!”
“在城外,按照沙盘规划,立刻建造标准化的居住区!每个居住区,必须配备公共的厕所和浴室!所有人的排泄物,必须集中处理,不准随地乱倒!”
“成立‘卫生司’,由医官主管!每天派人检查各营地的卫生情况,并且熬制防病的汤药,强制所有劳工服用!”
“成立‘纠察队’,由郡尉统领!在工地上巡逻,凡是斗殴、偷窃、懒怠者,一律严惩不贷!轻则扣除工钱,重则鞭笞,甚至处死!”
“粮食问题,一方面,我已上书父皇,请求从周边郡县调粮。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想办法!立刻组织人手,在东海港附近,建立大型渔场,捕捞海鱼,制成咸鱼干,作为粮食补充!”
扶-苏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果断、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官员们都愣住了。他们发现,这位一向以仁厚著称的太子殿下,在一夜之间,变得杀伐果决,雷厉风行。他身上,开始显露出他父亲嬴政的影子。
嬴衍在旁边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这个大哥,终于开窍了。”他心里想,“治乱世,用重典。对付这群鱼龙混杂的劳工,光靠仁义道德是没用的,必须要有铁的手腕。”
扶苏的铁腕手段,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混乱的局面,被迅速控制住。劳工营变得井然有序,疫病得到了遏制,工地上的打架斗殴事件也大大减少。
整个东海郡,这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在经历了短暂的磨合阵痛后,终于开始平稳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然而,树大招风。
东海郡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也引起了各方势力的注意。
这一日,一个自称是琅琊郡大族“徐氏”管家的人,找到了扶苏。
“拜见太子殿下。”那管家虽然躬着身,但神态间却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傲气,“我家主人,听闻殿下在东海郡大兴土木,为朝廷分忧,心中甚是感佩。我家主人愿意,为殿下的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扶苏不动声色地问道:“哦?不知徐家主,打算如何相助啊?”
那管家笑了笑,说道:“殿下要建高炉,需要大量的铁矿石。而整个琅琊、东海,最好的铁矿,都在我们徐家的手里。我家主人说了,只要殿下将这炼钢的生意,分三成利给我们徐家,我们保证,铁矿石的供应,绝不会断!”
扶-苏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他明白了,这不是来“相助”的,这是来摘桃子,来分一杯羹的。
炼钢,是帝国的命脉,是父皇全球蓝图的基石,岂容他人染指?
“回去告诉你家主人。”扶苏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大秦的铁矿,是朝廷的铁矿,不是他徐家的。他若安分守己,朝廷可以高价收购。他若想凭此要挟朝廷,那他徐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那管家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他没想到,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太子,说出来的话,竟然如此霸道,如此不留情面。
“殿下……您……您这是要与整个琅琊士族为敌吗?”管家色厉内荏地威胁道。
扶苏缓缓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一股无形的压力,让那管家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
“为敌?你们,也配?”
扶苏说完,不再看他一眼,转身喝道:“来人,送客!”
那管家被两个如狼似虎的卫士,半拖半架地“请”了出去。
看着他狼狈的背影,扶苏的眼神,愈发坚定。他知道,从他拒绝的那一刻起,他要面对的,就不再仅仅是建设上的困难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730/4432925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