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不走如仇,越走越熟
武阳兴冲冲地朝着地窝子跑了下去,没多长时间,提着个布袋折返回来,他对换口味的事儿,特别上心。
周景明领着他出了林子,翻过山坳,大约走了四五里地,到了背后的荒坡上。
那片荒坡,几乎看不到什么树木,尽管到了这时节,草芽萌发,看上去也只是一小片一小片的浅绿,斑驳地分布在砾石坡上。
“就在这片好好找找,尤其是长着阿魏的地方,我领你来找的就是阿魏蘑,这可是被本地人称为‘天山神菇’和‘西天白灵芝’的好东西。
和咱们那些地方的蘑菇不一样,咱们那地方,非得是雨水充足,气温热起来了才会出蘑菇,阿魏蘑是雪壳子还未化净的时候,就从砾石中间钻出来了,白白肉肉的,特别好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蘑菇!
之所以叫阿魏蘑,因为它喜欢寄生在阿魏的根茎上。
阿魏是一种植物药材,开黄花。
除此之外,刺芹、拉瑟草下边也有,这些东西长出来,都是大型的伞形植物。”
周景明介绍着阿魏蘑的时候,指着地上那一簇簇刚长出几片叶子,还一小蓬地趴在砾石地面上的植物,告诉武阳,什么是阿魏,什么是刺芹,什么是拉瑟草。
这些植物,无论是在蜀地,还是湘西,都很少看得到。
相比起鬼盖来说,阿魏蘑是周景明的真爱,他非常喜欢吃。
过上些年,阿魏蘑能人工种植,被冠以“白灵菇”的名称,卖到各大城市,但再也吃不出这种野生阿魏蘑该有的味道。
在武阳有了个基本的认知后,两人当即分开,低着头在荒坡上搜寻。
倒是没多长时间,武阳就先拿着一朵白生生的,拳头大小,菌肉厚实,表面有龟裂的蘑菇过来:“周哥,是不是这种?”
周景明看到那蘑菇,也是一脸惊喜:“对对对,就是它!”
两人继续搜寻,结果,在荒野里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只找到大大小小,十六七个阿魏蘑。
眼看临近中午饭点,周景明只能摇头叹气:“不找了,回吧!”
武阳有些失望:“搞了半天,就找到这么点,那么一大帮人,都不够塞牙缝。”
“这东西,只在初春的时候有,也就是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这个特定的时段有,气温高了,反倒不出了,咱们应该是来早了些。等再过上十天半月再来,到时候应该就能好好吃上几顿了。”
周景明笑着安慰:“回去烧个汤还是可以的,到时候多喝点!”
两人各自点了支烟,一边抽着一边往回走。
到了小半岛后面的冷杉林上方的黄草坡,看到小半岛上,彭援朝领着四人站在沙坑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而在地窝子那里,炊烟升腾,众人正在忙碌,架起了两堆篝火,在煮着东西。
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两人相视一眼,快步走了下去。
等到了地窝子边,看到徐有良等人的时候,周景明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干什么的?”
“他们是咱们这条河段上几个淘金队伍的把头,来营地拜访,说是来熟络一下,有的带着野味,有的带了些酒、肉,还有人专门跑去找牧民买了羊送来!”
徐有良满脸洋溢着笑容:“之前不见有任何走动,现在一个个倒是客气得很。”
不用说周景明也知道是因为跟络腮胡和老唐他们两帮人干的那两仗。
临近傍晚的事情,枪响了那么多声,喊打喊杀的,动静弄得那么大,上游河道的淘金队伍,能看到发生了什么事儿。
一路追撵着老唐那一帮人往下游跑,也一路蹿过几个淘金队伍的地盘,下游的也知道。
别的不说,河道里接连飘下去的尸体,总会被下游的淘金客看到,也能猜到上游发生了什么。
那个时候,周景明出手狠辣地和老唐干一场,就存了立威让那些阿猫阿狗忌惮的想法。
这些人的到来,足以说明,很有效果。
有这么凶悍的淘金队伍在,对上下游的淘金客自然形成威慑。
有心招惹的,掂量后,赶紧按下躁动的心思。
无心招惹的,又担心某天周景明他们这帮人会不会找到矿点上去,是不是得防着。
所以,不管怎么样,先讨好、巴结一下,总没有坏处。
而且,看着他们这么些人,在同一个早上带上各自的礼物过来,私下里肯定是相互商量过
周景明笑笑,偏头跟武阳说了一句:“走,咱们过去看看!”
武阳将捡拾来的阿魏蘑交给徐有良:“烧汤,烧汤啊……多放点水!”
看到周景明和武阳回来,彭援朝喜滋滋地迎了上来:“回来了,见到蘑菇没有?”
“捡到十多朵,现在出的还不多,得再等上一段时间。”
周景明简单回了一句,将目光看向那四人:“我在后边山坡上看到矿点突然多了几个人,我还以为是不是又有人来打矿点主意了,吓我一跳,赶紧往回跑!回来听友良一说,才知道是来串门的。
几位把头,今天吹的是什么风啊,怎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了?”
“说起来,咱们这些人,都在这段河谷淘金,说直接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该认识认识,这人跟人之间,向来是不走如仇,越走越熟,真该多走动走动……
你应该就是彭把头说的周技术员吧……”
其中一个中年满脸堆笑地问。
他身着洗的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外套,黑色的裤子上在膝盖和屁股位置,都补着厚厚的补丁,显得很朴素。
“我是!”
周景明掏出大重九,准备给几人发烟。
几个把头见状,纷纷往衣兜里捞出烟,凑过来:“抽我这个……抽我这个……”
“来者是客,别那么客气,我这烟啊,是从下边姓唐的那里弄来的,是好烟,在山里难得见到,还是抽我这个吧!”
周景明把烟给在场的每人发了一支。
“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气质都不一样!我们这些野路子,跟专业的就是不能比。
这两年,就这个小半岛,人来人往,不少人都在上面验过沙,包括我也一样,这两年都在这条河谷,小半岛上每次来,看风水都觉得有金,不甘心地验过两次,却始终不见金,周兄弟厉害啊!”
中年冲着周景明竖大拇指:“当初看到你们在这里踩点的时候,我们一帮子人还笑话,说你们俩纯粹就是碰运气的,吃淘金这碗饭够呛。
现在想起来,老脸都烫,不服不行!”
他很巧妙地拍着周景明的马屁。
类似的话,周景明上辈子听得多了,以前还有飘飘然的感觉,现在却是免疫了。
但客套话还是得说上两句。
他冲着中年笑笑:“老哥抬举,其实我们干地质的,最开始找金子的技巧,也大都源自民间,跟大家找金的法子没什么区别……我更觉得,找金子,有的时候挺看运气、看缘分。
这小半岛,可能是跟我有缘。”
“这话也有道理,每个人的运气不一样,就像都是来淘金,有的人在河谷里面,厮混了几年,还是一穷二白,而有的人,初来乍到,就能捡个大金疙瘩,一下子暴富!”
中年顺着周景明的话,满是感慨地说:“我去年就知道一个,是第一年来淘金的,才来了不到半个月,碰到下雨干不了活计,趁着雨歇的间隙,跑到一个别人遗弃的老矿点,翻翻找找,看到块裹了泥的石头露出点金黄,拿到水里一涮,不得了,竟然是个大金疙瘩,至少也有两斤,人当天就跑了。
不见了人,害得他们队伍那一帮子人,找了两天,以为他是跑远,被豺狼给叼了。
后来收金子的人进山,专门来找了他们队伍,以为他们有不少金子,这才说起来,那大金疙瘩,就是卖给这个收金子的。
那是一下子手头有了三四万,日子完全不用愁了。”
“谁说不是呢!”
类似突然暴富的事情,周景明听过几次,他不由在想,自己的运气真不怎么样,就是个劳碌命,上辈子,多年淘金,他见过最大的金疙瘩,也不过半斤左右。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也许是所有的运气都集中爆发了,才有了这次重生。
他笑着问中年:“老哥贵姓?”
“我姓张,是秦地过来的,就是你们上边那个淘金队伍的。”
中年似乎想起了什么,跟着又说:“忘了件事儿,早上的时候,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跑到林子里捡拾蘑菇,不小心到了你们地窝子后边,犯了忌讳,得给你们赔个不是。
我没少叮嘱他,不要乱跑,年纪太小了,性子始终有些跳脱,我昨天和下边的人,往山里去了一趟,打狍子,晚上没能回来,他就开始乱跑了!”
周景明摇摇头:“是好是歹,我还是能分得出来的,张老哥想多了。”
他知道,张把头所说的孩子,就是早上遇到那个少年,也大抵明白了,上边小半岛上的队伍,应该就是因为把头领着人出去打猎,剩下的被安排守着矿点,才没有动工淘采。
张把头闻言,神情轻松了不少。
“狍子?”
武阳听到了熟悉的东西,插嘴问了一句:“周哥,阿勒泰有狍子?”
周景明点点头:“狍子可不止东北有,内蒙、阿勒泰,以及旁边的哈萨克斯坦这些地方都有。”
彭援朝朝着地窝子方向努努嘴:“锅里煮着的就是狍子肉,张老哥送来的!”
周景明听得出,张把头在尽量放低姿态,甚至专门停工去打了狍子,也是非常用心。
他冲着张把头笑笑:“老哥费心了!”
彭援朝又指了指另外三人,一一介绍:“这位是甘州的李把头,荆州的吴把头和九江的赵把头!”
周景明冲着他们微微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却听李把头说:“我们队伍里边,没人有打猎的本事,所以,派了三个人出去买羊,也是运气,昨天下午出去二十多里地,就遇到了牧民,特意挑了两只肥壮的带回来,给你们送来一只,当是见面礼。”
吴把头跟着说:“我们比较寒碜,但队伍里喜欢喝酒的不少,进山的时候,带来的酒也多,我贪图省事,就随便带了几斤过来。”
赵把头也争着说:“我们没别的,到了阿勒泰这边,进山之前买了些熏马肠,东西不多,周兄弟别嫌弃,能交个朋友。”
周景明爽朗一笑:“老话说,有酒有肉是朋友,你们这么大费周章,又带肉,又提酒的,咱们不当朋友当什么?”
几人闻言,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684/1111105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