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当只铁公鸡,挺好!
救人这件事情,只是淘金枯燥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
其实,周景明并没有把这事情放在心上。
他更在乎的是,自己泡了几天的阿魏,应该发酵得差不多了。
这天傍晚,从冷杉林里训练回来,周景明将那瓶子拿出来看了看,发现里面的汁水已经变得昏黄,解开盖子,一股难闻的腐败气味逼得他赶忙将罐头瓶盖子重新盖上。
趁着天还没黑,他找来些苞米面,加开水调和,直到盆里完全没有干粉,能揉捏成型,揉成窝窝形状,放在土灶上的铁锅里蒸着。
大概蒸了半小时左右,那些窝窝头熟了。
他将窝窝头拿出来冷着,然后往窝窝头上面倒了些阿魏发酵的汁水,放在盆里,盖了锅盖闷了大半个小时。
有着这段时间的渗透,那些窝窝头也有了一股子难闻的臭味。
但有不少鱼,似乎就喜欢这种味道。
钓鱼佬用中药拌饵料的事情不少,周景明上辈子还曾听闻有人甚至用麝香拌饵料打窝,搞得挺奢侈。
临近天黑的时候,他提着鱼笼和窝头,到河岸边选了处水流稍微平缓的地方,将窝头往鱼笼里放了三个,然后将鱼笼抛入水中,又将绳索拴在一旁的灌木上固定,防止被水冲走。
没有足够的材料,阿魏饵料也没办法做得那么精细,但他相信,这样的饵料还是能引来些鱼。
安睡一夜,周景明隔天早上和武阳进行日常训练,回来以后,他没有忙着去吃早饭,而是满怀期待地提着个捅去看鱼篓。
到了抛鱼笼入水的河岸边,他拖拽着固定鱼笼的绳索,将鱼篓从水中拉出来。
鱼篓刚露出水面半截,就看到里面水花乱溅。
爆了!
他兴奋地将鱼笼完全拖上来,看到里面大大小小二十多条鱼,五道黑、白条、九道黑、狗鱼都有,全挤在鱼笼里,不断地扭动着身体,尾鳍拍打着鱼笼,弄得噼里啪啦的。
他将这些鱼从鱼笼里一条条取出来,装在桶里,嫌小的,直接扔了喂给跟来的金旺。
等摆弄完毕,他提着桶里的收获返回地窝子。
见到周景明提桶回来,已经端着碗吃饭的武阳出来看了一眼:“呀……这效果好啊,弄了这么多鱼!”
他一出声,引得彭援朝等人也跟着钻出来看。
有那么些鱼,中午和晚上,都能好好煮上一锅了,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
说来很奇怪,尽管河里泥沙滚滚,浑浊不堪,但是这些鱼却没有很浓重的泥腥味,哪怕用料简单,吃起来大都鲜美。
自此以后,这鱼笼简直成了营地里的宝贝。
只要想吃鱼了,自然有人会提着鱼笼,里面塞上两个融进阿魏臭味的窝窝头,下到水里,第二天早上,或多或少,都有收获。
时间转眼过去十来天,这天,营地后面,冷杉林上面的荒草坡上,来了一群羊,一只只像是软绵绵的白色云朵,散落在大片荒草坡上。
有牧民骑着马跟在羊群后面,不时吆喝几声,引得金旺时不时就朝着山坡方向吠叫几声。
小半岛上,武阳在抽烟休息的时候,打趣彭援朝:“我听某人说过,等到有牧民经过,要去买羊回来打牙祭的,现在羊来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彭援朝忙着往铁皮溜槽里铲泥沙,听到这话,扭头看看上坡上那些溜溜达达的羊,把手中的铲子一扔,跑去把柴油机给关了,然后又回来拖武阳:“不就是吃个羊吗,我说话算话,但你也得出点力不是,走,跟我去拖羊!不像某些人,淘金那么长时间了,分的金子最多,偏偏是铁公鸡一个,一毛不拔!”
周景明又怎么听不出来,彭援朝这是在揶揄自己。
他想了想,自己只顾着攒金子,大家伙都是明白人,稍微一比对,就能算出他手头有多少金子。
不说之前两次藏金的六百六十六克以及后来和武阳外出打游击分到的两百克,就抽水机架设起来这些日子,只要上工,每天六克,时不时九克,差又是一个多月了,他手里攒下的金子,又攒了有两百克多克。
这是个挺让人眼红的数字。
一直以来,吃喝拉撒都是彭援朝供着,除了买柴油的时候,众人均摊外,他还真没花过什么钱,也觉得有必要治一治众人那眼红的毛病。
不过,出钱可以,出力就免了吧!
周景明冲着彭援朝笑笑,也趁机阴阳他几句:“彭哥,这话我怎么听得那么不是滋味,你要是觉得给我分的金子多了,不值当,你就直说,我随时可以走人啊。
老话说得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还是有这底气的,咱是凭本事吃饭的人。”
彭援朝一听这话,一下子愣住,跟着脸色变得有些惊慌,连忙凑了过来:“兄弟,我不是那意思,我只是……只是……跟你开个玩笑!”
他说这话的时候,都结巴了。
“我……我……我也是跟你开玩笑,别当真……”
周景明也学着他的样子磕磕巴巴地说,跟着咧嘴笑了起来:“彭哥,看你急的!”
“你吓我一跳!”
彭援朝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周景明看着他认真说:“行了,既然有牧民经过,也确实是个吃肉的机会,山里的条件太辛苦了,今天就让大家休一天吧,你去拖羊,弄回来后我出钱,顺便请大家吃顿烤羊肉,我也早就馋这一口了。
吃不完的,熏干保管起来,留着以后慢慢吃。吃得好点,大家也才有精神卖力干活!”
彭援朝还是担心有误会:“还是我出吧”
周景明皱了下眉头:“彭哥,你怎么就那么放不开呢,我知道你是个挺实在的人,在山里这些日子,我清楚你为大家伙做了些什么。
别的不说,就冲你外出一趟,还惦记着专门给我和武阳带回一份大盘鸡的份上,就该我回敬你一次。
相处这么些日子,你应该知道我为人。”
这时候,反倒是在一旁挑起这话头的武阳听得有些不自在了:“要不这次我出?”
周景明愣着眼睛看他:“这有什么好争的。我跟你们说,我烤羊肉串的手艺,可是相当地道……赶紧去吧。”
见周景明确实没有恼怒的意思,彭援朝算是彻底放心了,转身吆喝众人收拾家伙回营地,并叫上几人往上面荒草坡去找牧民。
倒也没多长时间,彭援朝领着几人,从山坡上扯着羊角,生拉硬拽地弄下来五只阿勒泰大尾羊。
其实,通常情况下,本地牧民是很不愿意靠近人员众多的淘金河谷的。
原本,这些淘金河谷,也曾是牧民的牧场,但自打淘金客大量涌入以后,河谷沿岸,到处被翻刨,植被破坏得很严重,对于放牧影响很大。
另外,在河谷里的淘金客,不安分的人挺多,手里没钱想着吃白食的也不少,每当有牧民经过,不少人会寻思着去偷弄几只羊回来解馋,往往会给牧民造成不小的损失,也经常会有冲突。
所以,转场进深山夏牧场的时候,牧民们会尽量避开淘金河谷。
可真实的情况是,这些山里的河谷,大都有淘金客在转悠,很多事情,还是避无可避。
就这些事情,让牧民挺讨厌淘金客,也就变得很难打交道,往往碰面,通常不会给什么好脸色。
牧民在转场的时候,除非是自己非常熟悉的牧场,不然一般都会提前去探探草场情况,尽量避开这些复杂地方。
而现在,有这么一个牧民,赶着羊群出现在这里,他肯定是知道河谷大概情况的,既然靠近了,应该也存了卖上些羊的打算,总比他不远千里,将羊送到市场上去出售,要方便得多。
大概也正是因此,彭援朝他们并没有怎么费力,就将羊给买了下来。
改开第六个年头,土地到户,钱比以前在生产队吃大锅饭的时候稍微好赚一些,但同时物价也涨了不少。
早几年的时候,在北疆这边,一双牧民喜欢的黄胶鞋就能换只羊,十多二十块就能买只驴娃子……
可现在呢,城里熟食店挂上羊肉一块九毛五每斤、一个羊头两块的牌子。而菜市场上,一斤生羊肉也达到一块六毛钱一斤。
早已经不再是一双这年头三块钱的黄胶鞋就能换只羊的时候了。
羊肉串大多是用羊身上的好肉,武阳和周景明在阿勒坦吃的那顿烤羊肉串,那是一块钱五串,两人放开来吃,一人撸个百来串,不是难事儿,花掉四十来块钱也正常。
北疆牧民的羊多,又是在山里,买卖的时候,价格会便宜得多,山里不可能带着称来称,买的时候是整只羊的估价。
那几只羊,是标准的阿勒泰大尾羊,哈萨克羊的一个分支,也是肉质顶好的羊,草木复苏,放进山里来,抓膘挺快,现在已经看上去变得壮实,一只得有百来斤。
他严重怀疑彭援朝这是趁机割肉。
不,肯定是!
一次五只,估价花销不小,这是下狠手啊。
等到彭援朝一回到地窝子边,他就忙着出声询问:“这五只花了多少钱啊?”
彭援朝乐呵呵地朝着朝他比了两个指头:“便宜,两百……算下来,差不多就是四毛钱一斤的样子,这里说的是单斤!”
周景明咧了咧嘴,一下子得出去两百块钱,那是好几克金子……
但话已经说出去,要是反悔,做人就不地道了。
所以,周景明还是回帐篷,将自己带来的那些钱数了数,拿了两百交到彭援朝手里。
看着他那一脸得逞的样子,周景明不由叹了口气。
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想要干大事,首先得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以后,管特么谁眼不眼红的,还是得让彭援朝自己扛着,千万别装什么大尾巴狼。
当只铁公鸡,挺好!
关于羊肉价格的问题,参考的事八五年的价,上边有规定的,说的还是零售价,议价还更高。
另外,羊肉串一块四串、五串都在卖,真放开来吃,也能吃百多串,这是我看过一个羊肉串老板的视频所说的,他自己就能一次吃下百多串。
不过,当我是虚构的,看看就好,别太较真!
(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684/1111103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