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兽语觉醒:八零恶女靠动物情报赚翻了 > 第78章,成立一个合作社。

第78章,成立一个合作社。


她找到之前雇佣的两个帮手和村里另外几户比较开明,也种点药材的社员,详细给他们讲解了合作社的想法。

大家一起干统一品种和技术,销售渠道,风险一起承担,利益共享。

这样的话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也能更好地对接县医药公司这样的大客户。

起初大家还有些犹豫,但看到林西西确实有本事,而且她承诺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帮大家卖货,几户人家最终被说动了,愿意跟着她试试。

“红星公社药材种植合作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立了。

林西西被推选为负责人。

虽然初期规模很小,只有五六户人家加入,但这无疑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合作社的事情,她仔细地写信告诉了霍北南。

信里,她不再只是报喜,也会坦诚地说了遇到的困难,有的社员观念旧,不愿意改变老方法。资金还是有些紧张,想添置更好的设备钱不够。

霍北南的回信慢了几天,他并没有直接给她出主意,而是告诉她。

部队后勤部门也在探索和地方合作,建立一些军需药材的供应基地,或许可以帮她牵线搭桥,问问她的合作社是否符合条件。

同时,他告诉她,如果资金紧张,可以考虑先用合作社的名义,去信用社申请小额农业贷款,国家现在有这方面的政策支持。

这封信像一盏明灯,为林西西指明了方向。

她立刻着手准备材料,在公社的帮助下,成功申请到了一笔低息贷款。

同时,她也按照霍北南的提示,准备好了合作社的资料,等待着部队那边的消息。

日子在忙碌中飞逝。

合作社的药材在林西西的统一指导下,长势普遍好于往年。

她的药膏也因为口碑载道,开始有附近公社的供销社主动来找她订货。

这天,林西西正在合作社的地里查看药材长势,公社书记陪着两个穿着军装的人找到了她。

“林西西同志,这位是部队后勤部的赵干事,这位是刘技术员,他们是专门来考察我们的药材种植情况的!”公社书记激动地介绍道。

林西西有些惊讶,但是也瞬间明白。这一定是霍北南牵的线!

她稳住心神,落落大方地向两位军官介绍了合作社的情况,带着他们实地查看了药材园炮制场所和她的那些“宝贝”工具。

她讲得认真细致,眼神里充满了对这项事业的热爱和自信。

赵干事和刘技术员看得非常仔细,问了很多专业问题,林西西都一一作答,甚至还能提出一些自己摸索出的土办法,让两位技术员都啧啧称奇。

考察结束后,赵干事握着林西西的手说:“林西西同志,真是不简单!你们合作社虽然刚起步,但管理规范,药材质量过硬,尤其是你的这种钻研精神,非常可贵!我们回去会认真汇报,希望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

送走部队的同志,林西西站在秋天的田野里,望着那片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药材园,

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从一个人摆摊,到拥有自己的合作社,甚至可能成为部队的供应商……这一路走来,有汗水,有泪水,有挫折,也有贵人相助。

而那个远在军营的男人,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部队考察组离开后,林西西和整个红星公社都沉浸在期待的喜悦中。

能否成为军需药材的供应基地,这不仅意味着稳定可观的订单,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林西西没有干等。

她利用申请到的贷款,购置了一台半自动的切片机和一台更精准的温控烘干箱。

新设备大大提升了炮制效率和品质的稳定性。

她组织合作社的成员集中学习新的炮制标准,严格要求,毫不含糊。

起初有几户老社员觉得她要求太严,有些抱怨,但看到经过规范炮制后的药材确实能卖上更好的价钱,也就渐渐信服了。

她还扩大了药膏的生产。

专门腾出一间屋子作为操作间,严格按照在省城学到的卫生标准来管理。

她设计的“红星药材”标签虽然简单,却逐渐有了点名气,甚至有人专门冲着这个标签来买。

就在一切有条不紊推进时,霍北南来信了。

信里说,部队后勤部门经过综合评估,认为红星公社药材合作社规模尚小,目前完全供应军需还有困难,但对他们药材的质量和林西西这个带头人的能力非常认可。

因此,决定先签订一份试供应合同,采购一批常用的柴胡黄芩和一批林西西制作的冻疮膏,如果试用效果好,再考虑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

虽然没有一步到位,但这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试供应也是供应!这意味着他们拿到了进入部队采购体系的敲门砖!

林西西拿着信,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她立刻召集合作社成员开会,宣布了这个喜讯。

大家群情振奋,纷纷表示一定要拿出最好的药材,不能给合作社给公社丢脸!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合作社都围绕着这份试供应合同运转起来。

大家严格按照林西西制定的标准进行采收筛选炮制,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林西西更是住在了操作间,亲自监督药膏制作的每一道工序。

终于,第一批贴着“红星药材”标签。

品质极高的药材和药膏,带着全体合作社成员的期盼,被小心翼翼地装上货车,运往指定的部队后勤单位。

货发走后,大家心里都惴惴不安,等待着那边的反馈。

等待的日子里,林西西也没闲着。

她开始琢磨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

军需订单虽然重要,但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她尝试着联系了省城培训时认识的几位同学,打听其他地方的药材需求和价格,希望能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同时,她也意识到合作社要长远发展,不能只靠她一个人。

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那两个得力的帮手,让她们逐渐独立负责某一块事务,比如一个主要负责种植技术指导,一个主要负责炮制质量监督。

这天,一封来自部队的信件送到了她手上。

她深吸一口气,有些紧张地拆开信。

信是部队后勤部的一位负责同志写来的,前面充分肯定了他们送来药材和药膏的优良品质,尤其表扬了冻疮膏的效果,在基层连队试用后反响很好。

但是,信的后半部分却指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产量和稳定性。

部队采购看重的是长期稳定大量的供应。他们这次试供应的量很小,但即使这样,合作社也是集中了全部力量才勉强按时完成。

如果将来扩大采购,以合作社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组织方式,很难保证持续足量供应。

信的末尾,对方委婉地提出,希望合作社能进一步提升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并表示会持续关注他们的发展。

这封信像一盆冷水,让林西西从成功的喜悦中清醒过来。

她意识到,自己和小小的合作社,虽然凭借质量和一股韧劲获得了认可,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供应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680/1111105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