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主母今日也在整顿内宅 > 第49章 新的启程

第49章 新的启程


第四十九章  新的启程

昌州粮案如同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虽被皇帝的强势干预强行抚平了涟漪,但那石子却沉甸甸地压在湖底,压在沈兰心和所有知情人的心头。

最让沈兰心寝食难安的,是石磊和赵青的彻底失联。

自王五重伤带回那染血的布条和至关重要的粮印证据后,昌州方面就再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无论是之前派去的其他家丁,还是后来按照沈兰心命令转入暗中调查的人手,都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信。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种彻底的寂静,比坏消息更令人窒息。它意味着对方在昌州的掌控力远超想象,意味着清扫行动做得干净利落,也意味着石磊和赵青生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风中残烛。

沈兰心只能在府中偏僻处设下衣冠冢,命人悄悄祭奠。这份沉重的牺牲和愧疚,被她深深埋在心底,化作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与冷冽。

裴少卿也从军中寄来书信,询问事情进展,沈兰心回信告知了石磊等人失去音信的消息。

这份血债,她记下了。

江远亭很快被释放,拖着病体回到了京城。

革职为民、背负罪名的打击让他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二十岁,往日的文人风骨被蹉跎磨尽,只剩下惶惶不安与颓唐。

沈兰心亲自出面安顿。她并未将江远亭一家接入侯府,以免再落人口实,而是在京中另置了一处清净低调的小院,拨了两个可靠的仆役照料,又送去了足够的银钱度日。

“你暂且安心住下,调养身体要紧。过往之事,非战之罪,切勿过于自责伤神。”沈兰心看着眼前憔悴不堪的人,心中酸楚,语气却尽量平和,“日后若有难处,尽管来寻我。”

江远亭老泪纵横,羞愧难当:“多谢夫人……都怪我无能,连累了侯府名声,还累得夫人为我这戴罪之身奔波打点……”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沈兰心打断他,语气坚定,“活着就好。只要人在,总有云开雾散的一日。”

她安顿好江远亭,对外只称是远房亲戚投奔,低调处理,不再多提昌州一字。

这是皇帝划下的红线,她暂时不能越雷池半步。

而府中,另一股暗流也开始涌动。

或许是昌州案“顺利”解决,让何文荣觉得危机已过,或许是觉得沈兰心被皇帝警告后已不足为惧;又或许只是单纯的时机已到。

在禁足数月后,何凤芝竟通过某些渠道,说动了几位颇有分量的族老。

以“侯府不可长久无年长长辈主持内务”、“禁足惩戒已足显效”为由,向沈兰心施压,要求解除何凤芝的禁足。

沈兰心看着几位族老或语重心长、或隐含威胁的嘴脸,心中冷笑。

她知道,这背后定然少不了何凤芝的运作和她那位好兄长的遥控。

皇帝让她“安心治家”,但这些族中蠹虫却不愿让她安宁。

硬抗并非上策,反而会显得她心胸狭窄,不容于人。

且她也需要看看,解除禁足后的何凤芝,到底还想玩什么花样。

沈兰心故作沉吟,最终在族老们期待的目光中,缓缓点头:“既然诸位叔伯都觉得何姨娘已然知错,惩戒目的已达,那我便依诸位所言。只是……”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侯府有侯府的规矩。解禁可以,但凝香院她是不能再住了,搬到西边那处‘静心苑’吧。府中中馈之事,也不必再劳烦她操心,依旧由我掌管。何姨娘既喜静,往后便安心在静心苑养养花,念念佛,含饴弄孙也好,少些操劳,于身心有益。”

静心苑位置偏僻,远不如凝香院宽敞华丽。

交出中馈,更是彻底剥夺了何凤芝插手府务的权力。

这解禁,实则明升暗降,圈禁的范围从佛堂换成了一个更大的院子而已。

族老们面面相觑,但沈兰心理由充分,态度坚决,且确实保留了何凤芝的自由,他们也不好再强求什么,只得点头应下。

于是,何凤芝“如愿”解除了禁足,搬入了静心苑。

出来的第一日,她竟主动来到沈兰心的主院请安。

数月不见,何凤芝清瘦了些,却更显得弱质纤纤,我见犹怜。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未施粉黛,对着沈兰心盈盈拜下,语气恭顺无比:“多谢夫人宽宥,妹妹以往糊涂,多有得罪,还请夫人海涵。日后定当谨守本分,安心静修,绝不再给夫人添乱。”

姿态放得极低,表情真挚得仿佛脱胎换骨。

沈兰心端坐其上,受了她的礼,淡淡一笑:“何姨娘能想通便好。一家人和睦最要紧。静心苑虽偏僻些,倒也清静,缺什么短什么,尽管让下人来支取。”

两人一番姐妹情深的虚伪客套,看似冰释前嫌,实则眼底各有锋芒暗藏。

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间歇的短暂平静。

何凤芝绝不会安于静心苑,她背后的势力也不会甘心只保全一个何凤芝。

新的较量,已在无声中拉开了序幕。

沈兰心送走何凤芝,回到书房。

案上,除了侯府日常的账本,还多了一叠关于“玉冰烧”生产和销售的文书。

皇帝的压制,何凤芝的解禁,都像是一道道枷锁,但也更坚定了她必须尽快壮大自身实力的决心。

经济基础,才是她将来能否挣脱枷锁、甚至反击的底气。

她铺开一张新的计划纸,目光灼灼。

现在的“玉冰烧”只提供给出得起价格的贵胄享用,想要多赚银子“玉冰烧”不能只满足于小范围供应,必须要扩大生产,打开更广的销路。

如果能做皇商,让“玉冰烧”变成皇城贡酒,那就更好了!

而想要扩大生产,粮食来源必须稳定,不能再受制于裕隆粮行那样的地头蛇。

她的目光再次落向地图上的田庄。

或许,是时候动用那笔从何凤芝那里查抄来的尚未被动用的私产,在京郊或更远但土地肥沃、粮价较低的地方,购置或长期租赁一些田地,建立侯府自己的粮食基地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670/1111108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