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 > 第483章 姜妄,你究竟是死是活?

第483章 姜妄,你究竟是死是活?


唐僧师徒已昏睡三日未醒,镇元子终于按捺不住,亲自出手,探查明月的记忆。

    他施展神通,进入明月的识海,却发现一抹诡异的气息潜藏其中。

    那气息并非明月所有,而是某种外力附体,悄无声息地操控了明月的行为,将安眠散换成了千日昏睡散。

    镇元子退出识海,面色阴沉,低声道:“明月无辜,幕后另有其人。”

    他目光扫向观音,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菩萨,你说,姜妄是否真的魂飞魄散?”

    观音闻言,面色一僵,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惧。

    她回忆起姜妄的种种事迹,那人诡计多端,手段层出不穷,怎会轻易殒落?她心头一紧,隐隐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那道清冷的身影从未远去,正藏在暗处,窥视着西游大局的每一步。

    镇元子见她沉默,轻轻一笑,意味深长:“若姜妄未死,这西游之路,怕是要再生波澜了。”

    姜妄站在长安城外的荒野中,秋风吹过,衣袂飘动。

    他抬头望天,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云层,直达九霄。

    自己的每一步都在天道的注视之下,但他并不畏惧。

    空间法则99%的掌控度,已让他立于不败之地。

    他低声自语:“西游尚未结束,我又何必急于证道?待这棋局落子,再登圣位,未尝不可。”

    他的身影渐渐模糊,融入虚空,消失在秋风之中,只留下一片黄叶,缓缓飘落地面。

    在灵山的恢弘大殿中,金光流转,佛音袅袅,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着每一寸空间。

    观音菩萨端坐于莲台之上,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目光不时扫向殿中高居宝座的准提圣人。

    殿内檀香袅袅,香烟在空中勾勒出若隐若现的曼陀罗花纹,映衬着准提那张沉静如水的面容。

    观音双手合十,低声开口,声音清亮却带着一丝试探:“圣人,贫僧近日心绪不宁,总觉西游之事背后有异。

    唐僧师徒在五庄观昏睡不醒,镇元子虽未明言,但其态度暧昧,似有隐情。

    贫僧甚至怀疑,姜妄是否真的已陨落,或许……还有幕后黑手在操控一切。”

    准提闻言,微微眯起眼,目光如深潭般幽邃,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宝座扶手,发出清脆的“笃笃”

    声,节奏缓慢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殿内的佛光似乎因这声音微微一颤,观音不由屏住呼吸,等待圣人的回应。

    准提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姜妄中了弱水之毒,肉身魂魄皆被侵蚀,断无生还之理。

    观音,你心有疑虑,实属正常,但所谓‘幕后黑手’,不过是镇元子借机生事罢了。”

    观音一怔,抬眼看向准提,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圣人此话何意?”

    准提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手指停下敲击,缓缓道:“镇元子因人参果被孙悟空毁去大半,心怀怨恨,却不敢直接对悟空下手。

    他知晓西游乃我佛门大计,便以‘千日昏睡散’暗中拖延,欲让我佛门与天庭生隙。

    至于你所猜测的幕后黑手赠予姜妄混沌钟一事,纯属无稽之谈。

    试问,哪个幕后之人会将先天至宝随意赠予手下?观音,你被镇元子这老狐狸算计了。”

    观音听罢,面色微变,脑海中迅速回想起五庄观中的种种细节。

    镇元子那不冷不热的态度,清风明月两位童子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唐僧师徒久未苏醒的怪状,无不指向某种隐秘的算计。

    她心头一震,恍然大悟,忙稽首道:“多谢圣人点拨,贫僧险些被镇元子蒙蔽!既如此,贫僧这便前往五庄观,携药师王佛炼制的醒神丹,亲自为唐僧师徒喂药,以防镇元子再动手脚。”

    准提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如此甚好。

    醒神丹乃药师王佛耗费心血炼制,药效非凡,你亲自前往,务必谨慎行事。”

    观音领命,起身化作一道金光,瞬息间离开灵山,直奔五庄观而去。

    灵山大殿重归寂静,准提的目光却渐渐深邃,似在思索着什么更深层次的隐秘。

    他的手指再次敲击扶手,节奏缓慢而沉重,仿佛在叩问天道的脉络。

    五庄观内,仙气缭绕,参天古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枝头残存的几颗人参果散发着淡淡的金光,映得整个道观宛如仙境。

    观音踏入观内,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庭院,心中却升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清风明月两位童子迎上前来,面上带着几分拘谨,稽首道:“菩萨亲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观音摆了摆手,目光却落在不远处唐僧师徒昏睡的厢房上。

    她取出药师王佛炼制的醒神丹,丹药呈碧青色,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令人闻之精神一振。

    她神色凝重,亲自走入厢房,将丹药一一喂入唐僧师徒口中。

    孙悟空的猴毛在睡梦中微微颤动,似有苏醒的迹象,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观音眉头紧锁,细细观察,却发现药效迟迟未显,心中不安更甚。

    数日后,醒神丹的效果依旧毫无进展。

    观音四处求药,遍访名山大川,甚至请教了太上老君与南极仙翁,却无一人能解“千日昏睡散”

    之毒。

    她无奈返回灵山,向准提禀报此事。

    准提听罢,面色微沉,目光中闪过一丝冷意:“镇元子此人,果然心机深沉。

    既如此,盂兰盆节将至,你代我邀请他来灵山参会,我要亲自问他,究竟意欲何为!”

    五庄观中,镇元子端坐于蒲团之上,手中拂尘轻轻摇曳,神色却带着几分不耐。

    观音前几日的举动,让他心中颇为不快。

    亲自喂药?分明是对他五庄观的防备与不信任!他低声自语:“佛门行事,果真霸道,连我这地仙之祖也不放在眼里。”

    他挥手召来清风明月,沉声道:“唐僧师徒既占了我五庄观的地盘,待他们苏醒,便即刻请他们离开,莫要再惹是非。”

    清风明月对视一眼,欲言又止,最终低头应是。

    镇元子闭目养神,心中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佛门的算计,远比他想象中更深。

    盂兰盆节如期而至,灵山上下张灯结彩,佛光普照,祥云缭绕。

    镇元子应邀而至,身着青色道袍,拂尘轻搭于臂,步履从容却带着几分冷意。

    他本为商议人参果赔偿一事而来,却未料到刚入大殿,便迎上了准提那审视的目光。

    准提端坐宝座,身后佛光如轮,声音却带着一丝寒意:“镇元子,你因人参果之事怀恨在心,竟以千日昏睡散拖延西游进程,意欲何为?”

    镇元子闻言,面色骤变,拂尘猛地一挥,怒道:“准提圣人,你这是何意?贫道何时下药拖延西游?人参果虽被毁,贫道念及西游大计,早已放下此事,怎会如此小肚鸡肠!”

    准提冷笑,目光如刀:“既如此,你可敢对天道起誓,证明五庄观与下药之事无关?”

    镇元子气极反笑,拂尘一甩,朗声道:“好!贫道今日便对天起誓,若五庄观与千日昏睡散之事有半点关联,愿受天道雷霆之罚!”

    言罢,他抬手指向天穹,一道金光自指尖飞出,直冲云霄。

    天道气息降临,似在应证他的誓言,竟无半点异动。

    准提见状,面色微变,心中暗道:“莫非真是我错怪了他?”

    他思及镇元子地仙之祖的身份,及其在三界中的势力,若因此事与佛门交恶,恐非好事。

    准提语气一缓,稽首道:“贫道误会了道友,还望见谅。”

    镇元子冷哼一声,心中憋屈难平。

    他挥袖起身,拂尘一甩,头也不回地离开灵山。

    清风拂过,带起他道袍的下摆,似在诉说他的不甘与愤怒。

    灵山大殿内,准提目送镇元子离去,目光却渐渐深邃。

    他手指轻敲扶手,陷入沉思。

    镇元子对天起誓,天道无应,显见此事与他无关。

    那“千日昏睡散”

    究竟何人所为?明月被附体一事,又是何人操控?准提脑海中闪过姜妄的身影,那个曾搅动三界风云的青年,是否真的已陨落?菩提祖师失踪、黄风岭山神的异动、西游进程的屡屡受阻……这一切,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推动。

    准提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喃喃道:“姜妄,你究竟是死是活?”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一片隐秘的山谷中,灵气如雾,氤氲升腾。

    姜妄盘坐于山谷中央,双手掐诀,面前一座微型世界缓缓成型。

    小世界内,山川河流、草木虫鱼,皆栩栩如生,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作实质。

    他布下的微光大阵,将天地灵气源源不断地引入小世界,使其成为一处绝佳的修炼之地。

    姜妄睁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满意,喃喃道:“此地隐蔽,连圣人近距离也未必能察觉,嫦娥,你可安心修炼了。”

    嫦娥站在一旁,月白长裙随风轻摆,眉眼间带着淡淡的笑意:“姜郎,你费尽心血建此小世界,真是辛苦了。”

    姜妄摆了摆手,起身伸了个懒腰,笑道:“辛苦倒不至于,只是连日布阵,着实有些乏了。

    走吧,出去散散心,暂且放下正事。”

    两人离开山谷,来到长安城内一家热闹的酒楼。

    酒楼中人声鼎沸,觥筹交错,姜妄与嫦娥寻了个靠窗的座位,点了些酒菜,静静地听着四周的议论。

    邻桌几位青年正高谈阔论,话题围绕着大唐征西军与李世民的功绩。

    姜妄听在耳中,脸上带着几分笑意,却未插话。

    忽地,一位身着白衣的青年拍案而起,声音清朗,带着几分不忿:“诸位只知李世民之功,却忘了姜妄!若非他当年力挽狂澜,大唐焉有今日盛世?”

    青年言罢,提笔蘸墨,挥毫泼墨,顷刻间一首《仙客行》跃然纸上,诗中尽述姜妄之功,笔力遒劲,意气风发。

    姜妄闻言,目光一亮,转头看向那青年。

    只见他眉目清朗,气质儒雅中带着几分豪气,正是李白。

    姜妄心头微动,暗道:“这李白,果然不凡。”

    他起身走近,拱手笑道:“阁下好诗!在下姜妄,谢过此诗。”

    李白一愣,随即大笑,拱手回礼:“原来是姜仙客当面!幸会幸会!”

    酒楼中一时哗然,众人纷纷投来目光,姜妄却只微微一笑,与李白对饮一杯,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长安的夜色渐深,姜妄的心思却越发悠远,仿佛在筹谋着什么更大的图景。

    姜妄端坐在酒楼二楼的雅间,窗外长安街市的喧嚣如潮水般涌来,夹杂着小贩的吆喝、车马的辚辚声,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丝竹之音。

    他手中轻握一盏青瓷酒杯,杯中酒液清冽,映着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

    雅间内,檀香袅袅,木桌上摆放着几碟精致的酒菜,翠绿的笋片、酱色的卤肉,以及一盘色泽鲜亮的蜜饯,散发出淡淡的甜香。

    姜妄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这些物事上,而是穿过雕花木窗,落向楼下高台上那位白衣飘飘的男子——李白。

    李白手持一柄折扇,扇面展开,墨迹淋漓,写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八个大字。

    他朗声吟诗,声音清亮如金石,带着一股直冲云霄的豪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诗句如惊雷炸响,楼下围观的士子、文人、甚至贩夫走卒,皆屏息凝神,眼中露出惊叹之色。

    酒楼内掌声如潮,有人高呼“青莲居士,诗中仙也”,

    有人拍案而起,激动得连手中酒杯都忘了放下。

    姜妄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他身旁的嫦娥一袭月白长裙,广袖轻垂,眉眼间带着几分清冷。

    她轻轻啜了一口茶,目光却始终停留在李白身上,似在审视,又似在感慨。

    她低声道:“此人诗才惊艳,侠气纵横,倒是有些意思。

    只是……”

    她顿了顿,侧首看向姜妄,“比起你当年孤身入天庭,剑斩群仙的战绩,这诗也不过是些纸上风流罢了。”

    姜妄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依旧落在李白身上。(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585/1111065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