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西游我唯唯诺诺,诸天我重拳出击 > 第493章 对“姜妄” 二字颇为忌惮!

第493章 对“姜妄” 二字颇为忌惮!


燧人氏点头,目光扫向远处那株老柳,似有所察,却未点破。

    姜妄站在柳梢,察觉到燧人氏的目光,心中微微一凛,暗道:“这老家伙,果然敏锐。”

    他并未现身,只是继续隐匿,等待三皇难支之时再出手。

    他心头盘算着,珍宝殿的收获已足够惊人,若能再搅乱天庭与流沙河的局势,此行便算大获全胜。

    东海龙宫中,沙僧仍在水潭边犹豫。

    那老龙卫已走远,幼龙在潭中无忧无虑地嬉戏,浑然不知命不久矣。

    沙僧咬紧牙关,终是下定决心,取出观音赐下的金光,化作一柄细刃,潜入潭中。

    幼龙察觉异动,瞪着圆溜溜的眼睛望向他,似在询问。

    沙僧心头一颤,手中的细刃险些掉落。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不去看那双眼睛,低声道:“对不住了……”

    就在他准备动手之际,潭底忽地涌出一股黑气,化作一道人影,将幼龙护在身后。

    那人影冷笑道:“沙僧,你果真狠得下心?”

    沙僧一惊,抬头看去,却见那人影面容模糊,气息却与姜妄有几分相似。

    他心头一震,暗道:“怎会是他?”

    姜妄站在隐界的九重云霄之上,脚下是翻涌的仙雾,宛如银河倒挂,星光点点,映照着他那张清俊却带着几分冷峻的面容。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云海,直抵天庭深处。

    隐界,是一方独立于三界之外的小世界,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作实质,山川河流间隐隐有龙吟虎啸之声,草木皆散发着莹莹宝光。

    此刻,他负手而立,身后是一座巨大的八卦炉,炉内火焰熊熊,赤金色的火光映得他白袍上的金丝纹路熠熠生辉。

    六年前,他踏入隐界,闭关炼丹。

    如今,炉火已然趋于平稳,八卦炉中隐隐传来一股清香,香气如溪流般流淌,令人心神一振。

    姜妄微微眯起眼,抬手一挥,炉盖缓缓升起,十三道光芒自炉中冲天而起,化作十三颗晶莹剔透的丹药,悬浮于半空。

    每一颗丹药上都环绕着淡淡的紫气,隐隐有龙形虚影盘旋,散发出的威压让周围的灵气都为之震颤。

    “准圣神丹,成了。”

    姜妄低语,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六年日夜不辍,耗费无数天材地宝,调用隐界九成灵脉之力,才炼出这十三颗丹药。

    他伸出手,十三颗丹药乖顺地落入他掌心,入手温润,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跳动。

    他将其中一颗单独收入玉瓶,余下十二颗装入另一只鎏金葫芦,目光却越发深沉。

    人族,终究还是底蕴不足。

    准圣级高手稀缺,若非如此,流沙河一战也不会如此被动。

    他想起半月前天庭传来的消息,玉帝被困混元河洛大阵,原本指望的周天星斗大阵却迟迟未至。

    太上老君曾以“先天至宝可自保”

    安抚众人,甚至提出毁去流沙桥以断妖族后路,可半月过去,天庭依旧毫无动静。

    姜妄心头冷笑,天庭的百万大军,竟未前往流沙河,而是转道北俱芦洲,攻打妖族的万妖国。

    这消息传来时,玉帝震怒,声称从未下过此令。

    姜妄当时便觉不对,果不其然,太上老君随后查明,竟是玉帝的善尸持打神鞭擅自下令北伐。

    玉帝传音善尸,却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

    姜妄低头摩挲着手中的玉瓶,脑海中浮现出珍宝殿的景象。

    那座殿宇,藏着天庭无数重宝,若善尸当真出了变故,珍宝殿怕是已不安全。

    他摇了摇头,将思绪拉回眼前。

    隐界的风轻拂而过,带着草木的清香,姜妄转身,目光落向远处的山颠。

    那里,一道身影盘坐,气息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凌厉。

    那是殷受,曾经的纣王,如今却在隐界潜心修行,著书立说,试图总结人王之道。

    姜妄身形一闪,下一刻已出现在殷受身前。

    殷受缓缓睁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难掩帝王之气。

    他起身,拱手道:“姜兄,丹成了?”

    姜妄点点头,从鎏金葫芦中取出三颗准圣神丹,递了过去。

    殷受接过丹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低声道:“多谢。”

    他未多言,直接吞下一颗,盘膝坐下,周身气息骤然暴涨,隐隐有金光自体内迸发,化作龙形虚影冲天而起。

    姜妄静静地看着,眉头却微微皱起。

    殷受的修为在丹药的助力下,顺利突破至准圣中期,但受天道限制,未能达到预期的准圣巅峰。

    他心中暗叹,天道无情,人族想要再出一位圣人,果然难如登天。

    殷受睁开眼,察觉到自身变化,苦笑道:“天道压制,终究差了一步。”

    姜妄摆手,淡淡道:“准圣中期,已足够。

    你继续著书,人王之道若能成,或许能破开天道桎梏。”

    殷受点点头,目光坚定。

    他手中的书卷还未完成,但字里行间已透出几分人族的浩然之气。

    姜妄不再多言,转身离开,脑海中却浮现出另一桩事——大唐。

    半年前,他收到李白、郭子仪、杜甫三人的传讯。

    三人奉他之命前往长安,欲辅佐唐王李世民,却在招贤馆受尽冷遇。

    李世民不仅拒见三人,还嘲讽李白的大罗金仙修为“不足为道”,

    命他们在招贤馆排队挂名,形同闲人。

    姜妄得知此事时,怒意几乎压不住。

    他与李世民虽无深交,但此人曾被他寄予厚望,认为是人族中兴之主。

    可如今,李世民却沉迷于杨玉环的温柔乡,疏于朝政,甚至连早朝都不上。

    更让姜妄震怒的是,杨玉环的来历。

    半年前,李世民纳其为贵妃,可此女原是李世民玄孙李琩之妻,入宫一事违背人伦,令人不齿。

    姜妄暗中查探,赫然发现杨玉环体内寄宿着一只九尾妖狐的魂魄。

    此事背后,隐隐有女娲的影子。

    姜妄心头冷笑,女娲身为圣人,行事却如此诡谲,怕是又在算计人族。

    李白曾怒气冲冲地提议直接斩杀妖狐,废黜李世民,姜妄却制止了他。

    唐王虽失德,但大唐根基仍在,贸然废帝只会让天下大乱。

    他命李白三人带着九千太乙金仙,前往东胜神洲,暗中组建一张覆盖人族疆域的暗网,清除一切阻碍人族统一的势力。

    这张网,姜妄要亲手织就,绝不容任何人破坏。

    隐界的风渐渐停歇,姜妄抬头看向天际,目光穿过云海,似乎能看到天庭的玉清宫。

    此刻,六圣正齐聚一堂,商讨道祖旨意。

    元始天尊召集众人,欲传达“三十二年后人界解封,众圣下界屠尽”

    的旨意,却被女娲一声“放肆”

    打断。

    姜妄听闻此事时,心中便是一动。

    女娲为何如此失态?她的侍女青鸾携红绣球下凡,又意欲何为?他低头看向手中的玉瓶,十三颗准圣神丹,是他为人族准备的底牌。

    天庭的变故,妖族的异动,女娲的算计,一切都在暗流涌动。

    姜妄深吸一口气,袍袖一挥,身形消失在隐界之中。

    下一刻,他已出现在东胜神洲的某处山谷。

    李白三人正在此地,指挥九千太乙金仙布下阵法,暗网初具雏形。

    “姜兄!”

    李白见到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却又带着几分愤懑,“那李世民……”

    姜妄抬手打断他,淡淡道:“无需多言,唐王之事我自有计较。

    暗网进展如何?”

    李白压下怒气,沉声道:“已布下三成,预计三年内可覆盖东胜神洲。”

    姜妄点点头,目光扫过山谷中忙碌的金仙们,心中却在盘算着更远的未来。

    天庭的玉帝被困,善尸失控,珍宝殿或许已成隐患;大唐的李世民失德,女娲的九尾妖狐暗藏祸心;六圣集会,女娲却突然离场,青鸾下凡,红绣球的去向成谜。

    姜妄握紧手中的玉瓶,十三颗准圣神丹的重量仿佛压在他的心头。

    人族的路,注定坎坷,但他已无退路。

    山谷中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姜妄抬头,远处天边一抹红霞缓缓升起,像是某种预兆。

    他低语道:“三十二年……时间不多了。”

    在玉清宫那恢宏而肃穆的大殿中,鎏金的柱子在云雾间若隐若现,九条金龙盘旋于殿顶,吐出氤氲仙气,映得整个大殿光华流转。

    殿内,诸圣端坐于蒲团之上,各自气势如渊似海,却又隐隐带着几分对峙的意味。

    女娲娘娘一袭青衣,眉目间带着三分愠怒,手中轻轻抚弄着一只玉佩,目光却直直锁定对面的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端坐于九龙玉座,面容清冷,身后隐约可见三千道光流转,气度威严,仿佛天地间一切尽在其掌控。

    “元始,你门下弟子行事疏忽,致使我那侍女青鸾偷走红绣球下界,如今红绣球不知所踪,你可知这宝物关系三界气运?”

    女娲的声音清冽,带着不容置疑的质问。

    殿内诸圣目光微动,却无人插言。

    老子端坐于太极图旁,手持拂尘,微微眯眼,似乎在打量这场争端的走向。

    元始天尊神色不变,淡淡道:“女娲娘娘,青鸾是你身边之人,偷宝下界是你管教不严,怎反来责我?况且,红绣球虽失,我已命门下弟子查探,定会寻回。”

    他的语气虽平,却带着一股不容反驳的威严,仿佛此事不过小事一桩。

    女娲闻言,冷笑一声,玉佩在她手中轻轻一转,发出清脆的声响,“元始,你莫要推卸!若非你门下阻拦,青鸾岂能轻易下界?我不管你如何行事,红绣球必须归还,否则……”

    她话未说完,眼中已闪过一丝寒光。

    老子见状,轻轻挥动拂尘,淡然道:“两位,且莫争执。

    红绣球虽是先天灵宝,但眼下三界气运未乱,寻回便是。

    元始,你既允诺,便担下此事,女娲,你也莫要过于追究。”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殿内的紧张气氛稍稍缓和。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算是应下,女娲则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诸圣的目光却不约而同地转向殿中央的通天教主,他斜靠在一方青石蒲团上,手持一柄青萍剑,漫不经心地拨弄着剑穗,神情慵懒,仿佛对殿内的争执毫无兴趣。

    “既如此,便议正事。”

    元始天尊目光一扫,声音低沉,“道祖有旨,32年后,人道将苏醒,人界圣人限制将解除。

    届时,众圣需下界,屠尽人族高手,断绝人道翻身之机。”

    他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金龙吐息的轻微声响在回荡。

    通天教主闻言,眉梢一挑,懒洋洋地开口:“屠尽人族?啧,麻烦得很,我懒得动手。”

    他的语气随意,却带着几分不屑,引得诸圣目光微凝。

    准提圣人微微一笑,接口道:“通天,你这懒散性子,倒是从未变过。

    不过,此事关乎天道大计,容不得懈怠。”

    “天道大计?”

    通天教主嗤笑一声,剑穗在他指间轻轻一荡,“人族不过蝼蚁,翻不起什么浪。

    何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诸圣,意味深长,“我总觉得,这道祖的旨意,有些不对劲。”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陡然一凝。

    元始天尊目光微沉,老子拂尘一顿,准提与接引对视一眼,似在揣摩通天的用意。

    女娲则冷冷道:“通天,你这话何意?道祖旨意,岂容置疑?”

    通天教主耸了耸肩,懒得再辩,只是道:“罢了,你们爱怎么议便怎么议,我且看着。”

    他这一番态度,倒是让诸圣有些摸不着头脑。

    元始天尊却不再理会通天,转而道:“诸位,姜妄之事,尚需警惕。

    此人曾持崆峒印,号令人族气运,如今虽传他身死,但崆峒印下落不明。

    若他未死,或已复制崆峒印,恐生变数。”

    他话音刚落,准提圣人接口道:“姜妄是否未死,尚无定论,但若他尚存,定是心腹大患。”

    殿内诸圣沉默片刻,显然对“姜妄”二字颇为忌惮。

    姜妄,这个名字曾如彗星般划过三界,搅动风云,如今虽销声匿迹,却似一根刺,扎在诸圣心头。

    最终,元始天尊沉声道:“暂不管流沙河战事,寻崆峒印、防姜妄,32年后,再灭人族。”

    诸圣纷纷点头,唯独通天教主低笑一声,起身离座,青萍剑在他手中化作一道青光,没入袖中。(本章完)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585/1111064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