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刺杀


朱文奎站在书房的窗前。

夜色深沉。

他的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这是陈文远临死前托人送来的。

信上只有一行字。

“殿下小心,朝中另有主谋。”

朱文奎的眉头紧锁。

他早该想到的。

陈文远不过是个棋子。

真正的对手还隐藏在暗处。

他烧掉密信。

唤来陆准。

“加强王府守卫。”

“所有入口增加双倍岗哨。”

陆准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

朱文奎召见柳明远。

“明远,你在京城可曾听闻什么异常?”

柳明远沉思片刻。

“学生确实听到一些风声。”

“据说陈文远被处决前。”

“曾经见过一个神秘人。”

朱文奎眼神一凝。

“可知那人身份?”

柳明远摇头。

“守卫都被支开了。”

“无人看清他的相貌。”

朱文奎陷入沉思。

看来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

朱文奎视察荆州水渠。

突然,一支冷箭破空而来。

“保护殿下!”

侍卫们迅速围拢。

朱文奎安然无恙。

但一名侍卫中箭倒地。

刺客很快被擒获。

但他立即咬破了口中的毒囊。

服毒自尽。

朱文奎面若寒霜。

“查!”

侍卫搜查刺客尸体。

发现他腰间有个特殊印记。

是一只飞鹰。

朱文奎记下这个标志。

返回王府后。

他立即召集暗卫。

“全力调查这个飞鹰印记。”

暗卫领命而去。

七日后。

探子回报。

“殿下,飞鹰是京城一个秘密组织的标记。”

“这个组织专门替达官贵人处理见不得光的事。”

朱文奎冷笑。

“果然如此。”

他修书一封。

命人快马送往京城。

向太子汇报此事。

一个月后。

太子回信。

信中要求朱文奎暗中调查。

切勿打草惊蛇。

朱文奎明白。

这是太子给他的考验。

他立即着手布置。

首先整顿荆州官场。

将王守成的余党全部清除。

接着推行新的税制。

减轻百姓负担。

荆州日益繁荣。

这日。

朱文奎正在批阅公文。

陆准匆匆进来。

“殿下,发现重要线索。”

朱文奎抬头。

“讲。”

陆准压低声音。

“我们在清查陈文远在荆州的产业时。”

“发现一处隐秘的宅院。”

“里面有个密室。”

朱文奎立即起身。

“带路。”

众人来到那处宅院。

外表看起来十分普通。

密室入口藏在书房的书架后。

朱文奎走进密室。

里面堆满了箱笼。

但都是空的。

显然被人提前转移了。

他在墙角发现一本残破的账册。

上面记录着几笔神秘的交易。

涉及金额巨大。

收款方只写着一个“鹰”字。

朱文奎小心收起账册。

“继续搜查。”

回到王府。

朱文奎仔细研究账册。

发现这些交易都通过一家钱庄进行。

这家钱庄的总号在京城。

在荆州设有分号。

他立即派人监视钱庄。

三日后。

暗卫回报。

“钱庄这几日异常忙碌。”

“不断有马车进出。”

“似乎在转移物品。”

朱文奎当机立断。

“查封钱庄!”

他亲自带兵前往。

钱庄掌柜见到官兵。

吓得面如土色。

“殿下饶命!”

朱文奎冷声问道:

“账册在何处?”

掌柜颤抖着指向内室。

“在...在密室里。”

侍卫搜出大量账册。

朱文奎仔细翻阅。

发现钱庄与朝中多位大臣有往来。

其中数额最大的。

是兵部尚书李敬堂。

朱文奎心中一震。

李敬堂是太子的亲信。

掌管兵权多年。

若他涉案。

事情就复杂了。

他命人将账册封存。

快马送呈太子。

同时加强自身护卫。

他知道。

这次真的触及到了核心。

当夜。

王府外出现可疑人影。

侍卫加强巡逻。

朱文奎佩剑而眠。

次日清晨。

太子密使抵达。

带来太子的亲笔信。

信中只有四个字。

“彻查到底。”

朱文奎心中大定。

有太子支持。

他再无顾忌。

他首先整顿荆州驻军。

将可疑将领全部调离。

接着清查府库。

确保军需充足。

同时训练精兵。

随时准备应对变故。

这日。

柳明远前来辞行。

“殿下,学生奉命回京任职。”

朱文奎拍拍他的肩膀。

“回京后万事小心。”

“若有异常,立即传讯。”

柳明远躬身行礼。

“学生明白。”

送走柳明远。

朱文奎继续调查。

他发现李敬堂与鞑靼有秘密往来。

证据确凿。

立即八百里加急上奏。

十日后。

京城传来消息。

李敬堂被罢官下狱。

朝野震动。

朱文奎的威望达到顶点。

但他知道。

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果然。

三日后。

一群神秘高手夜袭王府。

这些人武功高强。

出手狠辣。

王府侍卫伤亡惨重。

朱文奎亲自迎战。

剑光如虹。

连斩三名刺客。

但对方人数众多。

渐渐不支。

危急关头。

一队黑衣人来援。

身手矫健。

很快击退刺客。

为首之人揭开面巾。

竟是太子身边的暗卫统领。

“奉太子之命,保护殿下安全。”

朱文奎松了口气。

“多谢。”

暗卫统领递上一封信。

“太子密信。”

朱文奎拆信观看。

脸色越来越凝重。

原来李敬堂背后。

还有更大的主谋。

信末太子嘱咐。

“暂且按兵不动,待朕布局。”

朱文奎会意。

他明白太子的苦心。

次日。

朱文奎称病不出。

暗中却加紧训练军队。

同时广纳贤才。

积蓄力量。

荆州在他的治理下。

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成为天下首富之州。

这日。

探子来报。

“边境异动。”

“鞑靼大军集结。”

朱文奎立即警觉。

他想起李敬堂与鞑靼的往来。

心知不妙。

连夜写奏章上报。

请求加强边防。

一个月后。

鞑靼大举入侵。

边关告急。

太子下旨。

命朱文奎督运粮草。

支援前线。

朱文奎领旨后立即着手准备。

他亲自挑选五千精兵护送粮草。

粮车浩浩荡荡向北行进。

沿途百姓夹道相送。

第三日黄昏。

队伍行至黑风岭。

此处山势险峻,林深树密。

朱文奎传令加强警戒。

他派出三队斥候探路。

自己登高观察地形。

突然,林中惊鸟飞起。

朱文奎立即警觉。

“传令,全军戒备!”

话音未落。

两侧山坡响起喊杀声。

无数黑衣杀手从林中冲出。

箭如雨下。

护送军队立即结阵防御。

朱文奎临危不乱。

指挥弓箭手还击。

杀手人数虽多。

但训练有素的官军很快稳住阵脚。

激战半个时辰。

杀手开始败退。

朱文奎岂容他们逃脱。

“骑兵包抄,一个不留!”

五百铁骑从两翼杀出。

截断杀手退路。

战斗很快结束。

清点战场。

共歼灭杀手二百余人。

俘虏三十多人。

朱文奎亲自审问俘虏。

但这些杀手极其顽固。

多数咬毒自尽。

只剩一个年轻杀手瑟瑟发抖。

“说,谁派你们来的?”

年轻杀手颤声回答。

“是...是飞鹰令。”

朱文奎眼神一凝。

“飞鹰令主是谁?”

年轻杀手摇头。

“小人不知。”

“每次任务都是单线联系。”

朱文奎沉思片刻。

“带下去好生看管。”

陆准上前低语。

“殿下,此行凶险。”

“不如改走水路?”

朱文奎摇头。

“水路更易被埋伏。”

“继续前进,加强戒备。”

次日清晨。

队伍继续出发。

朱文奎派出更多斥候。

同时飞鸽传书请求援军。

五日后。

队伍抵达黄河渡口。

对岸就是边关大营。

但渡船全部失踪。

河面空无一物。

朱文奎心知有诈。

“就地扎营,加强巡逻。”

当夜。

对岸突然火光冲天。

喊杀声隐约可闻。

朱文奎立即登高观望。

“边关大营遇袭!”

众将纷纷请战。

“殿下,速速渡河救援!”

朱文奎冷静观察。

“且慢。”

“此时渡河,正中敌人下怀。”

他命令士兵多点火把。

制造渡河假象。

暗中派水性好的士兵泅渡过河查探。

一个时辰后。

探子回报。

“对岸有伏兵。”

“约三千人埋伏在芦苇丛中。”

朱文奎冷笑。

“果然如此。”

他下令全军后撤十里。

设下反埋伏。

天亮时分。

对岸伏兵见计策失败。

只得撤退。

朱文奎趁机架设浮桥。

顺利渡河。

边关守将出迎。

“末将救援来迟,殿下恕罪!”

朱文奎摆手。

“敌军情况如何?”

守将禀报。

“鞑靼五万大军围城三日。”

“城中粮草仅够十日之用。”

朱文奎点头。

“粮草已到,可支两月。”

他立即巡视城防。

重新部署守军。

当晚。

鞑靼发动夜袭。

朱文奎亲自督战。

火箭如雨。

照亮夜空。

守军士气大振。

击退敌军三次进攻。

斩首千余。

次日。

朱文奎召集众将。

“不能一味死守。”

“当主动出击。”

他挑选三千精兵。

亲自率领出城偷袭。

深夜。

明军悄悄接近敌营。

趁敌军熟睡。

突然发动攻击。

火烧连营。

鞑靼大军乱作一团。

自相践踏。

伤亡惨重。

明军大胜而归。

此战缴获军械无数。

俘虏敌军副将一名。

朱文奎亲自审问。

“你们如何得知我军粮草路线?”

副将起初不肯说。

直到朱文奎出示飞鹰令牌。

副将脸色大变。

“原来你们是一伙的!”

朱文奎心中一动。

“详细道来。”

副将交代。

有个神秘人提供明军情报。

每次都以飞鹰令牌为信物。

朱文奎命人画下令牌图样。

飞鸽传书送回京城。

十日后。

京城回信。

太子已查出飞鹰组织线索。

命朱文奎稳住边关。

切勿轻举妄动。

朱文奎会意。

他加强边关防务。

同时暗中调查。

发现军中有内奸。

证据指向一个参将。

朱文奎不动声色。

设下圈套。

三日后。

参将偷偷出营。

与神秘人接头时被当场抓获。

从他身上搜出边防部署图。

朱文奎立即彻查。

又揪出十几个内应。

全部军法处置。

边关防务顿时稳固。

一个月后。

鞑靼久攻不下。

粮草不济。

只得退兵。

朱文奎乘胜追击。

收复失地三百里。

捷报传回京城。

太子大喜。

下旨嘉奖。

命朱文奎暂代边关统帅。

整顿军务。

朱文奎借此机会。

大力整肃军队。

罢免庸将。

提拔贤才。

边军面貌焕然一新。

这日。

他收到柳明远密信。

“朝中异动,速归。”

朱文奎心知京城有变。

立即上表请求回京。

太子准奏。

命副将暂代军务。

朱文奎轻车简从。

秘密返京。

途中多次遇袭。

但都有惊无险。

显然有人不想让他回京。

十日后。

朱文奎抵达京城。

直接入宫面圣。

太子在御书房召见他。

“文奎,你来得正好。”

太子面色凝重。

“飞鹰组织已经查清。”

“主谋竟是...”

话音未落。

窗外突然射来一支冷箭。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553/5033528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