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陵园、皇宫、博物馆
李世忠停在帐帘外,高大的身躯有些僵硬,没有立刻进来。
一个戎马半生的将军,见惯了生死,可这帐内的死,不一样。
这是皇权的崩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总司令。”他的声音,被晨风吹得有些沙哑。
沐瑶的视线,从萧逸尘那张凝固着错愕与解脱的脸上移开,落在了李世忠身上。
“进来。”
李世忠这才掀帘而入,目光下意识地避开地上的两具尸体,只看着她。
沐瑶站起身,军靴踩在被血浸透的地毯上,发出粘腻的轻响。
她走到萧逸尘尸身旁,居高临下地看了片刻。
“找一口最好的棺木,把他装起来。”
她的声音很平,听不出情绪:“派一队亲兵,送回京城。”
李世忠一怔。
送回京城?不是应该就地掩埋,或是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沐瑶没有解释。
她只是转过身,那双清冷的眸子在昏暗中看着他:“要快,要风光。让京城里所有的人都看见,他们的天子,回来了。”
李世忠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
活着的皇帝,是某些人复辟的希望。
一具被风风光光送回去的尸体,则是压垮那些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诛心。
“是。”他躬身领命,不再有任何疑问。
“还有,”沐瑶走到帐口,掀开帘子,望向外面那片正在被晨光一点点照亮的修罗场:“我军伤亡名册,可清点好了?给我。”
李世忠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已经……清点好了。”
……
沐瑶离开了萧逸尘的帅帐,回到七芒山阵地上。
半个时辰后,李世忠过来了。
他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纸,纸页的边缘,还带着未干的墨迹和潮气。
他走得很慢,仿佛那叠纸有千钧之重。
李世忠将名册递到她面前,低着头,不敢看她的眼睛。
沐瑶接了过来。
纸很粗糙,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一个个名字。
籍贯,番队,职别,死因。
三千八百六十一个名字。
她的手指,从第一页,缓缓滑到最后一页。
纸张的触感,冰冷而粗粝。
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彭鹏,十九岁,京畿人士,第一军步兵卒。
死因:胸腹中创,失血过多。
她抱着他的时候,他的身体很轻,像一堆散了架的木柴。
沐瑶合上名册,许久没有说话。
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终于有了一丝极淡的、如同水面涟漪般的波动。
“传令下去。”她开口,声音比这山风更冷:“在七芒山主峰,修建一座陵园。”
李世忠抬起头。
“所有阵亡将士,一人一碑,刻上他们的名字和功绩。我要他们,站在这最高的地方,看着我们打下来的江山。”
李世忠眼眶一热,猛地单膝跪地:“臣,代三千八百六十一位弟兄,谢总司令!”
“起来。”沐瑶没有扶他:“修陵园的差事,交给他们去做。”
她的下巴,朝着山下那片黑压压跪着的降兵,轻轻一扬。
李世忠愣住了。
让降兵,去为战胜他们的敌人,修建陵园?
这……
“总司令,此举怕是不妥。”
他迟疑道:“他们刚刚兵败,心有怨气,若在此时驱使他们做此苦役,恐怕会激起兵变。”
“苦役?”沐瑶看着他,嘴角勾起一丝莫测的弧度:“我从不叫人做苦役。”
她将那本沉重的名册,重新交到李世忠手里。
“你去告诉他们。这件事,关乎他们自己的将来。”
……
六万三千名降兵,像一群被秋霜打过的庄稼,沉默地跪在山谷的开阔地上。
他们已经被缴了械,身上只剩下破烂的军服。
一夜之间,从天子亲军,沦为阶下之囚。
每个人脸上,都是麻木和对未知的恐惧。
屠杀?还是贬为奴隶,送去矿山?
没人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命运。
李世忠骑着马,缓缓走到这片沉默的“庄稼”前。
他身后,是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共和国士兵。
他勒住缰绳,清了清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将沐瑶的命令,传达下去。
“总司令有令!命尔等,于七芒山主峰,为我军阵亡将士,修建陵园!”
声音在山谷里回荡。
降兵的队列里,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
果然是苦役。
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屈辱和愤恨的神色。
让他们为仇人立碑,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一个看起来有些资历的老兵,大着胆子抬起头,声音嘶哑:“将军……我等既已投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此等折辱之事,恕难从命!”
“折辱?”李世忠看着他,重复着沐瑶的话:“这不是折辱,这是你们的机会。”
他顿了顿,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
“总司令有第二道命令。”
“陵园修建完毕之日,便是尔等重获自由之时。”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
整个降兵队列,都起了波澜。
自由?
“届时,”李世忠的声音,一字一顿,清晰地送进每个人的耳朵里:“你们,将有两个选择。”
“其一,凡愿归乡者,共和国将发放三月口粮,十两纹银,作为路费,任其归去,绝不阻拦!”
“轰——”
人群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杀,不虐,还发粮发钱,放他们回家?
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一个年轻的降兵,激动地站了起来,不敢相信地问:“将军!此话……当真?”
李世忠的目光扫过他那张沾满泥污、却因希望而亮起的脸。
“共和国的军令,从无戏言。”
他没有理会人群的鼎沸,继续高声道:“其二!凡愿留下,加入我自由民主军者,既往不咎,与我军将士一视同仁!按月发饷,战功卓著者,亦可封官进爵!”
如果说第一道命令是惊雷,那这第二道,便是足以颠覆他们整个世界的风暴。
加入他们?
把屠戮了自己袍泽的敌人,变成新的袍泽?
跪着的人群,彻底陷入了死寂。
他们看着马上那个神情严肃的将军,看着他身后那些持枪而立、眼神冷漠的士兵。
他们想从这些人的脸上,看出一丝一毫的欺骗和嘲讽。
但他们没有看到。
他们只看到了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理所当然的平静。
仿佛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恩赐,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李世忠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拨转马头,留下这六万三千个在震惊、怀疑、狂喜和迷茫中挣扎的灵魂,径自离去。
他知道,沐瑶那盘棋,又落下了惊世骇俗的一子。
这一子,落在了人心上。
当天下午,第一批工具被送到了降兵营地。
没有鞭打,没有呵斥。
只有堆积如山的石料、木材,和充足的食物。
降兵们沉默地领了工具,沉默地吃着麦饭,然后,沉默地走上那条通往七芒山主峰的山路。
起初,他们只是麻木地劳作,把这当成活下去的交换。
可当他们亲手凿开山石,为那些死去的敌人,开辟出陵园的地基时,有些东西,开始不一样了。
他们看见共和国的士兵,将自己战友的尸体,用白布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轻轻地放入他们挖好的墓穴。
他们看见,那个叫李世忠的将军,会亲自为每一个下葬的士兵,擦拭墓碑。
他们甚至看见,那个一手策划了这场屠杀的女人,那个共和国的总司令,会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走到那片新开的墓园里,站上很久。
她什么也不做,只是看着那些光秃秃的墓碑。
风吹起她的衣角,那背影,不像一个统帅,更像是在凭吊自己的亲人。
一个胆大的降兵,在沐瑶转身离开时,忍不住跪下,拦住了她的去路。
“总司令……草民……草民有一事不明。”
沐瑶停下脚步,看着他。
“我们……是您的敌人。”那降兵磕了个头,声音颤抖:“您为何……要如此待我们?”
沐瑶看着他,看了很久。
“因为你们,也是人。”
她说完,绕过他,径直离去。
那降兵跪在原地,像被雷劈中一般,一动不动。
“因为你们,也是人。”
这句话,像野火,在一夜之间,烧遍了整个降兵营。
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军十几年,被人当过炮灰,当过牲口,当过换取军功的数字。
却从未有人,把他们当成过人。
那天晚上,降兵的营地里,彻夜未熄。
他们围着篝火,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跳动的火焰,很多人,都哭了。
第二天,再上山时,一切都变了。
他们不再是麻木的劳工,眼神里,多了一些东西。
是敬畏,是希望,是一种被重新唤醒的、名为“尊严”的东西。
他们开始主动规划,开始比着赛地干活。
他们要用自己的手,为那些把他们当人看的敌人,建一座最好的陵园。
因为他们知道,那不仅仅是陵园。
那是新世界的门。
……
半个月后,沐瑶大军兵临汴京城下。
这座萧逸尘在朝和人扶持下建立的新都,沐瑶还是第一次见。
与大周京城那种历经数百年风雨沉淀下来的厚重与威严不同,汴京城,透着一股子仓促而浮华的艳俗。
城墙是新砌的,砖缝里的白灰还未被岁月染黄。
城楼的飞檐翘角,雕着一种沐瑶从未见过的、形似海兽的怪鸟,漆着刺目的金粉。
风从旷野上吹过,带来一股咸湿的海腥气。
那是朝和国的味道。
斥候来报,城门四开,城内守军,一夜之间散了个干净。
朝和国留在城里的那个所谓的“顾问团”,早在五天前,就乘船从水路逃了。
只留下一座空城。
一座巨大的、华丽的、写满了“屈辱”二字的金丝牢笼。
李世忠请示:“总司令,是否即刻入城?”
沐瑶勒住马,没有说话。
她只是看着那洞开的城门,像一张沉默的巨口。
她身后的三万大军,鸦雀无声。
铁甲在阴沉的天光下,泛着冰冷的暗光。
这不是一支胜利之师该有的模样,他们没有欢呼,没有骚动,只有一种被纪律和无数次战斗淬炼出来的、机器般的沉寂。
路边的田埂上,站着一些远远观望的本地百姓。
他们扶老携幼,衣衫褴褛,脸上是一种混杂着恐惧、麻木和好奇的复杂神情。
他们看着这支传说中“打败了天子”的军队,看着马上那个身形纤细、却让整支军队都为之屏息的女人。
他们的目光,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细线,缠绕在沐瑶身上。
沐瑶能感觉到。
她缓缓转过头,迎着那些目光,看了过去。
她没有笑,也没有说话。她的眼神很静,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将所有人的表情,都清晰地倒映在里面。
那些百姓,被她看得有些不知所措。有人下意识地想跪,可膝盖弯到一半,又僵住了。
他们想起来,这支军队,好像是不兴跪拜的。
“李世忠。”沐瑶收回目光。
“在。”
“传令,第一师、第二师,接管四门防务。第三师,肃清城内残兵,维持秩序。其余人,城外驻扎,原地休整。”
“是。”
“另,开仓放粮,在城内设三十个施粥点,连开三日。告诉百姓,共和国的兵,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但共和国的粮,也不是白吃的。”
李世忠一愣。
沐瑶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
“告诉他们,三日之后,民政部将入驻汴京,清查户籍,丈量田亩。所有无主之地,按人头均分。所有愿为共和国效力者,皆有工可做,有酬可领。”
她拨转马头,径自向那洞开的城门行去。
“我要这座城,在十日之内,重新活过来。”
……
皇宫,或者说,萧逸尘的“新宫”,建在汴京城的正中央。
沐瑶走在长长的御道上,脚下的军靴,踩着光洁如镜的白玉石板,发出清脆而孤单的回响。
李世忠和一众亲卫,落后她十步,沉默地跟着。
这座宫殿,比想象中更奢靡。
廊柱上盘绕的金龙,龙眼用的是鸽子蛋大小的南海明珠。
殿角的铜鹤,翅膀上镶嵌着细碎的绿松石。
空气里,飘着一股浓郁的、属于异域的龙涎香,甜得发腻。
处处都透着一股“我是天子,我很有钱”的暴发户气息。
沐瑶的脚步,停在了金銮殿前。
殿门大开着,像一只等待祭品的巨兽的嘴。
里面空无一人。
正中央那张龙椅,比京城那张还要高大,通体由名贵的金丝楠木打造,扶手上雕着两颗狰狞的、属于朝和图腾的兽首。
兽首的眼睛,是两块血红色的宝石,在昏暗的光线里,闪着幽幽的光。
沐瑶看着那张椅子,许久,没有动。
李世忠上前一步,声音压得很低:“总司令,都检查过了,没有危险。”
沐瑶像是没听见。她迈步走上丹陛,一步,一步,走到了那张龙椅前。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划过那冰冷的、雕刻着异兽的扶手。
她收回手,没有半分留恋,转身,走下丹陛。
她没有坐。
她甚至,没有多看那张椅子一眼。
“传我命令。”她走到殿门前,背对着那张空荡荡的龙椅,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激起一阵回音。
“此殿,即日起,改名为‘汴京历史博物馆’。殿内所有器物,全部封存,作为萧氏王朝覆灭的见证。”
“将那张椅子,”沐瑶的下巴,朝龙椅的方向,轻轻一扬:“用铁链锁起来。在旁边立一块碑,就写——”
她顿了顿,声音清晰地响彻大殿:“‘窃国者之座’。”
“另外,拟一份告天下书,昭告南境各州府。萧逸尘已死,伪朝已灭。凡十日内,开城来降者,官职、家产,一概保留。十日之后,若仍负隅顽抗……”
她的目光,扫过殿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杀无赦。”
说完,她不再停留,大步走出了这座即将成为“历史”的宫殿。
阳光从外面照进来,将她的影子,长长地投在身后的白玉石板上。
那道影子,越过了丹陛,越过了那张被她遗弃的龙椅,一直延伸到大殿的最深处。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503/4426393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