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修祠堂
次日清晨,金銮殿内。
文武百官肃立两旁,殿内寂静无。
皇帝李成民手持奏报,面露赞许之色。
指节在龙案上轻轻敲击。
“好!好一个陈世子!”
“有勇有谋,料事如神。”
“不费一兵一卒,竟全歼上千东蛮铁骑!”
“此战,是我大衡对东蛮的第一仗,就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气势!”
闻言,殿内顿时震惊,百官们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
不费一兵一卒?还竟全歼上千东蛮铁骑?!
这是何等恐怖的战绩!
纵横历史上千年,也从未发生过如此壮举!
几位老臣更是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纷纷在底下夸赞着。
李成民笑容更盛,落在陈震年身上。
“陈国公,你可是养了个好儿子啊!”
“如今我大衡全力生产震天雷,诸国闻风,纷纷遣使示好,都抢着和我大衡前来合作。”
“陈世子当初所言,竟一一应验。”
他微微颔首,毫不掩饰的赞叹
弱国无外交!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陈争说的不着急。
显然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刻。
陈震年缓步出列,躬身行礼:“陛下过誉,小子能为大衡尽忠,是他的本分,亦是陈家的荣耀。”
李成民满意地点头,忽又想起什么笑道:“对了,朕听闻当地百姓感念恩德,都在为陈争修缮祠庙,奉若神明?”
陈震年笑着回答道:“是,百姓淳朴,感念救命之恩,确实有此举动。”
“但小儿年纪尚小,恐怕承受不住此功德!”
提到这种话题,尤其涉及民心与帝王利益,陈震年时刻注意小心翼翼。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者没有几个好下场。
也时刻怕被有心之人抓到小辫子。
哪知李成民的举动,让他有些意外。
李成民的反应并没有任何不悦,反而甚是高兴!
“好!”
李成民大手一挥,袖袍带风。
“陈世子救了钱家庄,受得起!受得起!”
“陈争为苍生有功!不仅百姓给他们修祠堂,朕也要赏!”
“朕便赐一尊镀金人像,令钱家庄百姓供奉,以彰其功!”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天子亲赐金像,这是何等罕见的恩宠?!
几位御史下意识地想要出言劝谏,但看到皇帝兴味正浓,又生生止住了脚步。
队伍中的李钰,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眼中满是嫉恨,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陈震年立即跪地,叩首谢恩:“臣代犬子,谢陛下隆恩!”
但他并未立即起身,反而抬起头神色转为凝重,沉声道:“殿下!臣尚有一事要禀,关乎钱家庄之事!”
李成民眉头紧皱,疑惑道:“疫情的事不是解决了吗?”
“钱家庄还有何事?”
陈震年一五一十的说道:“经多方查证,钱家庄大疫,并非天灾,而是人祸。”
“极有可能是有人,蓄意投毒!”
话音未落,殿内顿时像炸开了锅一般。
“什么?投毒?”
“何人如此歹毒,竟敢祸害我大衡子民!”
“简直是丧尽天良!”
李成民猛地从龙椅上前倾身体,双手按住御案,震惊道:“陈国公,此事非同小可!你所言当真?”
“千真万确。”
陈震年声音沉稳有力:“钱家庄在巡查病源时,水源上游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死羊。”
“经太医共同查验,羊身所带疫病,与庄中百姓所患之症,完全相同。”
他稍作停顿,让话语的力量渗透开来,继而斩钉截铁道:“这绝非巧合!分明是有人将染病的牲畜投入上游水源,蓄意散播瘟疫,欲亡我大衡百姓!”
朝堂之上,愤怒的骂声顿时四起。
“畜生!猪狗不如!”
“此等行径,天理难容!必须严查!”
文武百官群情激愤,就连读书的秀才也忍不住骂娘!
就在这片沸腾的声浪中,一个冰冷的声音响起,在大殿内徘徊。
“陈国公。”
十皇子李钰缓步出列,他步伐沉稳,面容已然恢复平静。
那双眼睛直直射向陈震年。
“国公忧国忧民,本王佩服。”
他先是淡淡一句,随即话锋陡转。
“但仅凭一具来历不明的死羊尸骸,就断言是人为投毒……是否太过轻率,有失武断了?”
陈震年转过身,毫不避让地迎上李钰的目光,气氛瞬间紧绷。
“十殿下,那死羊腐烂程度极其严重,远早于疫情发生之时。”
“若非有人刻意搬运弃置,怎会恰好出现在那人迹罕至的上游水源地?”
李钰闻言,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山川河流,自有其道。”
“或许是野兽叼食残留,或许是山洪冲积而下,又或许,当真只是哪家走失的病畜失足跌落……种种意外,皆有可能。”
他向前迈了一小步,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压力。
“在拿到真凭实据之前,仅凭推测便公然宣称的投毒之说,无非是危言耸听,很容易扰乱民心啊。”
“除非……国公此刻便能拿出更确凿证据来。”
他刻意停顿,金銮殿内落针可闻。
“否则,很难不让人怀疑,陈家是否在借题发挥,刻意煽动民意,以此……笼络人心?”
“哗——”
最后四个字,让整个大殿变的鸦雀无声!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足以让任何一个家族万劫不复!
闻言,陈震年气定神闲,毫无任何慌乱。
“十皇子,此话甚是严重。”
“老臣之心,天地可鉴!倒是殿下,为何对追查真凶百般阻挠?”
“那死羊脖颈处有明显的刀痕,岂是山洪所能为?”
李钰不屑冷哼道:“我和您一样,都只是猜测。”
“在没证据之前,你我的话也无分对错不是?”
“如若国公大人,现在就拿出证据,证实所说的理论,我立马承认我陷害忠良。”
“你看如何?”
李钰满脸阴险,死死盯着陈震年,带着一丝玩味。
谁料陈震年笑了笑,点头道:“好,一言为定。”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本县令,呈上去。
陈震年环视忠臣,淡然开口:“查清此事,要彻查病毒来源。”
“既然我大衡并不是第一个患猩红热,那便定有一国早已遭遇。”
“此病治疗非常困难,药材更是稀少短缺。”
“而且臣去查过,赤芍这株草药,是在东蛮地区生长,是治疗此病不可或缺的一株,而且每年生产数量及其少。”
“上次我与东蛮做交易,千斤赤芍已经是极限。”
“我大衡治疗此病,就已经几乎用光。”
“很显然先前国家,并未知道治疗方法。”
“那第一批患病之人只有一种可能。”
“消失!”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9/443688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