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读史人朱吉棣
大明洪武十一年,正月十六,戌时二刻(晚上七点半)。
不管过去的这十多个时辰里,应天府乃至整个大明是如何的鸡飞狗跳、人心惶惶,当那熟悉的诡异亮光再次撕裂夜幕,巨大的天幕凭空浮现时,一切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按下了暂停键。
田埂上归家的农人放下了锄头((由于大明的地理位置,在南方仍然有许多下农田干活的农民,这一点并不奇怪),军营里操练的兵士停下了动作,市井街巷中,百姓们纷纷涌到街上,仰头望天,不少人甚至直接跪拜下去,焚香祷告——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上天的启示,是神仙显灵。
而奉天殿前,经历过昨日那场惊心动魄的君臣们,更是早已按品级肃立,鸦雀无声。朱元璋面沉如水,马皇后眼神凝重,太子朱标眉头紧锁。
奉天殿前台阶下,仍然被绑着的秦王朱樉脸色惨白如纸,想说话却因为嘴被堵着只能发出5555的声音。
文武百官,勋贵宗亲,无一不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天幕今日又会抛出何等石破天惊的秘辛。
整个天下,似乎都在这一刻,等待着同一个“声音”。
天幕先是闪烁了几下,随即稳定下来。
出乎所有人意料,这次出现的并非什么仙神影像,也不是预想中的宫廷场景,而是一个……人?
一个看着约莫三四十岁的男子,微胖,面白无须,最扎眼的是他那一头短得离谱的头发,紧贴着头皮,跟还俗没多久的和尚似的(在洪武时代,这般短发着实惊世骇俗)。他坐在一个样式古怪但看着很舒适的椅子上,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架子(图书馆或书房)。
就在大明众人还在琢磨这“奇装异服”的短发男子是何方神圣时,一个洪亮、带着点随意口音的声音从天幕中传了下来: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第二期《大明皇家奇案录》,咱们接着昨天的内容,继续唠唠朱雄英之死这事儿。”
声音顿了顿,似乎是在看什么提示。
“哦对了,刚开播前有观众朋友提出啊,说咱们这期题目是不是得改改?改成‘天命之女吕氏的上位之路’可能更贴切点。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醒啊!老朱我昨天确实有点跑题了,光顾着感慨了。不过咱这节目就是个唠嗑,我呢,随便说说,您各位呢,也就随便听听,图一乐呵……”
天幕之下,韩国公李善长端坐在朱元璋、马皇后、太子朱标的下方,眼睛微微眯起,手捋着胡须,心里暗道:“果然……这并非什么天意垂示,倒像是个后世的说书先生在讲评话。虽这形式闻所未闻,竟能将人影投于天上,但本质与茶馆瓦舍里的说书无异。只是他自称‘老朱’……是果真与上位同姓,还是……”
李善长的思绪开始飞速转动,试图从这零碎的信息中拼凑出真相。
天幕上,那个自称“老朱”的微胖男子乐呵呵地继续说着:
“感觉今天直播间里来了好多新朋友啊,气氛都不一样了。虽然我也不知道各位是从哪儿摸过来的,但还是照例自我介绍一下哈。”
他清了清嗓子,坐正了些:“我呢,是读史人,朱—吉—棣。朱,是朱元璋的那个朱;吉,是吉祥如意的吉;棣嘛,就是大明......朱棣的那个棣。”(此处声音在大明与朱棣之间出现一个极不自然的微小断层,但他的嘴型流畅,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朱吉棣?”
这三个字像是一道小小的闪电,劈中了大明礼部和宗正府的官员们。
几个人下意识地就开始掰着手指头,低声念叨起来:“太子标爷一脉……‘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这‘吉’字辈,没错,是第十五辈!从木字旁……‘棣’字,确是从木!”
“可……可这?!”一个老学究惊得胡子直抖,“岂有用先代亲王之名讳为自家子孙取名之理?!此乃大不敬!更何况,听其言观其行,此人绝非我大明宗室!这名字……这名字是认真的吗?!”
奉天殿前,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嗡嗡议论声。就连龙椅上的朱元璋,眉头也皱得更紧了,死死盯着天幕上那个嬉皮笑脸的家伙。
天幕上的朱吉棣似乎预料到了会有这种反应,笑着摆手解释:“哎哎哎,大家别误会哈!这名字是我爹给我起的。他是JUDY的狂热…………崇拜者,就希望我……嗯,你们懂的。但我得郑重声明啊!”
他表情变得稍微严肃了点:“真有观众考据说,我这名字居然撞了大明太子朱标一脉第十五代的起名规则!甚至还有人怀疑我是朱允炆哪一脉漏网的后代……这纯属扯淡啊!我家虽然也姓朱,但跟凤阳朱重八、太子朱标那一支绝对没有半文钱关系!我家祖上是正经的婺源朱熹老夫子的后代!还有我的身份证上的名字叫朱及第,三元及第的及第.....”
那一个微小的声音断层和突兀的转折,虽然细微,却被底下一些心思缜密的人(如李善长)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交换着疑惑的眼神——有什么关键的词,被某种力量刻意抹去了?是那个发音古怪的“JUDY”?还是关于他父亲崇拜之人的真实身份?
龙椅上,朱元璋的耐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磨殆尽。
他等了整整十一个时辰!提心吊胆了十一个时辰!不是为了听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后世小子,在上面嬉皮笑脸地胡咧咧自己那点家长里短和破名字的!
他是要知道他的标儿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真的死在了西安!是不是老二那个混账东西害的!
虽然通过这人的话,朱元璋心里已经大概明白,这劳什子“天幕”根本不是什么老天爷的启示,更像是一个……嗯,后世的说书场子,不知出了什么邪门的变故,竟能把声音和影像投到了他洪武年的天上。
而且,听这小子话里话外的意思,他好像还跟老大……标儿的后代有点关联?虽然他极力否认,但那个“吉”字辈和“棣”字,实在太巧合,太刺眼了。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朱元璋心头翻涌。愤怒于这后世小子的不着调,急切于想知道太子的真相,但内心深处,却又有一丝极其微弱的、不敢深想的期盼——万一……万一标儿就算失了皇位,真的还有血脉存续下去呢?
他的目光越来越锐利,像刀子一样刮过天幕,恨不得能穿透时空,直接把那个叫朱吉棣的家伙揪出来,让他别再废话,赶紧说正题!
而天幕上的朱吉棣,似乎根本不知道或者不在意洪武大帝那快要杀人的目光,还在那乐呵呵地准备着他的“唠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