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019章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

第019章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


天幕之上,那个自称“朱吉棣”的声音还在不紧不慢地唠着,仿佛在拉家常,可底下听的每一个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话说啊,咱们的太子爷朱标,在西安考察了一阵子后,总算动身往回走了。为啥?应天府里头,咱们的洪武老爷子催得急啊,恨不得太子立马飞回去。”

这家常般的语气,稍稍冲淡了一点之前那“致命之旅”带来的恐怖氛围。好些大臣暗暗松了口气,能往回走,总归是好事……吧?

“这回去的路呢,他路过了一个地方——开封。哎,这地界儿是谁的封地啊?没错,正是太子他那同父同母的嫡亲五弟,周王朱橚的地盘!”

周王朱橚?马皇后所出的第五子?

听到这个名字,底下不少官员心里又是“咯噔”一下。刚才怀疑秦王朱樉,难道……这回要轮到周王了?这兄弟阋墙的戏码,真要一出一出地上演?

天幕下的周王朱橚本人,还是个半大少年,此刻脸都白了,手足无措地看向自己的大哥朱标,又惊恐地瞄向父皇朱元璋。

天幕的声音依旧平淡,甚至带着点闲聊的味儿:

“这周王朱橚啊,跟他太子大哥关系那是相当不错。别人不见,这个五弟,太子朱标总得见见不是?”

“一见到自己大哥,哎呦喂,这老五朱橚差点没当场哭出来。也难怪,咱们的太子爷那时还不到四十,可已经是形销骨立,一副病痨鬼的模样,看着就让人心疼。”

这描述,让天幕下的朱标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而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眉头紧紧皱起。

“说起这老五朱橚啊,”天幕话锋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趣事,“这人没啥野心,到了封地也不爱理政务,更不管军事,成天就鼓捣他的爱好——研究医术!还真让他搞出了点名堂,弄出了一本《救荒本草》,嘿,这倒是为民办了件大好事儿。”

听到这儿,众人对周王的观感稍好了一些,是个闲散王爷,还是个干实事的。

但紧接着,天幕抛出了一个炸得所有人外焦里嫩的消息:

“所以啊,好人有好报嘛!大明国祚276年,这周王朱橚的后代,开枝散叶,那叫一个兴旺!足足有三四万人之多!好家伙!”

“三四万?!”

一瞬间,奉天殿前,乃至整个大明所有能看到天幕的地方,全都死寂一片!

三四万……后代?!  老朱家……这是生了一整个军府出来啊?!这周王朱橚是……种马....种猪.....转世吗?!

不少人眼神诡异地偷偷瞟向年轻的周王,把他看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当然,也有老成持重的人低声议论:“啧,没听天幕说吗?周王殿下研制《救荒本草》,活人无数,这是天大的功德,子孙繁盛是福报!福报啊!”

然而,这人的话还没落音,就被天幕接下来的话结结实实扇了个“大嘴巴”。

天幕上的朱吉棣像是故意吊人胃口,慢悠悠地继续:

“当然啦,跟同样在封地‘为非作歹’的晋王朱棡比起来,周王这三四万还不算最多的。那位晋王爷的后代,据说有五六万!”

“噗……”有人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赶紧捂住嘴。晋王朱棡此刻的脸,比旁边的周王还要精彩。

“反而是……”天幕的声音在这里突然卡顿了一下,某个明显的称谓像是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抹掉了,只留下一段诡异的空白,“……朱棣后代并不多而且命都不长。所以啊,也不能说所有人都好有好报,对吧?”

这欲言又止,更是勾起了无数猜测。谁?谁.....朱棣后代不多还短命?朱棣前面为什么不加燕王这个称号......这同样是一个令人遐想的表达方式。

“好了,题外话不多说,咱们言归正传。”天幕把话题拉了回来,“周王朱橚看到大哥这副模样,眼泪唰就下来了。太子朱标见到自己这个没啥心机的弟弟,总算找到了能吐苦水的人。”

天幕的声音模仿起太子朱标那疲惫又无奈的语调:

“就听朱标对他弟弟说:‘老五啊,老爷子这些年,就差拿我当驴使了!从古至今,你瞧瞧,哪个太子比我更累?咱大明这江山,一万斤的重担,老爷子甩手就让我挑了九千斤!快把你大哥我压趴下喽!’”

“噗嗤……”

天幕下,本来脸色阴沉的朱元璋,听到儿子这夸张的抱怨,反而气笑了,摇了摇头。

他跟别的皇帝不一样,他就怕太子威望不够,压不住李善长、徐达那帮骄兵悍将,所以可着劲地给太子加担子,放权力。而太子朱标也孝顺,从来都是任劳任怨,爷俩配合默契。这抱怨听着,反倒有几分父子间的亲昵。

天幕上的声音又一变,模仿起周王朱橚那带着哭腔和埋怨的口吻:

“周王朱橚一听就更来气了,接着他大哥的话头就说:‘这也怨咱家老爷子!你说说,不就因为洪武十三年,胡惟庸那个货色儿闹谋反吗?他老人家连中书省都给裁了,还发誓不设宰相,最后六部的重担都压在了大哥你的肩上......’”

天幕上,朱吉棣模仿周王朱橚下面的话已经没有人再注意了......

“胡惟庸谋反?!”

这五个字,如同九天霹雳,毫无预兆地、结结实实地炸响在奉天殿上空!

那天幕上朱吉棣的声音或许还带着点开玩笑的调侃语气,但传到天幕之下,每一个字都重如千钧,充满了血腥和毁灭的味道!

“啪嚓!”

一声脆响!

左丞相胡惟庸本人,如同被无形的重锤迎面击中,脸上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眼睛瞪得几乎裂开,腿一软,“噗通”一屁股就瘫坐在了冰冷的地砖上,浑身筛糠般抖了起来。

几乎在同一时间,靠近朱皇帝、马皇后、太子朱标,御阶的韩国公李善长,手猛地一抖,指尖一滑,“哐当”一声,将身旁小几上的茶杯再次摔得粉碎!茶水溅湿了他的袍角,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猛地抬头,脸色灰败,难以置信地望向天空,又惊骇地瞥向瘫倒在地的胡惟庸。

整个奉天殿前,时间仿佛凝固了。

文武百官、勋贵宗亲,所有人的动作、表情都僵在原地,只有那几个字在耳边反复回荡,震得人魂飞魄散。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谋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5/4245463/443747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